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涼州之亂
恰逢此時,張讓剛剛離去。
漢靈帝在左右的陪同下,帶著倦怠,離開宮殿,參加日復一日的朝會。
朝堂之上,漢靈帝聽,這些朝臣上報的消息,全是些重複的話,都是聽膩了。儘可能的支撐自己,不要將眼睛閉上。
身邊的宦官在自己耳邊低語。
這倒是一條好消息。
數月前,出征涼州叛亂的張溫,回歸朝堂,獻賊首、匯報功臣戰果。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光和七年(184)黃巾起義時,便已派人聯絡涼州勢力,一起起事。
不少羌人部落,為之振奮,響應此事。
羌人是長期盤踞在安定郡、金城郡、隴西郡……那些內遷族群。
羌族叛亂,涼州官員不能壓制,隨著發展擴大,從最初的起於涼州,逐漸擴散。禍及寧、雍州二地,三州之中,涼州最重。
短短數周時間,起義者便聚攏數萬餘人,推舉北宮伯玉和李文侯為將軍,控制了整個金城郡以及西平一帶。
殺掉了原在湟河谷地平亂的將領令居,收編其部眾,叛亂事態由此,再次擴大,成為大患。
北宮伯玉憑藉推舉者的威望,聚集起,周邊左右不定的族群,收編勇士,控制馬場。
涼州刺史左昌心思太重,貽誤戰機。
原本,兩軍應前後夾擊,共同破敵。
結果左昌失約不來。邊章、韓遂、馬騰,直接被叛軍包圍,士氣受挫。
沒有萬夫不當之勇,沒有精銳之師,最後的結果,便只有突圍失敗,被其活捉。
昔年跟隨涼州三傑,平定羌亂的老將夏育,在他原本的記錄中,有了個更加體面的結局。
(護羌校尉夏育,因涼州刺史左昌失約,深陷敵陣,揮動戰戈,斬殺退卒,後披甲殺入陣中,馬匹中槍撲倒,本人再起不能亂槍而死。靈帝感其勇武,復其爵位……)
朝中司徒崔烈,便上表皇帝,說涼州叛亂,是羌人之亂,光武帝時便有,前有涼州三明大破敵軍,卻始終無法根治,叛而又叛,距今耗費的錢糧無法估計,不如放棄,減輕朝廷負擔。
崔烈沒有多少真才實學,專靠有錢才當上了司徒,據說花了500萬。很快就遭到了朝中另外的眾人的反對,這是愚鈍逆賊之言,應當將其問斬以謝天下。
東漢關於棄涼這件事,其實提案已經出現過數次,羌族叛亂也是尾大不掉的問題。在此不多行論述。
已有的問題,怎能擱置不管?處理不當,會在之後引發災亂。
若不處理,選擇不聞不問,這是引頸受戮的昏招。
放棄了涼州,召回官員,固然因為一些條件,作為解釋。
今日棄了涼州,明日就禍及雍、寧,莫非還要提議再丟雍寧二州?
之後的幾天裡,北宮伯玉勸降邊章、韓遂、馬騰。
見其裝備精良,選擇再次收編,涼州之地再無對抗之力。
形勢愈發危險,邊章、韓遂、馬騰不僅僅是朝廷官員,而且熟悉涼州事務,有他們做幕僚嚮導,涼州之亂開始不斷擴大,逐漸影響整個涼州之地,危逼雍、寧。
不久之後,朝廷命大司農張溫為左車騎將軍,帶馬步軍4萬人。
屯騎校尉·鮑鴻,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諫議大夫夏牟各帶兵6000,隨張溫出征。
大軍過雍州,進入涼州之後,補給變得異常困難。
還巧合的,行軍途中撞上了敵軍。
大軍相撞,雙方各自拉弓射箭迎敵。但很快就落了下風。
這倒不是朝廷軍隊實力不夠,而是對方清楚的知道你的裝備和力量,早已備好了,換更強的硬弓,備戰待敵。
北宮伯玉的羌族軍隊,幾乎每個戰士能拉二、三石的強弓,個別強者,可開四石之弓。威力和射程,遠勝出征軍隊。
張溫帶隊撤退及時,又備有盾甲保護,才沒有釀成更大的傷亡。
此地狄戎之人混雜並居,風俗不同,人情難辨。再加上這裡漢人百姓,本來就稀少,還有一部分,甚至融入其中,發生半胡化。
各羌部落人數談不上多,本身還處在一種半遊牧半奴隸的狀態。
而部落中,也非鐵板一塊,以地緣來說,就有不少散落的分支族群,他們以血緣為紐帶,崇尚名望貴族。不同姓氏族群間,也相互攻伐。
能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除了這些事實因素外,如漢朝軍力衰退,政治腐敗等。
其實這些地方都沒有得到好的治理,未來富饒的巴蜀之地,因道路不便,民生落後,為官者都避之不及。
南方之地,在眼中去了便是埋骨異鄉。再南之地,便可稱其為島夷、楚蠻等。更何況紛亂不絕涼州呢?
另一個原因,東漢朝廷有時候,會將州縣內徙,當地百姓就算不願意,也必須遷徙,不然受到發遣之苦。
自身家產得不到保障,還要受流離失所,人心怎麼安定?待朝廷平定亂局之後,再把州縣恢復,而已經被迫安定下來的百姓,早已經成了新家,不會回去了。
羌人《後漢書》形容他們:堪暑耐寒,同之禽獸。(身體強壯,但文明程度比較低)
張溫和他麾下的人不懂得和當地人相處,一時半會兒籠絡不了人心。
相比之下,北宮伯玉是推舉而出的羌人的代表。馬、韓、邊等人是當地的官員、大族。這裡的人們提起他們的名字,比漢朝天子都頻繁。
之後,朝廷再次下令,通知各地邊防予以支援。
蕭域早就聽聞漢朝內部發生動亂,早已做好了準備,就等著命令到來。
接到調令,安排韋孝寬、屠封兩人負責邊防之事,韓靈憑藉資歷接替年邁的曹越,成為三軍將帥之首。
韓靈在史書中找不到來歷的人,怎麼會超過韋孝寬成為三軍將帥呢?
韓靈戰績和功勳,蕭域都沒有講給蕭駿聽。
絕不是像曹越這種,因為其略懂軍事。利用親戚身份,早年,被蕭域用來平衡權力的人物,兩人沒一點相同處。
而蕭駿早年跟他學習兵法,也只是覺得他的理解度能力很高,問他,將領有五危,如何解釋?
不僅告訴你答案,還能告訴你他出自哪裡,是哪一篇,第幾句。
當你想問的再詳細一點,他能給你舉出古今案例,進行翻譯,再給出自己的解析。
懂得多不說,為人還低調。長的白淨,年紀輕輕,還娶了蕭域的妹妹,如今不過30、31歲的年紀。
人若要找他,不可去其家裡,要到農田、兵營之中。
韓靈在蕭域眼裡,實際積累的功勞不若於光武麾下的鄧,吳,帶兵能力是能夠跟馮、耿比肩的人物,榜樣中的榜樣。
蕭域坐鎮寧州,很放心的讓韓靈自己挑將,帶兵前去。
大軍還沒到前線,韓靈先親自探索情報。去找當地官吏,要來了地圖。叫謀士王買德,跟他一起分析局勢。
用拇指的長指甲放在地圖上,隨後劃出一條線來,:「車騎將軍張溫,有兵4萬,麾下三個將各帶兵6千,弓弩馬匹不知。我軍帶兵3萬,朔方軍帶來5千兵,馬一萬匹,3石以上強弓有……」
韓靈看完地圖,又畫了幾條線,嘴中默念著他得知的消息,一副深思的樣子。
王買德對此,好像已經習以為常,隨後提出他想的離間之策,韓靈聽到後,覺得此計可行,嗯的點頭回應一聲。
隨後再在計策上補充一條,讓屠爐率軍先行探路。待計策生效後,雙方領袖首領都會威望大減,軍心動搖,可以派人前去招降,掘他們牆角根基。
夜晚時分,對方羌族大營發生夜驚事件,韓遂、馬騰跟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理念不合,關係破裂。兩人直接趁著這次夜驚發動兵變。
北宮伯玉、邊章……一舉奪過軍中最高權力,有眾近十萬,開始大規模進攻隴西。
韓遂要進攻隴西郡的消息很快就韓靈得知了,核對無誤後,便知道消息成功。
此時對方一動,韓林便可通過細作,知道情況,對方的行跡在自己這邊一覽無餘。
韓靈大張旗鼓的行軍,不加掩飾。
當銳利的氣勢,就是要引起敵方探子的注意,隨後裝作無視,直接打出宣稱,要親臨渭水之源,攻打狄道。
馬騰、韓遂,聽聞大軍消息。
聽探子來報,說對方主帥是一個白面書生樣,雖然很有軍隊威懾,一五一十的將韓靈示弱的行為全部報上。
雖是如此,但對方攻打自己後路,兩人不能坐視不管,前路被張溫堵住,後路若再被斷,士氣必然大挫。
韓林沿著渭水一路向上,韓遂等人馬快還是再過半天就要追了上來,便直接不再往北攻向狄道,轉頭向南打向鍾堤。
敵方城樓駐守不多,也只有數百人,先鋒屠爐繞道去北門駐紮不攻,韓靈從另三面圍攻,屠爐的探路軍,韓靈只派給其幾百人,又稍加叮囑。
卸下偽裝後,城中數百人,感嘆敵方軍容盛大,弓弩之力更是讓他們抬不起頭,全軍集結向北門突圍。
「韓叔,說的果然沒錯,真是哪一次都在你的預料之中。」屠爐這帶的可不是那種,收集情報的探子軍。
全部是清一色的朔方軍,誇張的說以一敵十,不誇張的說以一擋五。用上比他們還強的強弩,十有九中,射到身上就是一個孔洞。
這一戰,難以置信的輕鬆。沒有跑掉一個人,俘虜一算,破城全殲。
這一段時間裡,馬騰、韓遂等人,還在山道中行軍。
等他們風塵僕僕的殺過來的時候,韓靈已經列好了陣勢,做足了準備,以逸待勞,打他們這疲憊的行軍之師。
敵方不成陣列,放在前面的軍隊,直接被韓靈布好的強弩硬弓,密集的集火,雙翼對中一起夾射。
提前的策略,配合上軍陣的優勢。壓的馬、韓兩人部隊,凝不起勢,使不上勁來,根本沒辦法應對還擊。
都被擠在狹長的道路上,一時半會兒形成不了反擊。
前面的韓遂趕快下令撤軍,可後方馬騰,得到消息,想撤也沒辦法。
之前的對手張溫,從旁邊的岔路,匆匆趕來,這場景都跟商量好的一樣。
這個時候,屠戮在敵方中軍,發起動亂,此時的她穿著敵方的衣服,混在羌人群中,刀口出鞘,幹掉周邊數個統軍將領後,摘下頭盔,露出面容,高呼自己已褪去數十年的貴重身份。
原本被招降的羌人也一起倒戈,配合動亂,一些羌人聽到屠爐公主的名號,大為震驚。
竟變得畏手畏腳了起來,有的逃竄,有的不敢進攻,更有甚者倒戈投降,一度十分混亂。
這時候,王買德還不忘錦上添花的,將自己和速不台的軍隊,走小路,繞到旁邊制高點的山腰之上,用騎兵俯衝攻敵側翼。
馬騰,韓遂,本來就首尾難顧。中軍還發生了倒戈事件,戰陣被直接被分割開來,等待他們的,也只有全滅了。
韓遂直接被殺,叛將死不足惜,馬騰帶著剩下的軍隊,趁亂逃出。
戰後,得知此事的韓靈,對此嘆息一聲:「要是兩軍都是我指揮,這一戰的戰果,應該會再大一點,嗯,可惜,可惜,軍官抓了不少,賊首卻跑了,怕是要增添禍患。」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