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這車看著眼熟
第1046章 這車看著眼熟
「一個是發動機功率控制,通過傳感器採集發動機工況和車輛行駛狀況,然後控制發動機諸如節氣門開度、噴油量、點火時機等等。」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這玩意在幾十年後是個車子都有,但是這年頭可不多見。
嘶~~~~~~如果說剛才高振東那個換擋撥片的建議是接地氣的話,那這個建議就讓同志知道什麼叫做高來高去。
「高總工,這個是不是有些難?」十三機部總工道。
「一開始很難的,需要大量的經驗累積,其實技術上還好,基本的傳感器和控制器,都具備條件了,單片機雖然價格不算太便宜,但是用在汽車上就不顯得貴了。但是這個事情最麻煩的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經過長久的積累才能搞好,是個長期的事情,所以我才說哪怕十年二十年搞好都值得。」
除了單片機,像是開度、位置、氧氣、溫度等基本傳感器其實都有辦法,甚至是現成的。
眼看十三機部就有機會賣汽車,不幫他們消耗一點研發資金豈不是白賣了?
「可是我們也沒法很好的控制汽車噴油量這些啊。」對發動機輸出功率的精細控制,除了節氣門之外,噴油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高振東點點頭:「說對了,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系統的升級——將燃油噴射系統升級為電噴系統。」463好就好在能用於化油器,也能用於電噴車。
電噴系統是什麼,雖然大家沒見過,但是聽名字就能猜出來,但是這個動作也太大了。
但是高振東根本不給他們叫苦的機會:「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關安全的——牽引力控制系統。」
這玩意就不大聽得懂了,牽引力是什麼是知道的,但是牽引力控制和安全的關係,很多同志實際上都還不太明白。
「高總工,為什麼要控制牽引力?牽引力不是越大越好麼?」
高振東搖搖頭:「不一定的,而且這個系統在我的考慮里,是及時監測車輛狀態,改變多個輪上的驅動力,仿製車輛打滑、側滑等等異常狀態的,在車輛沒有突破它的工作極限的時候,能有效避免甩尾等事故的發生。」
牽引力控制有很多名字,不同的廠商用的不一樣,不過比較通用的、大家都能聽懂的,是ESP。
這回有人聽懂一點了:「這是ABS的升級啊?」
ABS能防止輪胎剎車抱死,但是沒有這個牽引力控制的功能來得多。
高振東笑著點點頭:「是的,我們不能躺在ABS上吃老本啊,隨著車子技術的發展,更大的功率、更快的速度為車輛的主動安全性帶來了更高的要求。」
十三機部的領導點點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些東西加起來,的確是能保證很長一段時間的先進性,而且就像高總工說的,這種先進性很有特色,可以算是獨門絕活,而且最早做出來的人,在宣傳和影響力上有非常大的好處。實際上他們不知道,第一套牽引力控制出現在1983年,第一套使用的ESP裝車於1995年。
看著同志們若有所思但又面帶難色,高振東補充了一句:「可能研究是比較麻煩,但想要事情長久的做下去,必要的、持續的研究投入還是需要的。」
對於十三機部領導來說,具體搞什麼可能都還在其次,但是高振東這個要持續投入的說法是提醒了他。汽車作為這個年頭的高科技行業,沒有持續的投入那肯定是不行的:「嗯,這個建議的確有必要,在產量和產能消化都不錯的前提下,投入一定資金保證先進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想要把汽車當成是一個產業來搞,那持續的研究投入就非常有必要。高總工,謝謝你的提醒。」
搞什麼是戰術問題,搞不搞那是戰略問題。
但是這件事情吧,對於十三機部也好,還是十三機部下屬廠所也好,難度都略高了一些,說得難聽點,機械的東西都還剛剛仿製得大差不差、要說多好還不至於,現在就去搞汽車上的這些超前技術,實在是力有不逮。
十三機部領導眼睛一轉,誒……這不眼前就有盞燈麼?高總工能在所有的同志都沒想到的前提下獨自提出這些建議,那就說明他肯定有想法。
別看人家不是搞汽車的,可是任何一位汽車專業的人在他面前還真就不敢說自己在這方面比他強了,不搞汽車,可是搞出來的463發動機讓所有搞汽車發動機的同志都望塵莫及,這位同志你就別考慮他到底是哪個專業的,你就問他能幹啥就行。
「振東同志啊,這方面,我們實在是有些薄弱啊,不知道你能不能伸伸手,指導一下我們的同志。」
高振東想了想,掂量掂量自己的家底,點了點頭:「嗯,細節我可能幫不上忙,但是在技術路線、總體方案上,倒是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一些建議。回頭請相關的同志來找我吧,在這裡就不展開了。」
對於他來說,如果能真的幫十三機部的同志把汽車工業的底子打好,那無疑是非常合算的,這東西帶動效果非常好,能拉動一大批產業鏈,加上國內已經有一定基礎的紡織業、吸納人數龐大的農業,那基本盤算是穩住了。
這種帶一點超前的技術,能引導著同志們先搞起來,也是很好的。
好在這東西對高振東來說,技術細節雖然不知道,但是大致方案這一類東西還是看過,能花比較小的代價就將同志們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再加上足夠的時間沉澱和積累,想來結果不會太差。
而且最簡單的牽引力控制其實就是在ABS的基礎上搞的,設備都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算法,有了合適的控制器和傳感器,至少實驗室實現其實並不難。
「好!那我就先感謝振東同志!」十三機部領導帶頭鼓掌,周圍嘩啦啦一片掌聲響起來。
接下來,高振東就沒有怎麼說話,畢竟十三機部這個「新發匹配」的成果,不只是面對高振東一個人,人家還要完成一定的流程的。
比如,剪彩……
十三機部的幾位領導同志,京汽的廠長,加上高振東在內,一字排開,一人手上一把剪刀,在京汽宣傳處播音員一聲甜美的「剪彩!」聲中,壓下了手中的剪刀。
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如果說大轎車是解決了最高級轎車的問題的話,那這個車子就解決了普及型高級轎車的問題,而且不是那種缺胳膊少腿的解決,這台車的性能上可以說是遙遙領先,特別是那個升功率,在量產車裡幾乎是首屈一指。
而對於十三機部來說,他們的眼光遠遠不只是放在滿足國內使用這麼一點上。
幹完今天最大的重頭戲,京汽廠的同志將領導們引到了另外一台被布蓋住的汽車邊上。
「各位同志,這是我們仿製的兩廂轎車,車長4米,除了是後驅之外,和當時高總工當時要求的基本一致。」
高振東有些奇怪,其他都一致了,要堅持後驅是為什麼?
不過想來同志們總有自己的理由,在細節方面,還是要尊重同志們的選擇。
當京汽廠的同志將蓋在車子上面的布拉下來的時候,高振東差點笑出聲來,算是知道為什麼堅持後驅了,沒辦法,不是後驅不行。
出現在人們眼前的那輛車,雖然沒有模具,是手工敲出來的外形,與原版略有出入,但是那個外形實在太過經典,高振東一眼就認出來是什麼車型了。
仿製嘛,不寒磣。
那是一輛漢斯佬威武公司的Type 1,如果說這個名字可能不是那麼的出名的話,那另外一個名字就人盡皆知。
甲殼蟲!雖然這個名字其實是花旗佬起的。
想想也正常,這是此時最為成熟的,車長在4米左右的兩廂轎車,要照高振東的想法搞,可不就只有這個了唄。
至於和它齊名的Mini和500,他們此時車型的車長都只有3米多一點點,有點太小了。
而Type 1是後置後驅,想要改成前置前驅,那工作量可就大了。
「這是我們搞的兩廂轎車,現在5升3缸發動機正在改進和測試中,發動機艙裝的是配重。」京汽廠的同志還是有些高興的,不管怎麼說,這麼短的時間手敲一台車子出來,還是值得驕傲。
還多虧他們在十七機部三分廠學習463發動機的同志,利用了三分廠還沒正式定型的數控工具機加工了部分零件,這才能這麼快。
「這個車,有些眼熟啊……」十三機部的總工臉上有些抽搐,這玩意也太像了,沒法往外賣啊臥槽。
「對對對,是借鑑了原版車型比較多的風格,我們也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京汽廠的同志一一舉例,把改進的地方指了出來。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外形設計這個事情其實也不簡單,總是會帶有原版車型的影子。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