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皇、帝、王、天子、天道
關於皇、帝、王、天子、天道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
記錄文化,傳承文化,傳播文化。
文化需求又反過來推動文字演變,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如果要談一個字或詞的意義,就不得不談其起源與演變,直至如今之含義。
「王」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指事字,其甲骨文像斧鉞之形,「王」便是以斧鉞象徵王權。
本義是古代的最高統治者。
商代甲骨文(圖1-3)是一把大斧的斧頭部分的輪廓圖形。這種大斧是古代用來殺戮的兵器,是奴隸主和封建領主對農奴,隸役、戰俘、罪犯實行屠殺的工具。
誰掌握了這殘害人的兇器,誰便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稱王稱霸,因此古人造字使以這大斧作為權力的象徵。
這個字充分展示了統治的底色是暴力這一基本原理。
在周朝禮崩樂壞之前,只有最高統治者才能稱王,其餘諸侯位列王爵以下,在嬴政稱皇帝之前,包括諸侯,王就是最高統治者的意思。
即便後來王變為一種封爵,但是王依舊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是僅次於最高統治者皇帝的象徵,即便是現代,也是被引申表示「首領」的意思。
「皇」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認為像火炬光焰上騰的樣子,應是「煌」的本字。
古先民崇拜火,故「皇」含有高貴之意,又指莊嚴、偉大。
皇在古籍中可轉指天神、先人。
又特指遠古的帝王。
「皇」字構型解說不一。
圖1為甲骨文的「皇」字,看上去就像一盞古代的燈,上面火光閃爍。
又作圖2,附加音符「王」。西周金文在下部增添兩短橫,中為燈盤,下像燈座。
有的學者認為「皇」是「輝煌」的「煌」的本字,加「火」作「煌」。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皇,即煌之本字。」
也有的人認為「皇」像王著冠冕形。
吳大澂《說文古籀補》認為:「皇,大也。日出土則光大,日為君象,故三皇稱皇。」吳大澂認為金文的「皇」字由「日」和「土」構成,其含義為太陽從地下升起時,光亮很大,照亮了大地。由此「皇」有「大」意。又因為「日」為歷代帝王的象徵,所以「皇」便引申出指三皇五帝之「皇」。這樣解釋也有它的道理。
[5-6]也有人認為「皇」是祭祀戴的一種冠。此可以用古代文獻為依據,《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夏后氏收而祭,殷人冔而祭,周人冕而祭。」在這裡,「皇」「收」「冔」「冕」正是相當的,所以鄭玄注釋為:「皇,冕屬也,畫羽飾焉。」
在《周禮·地官·舞師》中則提到有「皇舞」。鄭司農說:「皇舞,蒙羽舞,書或為。」《說文·羽部》:「,樂舞,以羽翿自翳其首,以祀星辰也。讀若皇。」
以上這些記載,都說明「皇」本是一種有羽毛裝飾的冠,用於祭祀時跳舞用,皇舞就是戴著這種「皇」所跳的一種舞蹈,也就是所謂「以羽冒覆頭上」。
而且從字形上分析,「皇」的本義是飾羽之冠,也是可以得到證明的。這樣就從本義引申出「自上覆下」的意思。
(但是請注意,在商朝時,只有商王可以祭祀,商王的一切權力都來源於神權政治。因為只有商王「一人」能夠祈求祖先的祝福和保佑,消除祖先遺留下來並影響到百姓生活的禍患;也只有商王才有可能通過奉獻犧牲、舉行祭祀和進行占卜使商民們獲得豐碩的收成,取得戰爭的勝利。那時候雖然還沒有天子,俗世的王權依舊要被神權分潤,或者說商王是使用神權代行王權,但是商王已經在逐漸收神權王權於一身,俗世的權力在從神權向王權演變。家天下的王權是源自於神權的。)
春秋文字「皇」作圖4,「王」字從原形體中獨立出來。戰國文字承襲西周、春秋文字,但上部已變形。
自字形演變可以看出,到了西周,皇便是王上加了冠冕之形。
秦代小篆上部又訛變為「自」。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自稱始皇帝,所以命人將「皇」字上部的構件改為「自」。
「自」本義是鼻子,引申為開始的意思,「自」字和「王」字組成的「皇」字表示最初的王,也就是「鼻祖」,與「始皇帝」相符合。
漢代文字則將上部又訛變為「白」,一直沿襲至今。[5-6]另外古時候將只有屋頂、沒有牆壁的房子叫「皇」,正和冕「自上覆下」是一樣的。這樣,「皇」又有了廣的意義。「皇」與「廣」本來都指屋頂,引申而有廣大之義。
由此可見,《說文》「皇」字訓為大,實際上是「堂皇」一義的引申。從語義來看,「皇」字在上古是個充滿「美、大」之義的褒義詞。
「皇」字在商周時期的金文和文獻中,都用做形容詞,與「大」的意義相關。如稱天為「皇天」,對已故的長輩尊稱為「皇考」「皇祖」。
「皇」字其本意是大、盛大、輝煌、莊盛,美好等純粹的褒義詞。
《說文》:大也。
《爾雅·釋天》疏:尊而君之,則稱皇天。
《爾雅·釋詁》:君也。
《湯誥》:惟皇上帝。傳:皇,大。上帝,天也。又三皇,伏犧,神農,黃帝是也。
《書·大禹謨》:皇天眷命。
《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
《風俗通》:天也。
《風俗通》:三皇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又有天下者之通稱。
《博雅》:美也。
在有皇帝這個稱號之前,「皇」如果用作遠古最高統治者身上,例如三皇:燧人為燧皇,伏羲為羲皇,神農為農皇。
那麼本意是偉大的,光明的,高貴的最高首領。
「帝」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擬架木或束木焚燒以祭天,是「禘」的初文;一說其古字形像花蒂,是「蒂」的初文。
帝的基本義是天帝、上帝,亦可指先王,周代以後戰國以前亦可專指道德修養和功德很大很高的人,秦以後成為「皇帝」簡稱。
帝字甲骨文作圖1、圖2、圖3等形狀,比較原始的是圖1和圖3,從第二期開始,在上面加一橫畫作圖2。
西周金文作圖2,春秋文字承襲西周文字。
戰國文字中「圖A」旁繁化作「圖B」形,或於「圖C」右上加一短橫畫為飾筆。
秦漢文字承襲春秋文字,變化不大,沿襲至今。
[2]學術界關於「帝」字的解析主要有以下幾種:
1.「帝」是「花蒂」的「蒂」的本字。其字形像花蒂的樣子。高鴻縉在《中國字例》中將帝釋為「根蒂」。這兩種說法,不管「花蒂」還是「根蒂」,都是古人對於生命誕生的一種崇高信仰,亦可說是古人的一種生殖崇拜。
2.「帝」像架木或束木以焚燒祭天,本義是一種古老的祭禮,是禘的初文。禘祭初為殷人祭天及自然神、四方之祭,其後亦禘祭先公先王。禘由祭天而引申為天帝之帝,又引申為商王之稱號。
此外還有「帝來源於光芒四射的太陽」「帝是鳥飛上天空形狀的引申」「帝字來源於巴比倫」等多種說法。
[6]要說到「帝」字,多半是出現在「三皇五帝、黃帝、炎帝、漢武帝」這類稱呼中。
「帝」的本義應該與先民的祭祀崇拜有關。
甲骨卜辭中作為名詞的帝字有兩個意義,一是上帝,二是祖先。
用在颳風、下雨、打雷、天旱等氣象的文辭中一般指上帝,用在「受我祐」等文辭中一般指祖先神靈。
《甲骨文合集》6664片:「甲辰卜,爭貞:我伐馬方,帝受我又(祐)一月。」
《甲骨文合集》14201片:「庚午卜,內貞:王乍(作)邑,帝叒(若)。八月。」
《甲骨文合集》14198片:「辛丑卜,殼貞:帝叒(若)王。」
殷代(商朝)最高奴隸主統治者稱「王」或「我」,死後成了先王稱「帝」。
第一例,我攻打馬方,祖先給我幫助。
第二例,王建城邑,祖先使我順利。
第三例,祖先使王順利。
《說文解字》認為:「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
作為王的稱號,這是本義的引申了,王才能稱帝。
「帝」由天帝、天神引申指人間的掌管、控制部落、國家等大權的人,例如「堯、舜、禹」,還有後來的秦始皇稱「始皇帝」。
《說文》:諦也。王天下之號也。
《爾雅·釋詁》:君也。
《白虎通》:德合天者稱帝。
《書·堯典》序:昔在帝堯,聰明文思,光宅天下。疏: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於物我,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五帝道同於此,亦能審諦,故取其名。
《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
《管子·兵法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
《史記·高帝紀》:乃即皇帝位汜水之南。註:蔡邕曰:上古天子稱皇,其次稱帝。又諡法。
《史記·正義》:德象天地曰帝。又上帝,天也。
《易·鼎卦》:聖人亨,以享上帝。
《書·舜典》:肆類於上帝。又五帝,神名。
《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註:蒼帝曰靈威仰,赤帝曰赤熛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
《家語》:季康子問五帝之名。孔子曰: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乙常居也。註:文耀鉤云: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帝室,太乙之精也。正義曰:太乙,天帝之別名也。又:大角者,天王帝廷。註:索隱曰:援神契云:大角為坐候。宋均云:坐,帝坐也。又:太微三光之廷,其內五星,五帝座。
(注意,在商朝有這個字開始,帝如果作為身份出現,那就是死去的商王。商朝的最高統治者在生前被稱為「王」,死後則被稱為「帝」。這既是祖先崇拜,又是對神權的掌控,同之前的「皇」是有著殊途同歸的政治意義,統治意義的。)
(也就是說,在商周時期,如果用在統治者身上,帝就是升天(死去)的王的意思,因為祖先崇拜,所以帝原則上比王高一點。這也是後來秦齊分別稱帝的原因。但是他們沒敢稱皇,因為原則上用作身份上,已經沒有比皇更高的字了。皇比帝更高一點,他們沒敢直接稱皇。而且無論是皇或帝,往往都是後人追加的,活著的時候,最高統治者是王,更早之前比較特殊,是「後」,這個就不詳細說了,和本章無關,有興趣的直接搜索字意就行。)
至於「皇帝」,嬴政統一神州,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
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這個看字形演變就知道,為了這個「始」,字形都變了)。
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多年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因為漢字裡面已經沒有比這兩個字更高貴美好偉大的了,所以之後就再也沒有變過。
從字形演變以及使用可以看出,最高統治者是一直在提高自己的身份的,一直抬到了抬無可抬。
皇帝這兩個字如果解釋本意的話,那就是:偉大、光明、高貴、美麗,道德無比高尚的最高統治者。
這是俗世王權統治的最高最終體現。
其他:
1.陛下:「陛下」是封建時代臣民對皇帝的稱謂。
「陛下」本來是指宮殿的台階,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階。
皇帝臨朝時,「陛」的兩側要有近臣執兵刃站列,以防不測和顯示威風。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者轉達,以示皇權的崇高。
「陛下」這一稱呼《韓非子》已有之。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後來,就用「陛下」作為對皇帝的直接稱呼,表示雖然是在對皇帝說話,但禮儀上不能有失尊卑。
「陛下」這個稱呼大概出現於戰國時期,一開始是地位高貴的都可以用,也是秦始皇一統後才成為皇帝專用。
2.上皇:「上皇」是太上皇帝(太上皇)的簡稱。
華夏第一位太上皇帝是秦始皇追加他父親異人(子楚)的。
第一位活著的時候被封為太上皇帝的是漢高祖劉邦之父。
3.音譯:「皇帝」是帝國的領袖,近代以來漢語中對於中國以外的帝國元首雖然也有稱「皇帝」,但很多常使用音譯(如奧古斯都、哈里發、蘇丹、沙皇等)。
對應的英文單詞是Emperor,作為與King(國王)的區分。
其他國家諸多帝國元首的權力與華夏皇帝的權力差距絕大部分是極大的,是遠遠不如華夏皇帝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華夏的皇帝是沒有教權神權制衡的,並且一直在加強皇權(只計算實權皇帝以及權力法理)。
再說「天子」,天子自從有了這個說法就再也沒有變過。
因為意思很簡單,就是上天之子的意思,是代表神權在人世間的最高體現。
天子產生於中國農耕文化,古人用心辨識到天命:
北斗指寅,大地回春,而順從於天命耕種,而有了豐收;於是認天為父,聽天命,天行健自強不息;認地為母,厚德載物,而有豐收。
天子從道德上來說:
所謂天德《易經.乾》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所謂地德《易經.坤》象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中國古代文化注重修德與立功,對人進行爵位分級。
按照統治神權來說:
《孟子》所講天子是得天爵而有人爵的人。
「天」說文解字註: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
在古代,天就是最大的,這個不用解釋。
「天子」一詞最早出現於西周。
西周時期,周王宣稱自己是上天之子,即「天子」,是奉上天的旨意來統治人間。
也就是這個稱呼出現以後,華夏大地再也沒有單獨的神權教權存在的空間。
人世間最高的統治者身兼王權神權一把抓。
這世上再高也沒有比天更高的了。
「天子」就是君權天授的最高合法宣稱。
《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天子)。
(也有說法,將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稱為「天子」始於夏代,但是不合理,所記載的典籍都是周以後的,對先人追加的尊稱更可能。從神權王權的演化來說,西周才有這個稱呼才是合理的。)
總結:自統治邏輯,家天下統治合法性來說,「皇帝」和「天子」是絕對密不可分的。
一者代表最高王權,一者代表最高神權,名義上來說,甚至神權大於王權,因為家天下的統治者,他的統治合法性就是天子。
人生於天地之間,天地就是父母,而天子就是上天派來統治、帶領人的。
所以王、甚至皇帝可以同時存在多個,但是天子,原則上來說,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
只有這二者合一,才是人世間最大,法理上最無懈可擊的最高統治者。
現在許多神話仙俠,以及各類玄幻小說,越發貶低「天子」這一稱呼,實際上自文化上來說,這是人所能擁有的最高稱呼,也是最尊崇的稱呼,自從被發明出來,就沒變過。
很多人說天子是天帝之子,天神之子,這固然有演變之道理,但是天子其含義一直是領先演變的。
一直是最高的上天之子,這個上天是天道,天地,是非擬人化的神靈形象,絕不是擬人化的神之子。
同樣,現實世界,沒有神,天也不會說話,天子說的話就是天想說的。
這也是為什麼天子可以代天封神,原則上行使的是神權,不是王權。
從字意來說,天子已經是最高了,實際權力,相當於天道的化身。
畢竟除了天子誰敢自稱天子,那就是必須死一個的,還能喘氣說話的,誰才是真的天子。
大家都知道,只有還能說話的才能讓凡人明白什麼是上天的意思。
關於華夏神權與王權的演變,這個就不細說了,大家只需要知道封建時代統治者的統治合法性宣稱,一定是來自天授或者神授就對了。要不然你沒法解釋為什麼天下就是你一個人的,所有人也都是你的子民。
也只有伱是天子,這個法理上才說得通。因為人生於天地,自然要尊崇天地,你是上天之子,代表上天,所以你可以擁有天地的一切。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誤解「天子」這個稱呼,只要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目前王權的最高稱呼就是皇帝,神權的最高化身就是天子。
天子,上天之子。
甚至可以說是天道化身。
還有就是天道。
至於什麼大道高於天道,這這個定義很離譜,甚至說莫名其妙。
「大道」本身是一個哲學詞彙,本意是指的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人類願景,簡單直白說就是:「大的道德」,至於什麼是大的道德,那就是人的定義了;如果指道路,那就是:「人類應該選擇走的光明正確的道路」,所謂大道就是崇高的人道罷了。
人是大不過天的。
古代的定義,天地就是包含一切,天道就是一切的一切自然的發展。
人生於天地,必然是包括其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切在天地面前都是平等的。
「天道」的字面含義是天的運動變化規律。世界必有其規則,是為天道。所謂天道,即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規則。
華夏天道中華古老的天道,是華夏上下五千年文化核心名詞。
在中國古代儒學中天道常與人道相關聯,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範疇。
中國古代哲學家大都認為天道與人道一致,以天道為本。
一些哲學家主張,天道是客觀的自然規律,天人互不干預。如荀子主張「明於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人應「制天命而用之」。
另一些哲學家則認為天有意志,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應的,天象的變化是由人的善惡引起的,也是人間禍福的預兆。如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還有一些哲學家認為天道具有某種道德屬性,是人類道德的範本,天道是人類效法的對象。世界,必有其規則,是為天道。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一人之身心,唯有感悟一途,此乃天道也。
所謂天道,即是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全都是有一定規則的,而其外在的表現形式,能量守恆定律。
天道就是天地大道。
這個天與地不是只是說物質上的天空和大地,而是對一切的概括。一切的一切稱之為天地,一切的運行規律稱為天道。
無論怎麼看,天道就是最大的。
還有什麼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這話就很扯淡,完全沒文化。
先說天地之數,《易經·繫辭傳·上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一三五七九是奇數,稱作天數;二四六八十是偶數,稱作地數。天數地數,奇數偶數,叫法不同,實際是一回事,都是對立統一的意思。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五」,就是一三五七九這五個天數;「地數五」,就是二四六八十這五個地數。亦即十以內的五個奇數和五個偶數。
五位相得,是一與二相得,三與四相得,五與六相得,七與八相得,九與十相得。
各有合,是五個天數合在一起等於二十五,五個地數合在一起等於三十。二十五與三十相加,等於五十五,這就是「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周易》的千變萬化、神秘莫測,正是由五個天數與五個地數合成的「五十有五」的變化產生的。
「五十有五」的變化產生六七八九這四個數,由六七八九的變化產生爻,由爻組成卦,所謂「成變化而行鬼神」即指此而言。
從這一點就已經確定天道最大了。
至於什麼大道五十,大道之數壓根沒這說法。
那叫大衍之數。
「大衍之數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這段話是與上面「天一、地二、天三、地四……」那段緊挨著的,主要講筮法的具體操作方法。
重點要說的是「大衍之數」。
傳本《繫辭傳》在講筮法這一部分有錯簡和漏字。關於錯簡,宋人程頤、朱熹和項安世等已經覺察並作了更正。
關於漏字問題,長期以來不見有人論及。這大概是古代學者對先賢過於尊崇,不敢有疑所致。
因此,自京房、馬融、荀爽、鄭玄、姚信、董遇,以至朱熹等主流易學大家,都把「大衍之數五十」作了非常錯誤的解釋。
其實「大衍之數五十」,應為「大衍之數五十有五」,傳本中漏掉了「有五」二字。
非常明顯,上文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至「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一大段文字,均在說明五十五是怎麼來的。
而下文突然不提「五十有五」,直言「五十」,這個「五十」從何說起?顯然是沒有依據的,也不符合上下文邏輯。
其實東漢鄭玄就已經對大衍之數漏字問題作了批註修正。
《周易乾鑿度》是西漢末緯書《易緯》中的一篇,又稱《易緯乾鑿度》,簡稱《乾鑿度》。
以及《乾坤鑿度》又稱《易緯乾坤鑿度》或《周易乾坤鑿度》亦有記載。
鄭玄對此批註時就已經對大衍之數漏字問題作了修正,這也是更為合理的。
但是無論怎麼說,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天道最大,這個是絕對沒錯的。
從道理以及文化傳承演變上來說,我找不到比天道更大的詞。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說只能篡改大道定義的原因,因為除非再創造新的字和詞並且賦予超越天道和宇宙的定義,否則就只能篡改某些語境下的存在的定義了。
而從原則上來說,很多玄幻、或神話、洪荒等小說裡面,天道才是更符合某些大道的概念。
希望大家以後不要誤會「天道」和「天子」這兩個詞了,現代網文給換個定義可以,但是必須符合道理,純粹的口嗨就沒意思了,為了大而大,反而是毀了文化的本意。
起碼在脫離了具體小說、具體的情景、語境、以及存在的特別定義後,某些詞語還是要回歸他的本意,大套小還能解釋,小套大可就倒反天罡了,令人無語,惹人發笑。
古時候因為文化的壟斷和知識分子的稀少,以及話語權的掌控等原因,所有字詞使用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關於名號稱呼,是重中之重,都不是隨便用的。
即便是現代,所有官方發文的正式用詞也都是嚴謹小心的。
唯名與器不可假手,就是這個道理。
文字千年乃至數千年演變至今,蘊含之文化實在源遠流長,其中含義隨著社會變更而變化自是應當,但是也要符合文字之意義與之淵源,否則本身也是對文化的遺忘,枉顧真意亂編總是不好的。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