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上映在即
第489章 上映在即
《月球》下畫了,最終票房4億。
星辰娛樂沒開慶功宴。
破億而已,有什麼好慶祝的~
這是張辰接受採訪時候的原話。
網民們普遍認為他飄了。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但並不覺得有什麼錯。
你要是能20天拍一部太空科幻片,還能破億,你也可以飄~
業內對《月球》的心態很特殊。
既佩服,又有點酸葡萄。
在此之前,誰也沒想過太空題材的電影可以這麼拍~
說起太空題材,正常人的第一反應,一定耗資巨大。
然後張辰親自給他們示範了,如何用小成本拍太空科幻片。
還不止於此。
《月球》最牛逼的地方不在於它的成本多低,收益多高,而在於它的出現填補了國產電影太空題材的空白。
在此之前,國內沒人想過拍太空題材。
就很奇怪,明明華夏也是航天大國,但關於天空題材的電影卻少之又少。
……
辦公室里,張辰正在通電話。
「艾德蘭,特效方面你一定要替我盯緊,我不在這段期間,每三天吧,跟我匯報一次進度……」
「好的,Boss,你放心好了,我以我的信仰發誓,絕不會讓那些狗娘樣的占到我們一點便宜……」
艾德蘭是《環太平洋》的特效總監,電影進入後期階段正是他最忙的時候。
別以為交了錢,那些外國的特效公司就會保質保量的給你交活,那是做夢。
如果沒有一個內行人盯著,他們照樣玩各種貓膩。
《哪吒》不就是嗎~
餃子一開始找了國外知名公司幫忙製作,但人家看你是華夏的項目,交出來的活都是糊弄了事。
餃子無奈,最後只能找國內友商。
這年代,類似的事情可不少。
比爾中國就發生過一件事。
當時貿工技要做一個系統,找到了比爾中國。
系統並不複雜,比爾中國報價幾十萬,這個報價大概是國內其他軟體廠商的兩到三倍。
貿工技覺得比爾是大廠,就同意了。
然後過了一陣,貿工技高層去比爾中國參觀,看到一個女生在編寫代碼,就上去攀談。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她正在編寫的程序剛好就是貿工技的那個系統。
高層大喜,進一步詢問。
「你們多少人開發這個系統啊。」
「就我一個。」
「一個人就能開發一整套系統?那你一定是技術大拿了?」
沒想到那個女生卻道:「不,我是實習生,這個系統就是我的轉正作業。」
貿工技高層大跌眼鏡。
那時候,外國企業就是這麼賺國內錢的,所以,千萬別把他們想的多高尚。
……
與艾德蘭聊的越多,張辰越有一種錢不是錢的錯覺。
特效真的太費錢了。
《環太平洋》的特效,平均每天要燒掉大約40萬美元的經費,光是想想都覺得肉疼。
但這份錢卻不得不花。
好萊塢掌握技術,人家要多少,你就得給多少。
這就是受制於人的弊端。
想要特效費用大幅度降低,起碼還得十年,等國內的特效技術發展起來後,就可以白菜價了。
現在說這些還太早,張辰這次拿給國內的特效也都是最基本的,稍微難一點的根本做不了。
別說國內,就算是立方體,拿到的其實也是邊角料。
真正的大頭都在工業光魔。
張辰掛斷電話,登錄郵箱,正準備處理一下工作郵件,就發現一封來自希傑娛樂的郵件。
郵件是鄭長盛發來的,大致內容是《新世界》在韓國的口碑非常好,已經報名了今年的釜山國際電影節。
鄭長盛很有信心可以拿下一些重要獎項,希望張辰到時候可以一同見證這一偉大的時刻。
說白了,就是邀請他參加今年的釜山國際電影節。
說起釜山國際電影節,張辰的印象還算深刻。
這個電影節主要面向亞洲市場,後世真做起來了!
張辰重生前,釜山國際電影節已經是年均十五億美元的大市場,有了不小的知名度,大家也都願意來。
但其實這個電影節非常年輕,99年才第一次舉辦。
這一點就比國內那些電影節強。
金雞百花什麼的,成立的時間倒是早,一直在國內閉門造車。
上海國際電影節倒是心大。
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國際。
看看去年上影節的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是克里斯·克勞斯的《四分鐘》;
最佳男主角,奧力維耶·古爾梅《心力交瘁》;
最佳女主角,埃爾斯·多特曼斯,《愛無專屬》;
一個也沒聽過。
光是面向國際了,一點影響力都沒有。
參加釜山國際電影節,張辰當然願意。
不過不是因為《新世界》。
《新世界》他只是編劇,就算進入競賽單元跟他也沒多大關係。
真正的原因是《環太平洋》。
釜山電影節的舉辦時間是十月,那時候《環太平洋》應該也製作完成了。
這麼大的項目,肯定要提前宣傳的,各大電影節就是最好的渠道。
想到這裡,張辰突然心中一動。
聽鄭長盛的口氣,對釜山電影節似乎志在必得。
又聯想到對方希傑娛樂的身份,沒準真能暗箱操作。
張辰乾脆就給對方回了封郵件,問一問是否能將《環太平洋》搞成電影節的開幕影片。
《環太平洋》不需要賣片,唯一需要的就是曝光量。
還有什麼能比開幕影片更吸引眼球的。
張辰覺得以希傑娛樂的實力應該沒問題。
又不是讓他們暗箱操作得獎,只是開幕影片而已。
果然,沒多久對方就給了回復。
不過不是郵件,而是鄭長盛親自打來的電話。
「鄭桑~」
哦不,搞錯了,對方是韓國人。
「鄭思密達~」
鄭長盛有中國留學經歷,會一口流利的中文。
「張導,《環太平洋》想要作為電影節開幕影片這事我來操作,問題應該不大。」
鄭長盛上來就大包大攬。
「那就多謝鄭常務了。」
「那到時候《環太平洋》的韓國發行工作能不能交給我們希傑娛樂來做?」
圖窮匕見。
「當然,這不是交換條件,只是我們的一個願望。」
鄭長盛還知道照顧張辰的感受。
對於這部張辰和華納兄弟合作的電影,希傑娛樂做過分析,覺得前景非常不錯,當然想要拿下。
張辰沉吟兩秒:「鄭常務,《環太平洋》的全球發行工作我們已經交給了華納兄弟,韓國的發行權,我可以推薦你們來做,至於最後行不行,我就不能保證了……」
他這也算實話實說。
《環太平洋》想要全球大賣,只能依靠六大,所以當初才會找華納合作。
張辰能做主的只有大陸地區和香港的發行工作。
其他地區全部屬於華納的職權範圍,星辰娛樂只有建議權。
「好的,沒問題,有您的推薦已經足夠了~」
鄭長盛並不失望。
「我還有另外一件事,希傑娛樂想要翻拍張導名下的一部電影,不知道能否割愛?」
「哦,是哪部?」
張辰本以為對方說的是《孤膽特工》,畢竟《孤膽特工》原本就是韓國的經典影片。
沒想鄭長盛報出的名字卻是《極限職業》。
想一想也正常。
《極限職業》別看是部喜劇片,在張辰穿越前,卻是韓國影史票房第一。
不是年度第一,是影史票房第一!
類似《鐵達尼號》在國內的地位。
很難想像,一部喜劇片居然能達到這個地步。
「當然沒問題。」
王景這版的《極限職業》雖然也搞笑,但稱不上經典。
遠達不到原時空那個程度。
能拿出去再賣一遍,也不是什麼壞事。
說了很多,希傑娛樂唯獨沒有提起《孤膽特工》。
大概還是對新人導演的不信任。
如果是張辰的《颶風營救2》,他們多半這會早就嚷嚷的開始談判代理權了。
但陸洋只是拍過一部電影的新人導演,他執導的《孤膽特工》,希傑娛樂並不確認質量如何。
看現在的樣子,肯定是想等內地的票房出來後再做打算。
反正張辰與他們合作良多,撇開他們選擇別人的可能性也不大。
說起《孤膽特工》,張辰上網上搜索了一下,跳出來一百多個連結。
隨便點開一個,跳出的是電影預告片。
一分半的預告片做的不錯。
前十秒,大概交代阿布和小女孩的關係。
然後是小女孩跟著母親移民伊斯坦堡的畫面。
再下來的一幕,阿布接到電話,等他趕到伊斯坦堡的時候,只看到了小女孩母親的屍體。
屍體被掏空了內臟。
鏡頭一轉
老陳提醒他,有個以前的對頭在找他
阿布折磨人販子的畫面
安志傑飾演的『屠夫』來到伊斯坦堡的畫面
阿布即將找到小女孩,卻在走廊內與安志傑狹路相逢
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快速剪輯
兩人拿著獵刀肉搏,刀刀致命~
追車,槍戰,手榴彈的爆炸,翻滾的皮卡~
沖天的火光和一個個被爆頭的敵人~
最後一幕,阿布衝著鏡頭抬起槍口,畫面一黑,《孤膽特工》,5月1日,不見不散!
對於這版預告片,張辰比較滿意。
看起來很燃~
安志傑這個反派選擇的也很好。
邪魅,癲狂,高武力值~
只有一個強大的反派才能襯托主角的強大。
他現在是嘉禾的簽約演員,陳曦準備把他打造成國內第一反派。
觀眾緣這種事有時候說不清。
安志傑的形象不差,武力值也高。
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演壞人才出彩。
演好人就差點意思。
所以註定當不了主角。
關於《孤膽特工》的劇本,前後改了三版。
在最初的版本中,是沒有屠夫這條線的。
基本遵循《孤膽特工》原著。
故事的發生地點也是在亞洲範圍內。
但後來考慮到國際市場,將發生地改在了土耳其,這樣歐洲觀眾不會有太強烈的陌生感。
然後反派也做了升級,加了屠夫這條線,參考的《從邪惡中拯救我》。
原本《孤膽特工》中,大部分的打戲都是近身對打,空手或者爪刀。
在這個版本里,特意做了升級。
結合《颶風營救》里阿布的角色對槍械很熟悉,因此這版里也增加了不少槍戰的場景。
參考的依舊是《驚天營救》。
《驚天營救》里好看的動作戲,基本上都要被薅光了。
但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近身對打由魯伊安設計,槍戰則是塔蘭,完全延續的前作的風格。
預告片當然不止一版。
陸洋一共剪輯了三個版本的預告片,每個都很燃,拼湊起來基本上就能看明白整部電影的劇情。
阿布的鄰居小女孩一家移民土耳其,卻遭到了綁架。
女孩母親被摘了內臟,女孩下落不明。
阿布趕到伊斯坦堡找人,剛巧此時,他以前的對頭屠夫找上門來。
阿布一邊找人,一邊應付屠夫的追殺。
類似《孤膽特工》這種動作電影,製片方並不擔心劇情泄露。
因為真正的賣點是動作。
故事只是個載體,真正精彩的是一場場的動作戲。
自從2005年《颶風營救》後,時隔一年多之久,續作終於上線。
颶風迷們早就翹首以待,就等著五一這天買票一飽眼福。
所謂的宣傳電影,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告訴人們,有這樣一部電影要上映了。
怎麼告訴人們?
當然是各種媒體吹噓。
上節目,上訪談,做遊戲,儘量多的提起《孤膽特工》這個名字。
地鐵,公交,火車站台,網絡,紙媒……
全方位的,最大程度的讓電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里。
時間長了,不愛看的電影的人也會產生好奇,從而買票進入電影院。
這樣,新客就產生了。
老客則是基本盤。
《孤膽特工》作為特工宇宙的第二部作品,是星辰娛樂今年的重中之重,宣傳預算高達2000萬。
五一檔是死亡檔期,想要在五一檔殺出重圍,就必須死命的宣傳。
全國36條院線,電影場次就那麼多,你多放一場,你的競爭對手就少放一場。
所以宣傳和炒作是必不可少的。
有人很討厭炒作,覺得是在譁眾取寵。
但張辰並不排斥,他覺得電影宣傳,就必須搞大聲勢。
當然,電影本身也得爭氣,得有記憶點。
有人曾經問過一個問題,《十面埋伏》和《墨攻》誰更失敗?
許多人覺得是《十面埋伏》。
但張辰覺得是《墨攻》。
《墨攻》就是典型的沒有記憶點。
要說也是大製作,但看完之後什麼都記不住。
沒票房,沒口碑,沒名場面~
相比之下,《十面埋伏》起碼還有罵名呢。
……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