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道心崩潰
縣學院。
青磚院牆內,千餘座考棚如巢密布。
夜空烏墨,電閃雷鳴——卻是只聞雷鳴,不見雨落。
「文廟文鍾三鳴!....這...這難道是?」
「傳說中的『出縣』?」
剩餘的百位青衫蒙生不由目瞪口呆,如同被施了定身咒,腦中一片空白。
有人攥著硃卷指節發白,有人怔怔望著考卷茫然欲泣。
答完考卷的,尚未答完的,筆下全都戛然而止。
實時更新,請訪問s⛅to9.com
輸麻了!
「三...三響謁聖鍾?」
院角落的一處丁字考舍,一名絳紫襴衫的老童生突然眼眶泛紅,激動的匍匐在地,額頭重重磕在冰涼的石板上,「張某人,考童生五十載...竟真能在考場親眼見證同窗聖跡...此生足矣~!」
...
「文廟文鍾三響...這是誕生了『出縣』文章?!」
李雲霄耳中聽到,一聲又一聲的鐘鳴聲。
從狂喜,到驚恐。
如果僅僅一響,他還能疑心,是自己的這篇精心構思的《雲霄》詩,意外觸發了縣文廟的鐘鳴。
第二聲鐘鳴後,他還能佯做強自鎮定。
待第三聲鍾波碾過,他的臉頰已褪成慘白。
李雲霄雖狂,但有自知之明,自己的這篇文章最多只到「聞鄉」級別,連「叩鎮」都不算,根本達不到「出縣」!
一連三響,他是絕無可能,享受如此隆重的待遇。
涼涼!
他的童生案首!
無了!
「文廟三響...我恨啊!
如此驚艷文章,為何不是出自我李雲霄?我的【舟墜鏡中霄】,哪裡差了?」
李雲霄此刻,悲從心中來,齒間咬出血腥味,只感到自己的道心徹底崩潰。
...
道心崩潰的,何止是他李雲霄一人。
甲字六號考舍。
韓玉圭臉上那副絕對自信,孑然孤傲的表情,也在聽到鐘聲的這一瞬間,完全凝固。
在落日最後一瞬。
文廟文鍾三響,終結了他在縣試,蟾宮折桂的一切幻想。
「焯~!」
韓玉圭喉頭一絲腥甜翻湧,啐了一口,絕望的閉上雙眸。
昨夜他還曾向祖父誇下海口,讓韓府提前準備好童生案首的慶賀宴席...真打自己的臉!
...
甲字三號考舍。
「完完~!」
曹安不甘心的重捶一下案幾,束髮青綢散亂,舌尖一陣發苦,仰天長嘆,「
小爺成了童生案首的陪襯!
江行舟,定然是他!
他這是故意等到收卷前的最後一刻出手,殺我等眾甲子號蒙生一個片甲不留~,一潰千里!」
...
此刻,慌亂過後的皂靴衙役們紛紛掌燈,在縣學院內各處點起一支支照明的火把,將縣學照的燈火通明。
學政蔡巣已經反應過來,
他顧不上臉色煞白踉蹌的縣令李墨,神情激動的指著甲字七號考舍。
「文廟三響,必是『出縣』!
是何人,寫出了『出縣』文章?
鄭叔謙教諭,快~,你速速將那份考卷呈上來!
不必糊名封袋!
讓本官看看這詩是何人所著!」
他明知甲字七號是誰,卻故意這般問。
這是故意說給縣令李墨聽——這「出縣」是文廟聖裁,可不是他判的!
四位副考官主薄沈硯清、縣丞周文遠、典吏崔明遠、縣尉趙鐵山,他們四人面色激動。
「是!」
教諭鄭叔謙連忙前往甲字七號考舍,取江行舟的答卷。
同時,其他訓導、衙役,也在收攏其他蒙生的考卷。
大周科舉的縣試,有一套固定的流程。
五位主副考官,主考出三場考題,副考官分別判卷,並且檢查是否有遺漏的奇才。
五位考官一起評等,一審、二審、三審,最後評定出——童生案首、童生前五甲、三十名童生。
只要其中兩場,拿到[甲一],便為童生案首。
若是考官之間有分歧和爭執,則主考官有拍板、定奪之權。
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大周聖朝,文廟的聖裁。
文廟通常是不會有什麼動靜,並不干涉縣試。
可一旦出現聖裁,那必是因有「出縣」以上詩詞文章。
文廟文鍾三響——意味著文廟聖裁,欽點了一位童生案首!一切按照聖裁之意辦事。
主副考官便喪失判卷之權。
不管其他蒙生考的多好,拿了幾個[甲一],都遠比不上這一篇出縣文章。
「出縣」級的詩詞文章,那是要刻在文廟的青銅鐘鼎強化本縣文氣,甚至要在《江陰縣誌》裡面單獨開一頁。
自然也無需在考卷上糊名,給主考官判卷!
說到出縣詩詞,大周聖朝其實每年都有幾十篇以上的「出縣」詩詞,數量倒也不少。
可問題是,
大周聖朝有十州、三百六十府、一千五百座縣。
平均到每一座縣,幾乎十年到三十年才有一篇出縣詩詞文章。
哪怕是江陰縣這樣的科舉大縣,文道風氣鼎盛,也是十年以上才可能出一篇。
對於當地縣府來說,這更是一項極大的政績。
「十年一篇出縣!
我等能親眼目睹此篇文章,誕生在縣試考場,幸甚至哉~!
恭喜蔡公,剛赴任便遇上如此巨大政績!」
主薄沈硯清道賀,眼神中頗為羨慕。
只能說上一任學政太倒霉,前腳剛剛卸任。就被蔡巣這位新學政,給遇上這樣的大好事。
縣學政主地方教化,傳承文道!
這份政績,蔡巣至少能拿一大半。
官員每年都要考評政績,這份出縣文章,足以讓學政蔡巣在本府眾縣之內,考評為上上。
「同賀,同賀~!」
學政蔡巣心虛,臉色卻又忍不住帶著尷尬的喜色。
...
十步青階處。
裴驚嶷老夫子負手佇立,回首看了一眼面色尷尬的學政蔡巣,淡淡笑道:
「蔡大人,你這官袍上的孔雀補子在舒展翎羽,躊躇滿志。
卻不知那雲深處,早有雛鳳清啼,一飛沖天!」
「裴公所言正是!....見笑了!下官實在是眼拙,未能及早識得雛鳳,十分慚愧。
待鄭教諭將考卷取來,
下官與裴公、諸位同僚,一同鑑賞這份『出縣』詩!」
蔡巣拱手,滿臉尬笑。
他在縣試三道考題上精心布置,這點心思,如何能逃得過身為翰林學士裴老夫子的法眼?!
只是他身為江陰縣主考官,掌地方縣學院。
裴老夫子懶得拆穿他這點手腕而已。
蔡巣的心頭有些慌。
為了李家三郎能中案首,他煞費苦心,不惜冒著砍頭的重罪,泄了考題。
誰能想到,江行舟竟然一篇「出縣」,力壓眾簪纓世家子弟。
這是被文廟「欽定」!
他縱然想以主考官的身份,偏袒吹捧李雲霄的詩、賦,也無能為力。
他此刻,悔的腸子都青了。
早知江行舟能寫出一篇出縣,他昨晚斷然不會收下縣令李墨的一方硯台文寶,給李雲霄送出考題三字,白白沾了這科場舞弊的污跡,卻沒辦成事。
唯一的好處是,
他雖未能助李三郎李雲霄奪得童生案首,卻意外收穫了一篇「出縣」文章。
這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