首頁> 動漫同人> 秦時明月之政> 第711章 論功行賞(下)5K

第711章 論功行賞(下)5K

  第712章 論功行賞(下)5K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嬴政看著蔡澤,高聲道:「蔡愛卿效忠大秦至今已四代矣,乃我大秦中流砥柱,為我大秦立下汗馬功勞,卿智謀絕倫,穩我大秦強國之勢。」

  「今特封蔡澤為懷遠國公,世襲罔替,食邑順天五千戶;加封一品光祿大夫,加封太子太傅,封其令閫為一品誥命夫人;翰林為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忠義牌樓。」

  蔡澤聽到這些封賞,感動至極,淚水不受控制的奪眶而出,五體投地拜倒謝恩。

  腦海中不禁回想其年少時的種種經歷,再看今日的榮耀,更是淚流滿面。

  昔年在燕國,不受人看重,空有一身才華卻無處施展;去趙國,被趙國驅逐,如同喪家之犬;去魏韓,又被強盜劫掠一空,落魄至極險些喪命。

  只有在大秦,才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一切,甚至是做夢也不敢想的一切,這一切都是歷代秦君之恩德啊,都是陛下之恩德啊!

  蔡澤重重叩頭不止,額頭與冰冷的地面不斷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都快磕破了。可人人皆是為之艷羨,眼中滿是嫉妒與嚮往。

  嬴政令桑若愚攙扶蔡澤起身歸班後,看向了中蒼。

  這位他的恩師,效忠了他三十年,不惜一切、不惜自身、全心全意支持他的恩師。

  嬴政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暖的微笑,輕聲道:「中蒼聽封。」

  中蒼聽聞,立刻邁著沉穩的步伐出班,雙膝跪地,行了一個大禮,高聲道:「臣中蒼聽封。」中蒼現在是吏部尚書,從一品榮祿大夫,侍中大學士,建章殿行走,章台參議。

  嬴政高聲道:「中蒼為朕之恩師,效忠於我大秦,至今已四代也。忠貞堅定,勞苦功高,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公正治國,除愛卿其誰?」

  「今特封中蒼為端方國公,世襲罔替,累世不減,食邑定陶八千戶;加封一品光祿大夫,加封太傅,封其令閫為一品誥命夫人。」

  嬴政面容嚴肅,接著高聲道:「朕師傅出身貧寒,卻百折不回,堅強不屈,為我大秦立功超凡,乃世之真英雄,真丈夫也!翰林為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忠正牌樓。」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朕今特為恩師賜姓氏——海。」

  「追封尊先君為有方侯!」

  嬴政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所有人都聽的一清二楚。

  這是讓所有人羨慕嫉妒恨的封賞。

  中蒼,此刻已改名為海中蒼。他聽到嬴政的封賞,老淚縱橫,淚水順著他那已經布滿皺紋的臉頰緩緩滑落,滴在冰冷的地面上。


  他想起當年前往趙國的那個決定,那無疑是他一生最正確的抉擇,也是最大的幸運。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為丈夫。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

  可是大丈夫雖有東去大海之志,卻流程緩慢,征程多艱。然,江河水總有入海之時,而人生之志卻常常難以實現,令人抱恨終生。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只能鬱郁一生。

  這世間有多少人像他一樣,出身貧寒,面容醜陋,縱然費盡心血,苦心孤詣刻苦學習,可依舊在歲月的長河中蹉跎一生,碌碌無為?

  今朝今日,他證明了一切。

  夫英雄者,百折不撓,自強不息。

  人出身貧寒卑微算什麼?面容醜陋算什麼?

  只要苦心精進,堅韌不拔,得遇明主,依舊可以被千古傳頌!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中蒼重重叩首,聲嘶力竭喊道:「臣海中蒼萬謝陛下聖恩!陛下,萬歲!萬歲!」

  待海中蒼被攙扶回了班列以後,嬴政朗聲道:「尉繚聽封。」

  尉繚出班拜倒,高聲道:「臣尉繚聽封。」尉繚現在是兵部尚書,從一品榮祿大夫,侍中大學士,建章殿行走,章台參議。

  嬴政高聲讚揚道:「尉卿乃朕之左膀右臂,縱橫捭闔,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舍愛卿再無他人。朕可以六合一統,離不開尉卿之大略。」

  「今特封尉繚為英睿國公,世襲罔替,食邑汴梁五千戶,加封一品光祿大夫,加封太子太保,追封其令閫為一品誥命夫人。翰林為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忠義牌樓。」

  「卿大才於世,著有兵法三十六篇,特命名為《尉繚子》,由內庫刊印萬冊,傳遍天下。」

  「特許卿自家族旁系,亦或親徒,改易姓氏,繼承卿之身下,傳卿之名號,奉卿之香火。」

  尉繚聽著嬴政的封賞,心中極為感動。他暗自感嘆,昔年自己相面之術竟看走了眼,眼前這位陛下,實乃真正的聖君啊!

  尉繚現在無兒無女,他昔年只有一個兒子,早已去世,妻子也早已去世,孤寡一人,現在只有紫女這麼一個乾女兒,還有兩個徒弟。

  現在嬴政特許他找傳人繼承自己的家業和香火,這是真的大恩。

  即便是尉繚,他也不想斷了香火啊,尤其是現在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留名於萬世,那就更不能斷了。

  嬴政接下來冊封御史左大夫隗狀為忠獻國公,世襲罔替,食邑藍田五千戶,加封一品光祿大夫,加封少師,封其令閫為一品誥命夫人。翰林為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忠義牌樓。


  冊封刑部尚書張唐為肅毅國公,世襲罔替,食邑義渠五千戶,加封一品驃騎大將軍,加封少保,封其令閫為一品誥命夫人。翰林為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忠正牌樓。

  冊封御史右大夫楊端和為宣武國公,世襲罔替,食邑少梁五千戶,加封一品驃騎大將軍,加封少傅,封其令閫為一品誥命夫人。翰林為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忠武牌樓。

  然後就輪到了王翦,這個除了在軍中,在哪一向都是沉默寡言,低調老實的老頭,平常看起來根本不像手握大權的都督府左大都督。

  嬴政微微一笑,威嚴道:「王翦聽封。」

  王翦心中一緊,暗自吸了口氣,表面上雖努力保持鎮定,可實際上他心裡也遠沒有表現出來的那般淡定。畢竟,這可是關係到家族世世代代富貴的關鍵時刻。

  王翦穩步出班,雙膝跪地大禮拜倒,恭恭敬敬地說道:「臣王翦聽封。」

  嬴政朗聲道:「王愛卿戎馬生涯數十載,為我大秦浴血奮戰,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破三晉如摧枯木,平荊楚若掃秋霜,為我大秦立下不世功勳。更是一心為朕,忠我大秦!愛卿於朕,朕之心腹手足也。」

  「今封愛卿為忠武國公,世襲罔替,累世不減,食邑頻陽八千戶!加封一品驃騎大將軍,加封少保,封其令閫為一品誥命夫人。翰林為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忠武牌樓。」

  王翦聽到如此豐厚的封賞,心頭大震。

  曾幾何時,封侯對他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奢望,可如今竟能獲此世襲罔替的國公之位。

  這位久經沙場、殺伐無數的老將,此刻也是真情流露,眼眶泛紅,熱淚盈眶。

  他五體投地,重重叩首,高呼道:「臣萬謝陛下!陛下厚恩,臣世代萬死難報!陛下萬歲萬歲!」

  嬴政微笑著,溫和地說道:「愛卿快快請起,卿不負朕,朕絕不負卿。」

  王翦歸班後,嬴政將目光投向蒙武:「蒙武聽封。」

  早就激動得不行的蒙武,緊張地在大腿上擦了擦手心沁出的汗,那汗水都快浸濕了他的衣袍。

  這位率領數十萬大軍於戰場拼殺,眼看著伏屍百萬都面不改色的大將軍,現在也是真的緊張激動,雖然他現在都已經是都督府右大都督。

  他快步走出,『撲通』一聲拜倒,高呼:「臣蒙武聽封。」

  嬴政輕嘆一聲道:「蒙老愛卿朕之肱骨也,朕繼位之初,晉陽反叛,依賴蒙卿扶朕平亂,蒙老愛卿一生為我大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更是為朕留下了愛卿助朕一合八荒,愛卿不辭辛勞立功無數,愛卿之子亦是為朕盡心竭力,蒙家自入我大秦,世代忠良,此千古佳話,必為後世君臣之楷模也。」


  「今日追封武城侯為肅忠國公,翰林為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忠武牌樓。」

  「封蒙武為靖忠國公,世襲罔替,累世不減,食邑櫟陽八千戶!加封一品驃騎大將軍,加封少師,封其令閫為一品誥命夫人。翰林為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忠武牌樓。」

  嬴政話音剛落,蒙武五體投地大拜,虎目含淚,重重叩首:「陛下聖德,臣世代萬死難報,臣定當為陛下效死忠矣!絕不負陛下厚愛,陛下萬歲萬歲!」

  蒙武退下後,嬴政看向念端,臉上露出一抹微笑,說道:「念端聽封。」

  念端心中猛地一緊,萬萬想不到,竟然還有自己的封賞。她來不及多想,快步走出,拜倒在地:「臣念端聽封。」

  嬴政高聲道:「愛卿雖不曾於戰場為我大秦立功,然而愛卿嘔心瀝血,廢寢忘食三十餘載,耗盡心力著作《陰陽交生錄》、《本草通鑑》、《萬藥匯典》、《元氣內經》,《救生本冊》等著作,更是做出防治瘟疫之法,此皆是活人無數,功德無量!」

  「愛卿之功,不顯現於朝堂,卻彰示於天下,上天有好生之德,功德最盛,莫過於功行天下救濟萬民。」

  「濟世活人,醫道之本。文之以禮樂,以慈衛萬民。」

  「今加封愛卿回春侯為慈濟文國公,世襲罔替,累世不減,食邑壽春一萬戶。加封一品光祿大夫,加封太保,加封號醫聖。凡愛卿著作,皆加前綴慈濟文名號。翰林為愛卿編撰傳記,傳遍天下,於其家鄉刻碑立傳,立慈濟昭文牌樓。」

  念端聽了這獎賞,不禁有些發楞,心中猶豫著不知道該不該接下。就在這時,她耳邊傳來嬴政的傳音:「接下,今日可不是謙虛禮讓的時候,讓群臣如何自處?」

  念端聽罷,只好拜倒高呼:「陛下聖恩,臣萬謝陛下隆恩,陛下萬歲萬歲。」

  她是實在覺得受之有愧,嬴政這給的太多了。

  她現在還想不到,嬴政這是為自家閨女考慮。

  她兒子是皇子,不用考慮她國公的位子,嬴儀最是受寵,也不擔心,但是公主的孩子,可就只能恩蔭官職了,哪怕是封爵又能多高?

  為了嬴儀孩子考慮,這國公的位子是留給嬴儀的。

  同樣也是造勢,為了日後的信仰謀劃。

  十位國公封罷,嬴政開始冊封尊侯。

  這第一位便是延瑾,雖說他功勞不是最大的,官職不是最高的,但他就是第一。

  嬴政高聲喊道:「延瑾。」

  延瑾聽到召喚,快步走出,直接大禮拜倒:「臣延瑾在!」他這是本能的出來應召,在過去的幾十年,已經養成了本能反應。


  他是萬萬想不到,竟然還有自己,而且是冊封國公之後喊的自己。

  他出身卑賤,乾的又是髒活,是真的覺得自己不可能被封什麼很高的爵位。嬴政對他已經夠厚愛了,他對現在的生活已經十分滿足了。

  嬴政看著頭髮已經幾乎全白,面容蒼老倍顯滄桑的延瑾,心中一嘆,這位自幼陪伴他的心腹,已經快要離開他了。

  延瑾今年已經近七十歲了,半生廝殺,能活到現在已經是高壽了,這還多虧了嬴政經常賞賜丹藥給他調理。但是即便如此,近兩年延瑾的精力也大不如前了,許多事務已經在逐漸交給其他人。

  時間,真是可怕的力量,世間萬物也無法抵擋。

  昔日初見,尚是一個精明強幹的壯年殺手,現在已經成了一個老人。

  歲月將存在的痕跡鐫刻在了他的身上。

  嬴政緩緩溫聲道:「卿陪伴朕三十餘年,事事用心,時時忠心。思朕所思,念朕所念,若無愛卿相伴,朕幼時怕是難熬得緊。」

  「朕少時曾告知愛卿,定要率領愛卿打造太平世界,讓這天下再無紛爭,到那時,朕要與卿共賞太平江山啊。」

  「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愛卿也老了啊。」

  「陛下」

  延瑾聽聞此話,感動至極,抬首看向嬴政,已是淚流滿面。

  嬴政輕輕笑嘆,說道:「太平世界來了,愛卿也老了啊,所幸還不晚。」

  延瑾重重叩首,額頭與地板碰撞之聲在殿中人人清晰可聞。

  「臣、臣本卑鄙之人,萬幸陪侍陛下左右,乃臣三生有幸,臣之福德。臣只恨不能生生世世跟隨陛下,為陛下鞍前馬後。」延瑾已經是哭聲嗚咽,話語中任是誰也聽得出對嬴政絕對的忠誠與不舍。

  嬴政微笑中帶著些許惆悵,延瑾的生命之火已經快要熄滅了。

  嬴政高聲道:「朕答應過你,當朕掃平八荒,盪盡煙塵,那時候,朕便會賜予你姓氏,讓你堂堂正正做人。」

  「今日朕便為你賜姓氏!」

  「延瑾,自即日起,你的姓氏便是衛忠!」

  「愛卿即日起便為忠衛侯,世襲罔替,累世不減,食邑定陽二千戶。加封二品鎮國大將軍,加封太子少保,封令閫為二品誥命夫人,蔭嫡長子為玄羽衛指揮同知,另蔭二子為翰林學士。」

  「陛下、陛下」

  延瑾叩頭不止,嗚咽難言,只是口中哽咽喊著陛下。

  朝堂之上,不知道多少人羨慕嫉妒地看著延瑾,不,如今應該稱他為衛忠延瑾,忠衛侯衛忠延瑾。


  昔年草芥一樣的東西,現在是大秦與國同休的侯爺!

  功高莫過從龍,功大莫過救駕。

  嬴政對衛忠延瑾的信任和感情,那是獨一無二、獨一檔的。

  但是這是旁人怎麼也羨慕不來的,誰讓他自嬴政三歲起就死心塌地跟在嬴政身邊,嬴政甚至不信自己老婆兒子都信他。

  嬴政揮了揮手,令桑若愚將哭的站不起來的衛忠延瑾攙扶歸班。

  接下來嬴政將鄒奭、田光、相里勝、公輸仇、章邯、李信、蓋聶、衛莊、姚賈,連帶功勳卓著之人共計二十一人,盡皆封侯,級別各自不等,食邑皆是一千戶至兩千戶之間,皆是世襲罔替,沒有累世不減,多恩蔭其妻子,以及加封尊銜官位。

  侯爵往下的就由禮部去冊封了,他們不夠資格嬴政在大朝會親自冊封了。

  所有國公皆是再賜金一千,絲綢千匹,侯爺賜金五百,絲綢五百匹。

  最後,嬴政更是給所有公侯賞賜了大玉圭一柄,國公後世子孫持此玉圭,一概免死三次,侯爵一概免死一次。

  這一賞賜,讓群臣感動至極,大殿內瞬間響起山呼萬歲之聲,聲音久久迴蕩不休。

  嬴政冊封群臣以後,整個朝堂皆是一片喜氣洋洋,極少數沒有撈到爵位的官員,眼中滿是羨慕地看著這些註定名留青史的人。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加官進爵、榮華富貴、名傳青史、光宗耀祖、封妻蔭子,陛下從不吝嗇賞賜。

  陛下真乃聖君啊!

  共患難更可共富貴!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