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大鱷進場(6K)

  第581章 大鱷進場(6K)

  其實一開始,各路官媒在報導中對陳麟風極盡誇讚的時候,不少人還覺得這波吹捧太生硬。

  什麼「公認最強」「影史」「陳麟風的2013年」之類的,說的也太過了。

  官媒就是這樣,想要捧一個人,總是玩這種尬的。

  

  是的,不少人其實看出來了,最近官方在推陳麟風。

  畢竟符號有點明顯,比較關注官方新聞的,能夠從中看出一些徵兆。

  但《時代》的年度人物候選名單一出,大家瞬間懵了。

  不是,原來官方才是理解到位,有先見之明啊。

  咱媽牛逼!

  媒體方面直接炸開了鍋。

  這回不只是官媒,眾多私營媒體齊上陣,如豬廠、鵝廠這種,都把相關新聞放在了頭版頭條。

  《陳麟風入選時代雜誌年度人物候選人名單》

  《國內首次有非政治人物,有望入選年度人物》

  《盤點史上還有哪些名人,入選了年度人物》

  《……》

  大眾一開始還不太明白,這個時代雜誌評選個年度人物有什麼可炒作的。

  但媒體總有辦法讓公眾明白,一個獎項或名單的重要性。

  看看過去入選過年度人物的名人是誰,這個問題就一目了然了。

  上世紀早期,主要都是些耳熟能詳的政治人物。

  羅斯福、史達林、甘地、杜魯門、邱吉爾……

  包括後來的甘迺迪、尼克森等,當然也有一些其他國家,乃至亞洲的政治人物。

  隨後,一些名人也逐步上榜,如馬丁路德金、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

  媒體們比較關注的是,如果陳麟風這次能成功擊敗其他候選人上榜,就等於是首位入選的文化類名人。

  或許有人說他沾了華夏經濟騰飛的光,不少外國媒體也是這麼說。

  這其實也是真相。

  《時代》雜誌給出的,他能夠進入候選人名單的原因,最主要的一條原因就是:

  「正在崛起中的華夏,陳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年輕、睿智,充滿無盡的想像力,古老的東方帝國,正在以全新的面貌示人。」

  對此,霓虹的新聞是這麼解釋的:

  「陳麟風如今是最具代表性的華國人,很多外國人被問及華國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為此,甚至有不少人提升了對華夏的印象。」


  歐洲的媒體索性將其稱為「新時代的布魯斯李」。

  「不再是以往只會功夫的刻板印象,而是多了些天才、智慧的符號。」

  這股熱潮伴隨著《詭秘之主》至今仍在熱賣的新聞,不斷向外擴散。

  以至於有些過熱的跡象了。

  不過虱子多了不愁,對陳麟風本人來說,這點輿論不算什麼,他早就習慣了。

  他還有心去學校,關注了下新一屆要帶的學生。

  新學期開學已經幾個月了,選他課的這些學生,也已經篩選完畢。

  考慮到接下來至少半年多的時間,他都不會組局拍戲。

  因而,這些學生的實習地點,都換到了其他導演的劇組。

  其中有不少龍麟電視劇的劇組。

  或許新一屆培養的學生,以後畢業就要先以電視劇來作為入行的第一步了。

  這在某種程度來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影視產業,電視劇也是重要的一環。

  現如今,電視劇人才的缺口,其實挺大的。

  尤其是隨著這兩年網際網路企業布局影視行業,不斷的挖人。

  致使國內的這些影視製作公司,大都受到了影響。

  龍麟已經是受影響最少的。

  陳麟風是很捨得給員工發工資的,出成績時發的獎金也很豐厚。

  他這也是吸取唐仁教訓。

  前世唐仁被挖走不少人才,導致後來整體沒落。

  今世看著還是照著原來的路子走了。

  陳麟風不一樣,他很明白幕後人員對於作品質量的重要性,因而一開始就很捨得花錢。

  說起網際網路資本,最近業內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阿里公司收購文化華夏,並將其改名為「阿里影業」,宣布正式進入影視圈。

  整件事在圈內引起軒然大波。

  阿里現在如日中天,幾乎是國內最頂部的網際網路公司,這麼一個大鱷進場,著實是有些嚇人。

  這個文化華夏的牌子,在圈外不太出名,在圈內,其實還是很有名的。

  《有話好好說》《荊軻刺秦王》《臥虎藏龍》《孔雀》這些電影,都有文化華夏參與投資、製作或發行。

  下屬有個影視公司,叫金鼎影視,主要拍電視劇,鄭小龍的團隊,主要就是在這個公司。

  此外,還投資有《京華時報》這個媒體。


  等於是電影電視、宣傳、發行,都有沾手的大公司。

  也怪不得阿里能看上。

  陳麟風也比較關注這件事。

  阿里比前世早動手至少半年,花的錢也多了不少,整整80億,買下文化華夏6成的股份,屬實是大手筆了。

  這也不奇怪,受陳麟風的影響,如今的影視行業,比前世可好多了。

  電視劇就不說了,電影方面。

  20億的電影幾年前就出現了。

  如今,10億級的電影,也有了好幾部,快成常態化了。

  頭部往下,投資數千萬,票房數億的電影,數不勝數。

  總體的票房市場,一直保持著極高速的增長。

  在外行看起來,電影產業確實是繁盛的有些過分。

  外部資本不動心才怪。

  不僅阿里,企鵝其實也在加快步伐,只不過動作稍微小點,但進度不慢。

  這裡面甚至有陳麟風在當帶路黨。

  起點的股份,他賣了一部分給企鵝,還有貓眼的融資,也有企鵝加入。

  只要再學阿里,收購或者自己成立一家影視製作公司,那就是內容、製作、發行一條龍齊了。

  要放10之前,陳麟風肯定不會這麼幹。

  但3q大戰之後,企鵝風格一下子變低調,侵略性也沒那麼強,反倒成了相對比較好的合作者。

  阿里就差多了,不光總想要更大的股份,還喜歡指手畫腳,讓別人聽他的。

  這些網際網路資本,擋是擋不住的。

  他們一門心思想著進影視行業,給投資者畫大餅。

  如果不以合作的名義進行收編,那麼起點和貓眼,可能很快就要有對手了。

  前世創世中文網和淘票票的出現,可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今企鵝順利入股,創世應該是不會出現了。

  淘票票估計還是少不了要碰一遭。

  不過貓眼現在走勢很好,跟院線的關係維護的也不錯,沒有前世那麼霸道的風格。

  想來應該能壓制住淘票票。

  再然後就是把阿里拉進股東範疇,來個「請客、斬首、收下當狗」這一套熟悉的操作。

  自從聽聞阿里影業成立,鄭志浩開始著急起來,第一時間和陳麟風商量,然後制定了上述的計劃。

  他是網際網路企業出身,最是明白這些網際網路大廠的侵略性。


  其實就整個影視圈來說,明白這事的,不在少數。

  陳麟風即將出發去往洛杉磯的前夕,還是硬被領導給叫了出來。

  「小陳啊,你在影視行業的影響力最大,如今行業內有些不穩,我覺得你最好也來聽聽,如果能提些意見最好了。」

  以電影局、文化口挑頭,連帶著華影、申影等幾家國營廠發起。

  再有麒麟、華藝、龍麟、光線、博納、萬達、小馬奔騰、慈文、英煌等影視公司,共同參與的,一次行業內座談會,就這麼在燕京展開。

  但凡在市場上比較有分量的企業,幾乎都來了。

  陳麟風之前其實是比較少參與這種會議的,他一般要麼派梅姐來,要麼讓鄭志浩參加。

  其實不少影視公司也是這樣,派高管來參加。

  但這次,明顯不太一樣,來的大多都是老闆。

  領導特意喊上他,想必也是有想法的。

  陳麟風不知道前世他們有沒有合起伙來商量對策,但今世,很明顯的,大家都感受到了壓力。

  「陳總,你來啦,恭喜啊,時代的年度人物,真厲害。」

  「嗨,八字沒一撇呢。」

  「陳導,少見你出席這樣的場合啊。」

  「陳總,恭喜!」

  一群人見到陳麟風出現,都圍上來套近乎。

  陳麟風與他們一一寒暄之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桌上有寫著他名字的牌子,倒是很好識別。

  陳山佟也來了,他就沒有與同行們樂呵了,最多只是遠遠的點點頭。

  實在是爺倆一塊出現,稍微有些尷尬。

  你讓那些老闆跟哪個人說話?

  陳山佟也不能跟小說里寫的一樣,向同行們介紹說,「這是我兒子,以後你們多關照關照。」

  到底誰關照誰啊?

  所以,不如點點頭得了。

  「這次什麼情況,怎麼來的這麼齊?」

  老爹在圈內人緣一向很好,陳麟風索性直接問。

  陳山佟不慌不忙的從包里把筆記本和筆掏出來,攤開放到桌子上,然後才道,

  「主要還是阿里收購的原因,這幾年,企鵝和百度也在下手,如今阿里來這麼一手,等於是徹底明牌了,大家都有點急。」

  「不是,大家為啥這麼急啊,阿里影業現在只不過剛收購,能不能幹好還是兩說呢。」


  坐在他倆旁邊的華策影視趙一芳,忍不住插嘴道,

  「我們這是有經驗了,當年你搞的那個麒麟,也是幾年就成頭部。

  山總的龍麟,也是很快就成長起來。

  有資源的大鱷進場,擠占的都是我們這些小嘍囉的地盤。」

  得,原來是他給打了樣。

  「趙總這話誇張了,華策怎麼也不算小,如今市場上,出色的電視劇,總有華策的身影。

  我爸還總跟我說,要向您學習呢。」

  陳山佟無言的點點頭,對,我確實這麼說過。

  趙一芳深吸一口氣,這陳總不講究啊,都這麼大的老闆了,還在她面前裝嫩。

  山總也是,父子倆組合來騙,來偷襲是吧。

  「陳總說笑了,現在龍麟跟麒麟兩家公司,一頭占著電視劇,一頭拿捏著電影,這是真正的頭部,大傢伙都看著您二位呢。」

  陳山佟笑笑,「我們啥情況還不知道呢,一會看領導怎麼說。」

  趙一芳沒法,只得暫時停下話題。

  陳山佟小聲跟不太清楚情況的兒子解釋道。

  「之前,有些公司攛掇著,想讓行業內挑頭的幾家,一塊想辦法跟上面提提,最好別讓網際網路企業大規模進入,最好出台個政策限制一下。」

  陳麟風無語搖頭,「這想的也太美了,網際網路的那幫大佬,要錢有錢,要影響力(權)有影響力。

  人現在入場,想要進來賺錢,咱哪裡能把人趕出去。」

  「是這個道理。」

  陳山佟也這麼想,這事根本不現實。

  他們經營這些年,是有點關係,但人家更不是吃素的。

  要論在上面的影響力,小風也夠嗆能超過兩馬。

  文化和商業,也是不同的領域,這其實不太好對比。

  「所以你的想法是,就這麼看著?」陳山佟問道。

  陳麟風沒有說話。

  盤外招根本沒用,可不只能先看著麼。

  其實要說影視圈對抗網際網路資本,他是不太合適說話的。

  麒麟固然是他的公司,可v站和貓眼也是在他手上啊。

  還有新近加入的起點。

  這三家都是典型的網際網路公司。

  所以真說不好他是屬於哪邊的。

  真要出台相關政策,那他怎麼說?


  所以這個路子是真沒法走。

  台上,領導開始講話,開篇明義,就說到了如今影視行業的發展問題。

  大的方面是好的,只是現在也有外來的資本想要加入,會不會造成惡性競爭,影響整個行業,這是需要討論的問題。

  還有,如今行業內,剛剛發展起來的眾多公司,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死過去。

  因而也得想辦法幫幫忙,至少緩解一下緊張情緒嘛。

  座談會就是幹這個的。

  領導講完,然後是幾家國營廠表態,接著就到了民營企業。

  李司長讓陳麟風先說,他給推辭了,想先看看其他人怎麼個看法。

  華藝的王忠軍道,「我覺得這個不是什麼大事,總是有人想要入場競爭的,市場就在這,咱攔不住,說起來,競爭其實是一件好事。」

  說著,他看了看一旁的陳麟風。

  最好把這小子的地位給拉下來。

  一家麒麟,沒上市竟然也跑到他們華藝上面,著實讓他有些意難平。

  陳麟風看到了王忠軍的目光,疑惑的回過去。

  就見他立馬轉過頭。

  嗯?

  接著,博納的余東道,「我覺得是應該想想對策,咱們行業內,資本普遍不是很充足,資源這塊比不過,劣勢有點大,這不是合理正當的競爭。」

  「是啊,」王長天也道,「BAT三家,財大氣粗,咱們比拼資源,肯定是比不過的,就連宣傳能力這塊,咱們都比不過這些網際網路公司。」

  要知道,發行能力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宣傳。

  光線重宣傳,他們最明白BAT的實力。

  再然後,陳山佟、曾茂君、馬忠俊、趙一芳等人,一一發言。

  整個聽下來,只有華藝、萬達等少數公司不太擔心,大部分影視公司,都憂心忡忡。

  輪了一圈,就剩陳麟風,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他。

  「陳總,你來聊聊吧。」

  「是啊,說說吧。」

  眾人都想知道,陳麟風怎麼看待這事。

  麒麟是目前電影市場中,毋庸置疑的第一,幾乎高票房電影,都和其有關。

  網際網路資本進入,麒麟其實是很有可能受影響的。

  陳麟風調整了一下面前的話筒,不慌不忙道,

  「其實吧,網際網路資本想進駐影視圈,不是那麼好進的。」


  王長天忙問道,「怎麼說?」

  「拍電影,或者拍電視劇這事,畢竟是個專業性很強的東西。

  大家都是幹這個的,應該很清楚,一般新入行的人,哪怕有點身份地位,按照慣例,也是儘量要避免他參與到具體的拍攝環節的。

  不是不信任,而是專業領域,確實不太一樣,不能套外行的例子,還指導內行。

  但你們覺得,那些網際網路公司,會遵守這個規矩嗎?」

  曾茂君若有所思,萬達這幾年,也在試水影視製作。

  成立的萬達影視傳媒,已經出品了好幾部電影。

  有賠有賺,但總體還是賠錢居多。

  萬達還是有院線,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虧損程度,儘管如此,也還是一路虧錢。

  所以他們也是在哪裡犯了錯,才導致的這個結果?

  陳麟風繼續道,「我聽說過阿里的一些理念,他們喜歡套公式,不喜歡內容創作,甚至覺得編劇是個沒用的職位。」

  他無奈攤手,「這種情況下,能做好電影才怪。」

  慈文的老總馬忠俊將信將疑,「所以咱們根本就不用管他,坐等其自敗就可以了?」

  「也沒有那麼簡單,吃虧吃多了,總能得到些經驗,頭部的幾家互聯公司財大氣粗,他們有足夠的資本試錯。

  哪怕瞎貓碰上死耗子,說不定也會被碰到過幾回。」

  陳麟風喝口水潤了潤喉,繼續道,「從長遠上來說,幾家大公司肯定是能在圈內紮根的,大家得做好準備。

  影視公司,關鍵還在內容製作,現在那幾家還好對付,以後就未必。

  電影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肯定會一直有外來者想嘗試挖金礦,想要守住現有格局,還是得在製作內容和能力上下功夫。」

  這就說的有點深了。

  不過道理確實沒錯。

  在場的影視公司,不是沒經歷過外部資本的加入。

  當初的煤老闆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但如今網際網路這波,明顯不太一樣,他們不光投資,還要插手管理和內容創作。

  這就侵入到核心利益了。

  因而大家反應才這麼大。

  不過不管怎麼說,陳麟風這一番解說,總算是讓人沒那麼慌了。

  輪流發言了一圈,接下來就沒那麼多規矩了。

  趙一芳:「既然那幫大佬還要交幾年學費,暫時應該還用不著太著急。」


  馬忠俊:「沒聽陳總說麼,也就幾年時間,以後這錢就沒那麼好掙了啊。」

  「哪個行當都不是隨便就能大把掙錢的,咱這幾年沒少掙,已經算不錯了。」

  韓山平換了個角度,「眼下,BAT幾家,都在往影視產業的上下游蔓延,其實這點影響還更大一些。」

  他看向曾茂君,「萬達那邊,有收到相關的投資意向嗎?」

  曾茂君點點頭,「有的,院線肯定是第一目標,韓總也是聽到了點什麼吧?」

  「嗯,是有點傳聞,無非就是入股、收購這些手段,我看以後肯定有小院線頂不住。

  其實這些也就罷了,院線這塊,無非就這樣,誰也玩不出花來。」

  韓山平面帶愁容,「我比較犯愁的,還是電影這塊,也不知道把一幫搞網際網路的加進來,是好事壞。」

  他作為華影的掌門人,最希望的還是華夏的電影產業越來越繁盛。

  最怕的就是意外情況。

  如今電影產業雖然有些問題,但發展還算順利,他確實挺擔心外來者會造成衝擊。

  雖然不知道具體的影響,但隱隱的有種不太好的感覺。

  說到這個,上首的幾個領導,就關注起來。

  趙局道,「我們擔心的也是這個,所以才著急大家來討論討論。」

  文化口大領導微微頷首,「影視產業很關鍵,部分優秀的文化企業,甚至在走向海外,這個堅決不能受到影響。」

  顯然,這裡邊最關鍵的,是麒麟和龍麟兩家公司。

  不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海外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們了。

  「確實,這個是重點,」光電的領導看向這邊,「山總,你覺得呢,有沒有實際影響?」

  陳山佟頓了頓,「截至目前,倒是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影響,只是有一點。」

  「你指的是哪塊?」

  「片酬。」

  陳山佟嘆道,「演員片酬真的是越來越高,使得投資和成本也在不斷提高,進而想要維持收益點,價格也得提高。

  但這實際上,是不利於出海的。

  這裡面,應該有不少原因,是因為外部資本進入的原因。

  網際網路資本不缺錢,這個我們都知道。

  他們要真是使勁推高片酬,以後的電視劇成本還會進一步應在片酬上,而偏偏製作質量又提高的有限。

  長此以往下去,結果就很難講。」

  這話一出,直接說中了在場不少公司的心聲。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