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徹底爆發,神奇的十月(6k求月票)
第574章 徹底爆發,神奇的十月(6k求月票)
媒體們所吹捧的,更多的還是小說銷量。
而對於看過新一部小說內容的讀者來說,《詭秘之主》最新故事的精彩程度,才是讓他們最為興奮的點。
就如張珩,作為陳麟風的忠實粉絲讀者,他當然是第一時間就買到了《詭秘之主》第三本。
說是第三本,其實具體的名字應該叫《詭秘之主之無面人下》
之前第二本只是淺嘗輒止的展現了貝克蘭德的精彩之處,就戛然而止了。
張珩當時就暗罵過,懷疑陳麟風是不是也在起點斷章班裡進修過。
也就是斷的太好,所以第三本書一上來,就有這麼多人急著看,實在是等了一年,等不了了。
新書入手第一感覺就是厚,估摸著少說得有五十萬字。
看來作者開始不太考慮字數,而是更在意劇情節奏。
這在以往幾乎不可能出現,就實體書來說,往往字數限制是比較死的,到達一定字數,就夠了。
有多餘的內容,就得分開賣了。
因為內容過多,售價也高,一般人都會產生一些猶豫。
但前兩部已經做好了鋪墊,急著看新書的讀者們才不會去關注這一點。
或許出版社和作者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張珩花了幾乎一整天的時間看完全書。
新書給他的感覺,就一個字:「神!」
接著前作的內容,徹底的將整個世界觀展開。
塔羅會真的被作者給玩出花了,每次看到克萊恩在會上裝逼,都讓他有種極度的爽感,以至於立馬期待起下周的會議。
不僅如此,職業體系也初見端倪,主角在大眾面前變戲法一樣的裝逼,讓閱讀變成了一件很爽的事,幾乎令人慾罷不能。
張珩忍不住嘀咕,「艹,怎麼感覺這人,比我們寫網文的還懂怎麼寫爽文。」
但真的仔細去研究整本書的話,又能發現作者在設定和劇情上的巧思以及花的功夫。
這又符合實體書作者的習慣了,因為寫作時間比較久,可以反覆的修改,直至將作品修至近乎完美的程度。
「可能這就是天才吧。」張珩感嘆道,「也怪不得小說能這麼熱賣。」
與他有著相同感嘆的,大有人在。
網上,對於新書內容的探討甚囂塵上。
剛看完新書的讀者們,看起來比前兩部發售時還要激動的多。
之前可能有一些是看在陳麟風的面子上,覺得是他寫的,順便去支持一下。
到如今,則幾乎都拜倒在小說的精彩劇情中。
「這個奧黛麗好可愛,想要……」
「克萊恩真是太會裝逼了,每次塔羅會的劇情,我都爽到不能呼吸。」
「確實,我真沒想到,開會的劇情能讓我看入迷,之前兩部還不算太明顯,我當時還有點疑惑,寫塔羅會有什麼意義,現在我懂了,看著是真的爽啊。」
「之前《無限世界》系列,給我的感覺更多的是純爽,再加上設定新奇,想像力豐富,但也就這樣了。
可到了《詭秘之主》,真的感覺又上升一個台階,文筆、世界觀搭建、人物塑造都非常完美,劇情和設定更是不用說。
《詭秘之主》到現在,太完美了,有種當初看《夕陽》的感覺,真的哪哪都好,就挑不出毛病。」
「書是好看,但樓上倒也不必如此,哪有絕對完美的作品,小心別給《詭秘之主》招黑。」
「就是,陳麟風自己也不喜歡吹的太過,你看他那群娛樂圈粉絲就知道了。」
「但該說不說,小說確實好看,就沒見過這種氣質的小說,國內網文也發展好多年了,感覺還是被他一本書給碾壓。」
「……」
網際網路上,《詭秘之主》的新書討論,如同病毒一樣,肆意傳播。
相比前兩部時,讀者們的熱情多太多了。
最激動的還是歐美讀者。
很多人此前並不了解華夏網文,陳麟風之前的《無限世界》,他們也沒看過,畢竟華人主角和故事背景,還是相對小眾一些。
但《詭秘之主》就不一樣了,西幻類型的背景設定,小說里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情,無一不是吸引新讀者的點。
歐美方面對於《詭秘之主》的看法和國內稍稍有些不同。
他們一開始以為《詭秘之主》會是懸疑小說,畢竟開頭主角要追查原身死亡的原因。
劇情展開之後,讀者們才發現,根本沒有什麼懸疑,這是一本說不清類別,帶點蒸汽朋克和恐怖要素的西幻小說。
這種前後的反差感,讓有些人很喜歡,但有一部分則因為開頭就放棄了。
因而,歐美的社交媒體上,網友們說的最多的就是:
「不要被一開始的懸疑氛圍給影響到了,本書要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精彩的多。」
這幾乎成了《詭秘之主》在歐美社交平台刷的最多的一句話。
當然,陳麟風是知道《詭秘之主》開頭的問題的,因而已經改了很多。
因而受到影響的讀者並不算太多。
但儘管如此,忠實粉絲們仍不想其他讀書愛好者,因為一點小原因就錯失掉這本書。
尤其是新書發布後,看過第三本內容,很多人幾乎要把《詭秘之主》愛到骨子裡。
他們幾乎能在任何地方向人推薦《詭秘之主》,小說區、影視區、學習區……乃至於成人用品區。
誰知道這群人是什麼腦迴路。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瘋狂的推薦,確實引起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興趣。
這裡面也不乏出版商的推波助瀾。
媒體的廣泛討論,病毒式的話題營銷,網絡社區和社交平台的口碑效應。
這使得《詭秘之主》在短時間內,掀起了一場巨大的波瀾。
總之,《詭秘之主》破圈了。
不再局限於閱讀愛好者和陳的娛樂圈粉絲,在大眾層面,大家幾乎都聽到了這本小說的名字。
3天後,《詭秘之主:無面人下》銷量達到了700萬。
7天時間,銷量超過800萬。
這種銷量曲線堪稱恐怖。
首日銷量中,大部分讀者都是陳麟風的粉絲或者過往讀者,500萬的銷量雖然亮眼,但是是可以預期的。
畢竟還有不少是預約銷量。
然而之後的幾天,就包含有大量的新讀者了。
這從前兩本這幾天的銷量也能看的出來,兩本書幾乎每一部都超過了300萬。
也就說,新增的讀者一買就是買三本。
輿論也波及到了陳麟風這邊。
哪怕他現在在家照看著媳婦,當然外界記者並不知道這一點。
但小說首周的銷量,實在是太誇張了,引得所有媒體都躁動起來。
當年《達文西密碼》那麼火爆,第一年也不過趕得上這一本書一周的銷量。
當然,懸疑題材偏嚴肅小說是這樣的,當初《詭秘之主》被懷疑是懸疑小說,也都有大量的歐美讀者因之望而卻步呢。
大家還是想著能看一些輕鬆簡單易懂的小說。
首周小說剛出來,華納那邊實在激動都不行,光在電話里已經不足以表達情緒了。
亞歷克斯特意從艾美麗肯趕了過來。
「陳,你怎麼還能坐得住!」
一上來,亞歷克斯表情誇張,手舞足蹈的,有種歇斯底里的感覺。
「別急,亞歷克斯,來坐。」陳麟風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
「你要知道,陳,《詭秘之主》當今的局勢,讓我想起了當初的《哈利波特》,它完全有可能達成甚至超越當年的記錄。」
「這樣嗎?」陳麟風略有些驚訝。
「當然!」亞歷克斯一屁股坐下來,「哦,謝謝你,cc。」
是茜茜給他倒了一杯茶。
陳麟風連忙道,「你別動,讓我來。」
劉茜茜不滿道,「都說了沒事,你到底要我說幾遍啊,再煩我我翻臉了啊。」
懷孕確實會影響到情緒,放在過去,茜茜是不可能說這話的。
陳麟風一點不在意,「行,聽你的。」
這邊,亞歷克斯仰頭一口氣把水喝掉,然後繼續道,「陳,按照目前的趨勢,華納方面的相關部門給出預測,
到今年底,新書銷量有望追趕上前兩部年中的兩千萬銷量。
而總銷量有望超過7000萬。
到明年年中,系列銷量有望破億。」
1億銷量是個坎,只要邁過去,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知道,《無限世界》也才剛剛破億不久,這已經是十分頂級的成績了。
而《詭秘之主》明顯還能更進一步。
「這是什麼概念,你才寫了三本,我記得按照你的計劃,目前的進度都還是前期吧?」
他看向對方。
陳麟風點點頭,給出確定的回覆。
「只是前期,銷量就能破億,之後每發售一本新書,對於前幾部的老書,都會有提振效果,只要保持質量不下滑,最終系列銷量超過《哈利波特》不是不可能。」
亞歷克斯興奮的揮動著手臂。
「那可是《哈利波特》,全球最火的系列,我本以為,永遠不可能哪本書還能再超過它的。」
陳麟風陷入沉思。
其實到現在,他覺得情況有點奇怪,前世《詭秘之主》雖然大火,但在外國並沒有引起這麼大的波瀾。
難道真是華納創造奇蹟?
亞歷克斯那邊還沒停,「所以,在這種關鍵的時候,你怎麼能在家裡待著,我們需要宣傳,需要進一步擴大這種趨勢……」
陳麟風道,「華納做的很好,我覺得你們可以這樣繼續下去啊。」
「但這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亞歷克斯頓了頓,「華納總部那邊,目前已經有人產生不滿了。」
屁的產生不滿。
陳麟風心知肚明,這是眼看《詭秘之主》大火,覺得未來收益太大,盯上他的那一份了。
小說出版這塊,沒什麼可說的,一切都是按照規矩來。
華納看中的,應該是影視版權那塊。
陳麟風和jk羅琳畢竟不同,他本身有導演身份,手下還有影視製作公司,甚至在宣傳發行這塊,還有迪士尼這個合作夥伴。
因而,當初簽訂合同的時候,影視版權方面,陳麟風是占據了大頭的。
當然,因為想著讓華納下力氣宣傳,給他們留的份額也不少。
雙方基本上是六四開。
但很明顯,在《詭秘之主》很有希望,成為第二個《哈利波特》系列的當下。
華納有點不甘心了。
陳麟風點了點亞歷克斯,「宣發如果華納實在覺得困難,我可以找迪士尼幫忙,相比他們應該會願意。」
「千萬別!」亞歷克斯脫口而出。
說完他就後悔了,他不應該坐下,然後放鬆警惕的。
但沒辦法,迪士尼這個威脅是顯而易見的。
尤其是最近才聽說,陳已經和漫威達成了協議,雙方的關係應該更進一步了。
「亞歷克斯,契約就是契約。」
「但如今的份額,確實不足以讓華納繼續衝鋒陷陣了。」
亞歷克斯沒辦法,只能實話實說。
「梅耶爾先生沒有違背契約的意思,但公司內部確實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如此投入資源進行宣發,最終得到的卻是一小份,有人認為有點不值。」
「不是不值,而是想要更多吧。」陳麟風嘲諷道。
「額,也可以這麼說。」亞歷克斯索性擺爛,「總有人見不得別人賺的更多,這是人性,不是麼。」
這倒也是。
陳麟風當然是不想退讓,但小說有了更進一步的可能,又不能不考慮更多。
今年華納也確實賣力氣,第三本書能有如此的成績,脫不開華納的加持。
知道前世情況的陳麟風,明白華納的功勞。
只是也不能太便宜對方了,生意場上,你敢退,對方就敢得寸進尺。
「這樣吧,我的底線是五五開,這多出來的10%可以賣給你們,作價2億美元。」
這等於是把整個系列視為20億的估值。
一本還沒完本的小說,聽起來有點誇張了。
但如果將其看作是可以比擬《哈利波特》的系列,那就一點不貴,甚至便宜的過分。
要知道,《哈利波特》的版權價值,是這個價格的10倍。
亞歷克斯明白這一點,因此有些猶豫。
「當年,華納花了25億美元,買下了整個系列的電影版權,所有人都知道華納賺大了,如今這個價格,就看華納願不願意賭。」
陳麟風看他有些遲疑的樣子,「要不然咱們就保持不變,我覺得這樣其實更好一些。」
要不是怕華納後續不上心,他才不想賣,又不是缺這點錢。
「陳,我無法決定,需要上報。」
亞歷克斯想想,作價2億美元,確實不好說是賺是賠。
要按照現在來說,肯定是不太值的,但考慮到未來,又有可能大賺。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爭取到更高的份額,可能可以拉高股價,這又是另一重考慮了。
實際上,現在《詭秘之主》的銷量,已經對華納股價產生了不小的增幅。
亞歷克斯覺得總部應該會答應。
「陳,那關於宣傳方面,」他苦口婆心起來,「你是真的不應該繼續在家坐著了。」
「我會接受幾家媒體的採訪,更多的,你就不要想了,cc懷孕,我是不會離開的。」
「好吧,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亞歷克斯沒辦法,這個理由陳與他說過多次,看起來很是堅決的樣子,能同意出面接受採訪,已經很不錯了。
「行了,你先去請示梅耶爾吧,我只希望華納對於《詭秘之主》的支持不要斷。
另外,這是最後一次,之後無論多少錢,我都不會再出賣相應版權了。」
陳麟風神情嚴肅,「你知道,我其實並不缺錢,作品的發展才是我最重視的。」
亞歷克斯表情訕訕,「我明白。」
2億美元確實不多,華納那邊很爽快的就同意了。
這點錢,消息傳出後,隨隨便便就會被拉升的公司股值給抵過去。
結果也不出所料。
媒體大肆宣揚華納進一步獲得了《詭秘之主》的消息,然後華納的股價立馬應聲而漲。
得到好處的華納,立即開足馬力,繼續給小說的的宣傳加碼。
這回,他們給自己打工,更上心了。
新一期的《時代周刊》,公布了關於《詭秘之主》銷量的預測。
與華納的預測比較近似,估計就是直接從華納那拿到的數據。
當然,《時代周刊》這裡,給自己留了更大的餘量,畢竟當年是被陳麟風打過臉的。
「截止年底7000萬的銷量,只是最保守的預測,因為之後的聖誕節是個非常大的不確定因素。
按照如今的輿論熱度,天知道口碑破圈的情況下,有多少家庭的父母,會將《詭秘之主》當做孩子的聖誕節禮物。
……據小說原作者,也就是陳透露,《詭秘之主》最終可能會有7-8卷內容,印刷成冊的話,可能會超過10本。
如果小說的劇情精彩程度能夠維持下去,我想《詭秘之主》系列的銷量,會超過所有人的想像。」
不僅是《時代周刊》,在媒體報導了一輪之後,歐美大量的文學雜誌都展開了對《詭秘之主》的報導。
他們這些專業雜誌,就不只是談及銷量了,小說的內容也是他們評論的重點。
很顯然,西方的文學讀者們,對於小說劇情還是很欣賞的。
尤其是第三本上架發售之後。
「我不太喜歡懸疑類小說,因為大部分都很讓人費解。
但是《詭秘之主》簡單易懂,尤其是世界觀和力量體系方面。
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配角,他們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並不是那種扁平的路人形象。」
顯然,漂亮國的《讀者文摘》,對於《詭秘之主》定位還是存在誤解,或許他們沒看到網上那麼多人的提醒。
因而,報導出來之後,網上出現了大量的相關吐槽。
「這是本異世界小說,帶有強烈的哥特和蒸汽朋克色彩:迷霧、槍枝、機械裝置、咒語和隱秘組織,一切都在榮耀中相互交織。
可以想像一下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早期的歐洲那種陰鬱的氛圍。
世界背景設定非常詳細,作者(以及譯者)的描寫完全讓人身臨其境,看得停不下來!
這絕對是本寶藏小說!」
《大西洋月刊》對於小說的評價,顯然更細緻一些。
這本最受漂亮國人尊敬的雜誌,對《詭秘之主》的評價,讓很多艾美麗肯的閱讀愛好者,對小說進一步產生了興趣。
此外,還有《紐約客》的評價:
「2010年之後,全世界最好的奇幻幻想小說!
好到以至於讓人懷疑,陳能不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水準將小說進行到完結。
小說把蒸汽朋克、洛氏恐怖(指美國恐怖小說作家洛夫克拉夫特,他開發出了克蘇魯神話體系)和幽默元素結合得很好。
小說節奏也很棒,或許我不該提及這一點,陳的寫作風格一向如此,他總能把劇情寫的讓人移不開眼睛。
那些秘密場景半遮半掩,使得小說能夠保持神秘和不確定性;但同時又讓人覺得好像能抓住一些線索……」
幾乎所有相關的文學刊物,都給出極高的評價。
這與去年的那本《五十度灰》形成鮮明對比。
當然,把兩本小說放一塊,本身就是一種侮辱。
社交媒體上,都把兩部小說進行對比的人,說這兩部小說都是2010年之後,銷量破億的系列小說。
然後被網友們噴個爽。
那種黃色廢料也配和《詭秘之主》相比?
實際上,這幾乎是所有讀者們的看法。
哪怕喜歡看《五十度灰》的人,也是大概是相同的觀點。
施法材料在施法過後,根本不值一提。
而質量優秀的小說則不同,那是能讓人反覆觀看的。
實際上這也是讀者們能毫不忌諱的向朋友們推廣的原因,因為覺得《詭秘之主》的質量,值得他們推薦。
就算被推薦的人不喜歡,至少也不會覺得朋友給自己推薦了一坨。
這其實就是口碑擴散的關鍵了。
《時代周刊》給自己留的餘量,確實是很有先見之明。
都不用到聖誕節,口碑擴散的速度,就遠超最初的預期。
《詭秘之主》尤其受到初高中學生的喜歡,幾乎已經成為潮流。
小說發售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甚至每次學校橄欖球、棒球比賽觀賽的人都少了一大片。
被媒體們稱為「神奇的10月空場現象」。
《哈利波特》系列俘獲了小孩子,而《詭秘之主》則吸引了大孩子。
說起來,也不遑多讓。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