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二聖前再奏對
第105章 二聖前再奏對
姜念心知,自前番他獻策清查虧空未久,今又獻策改良官倉,未免顯得急功近利,鋒芒畢露。
若非他有氣運金手指,他應該不會如此行事。
勉力奮進則有氣運!
因有這樣的金手指,他可以大膽地展露才能。
而且,此番獻策改良官倉,預計需大半年方能見其成效。那時,差不多就是他大婚且入朝堂當值的時候。他此番獻策,是在為明年入朝堂當值做鋪路,以期加強根基。
這日,當姜念見任辟疆又一次來到姜家,宣泰順帝召見,儘管他已提前料想到可能會有這幕,心內也覺得有些古怪,覺得泰順帝近日召見他的次數有些頻繁了。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他這待遇,雖說與忠怡親王及汪廷玉那般宰輔比不了,但也堪比一位朝堂顯貴了。
姜念換上三等侍衛的冠服,在賀贇的隨從下,與任辟疆同行,三人快馬加鞭,自神京東郊疾馳至西郊的暢春園。
天氣酷熱,姜念又身著侍衛冠服,且快馬加鞭趕路,當他抵達暢春園時,已是汗流浹背。
好在他身體素質很好,既抗嚴寒也耐炎熱。
當任辟疆、姜念逶迤來到澹寧居外,見一老者從澹寧居內走出,定睛一看,不是別人,赫然是太上皇景寧帝!
姜念心內又感到有些古怪了。前次因獻策清查虧空,泰順帝召其至暢春園,於澹寧居外巧遇了景寧帝。今日因獻策改進官倉,泰順帝召其至此,竟又於澹寧居外巧遇了景寧帝。
不同之處在於,前次景寧帝正欲步入澹寧居,今日則是自內而出。
姜念與景寧帝幾乎同一時間發現彼此,四目交觸之際,姜念忙恭敬行禮。
景寧帝略感疑惑,停下腳步,對姜念道:「你近前來。」
姜念趨步走到景寧帝跟前。
景寧帝一邊打量姜念,一邊問道:「皇帝召你來此?」
姜念恭聲道:「回太上皇,確為聖上召臣來覲見。」
景寧帝好奇:「今日召見你又是所為何事?」
姜念坦然回應:「臣尚不知曉,或因臣獻策改良通州漕運倉與神京城內倉之事。」
景寧帝詫異,眉峰微聚:「你又獻策了?」
姜念道:「因臣斗膽以為,通州漕運倉與神京城內倉皆可改良,且有改良之策,交由工部營繕清吏司賈郎官上呈。故臣揣度,聖上今日召見或與此相關。」
景寧帝愈發詫異了。
什麼鬼?這個年方十五的民間孫子,前番獻策清查虧空,就已是驚人了,這才過了不久,他竟又獻策改良官倉了?
景寧帝略一猶豫後,便決意返回澹寧居。他好奇,姜念究竟如何改良通州漕運倉與神京城內倉,也想看看姜念今日如何奏對。
於是,姜念跟著景寧帝一起步入了澹寧居。
泰順帝、忠怡親王正一起待在室內,適才景寧帝有事吩咐二人,遂將忠怡親王召來了。
此刻,泰順帝、忠怡親王忽見景寧帝折返,且身後跟著姜念,二人愕然相視,不約而同暗思:「父皇今日又遇易兒(易哥兒)了!何其巧也!」
泰順帝、忠怡親王忙起身向景寧帝行禮,姜念亦恭敬向二人行禮。
待景寧帝、泰順帝相繼落座,未待泰順帝啟齒,景寧帝已先言道:「適才在外頭又撞見他了,聞其又獻策了?且此番乃是獻策改良官倉?」
泰順帝道:「誠如父皇所言,兒臣今日召其至此,正為此事。父皇可有意一觀其改良京通官倉之策?」
景寧帝微微點了下頭。
泰順帝忙將幾張紙構成的方案,雙手呈給了景寧帝。
景寧帝戴上了眼鏡,凝神細覽改良京通官倉的方案,眉宇間隱現思慮之色。他也不甚精通官倉設計建造,方案中若干處讓他略感晦澀。
及至覽畢,景寧帝抬眸直視泰順帝,問道:「此策可行否?」
泰順帝答道:「據十三弟所言,工部於先復已偕數名精通官倉設計建造者詳加推敲此策,皆以為若依此而行,必能減儲糧之損。然能否達至方案所預測之效,尚待施行後方可定論。」
景寧帝頷首,隨手一指姜念,又問泰順帝:「此策乃他所籌?」
泰順帝答道:「兒臣初聞此事,亦難輕信,故召其覲見,欲當面盤問。」
景寧帝道:「既如此,皇帝便問他一問。」
上回姜念獻策清查虧空,主要由景寧帝盤問。而這回,景寧帝不欲再親問,讓泰順帝盤問,他則靜觀其變,以察姜念之才識與應對。
泰順帝凝視姜念,肅然道:「你看著朕奏對!」
上回他令姜念跪下奏對,這回則令姜念與他對視奏對。相較前者,此舉更具威勢。蓋因跪地奏對時,姜念低首垂目,而直視泰順帝,則須直面其冷峻神色與鋒利目光。
姜念「是」了一聲,抬頭看向戴著眼鏡的泰順帝,二人對視,氣氛凝重。
泰順帝正色問道:「此次改良京通官倉之策,果為你所思所籌?抑或有他人暗中相助,為你籌謀?」
姜念神色坦然,奏對道:「臣為深究官倉之制,詳察通州漕運倉及神京城內倉,數日前特向工部清理營繕司賈郎官請教,得其悉心指點。此外,臣亦就此事請教了恩師屈閣學。若言此次改良之策全為臣所思所籌,實不敢當,然此策確為臣深思熟慮謀定。」
未待泰順帝再問,姜念緊接著肅然道:「臣不敢於太上皇及聖上面前妄言,聖上若心存疑慮,臣斗膽懇請聖上遣人詳查。若臣所言不實,甘願以死謝罪!」
泰順帝:「……」
好嘛,這個民間私生子,剛奏對就展現出如此果決的態度來了。
這種態度,讓泰順帝的疑慮登時消了不少,在其想來,若非姜念所言屬實,該不敢如此毅然自陳。
「休得放肆!」
泰順帝訓斥了姜念,隨即拿起幾頁紙構成的方案,重新看了起來。因他對官倉設計建造不甚精通,而方案條理清晰,闡述詳細,他一時間竟不知如何令姜念奏對。
沉思了一會子,泰順帝對姜念問道:「你於此方案中言,顧及材料供應之便,且力求節用,是否屬實?」
姜念奏對道:「此事屬實。」
「臣提出用柞木,我大慶盛產柞木,尤以遼東為最。其質堅於松而廉於楠,塗明礬桐油,可御運河濕氣。臣聞賈郎官言及,昔年太上皇東巡,見遼東倉廩多用柞木,百年不蠹,此亦臣仿遼東舊制也。」
「葦生運河灘涂,取之不竭。若用銅鐵鑄管,單廒需銀百二十兩,葦筒則僅費八兩。且可令漕丁編葦席取酬,可謂仁政之體現。」
「炭灰采自西山煤窯,價賤於石灰三倍,其性善吸水。臣聞之,景寧朝治河名臣荊輔昔年治河,用炭灰固堤,今臣移作防潮。」
景寧帝聞此言,神色不禁動容,因姜念此語,短暫憶及昔日與他情分匪淺的臣子荊輔。
姜念繼續奏對:「臣聞『蛤粉解濕氣』,且聞蜆殼夯土,承力倍於常土,又聞直隸沿海蜆殼堆積如山,漁戶苦之。若以每石折銀三分收購,歲省棄殼運資千兩,漁民得利,倉廩得材,亦可謂仁政之體現。」
「京西琉璃局產停泥磚,其土性宜久存。磨磚對縫雖費工三日,然保固可延廿載。昔明嘉靖修京倉,磚砌亂紋,未及卅年即傾。今多費銀五兩一廒,然歲省修資十兩。」
「陶管可就地燒制,不稀貴。舊倉磚砌風道,寬二尺許,夏引蟲鼠,冬凝寒露。今縮為三寸陶管,分支斜插四十五度,可令氣緩而不滯。」
姜念的這番奏對,讓景寧帝、泰順帝、忠怡親王都不禁在心內直呼「專業」,此子實乃天資卓絕,才學驚人。
泰順帝又翻看了一下設計方案,對姜念問道:「你於此策中註明,雖此策僅涉京通官倉,然亦可適用於全國各處官倉,只須因地制宜調整便可,此言果真?」
姜念奏對道:「誠如是也!無論何地官倉,其核心原理皆同,均需解決『隔絕地氣』與『空氣流通』兩大問題,此乃跨地域之共性需求。其技術三要素為:架空,防潮、通風。故臣此次雖僅改良通州漕運倉與神京城內倉,然據別處官倉之地理、氣候、資源,憑調整架空高度、變換材質、改變配比等方式加以靈活調整方案後,皆可適用。」
儘管景寧帝、泰順帝、忠怡親王都不甚精通官倉設計建造,然姜念此言一出,三人皆瞭然於心。
這番話的意思是,姜念的改良方案,可適用於全國各處官倉,只需因地制宜,靈活調整便可。若姜念之改良方案果真成效顯著,則每年可為國家節省大量糧儲,為朝廷節省許多錢財。
區區一份官倉改良方案,竟可謂利國利民之舉!
未待泰順帝繼續盤問,姜念主動奏對道:「此外,臣於方案中提出驗糧匣比樣之策,臣不知會考府是否已用此策,若未用及,此策可用於會考府,亦可用於漕糧驗收、治河工程等諸領域。」
泰順帝急切問道:「此驗糧匣比樣之策,如何用於會考府?又如何用於漕糧驗收、治河工程?」
這一回,姜念沉思了片刻才奏對道:「會考府可頒布則例:凡工程估銷,須存物料樣匣,用杉木匣,火漆鈐印,工竣後驗比對,不符者參處。漕糧裝船時,可由漕運總督衙門封存糧樣匣,漕船至通州碼頭後,開匣比樣。治河工程於石料驗收時,可封存『標準石樣匣』,河工每築堤百丈,取石與樣匣比樣。如此,當可減少工程貪腐,減少漕糧損耗,減少堤壩潰決。」
「然此策仍有樣本偽造、抽檢率低等漏洞,需結合保甲連坐、嚴刑峻法等制度補強。」
「此外,杉木匣較玻璃匣便宜許多,若全國推廣,憑此便可年省銀數萬兩。」
景寧帝、泰順帝、忠怡親王皆面露驚喜之色,心中波瀾起伏,難以自抑。
這杉木匣比樣之策,在會考府、漕糧驗收、治河工程等諸領域的應用,可謂是又一利國利民的良策了,非同小可,也稱得上是姜念的又一件不小的功勞了!
而且,此事乃泰順帝臨時盤問,姜念臨機應變,思索獻策,其才智之敏捷,策略之深遠,令人嘆服。可不該懷疑此事是姜念將他人計策妄稱己籌了,說明了姜念是真有非凡的才學策略。
至此,景寧帝、泰順帝、忠怡親王都已對姜念今日的奏對感到滿意,也都對姜念多了些賞識。
泰順帝已沒有問題要盤問,心中已在思量,此番當如何獎賞了……
思量了一會子後,泰順帝對姜念道:「你告退吧。」
姜念忙向景寧帝、泰順帝躬身告退,也沒忘向忠怡親王行禮。
姜念退出後,泰順帝對景寧帝恭聲問道:「父皇以為此改良官倉之策,可行否?」
景寧帝道:「於先復既言此策可行,適才奏對亦詳,朕意可行。杉木匣比樣之策,亦可一併施行。」
泰順帝沉思猶豫了一會兒,恭謹地對景寧帝請示道:「於先復忙於水利,工部目今缺一員侍郎,未知父皇可願擢內閣學士屈泰為工部侍郎?屈泰乃姜念之師,若其任侍郎,便可主理官倉改良之事。父皇以為如何?」
屈泰現在是從二品的內閣學士,工部侍郎則是正二品,且是要職。
顯然,泰順帝是在趁機提拔自己的親信重臣屈泰。
景寧帝沉思後點頭:「可!」
泰順帝心中一喜,不禁暗忖:「易兒此番不僅又立功不小,且又一次為朕帶來好運了!」
於是他便決定提拔一下賈政,將賈政由從五品的營繕清吏司員外郎,提拔為正五品的營繕清吏司郎中,這種小提拔,就無須請示景寧帝了,他可直接下旨。
至於姜念,泰順帝現在無意獎賞了。在泰順帝想來,這個民間私生子顯得急功近利、鋒芒畢露了,不能嬌縱了,且看改良官倉與杉木匣比樣推廣的效果如何。哦,對了,可過段時間賜些財物給這小子供他成婚使用……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