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槍炮,少女與鋼鐵> 第一百二十五章 背後必有德人指點?

第一百二十五章 背後必有德人指點?

  第130章 |背後必有德人指點?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這就是事實,商上校,敵人對A2、A5、B2、B3、C1防區的試探性進攻全部失敗,我們估計敵人總計傷亡800~900人,僅你所在的方向敵人就損失了大約300人。」

  參謀長簡述了整條戰線的情況。

  不是吧?全天未得寸進?

  商克盯著幾張電報紙,滿意道:「這算是壞狀況下的好消息了,伊凡羅斯人完全輕視了城防體系,苗頭很好,爭取讓他們兵敗布達珀斯。」

  「勝利?」拉茨/耶內少將淡然一笑道:「我只知道布達珀斯是入侵者的墓地,同時也是我的墓地。」

  雖無必勝之把握,但有必死之決心!

  商克讚賞的點點頭,然後說:「我們的對手挺聰明的,不能輕敵,圖哈契弗斯基可能過幾天就要調整進攻戰術了。」

  「那就『見招拆招』。」

  「這個成語用對了。」

  野戰和巷戰是兩個概念,尤其是進攻大都市可謂極其困難。

  伊凡羅斯和羅曼尼亞軍隊上下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面對的是怎樣的可怕對手,許多人在二十幾個小時以前還天真的認為這座城市唾手可得。

  經過這些天的緊急布置,布達珀斯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一座殺機四伏的要塞城市。

  商克甚至覺得自己有點過分了,這擺明了是要讓初出茅廬的敵人一上來就挑戰地獄難度。

  現在的伊凡羅斯軍隊幾乎在任何方面都多少遜色於歷史上四二年的蘇軍,即使拋開主觀因素,只比較客觀因素,伊凡羅斯步兵部隊的武器裝備也不盡如人意。

  歷史上蘇軍是在蘇芬戰爭吃虧之後吸取了教訓才開始重視衝鋒鎗的,此前只將衝鋒鎗視作下級軍官的專屬武器。

  現在的伊凡羅斯軍隊亦是如此,平均下來一個連只有三四支PPD捷格加廖夫衝鋒鎗,PPD衝鋒鎗與眾多戰間期衝鋒鎗一樣仍採用費時費力的銑削工藝,而且僅配備二十五發彈匣,並沒有大容量彈鼓。

  【配圖】

  在這種無比缺乏自動火力的負面客觀條件下,帝俄士兵們強攻布達珀斯市區的處境之艱難可想而知。

  當他們在狹窄的樓梯間和巷子裡拉著大栓的時候,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咒罵帝國戰爭委員會的權貴們。

  然而,士兵們的遭遇是上層軍政大員無法感同身受的。

  殘酷的近距離作戰從11月3日持續到11月6日,三面進攻布達珀斯的伊凡羅斯與羅曼尼亞軍隊進展甚微,第113步兵師甚至報告已經蒙受接近30%戰鬥減員重大損失。


  對於布達珀斯方向止步不前的情況,帝國戰爭委員會極其不解,只是一味的質問圖哈契弗斯基大軍兵臨城下為什麼拿不下半座城市。

  維羅妮卡的精力主要被奧德河方向的百萬大軍對決所吸引,她沒有多少餘暇來評估次要問題。

  「陛下,第10集團軍和羅曼尼亞第9軍針對布達珀斯的進攻受挫了。」科瓦廖夫少將小心地說。

  這幾天第三次亞歷山大攻勢——奧德河戰役處在最激烈的關鍵階段,所有人都極度緊張,維羅妮卡已經兩個晚上沒睡好了,科瓦廖夫不想因此勾起她的怒火。

  「為什麼?」維羅妮卡的聲音充滿了疲乏和不悅。

  「圖哈契弗斯基聲稱匈爾瑞人進行了充分的防禦準備,布達珀斯並不像之前預想的那樣疏於防備,他正在重新組織進攻,女皇陛下。」

  「如果我沒記錯,根據情報,匈爾瑞人並沒有部署重兵死守,布達珀斯守軍只有三到四萬人。」

  「是的,只有三個步兵師。」科瓦廖夫少將故作輕鬆的描述:「匈爾瑞人甚至撤走了那三個師的炮兵部隊,留下的只有步兵。」

  「如果敵人躲藏在屋子裡,那就炸塌屋子,把布達珀斯從地球表面抹去!圖哈契弗斯基還在等什麼?」

  維羅妮卡看到幾名侍從拿來了布達珀斯方向的地圖,根據上面標註的隊標隊號,可見己方以泰山壓頂三面合圍之勢包夾了布達珀斯。

  「也許他覺得一座輕易奪取的城市稱不上榮耀。」科瓦廖夫故意這麼提了一嘴,接著又改口說正事,一本正經地說道:「總參謀部已經批准了增援要求,這包括……」

  嗯?故意叫苦連天從而表示成功之不易嗎?

  維羅妮卡的目光銳利了一瞬,爾後轉變為古井無波的平淡。

  片刻,她說:「給圖哈契弗斯基他想要的,但沒有下次了,資源必須集中在奧德河方向。」

  她凝視著地圖上的泊林走神。

  在那兒,戰局已經變成了雙方死纏爛打的添油戰術,血肉磨坊已不足以描繪那裡的情況,那裡根本就是鐵與血構成的人間地獄。

  最終孰勝孰負還不得而知,現在比拼的是雙方的國力與意志。

  不列顛人拖拖拉拉了許久,終於兌現了一部分承諾——宣布封鎖英吉利海峽和北海,任何瓦爾蘭德商船都不允許通過。

  一定要把不列顛人徹底拖下水。維羅妮卡如是想著。

  當天晚些時候。

  布達珀斯東郊的集團軍指揮部之中,圖哈契弗斯基正在聽幾名中級軍官的匯報,描述他們的親身經歷。


  「……司令官閣下,如您所見,一旦進入這個預設的殺戮區域,守軍通常有四到五挺機槍封鎖這片地方,射界三分之二重合,並且至少有一個隱蔽側射火力點。」

  「……我們發現,許多機槍射擊口的位置極低,緊挨著牆根,槍口距離地面不到二十厘米。守軍會在射擊口前鋪上澆了水的濕潤布料,以免灰塵飛濺暴露,非常詭譎和狠毒。」

  聽聞幾名少校和中校的報告,圖哈契弗斯基陷入深思。

  他的思緒跳轉的非常快,短時間內聯想了許多。

  他點評道:「非常精妙的布置,既然這不是個例,而是普遍情況,我有充分理由懷疑匈爾瑞人引入了一種完善的城市防禦策略。」

  「也許是契丹人?他們派出的顧問團還沒有撤離。」一名上校作戰參謀猜測道。

  「不可能,你為什麼會覺得幾十年沒參加過戰爭的契丹人能夠應用這些創意?」圖哈契弗斯基瞥了他一眼,用理所當然的口吻說道:「這很明顯是瓦爾蘭德人的指導。」

  背後必有德人指點?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