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反物質之威!恐怖的湮滅!無盡震撼
第561章 反物質之威!恐怖的湮滅!無盡震撼!宇宙中真的存在反世界嗎?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反物質是什麼?
當它和現實中的物質相遇後會怎麼樣?
這恐怕是所有人在聽到反物質後的第一個疑問了。
此刻,當李奇維提出驚世駭俗的反物質理論後,終於有人忍不住提問了。
整個會場內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等待布魯斯教授的解釋。
不管結果怎麼樣,今天的演講,必將轟動整個物理學界!
這時,李奇維開口了。
「這個問題很複雜卻又很簡單。」
「複雜是因為我們連反物質的性質都還不清楚,怎麼研究它和正物質的關係呢。」
「簡單是因為只要能找到反物質,把它和正物質放一起,做個實驗就知道了。」
眾人皆是一笑。
「不過,既然我從理論上預言了反物質的存在,那麼也可以嘗試從理論上預言它的特性。」
「為了方便,就以電子和反電子為例吧。」
「各位,請再次看這個新的波動方程。」
「目前已知,電子和反電子的質量、自旋相同,但是它們的電荷和磁矩相反。」
「我們不妨來做個思想實驗。」
「假設現在有一個正電子和一個反電子,以相同速度相向運動,然後撞擊在一起。」
「首先,根據電荷守恆定律,撞擊後形成的系統一定是電中性的。」
「因此,正反電子不可能形成兩個正電子,或者兩個反電子。」
「其次,根據質量守恆定律,撞擊後形成的系統一定是2倍電子質量。」
「所以,它不可能是質子、中子這樣的粒子,因為它們的質量是電子的上千倍。」
「最後,碰撞還需要滿足能量守恆定律。」
「這樣一來,我大概可以給出幾個猜想。」
「第一種,正反電子相撞後,什麼也沒發生,相當於彈性碰撞。」
「雖然它們各自的電荷依然存在,但組成的系統卻是電中性的。」
「第二種,正反電子相撞後,形成一個2倍電子質量的新粒子,並且它還是電中性的。」
眾人聞言,皆點點頭。
這兩個猜想還是很有道理的。
邏輯嚴密、合理猜測。
在眾人心中,三大守恆定律的優先級肯定是高於反物質的。
這三個定律堪稱是物理學基礎的基礎,絕對不容置疑。
不管反物質多麼神秘莫測,它也要遵循守恆定律。
「反宇宙不是物理學的法外之地!」
所以,基於它們的推論,也是符合邏輯的。
然而,就在眾人討論時,李奇維忽然又說道:
「不過,我個人不是很喜歡上面兩個猜想。」
「我還有另外一個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猜想。」
嘩!
眾人皆是一驚!
能夠讓布魯斯教授都覺得匪夷所思的東西,那一定驚世駭俗!
但是,除了這兩種碰撞結果,還會有其它的結局嗎?
普朗克、愛因斯坦、薛丁格、海森堡等人都在凝神思考。
接著,李奇維繼續說道:
「第一種猜想里,正電荷和負電荷相遇,卻什麼都沒發生,我認為有點不合常理。」
「第二種猜想里,電荷中和是我偏向的觀點,但是我不喜歡再添加莫名的新粒子。」
「所以,我提出的第三種猜想,是把猜想一和猜想二結合在一起。」
「我認為,正反電子相遇後,會變成電中性的兩個光子!」
轟!
全場震撼!
所有人都瞪大了雙眼,覺得不可思議!
電子怎麼會和光子扯到一起了?
這兩種粒子的差別也太大了。
「這怎麼可能呢?」
「我感覺布魯斯教授的第三種猜想有點離譜。」
「這確實太匪夷所思了!」
「」
眾人議論紛紛。
而普朗克等大佬們卻眉頭緊皺,在思考其中的可行性。
很快,就有人忍不住問道:
「布魯斯教授,如果正反電子相遇變成兩個光子,那豈不是違反了質量守恆定律?」
「電子是有質量的,而光子的質量為零。」
嘩!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
李奇維微微一笑,說道:
「不!第三種猜想並不違反質量守恆定律。」
「根據狹義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可知,正反電子相遇後,它們可以把自身的質量全部轉換成能量。」
「而這些能量就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去。」
「如此一來,就符合質量守恆定律了。」
「這個過程看起來就好像正反電子相遇後,化作一團光,然後電子消失在空間之中,什麼也沒留下。」
「所以,我把這個過程稱為【湮滅】。」
嘶!
靜!
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聽完湮滅概念後震撼不已!
這太可怕了!
也太匪夷所思了!
正反兩個電子相遇,竟然會變成光?
其實,物質變成光並不特殊。
根據質能方程,質量和能量本來就是一體兩面。
消失的質量會變成能量,而這些能量通常情況下都以光子的形式存在。
比如恆星內部的核聚變過程就是如此。
但是湮滅過程顯然更加震撼人心。
李承道再次被二弟的預言所震驚。
他竟然和父親的想法是一樣的!
「太不可思議了!」
李承德微微一笑,深藏功與名。
這時,李奇維又補充道:
「我認為湮滅的發生甚至不需要條件。」
「只要正反電子相遇,就會立刻湮滅,產生光子。」
「這與核聚變中的質能轉換條件有顯著的區別。」
很多營銷號會誇大其詞:
「震驚!反物質湮滅比原子彈氫彈威力更大!」
「1克反物質就能摧毀世界!」
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
不管是反物質湮滅,還是核聚變和核裂變,它們釋放能量的原理都是質能方程。
前者比後者優勢的地方在於:質能轉換效率不一樣!
反物質湮滅的效率可以達到100%。
也就是說,不管有多少反物質,都能夠完全轉換成能量。
但核裂變的原子彈不同。
因為臨界質量的存在,如果想要1g的物質發生核裂變,可能需要2000g的物質為基礎。
剩下的1999g物質全部都浪費了。
而核聚變是目前人類掌握的最高效率的質能轉換方式,其質能轉換比約為7%。
即每1kg的物質發生聚變,最多只能釋放出7g的能量。
雖然效率低,但可以依靠大力出奇蹟。
你有1g的反物質炸彈,我就用幾千克的物質造原子彈,最終釋放的能量都是一樣的。
因此,1g反物質摧毀世界也是無稽之談。
1g反物質發生湮滅,還需要另外1g的正物質,所以一共有2g物質轉換成能量。
根據質能方程計算,這些能量大致相當於3萬噸TNT。
美國投下的小男孩的當量是2萬噸TNT。
所以,1g反物質湮滅,產生的能量是2個小男孩多一點。
離摧毀世界差了十萬八千里。
不過,反物質湮滅的優勢,確實是顯而易見的。
你左手拿著一塊阿司匹林藥片大小的正物質,右手拿著同樣大小的一塊反物質。
然後隨手一拋。
轟!
輕易毀滅一座城市。
這就是反物質之威!
不需要什麼導線,什麼計算臨界質量,什麼提純元素。
僅僅是相遇,便可湮滅,爆發出毀天滅地的能量。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反物質太不穩定了。
它在碰到正物質的瞬間就爆炸,你還怎麼用手拿呢?
在後世,製造和保存反物質都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首先是製造方面。
根據測算,如果使用歐洲最大型的粒子對撞機,持續不斷運行一百年,大概可以造出1μg(千萬分之一克)的反物質。
這點反物質湮滅所釋放出的能量,大概就和一發炮彈差不多。
但是製造它的成本,哪怕只按照對撞機用的電費計算,也需要超過1萬億美元!
這是何等可怕而高昂的代價!
就算把整個地球賣給外星人,都湊不齊製造10g反物質的錢。
而且,就算造出來,保存也是個大麻煩。
目前科學家每年大概可以製造出零點幾納克的反物質。
這些反物質被約束在磁場形成的磁力陷阱中,不能接觸任何物質。
這簡直比人工可控核聚變的條件還要苛刻無數倍。
後者或許哪一天材料學突破了,能造出耐超高溫的材料,就能製造存放等離子體的容器。
但反物質,只要是正物質原子組成的容器,全都不能用。
所以,所謂的反物質飛船引擎,僅僅只是一種暢想,它不可能被組裝在我們正世界的飛船里。
不僅如此,保存反物質的溫度幾乎接近絕對零度,就是為了讓反粒子的動能小一點,維持它存在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科學家製造的反物質,都是亞原子級或者幾個反原子。
它們的保存時間大概在毫秒級。
目前保存約束時間最長的反氫原子,存在了大約20秒。
如果人類哪天在宇宙中真的遇到一顆反物質星球,想帶走都是個問題。
所以,根據以上的情況,製造反物質炸彈暫時就不要想了。
那是不可能的!
後世有部電影,講述了恐怖份子從研究所偷盜了1g反物質,想要製成炸彈炸毀某個城市。
這劇情就有點扯了。
且不談製造出1g反物質需要多少錢,如何保存炸彈。
就算製成炸彈,威力也只有小男孩的五分之一。
毀滅城市恐怕還差了點。
此刻,在場的諸多物理大佬們顯然對製造反物質炸彈一點不感興趣。
他們只想研究這其中的機理。
這時,又有人問道:
「布魯斯教授,正反電子湮滅,為什麼一定要生成2個光子呢?」
「不能只生成1個光子嗎?」
眾人「咦」了一聲。
這倒是個好問題。
李奇維聞言,思考了一會兒,說道:
「根據動量守恆定律,如果只生成一個光子,那麼這個光子的動量將為零。」
「這顯然不符合動量守恆定律。」
「所以,必須是生成兩個光子來平衡動量。」
說著,李奇維用公式開始演算。
結合新的波動方程,質能方程,以及力學,就能算成碰撞前後的系統狀態。
公式結果證明,生成2個光子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李奇維又補充道:
「當然,這一切還需要實驗的驗證!」
這時,愛因斯坦笑著問道:
「布魯斯,你認為我們的宇宙中真的存在反物質嗎?」
「如果有,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過它的蹤跡呢?」
眾人聞言眼神放光。
這個問題恐怕是所有人都最關心的問題了。
李奇維打趣道:
「愛因斯坦教授這是故意為難我啊。」
「我要是能現在找到反物質,我的理論就可以寫進教科書了。」
眾人會心一笑。
「也罷,我就放飛思想,說說我的看法。」
「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拆開成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宇宙中存不存在反電子、反質子這樣的【微觀反粒子】。」
「第二個是,宇宙中存不存在反星球甚至反星系這樣的【宏觀反物質】。」
「對於這兩種反物質存在,我的看法是不同的。」
「首先,我認為宇宙中不一定存在宏觀反物質。」
「根據質能方程和湮滅理論,正反物質只要相遇就會爆發,產生巨大的能量。」
「如果有一顆房屋大小的反物質隕石落入地球,那麼它所產生的能量,將足以摧毀地球上的任何東西。」
「甚至直接把地球炸成碎片。」
「但是目前為止,我們能好好坐在這裡討論反物質問題,就證明並沒有反物質隕石。」
「此外,月球暴露在宇宙真空中,每天都會遭受無數塵埃碎片的攻擊。」
「如果真的有宏觀反物質,那麼我們應該經常能看到月球上發生大爆炸。」
「很顯然,天文學家們並沒有發現和報導過這種現象。」
「這說明,至少在太陽系內,應該不存在宏觀反物質。」
「當然,有人會質疑:也許只是太陽系或者銀河系內沒有,宇宙深處會有反物質星球。」
「這就沒法討論了。」
嘩!
眾人聞言,熱烈地討論起來。
大家認為布魯斯教授的分析非常合理。
宏觀的正反物質湮滅,產生的能量實在太龐大了。
哪怕在月球上爆炸,地球上的人也能看到耀眼的光芒。
而且這種爆炸什麼高溫高壓條件也不需要,比恆星的核聚變簡單億萬倍。
如果真的有很多反物質,爆炸應該隨處可見。
所以,按照正常的平均原則,沒道理別的地方有反物質,就太陽系沒有。
咋滴,就你們地球人特殊啊。
在後世,天文學家們使用最先進的望遠鏡,也沒有發現過宏觀反物質蹤跡。
至少一千光年之內,科學家可以確定,不存在宏觀反物質。
當然,目前這些都不是定論。
也許在可觀測宇宙之外,就有另外一個反物質宇宙。
不過,那對於人類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
這時,李奇維繼續說道:
「而微觀反粒子的存在可能性就太高了。」
「一方面,單個粒子就算湮滅了,產生的能量也可以忽略不計。」
「以正反電子為例,它們湮滅後產生的能量大約為8×10^-14J。」
「這點能量對宏觀世界不產生任何影響,所以我們平時感受不到反粒子的存在。」
「此外,既然正反粒子湮滅能產生光子,那麼反過來,兩個光子在某種情況下,會不會變成正反電子對呢?」
「我認為,完全有這個可能!」
「我們日常生活中,能見到各種光子,所以光子變成正反電子對,肯定需要苛刻的條件。」
「而廣闊的宇宙中,任何極端的環境都有。」
「所以,我認為宇宙中存在微觀反粒子有極高的概率。」
「或許哪一天技術發達了,我們人類自己就能造出反粒子!」
嘩!
眾人震撼!
布魯斯教授的蠱惑和煽動能力實在太強了。
經過他的分析,在場所有人都覺得宇宙中絕對存在反粒子。
既然正反電子能變成光子,沒道理光子就變不成正反電子啊。
「宇宙太大了!」
「它就像一個超級實驗室,能提供任何環境和條件。」
「反物質再神奇,它也沒有宇宙本身神奇。」
「所以,宇宙中肯定存在反物質!」
這一刻,在場的諸多物理學家們充滿了信心!
就連愛因斯坦等人也被布魯斯教授的自信打動。
看著眾人興奮的表情,李奇維繼續說道:
「我知道,目前物理學界有不少人在研究宇宙射線。」
「比如盧瑟福教授小組、密立根教授小組等。」
「我相信,未來某一天,或許有人就能從宇宙射線中發現反粒子的存在!」
李奇維心中感嘆,提到反物質,就要提到華夏的物理學家趙忠堯。
真實歷史上,狄拉克在1928年提出反電子的概念後,舉世震動。
但是,當時所有人都不知道正反電子會湮滅,並產生光子。
1929年,趙忠堯在密立根課題組讀博士,他的研究課題是硬γ射線的散射。
所謂的硬γ射線,是指射線的能量非常高,所以表現出很強的粒子性,看起來很「硬」。
有一次,他做實驗時發現,硬γ射線在通過金屬鉛時,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輻射。
當時趙忠堯並不知道這個奇怪的輻射是什麼,但是他依然嚴謹地把數據和現象以論文形式發表。
此時,密立根手下還有另外一個博士,安德森。
他對趙忠堯的研究內容很感興趣,不過他也不知道特殊輻射的機理是什麼。
安德森自己的課題是研究宇宙射線。
他把射線引導入強磁場的雲室中,然後分析射線中有哪些粒子。
1932年,安德森發現威爾遜雲室中出現了一條和電子軌跡一樣的路徑,但是方向卻是截然相反的。
這說明這種粒子的質量和電子相等,但是電荷卻相反。
安德森一開始還納悶,後來,他猛然驚醒。
「這不就是反電子嗎?」
於是,作為第一個被發現的反物質,反電子正式面世!
其造成的轟動可想而知。
一時間,安德森名聲大噪!
彼時,理論物理學界已經證明,正反電子相遇應該會發生湮滅現象,並生成光子。
安德森突然想起來當年同組的趙忠堯所做的實驗。
他對那個神秘的輻射有了大膽的猜想。
僅僅第二年,他就重複出趙忠堯的實驗結果,證明了那個輻射其實就是正反電子對湮滅所產生的光。
原來硬γ射線轟擊鉛元素後,會產生一對正反電子,而這對正反電子又立刻湮滅,變成兩個新的光子。
所謂的輻射,就是湮滅後的光子。
物理學界徹底轟動了!
這說明趙忠堯發現反電子的時間,比安德森還要早!
但是這一切榮譽,沒有人聯想到那個華夏年輕人。
當時的華夏科學孱弱,在世界物理學界根本沒有任何話語權。
所以,安德森因為發現反電子,僅僅四年後,就獲得了物理諾獎。
而趙忠堯則是默默無名。
但是盧瑟福卻一直堅持趙忠堯在發現反電子上的成就。
他甚至公開在趙忠堯寫的那篇論文上加上一句評語:
「這一結果提供了正反電子對產生的又一證據。」
諾獎得主李政道曾說:
「趙老師本來應該是第一個獲得物理諾獎的華夏人。」
此刻,李奇維目光幽遠,看向東方。
「忠堯,你放心,這一次有校長在,誰都不能埋沒你的成果。」
華夏,國立東南大學。
今年剛畢業的趙忠堯,因為成績優秀,成為了國立東南大學的物理系助教。
忽然,他猛地打了一個噴嚏。
旁邊有同事問道:「趙老師,你怎麼了,生病了嗎?」
趙忠堯連忙擺手:「沒事,沒事。」
不過,他的心裡很納悶。
他非但沒有生病,反而剛剛好像有一股莫名的能量注入身體,他感覺自己充滿了幹勁!
「第二屆物理奧賽的海森堡、泡利、狄拉克、費米等人,現在都已經名震物理學界了。」
「我趙某人未必就弱了他們!」
趙忠堯從小道消息得知,明年李教授可能就回來了。
他正在積極準備,想去婆羅洲申請成為李教授的博士。
「那裡才是我的戰場!」
「我一定要努力!」
仿佛心有靈犀一般,李奇維微微一笑。
眾人震驚之後,這時,愛因斯坦忽然又問了一個問題。
「布魯斯,宇宙中為什麼沒有宏觀反物質呢?」
嘩!
眾人皆是一驚!
這是什麼問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