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沒錢賽什麼車?> 第122章 實至名歸的冠軍!(9K)

第122章 實至名歸的冠軍!(9K)

  第123章 實至名歸的冠軍!(9K)

  「FUCK,迪克森在幹什麼?」

  見到這一幕的ART車隊領隊,當場就在P房內暴跳如雷。

  比賽重啟階段擋車的效果是最好的時刻,把握住時機的話讓前車維爾涅拉開一秒差距都很正常,迪克森卻放任「敵人」過去朝隊友進攻,他真的是瘋了嗎!

  「迪克森,執行車隊指令!」

  「聽到回復,執行車隊指令!」

  比賽工程師不斷向迪克森進行TR呼叫,可是後者就如同沒有聽到一樣,組合彎中沒有絲毫的退讓,眼睜睜看著陳向北的13號賽車飛馳而過。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www.sto9.com

  同時迪克森爆發出來的「兇悍」模樣,直接把維爾涅都給震撼住了,選擇了避其鋒芒讓出行車線。

  因為維爾涅心中有種預感,強勢對抗迪克森一定不會退讓,將出現ART車隊雙車退賽的場面!

  畢竟迪克斯輪胎損耗的程度,同車隊的維爾涅最為清楚,他還知道對方現在相當於是個光腳的,領隊才會毫不猶豫拋棄下達阻擋陳向北的指令。

  可問題是劍有雙刃,能用來傷人,自然還能用來「傷己」。

  相對於迪克森,維爾涅現在同樣是個穿鞋的!

  維爾涅的退讓,導致迪克森超車成功來到P4位置。

  本來觀眾就震驚於陳向北一穿二,現在更有點看不懂場上局勢了。

  迪克森的輪胎磨損程度,註定跑不完全程得進站換胎,超越隊友可以說毫無意義,相反是一種兩敗俱傷的操作。

  難道說ART車隊真的出現內鬥了?

  「磊哥,6號賽車沒有選擇妥協,他還是鼓起勇氣抗爭了。」

  盯著轉播畫面的阿勇,輕聲對身旁趙磊說出了這句話。

  相比較圍場內很多人的意外跟驚訝,反倒超夢車隊P房內兩名年輕的維修技師,深刻感受到了迪克森的心理變化。

  二號車手也有著自己的不甘心!

  確實就如同阿勇說的那樣,迪克森的「抗命」舉動不僅僅是抗爭,更多是為了證明自己。

  卡丁車階段的成績不能代表一切,沒有車隊指令的公平競爭,我同樣可以超你維爾涅!

  賽道演播廳的嘉賓麥克,反應過來用著誇張語氣說道:「哦豁,ART車隊兩名車手之間的鬥爭,讓我想到了07賽季麥拿輪車隊阿隆索跟漢密爾頓之間的內鬥。」

  「恐怕維爾涅之前腦海裡面的想法,就如同阿隆索07年那樣,認為迪克森會老老實實輔佐自己奪冠吧。」


  麥克說出了兩年前麥拿輪車隊著名的「內訌門」事件,那時候的「頭哥」阿隆索可謂春風得意。

  他是粉碎舒馬赫「八冠王」美夢的屠龍少年,連拿05、06兩屆F1世界總冠軍頭銜。極其高調的從雷諾轉會到麥拿輪車隊,想著達成自己三冠王的偉業。

  剛入隊的時候,阿隆索還想得到舒馬赫在法拉利車隊待遇,麥拿輪安排一個類似巴里切羅那樣,實力不錯又聽從指令,專心輔佐他奪冠的二號車手。

  只可惜車隊安排的這個二號車手,卻是個F1歷史級的天才少年,兼麥拿輪太子身份的漢密爾頓!

  頭哥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小黑子」真是一點都不講武德,絲毫不顧及自己老前輩的顏面。

  從澳大利亞揭幕站開始,雙方就互相超車各憑本事,比分交替領先到了美國印第安納站。

  這一刻矛盾徹底的公開化,演變成為了隊友之間撕破臉皮的終極內鬥!

  維爾涅跟迪克森的實力,肯定達不到阿隆索跟漢密爾頓的高度。不過他們現在的心態跟彎道內鬥場面,卻跟兩年前的麥拿輪車隊一模一樣。

  恐怕維爾涅完全懵了,眼睜睜看著隊友變成了最大的對手!

  「想要隊友安心擔任『僚機』的條件只有一個,那便是實力足以碾壓到雙方無法競爭的程度,很明顯維爾涅做不到這一點。」

  詹姆士配合解說了一句,其實車隊內鬥的場景並不是少見,特別是F1這種頂級賽事裡面,想要找到一名合格的二號車手很難。

  二號車手不夠厲害,那就會出現後世紅牛車隊的場景,維斯塔潘前排單打獨鬥,一己之力單挑多名競爭對手,隊友則不知道落後多少卵用沒有。

  相反二號車手要是足夠厲害,那老子憑什麼要當小弟?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奪冠第一步,先拿一號車手祭天,阿隆索就是這樣被迫出走麥拿輪車隊。

  「不過這倒讓我想起昨天的排位賽,超夢車手小林崇智拉尾流的場景,看來車手北的實力征服了自己的隊友。」

  詹姆士補充的這句話,瞬間讓賽道上很多人記憶浮現。

  確實這種沒有車隊指令脅迫,主動去拉尾流跑出打破賽道記錄的杆位圈速,放在方程式賽車裡面極其少見。

  「這麼看來,車手北還是厲害啊。」

  「廢話,小林崇智都說出對自己而言是一種榮譽,肯定心服口服。」

  「北的表現,真是打破了我對於中國車手的認知。」

  解說跟觀眾們討論著車隊內鬥的事情,陳向北卻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前車科斯塔身上。


  相比較籍籍無名的迪克森,以及不擅長單圈跟纏鬥維爾涅,科斯塔的單圈速度完全可以比肩馬格努森,算是這一屆雷諾歐洲杯最強的幾名車手之一。

  上一站科斯塔就打算入彎強吃陳向北,卻被中國小子利用了這種心理,引發了他跟馬格努森之間的纏鬥,最終被保胎戰術的維爾涅撿漏,連領獎台都沒有登上去。

  這一站科斯塔已經下定決心,他不會面對同一個人連輸兩次!

  兩輛賽車就這麼一前一後飛馳,科斯塔防守細節做到非常完美,死死的守住超車走線,不給陳向北任何機會。

  望著後視鏡裡面13號賽車幾次試圖進攻未果,科斯塔嘴角微微上揚流露出一絲嘲弄。

  兩站賽事間隔的這段時間裡面,他幾乎把陳向北的比賽錄像看了幾十遍,還跟車隊工程師製作出來過彎軌跡線,就為了做到對中國車手駕駛風格的全面掌控。

  要知道這一屆的雷諾歐洲杯,除了陳向北這個中國車手之外,哪怕小林崇智這樣的日本車手都有過歐洲賽事經歷,能查到他們之前的比賽錄像跟數據資料。

  唯有陳向北,各方面履歷都是空白!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不僅僅只有中國人,歐洲人同樣能理解。

  科斯塔就認為自己吃了不了解陳向北的虧,否則雷諾首站賽事就不會被「戲耍」。

  通過這幾天的深入分析,他發現中國小子駕駛風格,偏向於轉向過度跑法,搭配入彎前極致的晚剎車搶線超車。

  要知道高速入彎很容易推頭,也就是書面語的轉向不足。陳向北必須讓轉向變得更加靈敏一些,才能彌補極致晚剎車帶來的缺陷,否則很容易轉不過彎直挺挺的衝出賽道。

  但是轉向過度並不意味著就一定完美,因為彎道大幅度轉向很容易甩尾,需要車手對賽車尾部的移動極其敏感,找尋到失控甩尾前一刻的平衡臨界點!

  如果把控不住這個臨界點,那麼轉向過度很容易spin(打滑轉圈)。

  後世紅牛車隊的維斯塔潘,就偏向於轉向過度的跑法,只是長久下來讓外界跟車隊都產生了誤區。

  那便是認為維斯塔潘的風格就是如此,導致研發方向變本加厲,造出來一輛極其難以駕馭的賽車。

  事實上維斯塔潘僅是駕駛風格偏向於轉向過度,並不是意味著他很喜歡這種操控。

  相反炮塔真正厲害的點,在於他對輪胎抓地力的理解,總是能很好控制賽車尾部,避免甩尾跟後輪打滑的情況出現!

  這種極致的車感跟天賦,並不是每一名車手都有,至少維斯塔潘的隊友沒有。於是乎就出現了紅牛車隊二號車手走馬觀花,無數人進進出出被打擊的道心破碎……


  現在的陳向北,自然達不到維斯塔潘的操控水平。

  駕駛著轉向過度的賽車,科斯塔發現中國小子,無法完美的處理賽車尾部滑動,經常會出現彎道中的修正。

  這種修正從轉播鏡頭裡面很難看出來,只有車手第一視角的比賽錄像才能發現蛛絲馬跡,陳向北會時不時在某些彎道反打方向盤。

  科斯塔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賽道狹窄不好超車的特性,死死擋住陳向北那些發揮完美彎道的超車線,然後在中國小子需要修正的彎道全力高速切線過彎,想辦法拉開兩輛車的距離。

  畢竟沒有任何一名車手,能做到整條賽道每個彎道的完美。

  壓制對手的長處,利用對手的短板,這就是科斯塔的比賽策略!

  「奧德托領隊,馬諾車隊的科斯塔很了解向北君,他現在的跑法非常針對。」

  澤野弘樹臉上浮現出一縷凝重神情,他已經看出來科斯塔肯定做過很多功課,每一個彎道的走線跟速度變化,完全是根據陳向北的駕駛風格調整。

  再加上多寧頓公園賽道難以超車的特性,陳向北短時間內想要找到突破點並不容易。

  並且斯科特的阻擋,讓頭車馬格努森越跑越遠,短短几圈就把圈速差距拉開到了一秒之多!

  按照這個程度下去,就算超越了斯科特,陳向北想要追上馬格努森奪取冠軍也很難。

  雖然在澤野弘樹的目標裡面,陳向北P6起步能拿到亞軍,就已經算得上很不錯的成績。但是這個中國小子,往往會在比賽工程中,不知不覺放大對他的期望。

  現在的澤野弘樹,只想看到陳向北站在最高領獎台!

  「嗯,說的沒錯,馬諾車隊研究過北。」

  「既然如此,你現在跟水谷分析科斯塔,找尋漏洞提供給北超車。」

  什麼?

  聽到奧德托的回應,澤野弘樹愣了一下。

  自己是比賽工程師,又不是什麼神仙,這個時代的轉播畫質很一般,必須得拷貝錄像進行放大跟慢放,才能達到數據分析的要求標準。

  現在短短時間內,怎麼找尋到科斯塔的技術漏洞?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陳向北拿到首站冠軍跟連杆之後,產生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效果。

  其他車隊的車手,只需要把他列為對手研究就好。

  相反陳向北跟車隊,卻無法同時研究場上十九名對手。

  他這一站的訓練目標,完全放在了多寧頓公園這條賽道上面。

  畢竟無法針對所有人,那就只能針對賽道。


  「看著我幹嘛,我又沒什麼好辦法。」

  「抓緊時間行動,不然北這個小子就真追不上馬格努森了。」

  奧德托雙手一攤,把問題徹底甩給了澤野弘樹。

  他身為領隊,更擅長處理戰略決策方面,數據分析這種戰術上的細緻問題,還是別為難自己這個老頭子了。

  面對奧德托如此「坦誠」的說辭,澤野弘樹臉上流露出陳向北賽前同款哭笑不得的表情。

  領隊這一站賽事完全充當甩手掌柜,唯一給出的賽道策略便是讓陳向北去超車。

  至於怎麼超,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是,領隊。」

  日本人在服從性這點上面沒得說,哪怕覺得難度極大,澤野弘樹依舊沒有多說一句話,來到控制台跟水谷翔找尋科斯塔的操控漏洞。

  「賽道上局勢現在呈現兩種極端,後排車手正在進行著激烈的混戰,幾乎每一圈都有位置升降變化。」

  「相反前排車手在北前期瘋狂的四圈連超三車之後,就陷入了一種僵持狀態之中,眼看著比賽圈數已經過半,中國小子依舊跟在科斯塔的後面尋找機會。」

  「唯一的變化,便是排名第四迪克森輪胎支撐不住進站換胎,同隊車隊維爾涅上升一位來到了北的車後。」

  「按照維爾涅長距離的優異表現,如果車手北做不到快速超越科斯塔,那麼他就得迎接前後夾擊的挑戰!」

  詹姆士解說著賽道上的局勢變化,某種意義上來說,目前這種前排僵持的局勢,才是多寧頓公園賽道比賽常見的景象。

  畢竟同樣動力的統規賽車完全靠尾流抽頭超車,一旦賽道寬度過於狹窄沒有足夠空間,短暫的「彈弓效應」消失之後,哪怕把油門踩進發動機都超不過對手。

  「詹姆士,車手北已經跟在科斯塔後面接近十圈,想必這就是他速度跟實力的極限,並沒有展現出什麼越級的車技表現。」

  麥克說這段話的時候,臉上帶著些許玩味笑容。

  在他看來詹姆士之前的言語,有些過於偏向中國車手。

  確實客觀來說,陳向北起步階段四圈超三車很亮眼,卻當不起什麼越級車手的評價!

  真當歐洲天才少年無人?

  科斯塔現在就已經展現出自己的實力,足足十圈陳向北都超不過去!

  麥克的這句解說,瞬間就引起了場內觀眾的共鳴。

  前面陳向北秀了半場,秉持著不打逆風局的心態,很多白人觀眾憋了許久。

  如今陳向北被科斯塔給死死擋住,看來不過如此。


  「科斯塔加油,不要給車手北任何機會。」

  「中國車手就是運氣好罷了,碰到了ART車隊的內鬥。」

  「前面超了幾個位置吹的震天響,真以為自己賽道開出來上帝之圈?」

  「我把話放在這裡,北超不過科斯塔,否則我就在賽道裸奔!」

  看台觀眾的火藥味瞬間起來了,甚至於還有極個別站起身來,朝著中國觀眾的位置進行挑釁。

  剛才這群中國佬不是狂的厲害,現在怎麼不吹噓了?

  「科斯塔,你表現的非常不錯,觀眾們都在為你歡呼,繼續防住北!」

  馬諾車隊的比賽工程師,非常合時宜的把觀眾反饋傳達給科斯塔,希望能給車手帶來鼓勵。

  「收到!」

  聽到車隊的TR,科斯塔語氣有些興奮。

  要知道在卡丁車以及F4級別賽事之中,他並不是什麼人氣車手,觀眾們的目光往往在馬格努森這種F1「世家子弟」,以及表現跟成績優異的維爾涅身上。

  現場自己成為了全場的焦點,這讓科斯塔熱血沸騰!

  順勢科斯塔還透過後視鏡,看了一眼跟在後面的陳向北13號賽車。

  自己這次已經徹底的看穿了中國小子,他無論如何都超不過去!

  就在科斯塔信心滿滿的時候,陳向北同樣收到了來自於車隊的TR。

  「向北君,科斯塔在T9施瓦茨彎(Schwantz),出現了走線不精準的問題。」

  「如果你準備超車的話,我建議你把超車地點放在T9施瓦茨彎,抓住他的走線失誤!」

  澤野弘樹可能有著老一輩日本車手相對保守的缺點,但這僅僅是職業環境或者說歷程造成的缺陷,並不是他業務能力上面的不足。

  相反澤野弘樹還有著老一輩日本車手,基本功極其紮實的優點。

  他跟水谷翔配合,居然靠著不算清晰的轉播畫質,硬生生找到了科斯塔的駕駛失誤地方。

  沒有人可以完美掌控整條賽道,既然陳向北在某些彎道有著過多修正的瑕疵,那麼科斯塔同樣擁有著走線不精準的問題。

  T9施瓦茨彎,就是陳向北的超車點!

  「澤野,你說的走線不精準,是指科斯塔過彎推頭嗎?」

  「向北君,你知道?」

  TR裡面澤野弘樹無比驚訝的反問一句,他完全沒想到陳向北早就已經看出來破綻。

  「嗯。」


  陳向北輕聲回應一句,相比較澤野弘樹通過錄像觀察,自己就跟在科斯塔後面跑了十圈,自然把對方走線給盡收眼底。

  科斯塔偏向於轉向不足的跑法,算是這個時代的主流風格。

  阿隆索、漢密爾頓皆是如此。

  正常情況下風格沒有優劣之分,可是在不同彎道特性面前,有些時候就會暴露出不足。

  比如說多寧頓公園賽道T8、T9這個組合彎,連續的高速右—左—右—左的轉向,讓賽車重心快速轉移,需要車手在兩彎快速調整方向盤角度,保持車身的整體平衡。

  轉向不足風格跑大開大合的彎道,面對方程式賽車一比一的轉向比,往往需要快速扭轉方向盤超過一百度,雙手處於一種極其彆扭跟不舒適的關節角度。

  然後緊接著又要反打過來超過一百度,差不多把方向盤左右加起來掄了個圓圈,沒有頂級的實力很難做到完全的極致精準。

  毫無疑問,科斯塔達不到這種實力。

  陳向北跟在後面幾圈,早就發現了科斯塔的走線失誤,只不過他沒有貿然發動進攻。

  前面迪克森的強硬防守,讓陳向北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現在「仇恨值」很大。

  如果沒有絕對穩妥的時機,強硬超車大概率會引發相撞事故。特別科斯塔上一站還被自己給耍了,新仇舊恨加在一起,這小子只要反應過來寧願撞車退賽,恐怕都不會眼睜睜看著超車。

  既然如此,陳向北沒有打草驚蛇,通過一圈圈的跟車讓對手逐漸放鬆,認為自己超不過去。

  「澤野,我現在距離馬格努森多遠?」

  「2.41秒。」

  「是時候了。」

  距離比賽結束還有十圈,陳向北想要追上馬格努森,意味著每圈要比對手快0.241秒。

  再加上超車需要時間,陳向北至少每圈要快0.3秒才能穩操勝券。

  那這一圈,就是陳向北超越科斯塔的時候!

  望著眼前的T8彎道,陳向北這時候一腳油門下全力加速,直接就咬住了科斯塔的車尾,此刻兩個人的車距已經可以用厘米來計算。

  科斯塔感受到身後由遠及近的發動機轟鳴聲,後視鏡裡面甚至只能看到陳向北的半個車身,不過他卻沒有過多的慌張。

  原因在於這套操作,陳向北之前玩過幾次,已經給他產生了一種「狼來了」的錯覺。

  接下來畫面也確實如科斯塔預料的那樣,陳向北跟著進入T8彎道並沒有動手。

  但是隨著出彎進入T9施瓦茨彎,科斯塔反倒方向盤轉向,由於被陳向北追擊讓他彎道速度偏快,賽車很明顯的出現了推頭轉向不足的現象。


  就在這一瞬間,導播畫面里陳向北的13號賽車,如同鬼魅一般出現在了科斯塔的側面,然後憑藉著更精準的轉向走線,快速的越過對手整個車身,無比順利跟精準的完成超車。

  整個過程之中,科斯塔只能眼睜睜看著陳向北從身旁過去,哪怕他想要強打方向盤變道,抱著兩車相撞的衝動去阻擋都無濟於事。

  推頭帶來的轉向不足,讓他根本就做不出任何動作!

  「NICE!」

  「向北君乾的漂亮!」

  「北哥NB!」

  超夢車隊P旁內直接沸騰了起來,陳向北真就做到了「言出法隨」。

  說在T9施瓦茨彎超越,就真的做到了超車!

  更為恐怖的一點在於,只有超夢車隊策略組,才知道陳向北早就把科斯塔給算計死了,對手從始至終的阻擋都只是黃粱一夢。

  這種敏銳的觀察力,以及跟車十圈的隱忍,完全超乎了新人車手的心態極限!

  以至於讓科斯塔本人,望著出現在自己前面的陳向北,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阻擋的很完美,全程沒有給對手任何機會,怎麼就這麼輕鬆的超車了呢?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GOOD!」

  詹姆士大喊了一句,同時把目光望向麥克。

  事實證明,車手北就是擁有越級的實力表現!

  「觀眾們,中國車手北在距離比賽還剩下十圈結束的時候,完成了對P2車手科斯塔的超越,他的前面僅剩下了領跑的馬格努森。」

  「說實話,剛才那一幕讓我沒反應過來,都不知道北如何做到對科斯塔的輕鬆超車,簡直就就如同閒庭信步一般簡單絲滑。」

  「要知道科斯塔來自於老牌車隊馬諾,他還拿到過英國卡丁車錦標賽的冠軍,這條賽道的熟悉程度遠超中國車手北。」

  「科斯塔沒能擋住北,剩下十圈占據絕對優勢的馬格努森,能坐穩自己的冠軍寶座嗎?」

  沒有人知道這個答案,可是得到車隊TR告知的馬格努森,內心裏面卻萌生出不詳的預感!

  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何會產生這種感覺,領先兩秒多擁有著絕對優勢,陳向北別說是產生威脅,恐怕就連能不能追上來看車尾燈都是一個問題。

  有什麼好不詳的?

  理論上陳向北追上去奪冠的希望很渺茫,可是他的表現卻已經贏得了現場中國觀眾的認可。

  罰退五位從P6追到了P2,並且很明顯「賽道公敵」的身份受到特別關照,依舊不屈不饒的超越了一名名對手,陳向北已經做到足夠好了。


  「陳向北,加油,你沒有給中國車手丟臉!」

  「北,肆意飛馳吧,你已經做到了極致。」

  「無論是否成為冠軍,我都為你感到驕傲!」

  無數加油吶喊聲響起,相比較常規期望車手奪冠的呼聲,哪怕陳向北現在僅僅排在P2的位置,現場的華人華僑觀眾就已經無比滿足。

  陳向北已經創造了太多超乎預料的奇蹟,他相當於在中國方程式賽車這塊貧瘠的沙漠地,誕生出來的一株野草,正在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肆意生長。

  野草,你不能奢望它瞬間長成參天大樹。

  他已經表現的足夠好了!

  賽道中國觀眾的滿足,陳向北不知道。

  哪怕就是知道了,他也不會就此止步!

  沒有了前車科斯塔的阻擋,陳向北提升圈速快的驚人,距離比賽結束還剩下五圈的時候,他刷紫跑出來了1分09秒155的正賽最快單圈,接近於多寧頓公園賽道的正賽記錄。

  要知道這不是在比賽後期階段,特意進站換上新胎刷出來的最快圈速。

  目前的輪胎損耗情況下,能跑出接近賽道記錄圈速,真的已經非常驚人!

  「澤野,我距離馬格努森還有多遠?」

  「1.09秒。」

  回答這個數字的時候,澤野弘樹感覺自己聲音都有些顫抖。

  他真的沒有想過,陳向北有機會追上馬格努森。

  更沒有想過,這個中國小子還打算拼冠軍!

  賽車一圈圈的飛馳,望著大熒幕上不斷拉近的車距,現場觀眾們反倒安靜了下來。

  每個人都死死盯著賽道上最前方的兩輛賽車,想看看陳向北能不能最終追上馬格努森,並且對冠軍席位發起衝擊。

  與此同時跑在最前面的馬格努森,聽著車隊不斷匯報的兩車差距,他真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明明最後幾圈自己也在推進,為什麼雙方車距還是快速拉近,難道說車手北的輪胎特別耐磨一些嗎?

  其實不是陳向北的輪胎耐磨,而是他跟在科斯塔車後這麼久,除了觀察對方的走線失誤之外,就是利用尾流進行保胎。

  相反處在領先地位的馬格努森,為了保證絕對的優勢不斷推進,就是不想給科斯塔吃到自己尾流,形成F1裡面常見的「開火車」畫面。

  重油推進對輪胎的損耗,要遠遠大於現在陳向北的輕油推進,兩者對比起來自然圈速差距巨大。

  當比賽還剩下最後兩圈的時候,陳向北終於來到了馬格努森的車後,並且還順利吃到了尾流。車速再一次獲得提升,兩車瞬間拉近相距不到5米!


  準備好向我發起進攻了嗎?

  望著後視鏡裡面13號賽車,馬格努森可謂是一臉的冷漠。領先了一整場,最後時刻被人給追上,換誰心裏面都不爽。

  陳向北同樣面無表情,內心裏面卻充斥著戰意。

  接下來將跟未來真正F1車手,進行一場正面的攻防對決,很難不讓人感到期待。

  尾流效應帶來的車速加成,註定陳向北的速度要比前車馬格努森要快。他沒有絲毫的遲疑,當即變道抽頭利用「彈弓」效應發動攻勢。

  馬格努森的反應很快,幾乎第一時間就做出了防守邊線,把陳向北給擋在車後。

  對此陳向北早有預料,馬格努森要這麼好超越的話,那他在未來就不會成為F1車手。

  但比賽僅剩下最後兩圈,陳向北沒有足夠的時間跟馬格努森進行攻防纏鬥,他必須展現出自己絕對凌厲的攻勢,徹底擊碎對手的任何防守!

  賽道上出現了極其精彩的一幕,陳向北在最後兩圈不斷發動進攻,馬格努森的防守同樣十分堅決迅速,兩人展現出漂亮的攻防對抗。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馬格努森感覺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彎道陳向北好幾次走交叉線的超車,要不是自己從小練習卡丁車賽道經驗極其豐富,可能現在已經被對手給超車成功。

  為了避免這種彎道並排交叉線的情況再度發生,馬格努森直接在剎車區二次表現,採取「畫龍」的方式不給陳向北超車時機!

  FIA對於二次變道的規則完善,還得等到2011年修訂,馬格努森賽道畫龍的操作雖然很噁心,但卻只能算擦邊不違規!

  比賽只剩下最後一圈,望著遲遲超不過去的陳向北,很多人都已經把心臟給提到了嗓子眼,難道說真就無法完成逆襲的奇蹟嗎?

  但就在這個時候,陳向北再一次利用彈弓效應加速,只不過相比較正常的超車要更偏左一些。馬格努森見狀,同樣左打方向盤變線防守,陳向北卻當機立斷往右反打,迅速的變線讓賽車都出現了燒胎跡象。

  面對陳向北這種「欺騙」超車操作,馬格努森不是什麼菜鳥,想要騙過他根本不可能。

  他隨即右打方向盤變了過來,反正是不給陳向北任何的超車空間!

  只不過這一次,陳向北不是想要超車,他是打算更快過彎。

  陳向北右打方向盤,直接騎上了彎道路肩,右側輪胎甚至開到了更外側的砂石緩衝區,用著堪稱「抄近道」的方式切彎。

  輪胎捲起的砂石漫天飛舞,馬格努森意識到情況不對想要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

  陳向北的車頭越過了他的後輪,然後是車身,再然後是前輪跟鼻翼。他只能用著滿臉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陳向北完成超車出現在自己的前方?


  這算是超車成功了嗎?

  每個人腦海中都出現這樣的疑問,陳向北「切西瓜」算不算違規,會不會跟之前判罰不當獲利那樣,輪胎出白線需要交換位置。

  這裡面唯有奧德托,臉上浮現出一抹深意笑意。

  這小子真是把當年塞納上帝之圈的錄像看出精髓了,連賽道布局變更的情況下都知道這條走線方式。

  當年這屬於常規走線,路面鋪設著瀝青。只是隨著賽道布局變化,這裡部分成為了砂石緩衝區。陳向北輪胎確實出了白線,可他並不是四輪全部出去,意味著沒有違規。

  前面沒有人去做「抄近道」舉動,在於砂石對輪胎傷害很大。現在到了最後一圈,陳向北不用再考慮輪胎損耗問題,他可以盡情極端走線!

  能走出這條切彎線,不僅僅是車技的展現,還代表著陳向北把多寧頓賽道給研究透了。

  除了奧德托這種圍場內呆了幾十年的策略組,並且見證了94年F1大獎賽,恐怕在場大多數車隊策略組成員,都不一定清楚這條冷門到極致的切完線。

  做到了這個份上,哪怕對低級別方程式成績沒多大感覺的奧德托,都不得不承認陳向北的冠軍無可爭議。

  實至名歸!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