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拖美國人下水這件事情,楚雲飛是專
第432章 拖美國人下水這件事情,楚雲飛是專業的!(求訂求月票)
「老胡唱的那皮影戲確實有些東西,他的那些個小徒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完全學會。」
「到時候,完全可以讓他們派個班組跟隨總部一起活動。」
從神武返回之後。
這群作戰參謀們依舊在回味著那場皮影戲。
本就工作繁忙的他們,將其作為了談資,交流了數天。
羅衛國邁步走進了作戰科室:「這些也是我們國防動員工作的一環。」
「宣傳工作是重中之重,甚至不遜色於我們領兵作戰。」
「科長!」一眾作戰參謀們看向了羅衛國。
「剛聽到參座說了,有幾個美國佬要過來。」
「我過來也是因為這件事情,長話短說,我還要去開個會。」
羅衛國頓了頓,組織了一下語言:「名義上說是給我們做參謀培訓,實質上也是互相學習。」
「鈞座也說了,美國人過來對我們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在規範化和系統化的角度上面,我們確實有所欠缺,就算他們的教官教的是一些基礎的東西,切記也不要表現的不耐煩。」
「有句話說得好,溫故而知新。」
作戰參謀們面面相覷。
為首一人回應道:「科長,如果真的學不到什麼東西,那不是在浪費我們時間麼。」
「浪費時間?這件事你們可以不用擔心,短時間內也沒其他作戰任務,我也會想辦法給你們安排沙盤推演的時間。」
一眾參謀們齊齊點頭:「是!」
「行了,時間差不多了,我得去開會去了。」
羅衛國說完之後轉身離開,走向了會議室。
不遠處。
作戰會議室內。
除了楚雲飛之外,其餘眾人已經落座到齊。
而在會議室席位的末尾。
史迪威准將以及一名少校亦同樣參加本次會議。
隨著腳步聲傳來。
眾人也不由得正襟危坐起來。
「楚長官到。」
一眾將領包括史迪威在內迅速起身。
楚雲飛聲音略顯急促:「都坐。」
「長話短說,三件事。」
「第一件事,第五集團軍陸軍整理速度遠超預期,目前整理進度已經完成了大半,除新兵尚且不具備實戰經驗之外。
各作戰單位均已經完成了換裝之後的適應性訓練,目前已經初步具備作戰能力,第六集團軍,以及第十三集團軍的事情放在一起說,目前進展相對而言較為緩慢。
關於淘汰落後軍官這件事情上面,目前與二戰區長官司令部產生了相應的分歧。
目前我打算採取折中方案,統一對其進行相應的軍官培訓,地點就定在我們這裡,諸位有什麼想法?」
張大雲第一個出聲發表了意見:「鈞座,你說的那個落後軍官,是中下級軍官,還是中上級軍官。」
「都有。」
張大雲點了點頭,而後接著道:「中下級軍官的培訓工作可以交給我們做,高級指揮這方面,恐怕得要你親自負責了。」
楚雲飛點了點頭:「這一點我考慮過,但是這些部隊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一支合格的參謀團隊,即便是我,很多事情也是依靠參謀部擬定詳細的作戰計劃。人的精力是極其有限的,參謀團隊的問題至關重要。」
方立功點了點頭:「一支合格的參謀團隊不僅僅可以做好輔助工作,這是集體的指揮,詳細的作戰計劃可以幫助指揮官減少失誤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之上最大程度提高作戰部隊的戰鬥力。」
兩人一唱一和,為的就是突出參謀團隊的重要性。
這一點,其實恰好說在了史迪威的心坎裡面了。
在這個時期,甚至在未來。
美國陸軍軍事主官的能力,或許不算太好,但參謀團隊的能力絕對是合格的。
這也是他們指揮結構的核心所在。
為什麼美國人願意提供所謂的參謀培養計劃。
就是因為,在史迪威這些美國將領的眼中。
國軍部隊不僅僅存在著大量的貪腐問題,軍事主官能力不足,參謀團隊形同虛設等一系列問題均需要解決。
而他們最想要解決的,便是這個參謀團隊問題。
見正在聊起這個問題,史迪威此時也是適時的出聲發言:「這一點我非常認同二位長官的想法,參謀團隊對於一支軍隊的指揮是至關重要的。」
楚雲飛微微點頭,面帶笑意的看向了史迪威:「史迪威將軍、我們也希望我們的「朋友」能夠幫助其他友軍部隊進行參謀軍官團隊的培訓,以減輕我們的作戰壓力。」
「想必你也知道,我們接下來的重點任務還是作戰,隨著第五集團軍的整訓結束之後,向大同,天鎮反向的反擊勢必會如期進行,在此基礎之上我們無法分攤更多的精力」
「我們的團隊人數不足,如果繼續從國內抽調的話,需要支付更多的費用。」
楚雲飛很是無奈的表示:「我們的財政狀況堪憂,外匯早已經消耗一空,這一點短時間內我們無法改變,加之出海口基本上被封鎖了個乾淨,現如今山西地區的礦產資源即便是想要出售,也難以做到。」
史迪威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有不少人因為楚雲飛指揮才華的原因。
樂觀的判斷這場戰爭會在三年之內就結束。
為此。
他們大力推動和民國之間的合作,以希望於在戰爭結束之後分上一杯羹。
而現如今。
民國具體的狀況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估。
即便是取得了數場會戰的勝利。
現如今的國內戰況也不像他們此前判斷的那樣樂觀。
國民政府給予他們的情況說明和實際相差甚遠。
即便是二戰區的司令長官閻老西。
也沒有如實告知他們山西地區的基礎建設情況。
在美國國內。
利用這場戰爭發財的利益集團可不僅僅只有史迪威身後的這一批人。
同樣還要打算加大力度向日本出口以掠奪日本貴金屬。
即便這個時候的日本也已經不剩下多少,外匯早已經見底。
現如今的民國。
即便是迅速完成了戰時體制轉化,經濟改革,並且進行了一些的改良。
但國力,比之日本。
還是差了太多太多。
且不說整體。
就聚焦二戰區。
尤其是山西地區的工礦產業。
要知道,現如今基本上都是美國人在出錢建設。
想要回本。
不能光生產,還需要銷售,要有一個好的銷售渠道。
對於美國人而言。
出口到美國,自然就是最好的銷售渠道。
這些礦產資源對於美國人而言,即便是算上運輸成本,也屬於頗為廉價的工業原材料。
而事實上呢。
這些工礦企業的買家。
截止到目前為止。
僅僅只有山西一地的產業。
以及陝西地區的零星企業。
這其中還囊括了二戰區長官司令部。
因為他們要統一採購大量的廉價煤礦,以極其低廉的價格銷售給境內的民眾,以幫助他們渡過寒冷的冬天。
這之間自然就不可能產生什麼利潤。
甚至絕大多數的情況之下,都是虧損狀態。
水泥的產量也制約了民用房重建的速度,甚至基本上指望不上。
而用於軍用築壘群建設,自然是最低價格採購。
更沒有什麼利潤可言。
這怎麼能行呢?
這樣還要不要賺錢了?
美國佬談的可是淨利潤的百分之五十。
如果一直虧損的話,美國佬豈不是白他娘的花錢搞建設了?
這就是個無底洞!
一個由山城、二戰區,楚雲飛三方精心構築的陷阱。
美國佬現如今已經陷入到了這個無底洞之中。
他們想要產生正收益。
就需要繼續維持對民國的投資,甚至是加大投資。
否則之前的投資。
只能夠作為沉沒成本,還會失去未來的利益。
而東西已經運輸到了山西地區,設備已經開始了生產。
也不是美國佬想毀約就毀約的。
楚雲飛自然不可能放任美國人將設備重新拆走。
甚至二戰區也有著「掀桌子」的實力。
雖然不至於幫著日本人打美國人,但達成某種默契,使得日本人將更多的軍力投入到未來的太平洋戰爭之中。
閻老西這個被日本人稱之為山西狐狸的老政客。
自然是百分之一百把握能夠做到的!
他們想要減少未來在太平洋戰爭之中的損失。
就必須繼續武裝國民革命軍。
乃至支持十八集團軍進行廣袤的游擊作戰。
這是一個死循環。
楚雲飛現如今已經有七成以上的把握拖著美國人下水。
而不是奉行孤立主義,中立條約,瘋狂出售物資給戰爭雙方。
史迪威試探性的問詢道:「或許可以適當減少留在貴軍作戰部隊的參謀人數,轉而對第六集團軍,以及第十三集團軍進行相應的統一培訓。」
「可以。」
楚雲飛微微點頭:「沒問題,高級軍官的進修工作、以及中下級軍官戰術思維的培養亦同樣可以交由我方來負責。」
「既然如此的話,那就這麼決定吧。」
史迪威思索片刻之後,接著給出了時間:「三天之內,我會完成相應的人員配備調整。」
楚雲飛點了點頭:「接下來商議第二件事情。」
「關於晉西北地區的建設,以及新綜合訓練場的設立。」
「先聊建設方面。」
「晉西北地區自然氣候相對而言較為惡劣,加之此前軍閥混戰,日本人的掠奪,眼下經濟更是一團亂麻。」
「法幣,晉鈔均不能夠在晉西北地區順利流通,民間交易基本上還是以銀元、銅幣,兩室為主。」
「根據目前的調查報告,以本次的秋糧徵收為例子,畝產不過百斤,種植作物也僅僅只是有馬鈴薯,穀子、高粱,幾乎無任何的經濟作物。」
「此地地主占據民間土地百分之六十以上,民眾生活狀況基本上可以說是勉強餓不死。」
畝產不過百斤。
百分之六十以上都在地方宗族和地主的手上。
這百姓不餓死才奇怪!
方立功震撼且非常疑惑:「鈞座,此前閻長官不是進行了農村土地公有制改革麼,為什麼晉西北的情況如此的糟糕?」
「晉西北因基層腐敗和宗族勢力阻撓,改革流於形式,推行的六政三事」(水利、種樹、種棉等),但在晉西北因資金不足和地形複雜收效甚微,僅局部修建小規模水渠。」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邀請陳旅駐紮晉西北地區進行經濟建設的原因之一,革改地土這方面,他們是有著豐富的實操經驗的。」
「孫衛謀考察結束之後,已經遞交上來了報告,你們可以看看。」
趙鵬程遞過來了幾份文件。
楚雲飛將其遞給了身旁的方立功等人。
字數不算多,言簡意賅,即便是史迪威這個外國佬。
也能夠迅速搞清楚情況。
「都看完了吧?」
眾人聞言點了點頭:「截止到目前為止,」
「首先是土地問題急需解決,而後是基礎建設,並且聚焦於自然環境的恢復,避免水土流失情況進一步的加劇,土地恢復肥力之後,才能夠保證生產生活狀況。」
「至於晉西北地區以前那些出名的手工業,還是需要進一步扶持的,羊皮、粗布仿製等等。」
「那當地的知名鍛造工業」張大雲小聲提醒了一句,他就是晉西北人
「至於鍛造工業,暫時還是想辦法淘汰掉吧,現在晉西北地區的煤礦基本上都是小煤礦,用的是土法煉鋼,效率較低。」
「雖然儲量很大,品質也很優秀,但因為山地縱橫的原因,基本上難以運輸,財政收入無法大量投入進去。」
「在其他地區尚未完成產業升級之前,暫不考慮大規模投資晉西北地區進行煤鐵礦產業的增產。」
「想要富裕,還是要先修路,只有路修好了,才有其他的,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怎麼樣都發展不起來的。」
「這和閻長官此前搞的實業救國戰略也有一定的關係,產業基本上就集中在龍城、平定、陽泉長治這幾個地方。」
自然條件限制導致農業低效,工業與交通投入不足加劇封閉,戰亂與剝削進一步摧毀民生。
晉西北地區的困境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投入勢必不會小。
但事情還是要持之以恆的做下去。
兩人雖然一唱一和。
強調晉西北地區的煤礦產量和質量。
但史迪威就是不插話。
可以直觀的感受到。
即便是兩人將晉西北的煤礦說出花來。
史迪威也沒有絲毫的想法。
平定煤礦、長治煤鐵礦的產量已經不低了。
現在總體而言工礦產業的產量遠大於銷量,再新開,賣給誰?
「晉西北的既定發展戰略已經確定,暫且不提,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也不是我們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接下來,要議一議,統帥部最新下發的晉北反擊戰計劃,我二戰區要承擔的具體任務細節」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