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21世紀最好的文學作品!(6K求月票
第578章 21世紀最好的文學作品!(6K求月票)
「陳麟風喜歡寫未來,《她》這部作品,確實有點東西。
文筆稚嫩,但裡面的內容,構思巧妙。
對於未來的思考,很有深度,在這方面,不得不佩服。
不過其他書就不行了,沒有一點營養,充滿了年輕人的臆想。
當然,他這個年齡,有這樣的表現也正常,還有大把的時間去進步。」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
「因而,他雖然現在高度還比較低,但未來可期。」
台下的嘈雜聲,已經很明顯能傳到台上了。
李嗷顯然也能聽到議論聲,但他仍舊一副渾不在意的繼續道,
「除此之外,像是什麼金庸之類的,根本就不入流,簡直不值一提,他們不應該在今天討論的行列里!」
全場譁然。
陳麟風好幾本銷量數千萬,甚至上億的作品,被認為是年輕人的臆想。
金庸的武俠小說,在當下幾乎被確認為大師的時代,幾乎快封神了,甚至有學者要將其部分選段列入中學教科書。
結果被評價為不入流。
雖然大家知道李嗷就是狂傲的性子,但這也太狂了吧。
台下的大學生們議論紛紛,聲音完全壓不住了。
周邊的記者們雙眼放光,覺得不虛此行,一開始就這麼刺激,這次的新聞肯定要爆。
作為被重點評價的對象之一,陳麟風臉色平靜。
李嗷嘴這麼毒,給他的評價已經算是不錯了。
沒看旁邊,金庸的擁躉,嚴佳岩和馬芸臉色都已經完全沉下來了。
額,好像還有誰給略過去了。
算了,不重要。
被略過去,之前又被李嗷歸為「之類」,連名字都沒有出現的黃易,神情僵硬。
李嗷你罵我兩句也行啊,我連出現都不配了是嗎?
他感覺今天真是錯付了,就tm不該來。
小撒一連好幾次示意台下安靜,終於好不容易把情況穩定下來。
他看向陳麟風道,「陳老師,你怎麼看李嗷先生對你的評價?」
「或有可取之處,我會盡力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只是可能不會如李嗷先生所期望的,我仍會朝著他認為『沒有營養』的方向去走,那就是我未來的方向。」
李嗷道,「那你就真的是走上歧路了。」
馬芸實在忍不住了,「陳老師是通俗小說家,所求就是讓大眾喜歡,真要按照你提供的意見,那倒是本末倒置。」
「不僅如此,」馬芸面色不善的道,「你憑什麼能這樣評價金庸先生?」
李嗷笑了起來,「評價一個人還需要什麼資格嗎?如果這還要資格,那辯論需不需要資格?
是不是說,馬先生你作為一個商人,根本就沒資格坐在這裡與我進行論道呢?」
馬芸不爽道,「你這是詭辯!」
他作為最頂級的聰明人,自然明白對方所用的套路。
「我只是在憤怒於你對金庸先生的評價,你偏偏將其轉化成資格的探討,這不是交流,而是在詭辯。」
他看向周邊幾人,尤其是陳麟風,「我們這次對談,可以這樣的嗎?」
陳麟風搖頭,「當然不是,交流還是要表現出誠意來。」
或許是由於李嗷惹了眾怒。
他這樣一表態,其他幾人也紛紛附和。
「確實,這種詭辯的手法,根本上不了台面。」
「咱們這又不是辯論場。」
李嗷一時啞然。
「好吧,那我稍微談一下,我為什麼看不上金庸。」
他伸出三根手指道,「原因有三,第一,金庸自己是一個精緻利己主義的人,但他在書里卻宣揚俠義,喜歡頌揚仗義疏財之人。」
「這不好嗎?」馬芸忽視了那什麼精緻利己的說法,這個世上誰不利己呢。
「先生自覺自己做不到,但發自內心的嚮往和憧憬這些人,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他一邊頌揚大俠的行為,一邊壓低自己員工的工資,使得老員工忍受不了,只能辭職?」
這有什麼不對嗎?
雖然很想這麼說,但馬芸心裡清楚,不能這麼直接說出來。
畢竟還不是膨脹到認為「九九六是福報」的時候。
因而,他只能默然無語。
那邊李嗷還在繼續,「一件事情中,他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方向進行,這是他的性格。
但「利己主義「和武俠中「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樣的行為選擇是相衝突的。
我實在不知道,金庸是怎麼寫出這麼多俠義故事的,他自己不會覺得精神分裂嗎?」
「此外,金庸本身也比較偽善虛偽,他兒子去世,他一度想要皈依佛門。
我說佛門清淨,入空門者多拋棄塵世。您何不散盡家財,全心向佛?
結果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陳麟風嘴角抽動,讓別人散盡家財,這話怎麼說得出來的。
當然,廣義上的出家、遁入空門,確實帶點這個意思。
在這個場合,大家都是在追求高大上,也沒誰會在這點幫著金庸說話。
包括此前利己那塊也是一樣,不是說自己是什麼人,就要寫什麼樣的文章。
文章中所頌揚的精神,和自己現實的表現,完全兩個樣,其實也很正常。
但國內的傳統就是這樣,文以載道,大家推崇文學家,相信他們寫出來的東西,是他們發自內心所想。
典型就像魯迅先生一樣,他一生都在踐行自己的理念,是真正的勇士。
如果自己都不向著自己所頌揚的精神方向前進,那又怎麼鼓勵他人學習呢。
所謂「教化」就是如此,文學家之所以地位高,便是因為其包含了教化屬性。
當下這個場合談論的就是文學,大家所拔高的也就是這個。
如果把金庸當成文學大師,確實是需要他能做到文以載道。
因而嚴佳岩這個非常推崇金庸,給他寫過不少評金文章的文學評論家,從頭到尾都不說話。
雖然臉色難看了點。
馬芸一開始還不太懂,但他人聰明,很快就明白了,後面也不說話了。
台下的大學生,不少就是文學系的,他們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因而,他們也逐漸在認真聽著。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武俠小說本身就比較低俗,胡適先生就說過,金庸的武俠小說下流。
我也這麼認為,因而,我至今都認為,金庸的小說,不該是我們討論的範圍。」
現場略微有些靜。
「李嗷先生,」
陳麟風取過話筒。
「嗯,陳先生你說。」
「胡適認為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對的,你不是最推崇反對權威,獨立思考的嗎?」
他對金庸是不太感冒,但某胡這個東西,他更是噁心壞了。
「對啊。」馬芸立馬反應過來,「胡適先生說的,未必就是對的。」
「額~」李嗷一噎,失誤了,不該提起胡適來的。
這個時代大家其實對胡適的感官挺不錯的,畢竟還沒有太多人開始追究,這位到底在歷史上做了什麼。
但就歷史書上所涉及的那些內容,白話文的先驅者之一,地位還是很尊崇的。
他以為沒有人會反駁胡適的話的。
哪知道出了個陳麟風。
「胡適的為人可要比金庸差多了,我倒是不否認李嗷先生你的觀點,只是要按照這個思路來的,胡適恐怕也要被排除出文學家的行列了。」
陳麟風略有些戲謔道,「我看過你所寫的《播種者》里的某段評價。
這四十年來,能夠始終如一地相信自己所信仰的事物,並且堅定地宣揚自己的信念,而又沒有迷茫、變心或改變最終見解的人,除了胡適之外,真的很難再找到第二個。
如果將低調俱樂部,放棄東三省,結好霓虹這樣的理念,作為胡適的理念,那他倒的確是從一而終了。」
台下不少學生臉上露出迷茫之色,實在是這段內容,有點難懂。
不專門了解過去歷史的,著實不懂低調俱樂部是什麼東西。
但後面的放棄……結好……
這一段他們是聽懂了。
因而眾人有些驚訝,這是在批評胡適先生?
這倒是少有。
作為大學生,還是比較能接受新思想的,尤其喜歡否定權威。
如今又是大解構時代,過去的什麼歷史,大家都想否定一番。
曹操都是好人。
因而陳麟風的這段發言,暫時還沒有引起太大波瀾。
但台上的幾人可不一樣。
李嗷啞口無言,他縱然是再崇敬胡適,也不好說睜著眼說瞎話。
就像之前馬芸、嚴佳岩無力反駁一樣,他也沒法反駁。
因為這些說的都是真事。
小撒感受到一陣壓力,這些文人真事啥都敢說啊,萬一和諧了呢?
「咳,各位,咱們討論的已經夠久了,要不開始正式的會談吧。」
「好好,是該開始了。」李嗷立馬同意。
早先討論的話題,已經占用了太多時間了。
「好,咱們剛才針對當代的著名文學作家,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儘管意見稍有分歧,但討論本身還是很有價值的。」
小撒進行收尾,然後開始提前準備好的話題,「陳麟風和李嗷先生,兩位各自對對方的看法,都是怎樣的,能說說嗎?」
說完,他還一陣緊張,這兩位剛才觀點這麼對立,不會繼續這麼幹吧。
好在沒有。
陳麟風能同意跟李嗷一起對談,本身就是說不上喜歡,但也不太討厭這個人的。
李嗷也是同樣,否則他就不會說對方未來可期了。
陳麟風道,「我覺得李嗷先生是個性格很鮮明的人,他的愛恨都表現的很明顯。」
當初李嗷年輕的時候,曾被胡適善待過,窮困時也受到過他幫助,因而那麼多人都批評過,就是放過了他。
「我比較欣賞李嗷先生的,對於華夏一統的堅定態度。」
「他對於祖國始終如一的情懷,也很值得敬佩。」
不是什麼人離開之後,還會一直懷念故鄉的。
「他對於教員很推崇,這點我非常贊同,島上很少有人,能具備這種客觀研究歷史的能力。」
當然,自不量力想要改那位的詩,也夠大膽。
李嗷不禁露出自得的微笑,這正是他的觀點。
「不過,有些地方,我覺得李嗷先生也挺奇怪的。
他一方面抨擊艾美麗肯,拿出過不少漂亮國歷史上不當人的證據,還出過《楊偉漂亮國》這種書。
但另一方面,他又主張全盤西化,這種思想應該是衝突的吧?」
「不衝突,」李嗷拿起話筒道,「其實西化這個觀點,是我在很早時候的觀點,那時候華文確實是影響到科技的進步。
這個觀點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就不怎麼提了。
以前反對傳統文化,也是如此,灣島那塊地方,傳承自封建時期的文化,太多糟粕了,這點與內地不同,現存下來的糟糕文化,幾乎都消失不見了,如果在大陸,我肯定不會這麼說。」
陳麟風點點頭。
「那李嗷先生對陳麟風是持什麼看法呢?」
李嗷呵呵一笑,「他是個天才,這毫無疑問,能夠在如今這個時代,還做到精通好幾行,這很不容易。
他的那些成就,我就不多說了,這些大家都知道。
我就說點平時大家談到比較少的吧。」
調整了一下坐姿,他繼續道,
「陳麟風這個人,對於華夏文化行業的整體影響,非同小可。
文學方面,如今大陸出版業這塊,仍有不少年輕作家現存,能夠賣出銷量來,我覺得這要歸功於陳麟風。
很多人都在學習他的劇情節奏和文風,這個在行業內,已經逐漸成規模了。」
黃易忍不住點頭,「確實,據我了解,內地最為流行的網文行業,也有大批人學他的寫作方式。」
嚴佳岩也道,「某種程度上,他算是為華夏的文學另開一條道路。」
大家雖然面上都看不上通俗文學,但如今的大眾確實喜歡看這個,外國也一樣。
從趨勢上看,通俗文學確實是未來。
這個嘴硬也沒用。
馬芸接口道,「這點從我們公司的數據也能看的出來,比較熱賣的圖書,都和陳麟風過去的幾本小說,有些許相似之處。」
小撒心中一喜。
果然,聊到陳麟風,大家都暢所欲言起來。
剛才的氣氛實在是有點尷尬。
李嗷等他們點評完之後,繼續道,「影視劇方面,受他的影響,有很多公司開始重視起劇作中心制。
我覺得這個比較好,重視劇本創作,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影視作品的質量。
他還帶動起國內的特效產業,這幾年的大陸電視劇,特效水平明顯高了一截,其中尤以龍麟劇最為突出,我覺得這一點他貢獻不小。」
馬芸眼神一閃,講到影視產業,這也是他這兩年一直在努力進去的行業。
他其實是不太相信劇本這個東西的,什麼都不如數據更加直觀準確。
聽到李嗷這麼說,他嗤之以鼻,什麼劇作中心制,都是要被淘汰的東西。
「再有就是《她》這本小說,」李嗷不禁讚嘆道,「這本書太奇妙了,和他寫的其他幾本小說風格迥異,其中蘊含的思想理念,非常值得人思考。」
嚴佳岩頷首道,「業內的名家大多都很推崇《她》這本書,不說對於未來的推演多麼準確,這點已經有太多人說了。
光是描述整個社會如同蛛網一般,密密麻麻的將主角包裹,那種深重的壓迫感,讓人不寒而慄。
但另一方面,表面讀起來,主角又一直在和線上女友聊的很開心,像是處在熱戀期,整個描寫充滿著歡快和幸福。
這兩相對比,再迭加線上女友實際上是一台伺服器里的系統,甚至連科幻小說中的人工智慧都算不上。
就更加顯得有種可悲感,這兩種奇妙的情緒,一直在人的心理反覆交迭,營造出一種十分奇特的閱讀體驗。」
他看向陳麟風,「你是怎麼想到,要這麼來這樣寫這本作品的呢?」
其他人,包括台下的觀眾們,也都看像他。
在場大多數人,都是看過《她》這本作品的。
這部書,在大學校園裡,尤其是學界,極其受到推崇。
當然,這也跟小說在國外不斷的獲獎有關。
但哪怕拋開這個,《她》在文學方面的地位依舊很高。
要知道,最早不停讚揚《她》的,其實就是國內的文學界。
當初甚至弄出過,左右兩派都覺得小說符合自己思想的奇觀。
在國內文學界大火之後,其次才逐漸傳到霓虹,進而享譽世界的。
有評論家說,這本小說,要比之莫岩得獎的那部《蛙》,在文學上,以及社會學意義上,要高明的多。
很多人認同這樣的觀點。
因而,提到這本小說,大家都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
畢竟陳麟風幾乎沒有對外公開說過,關於《她》的創作思路。
「額,這本書,其實一開始在寫大綱的時候,我的想法只是,要寫一本融合了我對未來思考的小說。」
他笑笑說,「當時我在學校寫大綱,舒唱和茜茜又一次還問過我。
我當時給她倆介紹的時候,是拿『新書』和最早寫的《生死簿》做比較。
『《生死簿》裡面寫了一些未來的科技產品,這本新書則是主要想像未來的社會形態。』
我當時是這麼說的。」
嚴佳岩問道,「那後來怎麼就變成如今這樣呢?」
「寫作的過程中,我就有了些新想法,一開始設定的是實實在在的人工智慧。
但我覺得,要是真的人工智慧,喜歡上就喜歡上,其實也沒特殊的。
人工智慧具有思考能力的話,不過是柏拉圖戀愛罷了,過去歷史中並不缺少這樣的例子,這就顯得不夠可悲。」
陳麟風道,「我當初有種想法,一直都寫通俗文學,總是被人說,不如也試試嚴肅文學的路子。」
台下響起一陣笑聲。
他們很難想像,陳麟風也有被別人批評的場景。
在他們的印象里,這位一直都是媒體的寵兒,哪怕文學界,評論家們也大多是,要麼不說話,要麼使勁的夸。
嚴佳岩倒是知道小陳過去的歷史,他繼續問道,
「所以你是想嘗試嘗試嚴肅文學,才想著把人工智慧,改成沒有那麼智能的,稍微現今一些的ai系統?」
「是的,但這麼寫著寫著,我又覺得,這樣有點太可悲了,整個看起來就很喪,於是我又改了改,想讓它看起來,儘可能的歡快一點。」
就像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一樣。
「再一個,我畢竟還是想要大眾喜歡我的小說的,」
陳麟風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因而就故意設計了不少比較歡樂的橋段,整體也多了些愉悅的氣氛。
我到底是不太喜歡嚴肅文學,那種總往苦處去描寫的風格。」
「所以才有了如今粗看帶著點歡樂,但只要一細看,就充斥著令人不寒而慄的可悲氣息的文風?」
嚴佳岩嘆道,「這還真是機緣巧合啊。」
他忍不住吐槽道,「你這樣寫,其實在我看來,更苦了。」
確實。
底下不少看過的大學生紛紛點頭,表示極度認可。
李抗也回想起,他當初看《她》時的經歷。
最初看的時候,感覺還好,最多覺得有些怪怪的。
但隨後,在網上看到有解析的評論文章,他就又回看了一遍。
那傢伙,給他看的眼淚都快出來了。
被社會、家人、朋友、公司,壓制的都要喘不過氣了。
哪知道鼓起勇氣,跟線上的女友談個戀愛,還是對著系統談的。
甚至主角自己都知道,但他就是沉溺於其中,只能對著電腦尋求歡樂和安慰。
現實已經不值得了。
這也太慘了,人間實慘。
觀眾席議論紛紛,顯然是都深有感觸,尤其如今的社會,感覺跟書中已經開始有點相似性,這就更讓他們代入。
李嗷打斷了台下的竊竊私語,他作為評論家的一面被激發出來。
「正如嚴教授剛才所說,不論是對社會的推演,還是文中這種機緣巧合之下的氛圍和文風,都極為優秀。
能夠營造出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閱讀感,激發讀者的思考,這就是文學真正的意義。
在我看來,這本《她》,實在是可以稱得上,21世紀以來,最好的文學作品。」
「沒有之一!」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