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第108章 先臣後妻,小萬曆選皇后的標準

第108章 先臣後妻,小萬曆選皇后的標準

  第109章 先臣後妻,小萬曆選皇后的標準

  十月十五日。

  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呂調陽三年考滿。

  小萬曆賞賜其羊一隻、酒十瓶、鈔二千貫,加太子太傅,給予應得誥命,蔭一子為中書舍人。

  可謂恩賞有加。

  

  當日午後。

  呂調陽便上奏推辭,表示自己「才德不足,虛庸無補」,拒受太子太傅之榮銜。

  此非真正的拒絕,而是「三辭三讓」的朝堂慣例。

  官員至少需要推辭兩次,才能在「聖意難違」的情況下接受,並呈遞感恩奏疏。

  若直接受銜,將會遭到科道言官的彈劾。

  與此同時。

  十月十六日,少師兼太子太師的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九年考滿。

  小萬曆的恩賞更加大方。

  首先,特進左柱國,升太傅,所有兼官照舊,賜宴禮部,蔭一子為尚寶司丞。

  然後,小萬曆又賜銀二百兩,坐蟒、蟒衣各一件,紵(紵)絲四表里,茶飯五桌,羊三隻,酒三十瓶,鈔五千貫,外加祿米一百石。

  張居正當即呈遞奏疏推辭,拒接「太傅」之榮銜。

  當官員們聽到小萬曆加封張居正為「太傅」後,都甚是驚訝。

  此乃違反大明常例的一個加封。

  太傅,正一品銜,乃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次席。

  地位僅次於太師。

  三公多為高官致仕後追封,在職時位列三公,可謂一名士大夫官員的最高榮耀。

  放在百家議政之前。

  必然會有官員上奏稱:上對張居正皇恩過重。

  但經歷過小萬曆護張居正後,即使小萬曆直接加封張居正為太師,贈上柱國,恐怕都不會有官員膽敢提出異議。

  ……

  接下來的幾日。

  大明朝經常發生的「皇帝再三任命,臣子瘋狂推辭」的拉扯場景,在小萬曆與兩位閣老的身上上演著。

  此事可是苦了當值記錄起居注的沈念。

  因此事與皇帝密切相關,且能彰顯儒家「君子不居功」的美德與大明官場禮制。

  故而沈念這幾日的起居注,明顯變長了許多。(起居注內呂調陽推辭奏疏如圖)

  ……


  十月二十五日,天氣晴冷。

  文華殿,日講。

  小萬曆坐在桌前正在批閱奏疏,沈念以起居注官站於一旁。

  這時,小萬曆微微皺眉,看向沈念。

  「沈編修,呂閣老已呈遞謝恩奏疏,同意擔任太子太傅,元輔……元輔為何又要推辭?這已經是第三道推辭奏疏了!」

  說罷,小萬曆將奏疏遞給了沈念。(起居注內張居正推辭奏疏如圖)

  沈念仔細一看,想了想,拱手道:「陛下,張閣老已說的非常明白了!」

  「此恩銜太重,外加為非分之恩、逾格之賞,日後易濫,當下不能受,臣建議陛下同意張閣老所請。」

  「朕也是為了新政更好地開展,元輔不會不明白朕的心意吧?」

  沈念微微搖頭。

  「陛下,閣老不受,也是為了新政。」

  「一些官員反對的其實不是新政,而是閣老,陛下在議政台上已表達了對閣老柄國的態度,而今再加恩,反而會使得一些人將對閣老的不滿轉移到新政之策上,待新政大成,再授閣老之三公榮銜,或許會更好!」

  沈念讀懂了張居正的想法。

  他若二辭,或是假辭,但三辭,必然是真辭。

  小萬曆想了想,點頭道:「好吧,既然元輔執意不受,那朕就同意他的辭讓。」

  說罷。

  小萬曆在奏疏上寫道:朕特准元輔辭免太傅,伯祿,成卿忠志,用立臣極。其餘常典,悉宜勉承,以見君臣相體之義,慎勿又辭……」

  片刻後。

  小萬曆看向一旁的當值太監張廷,道:「去為朕倒上一杯茶來。」

  「是!」張廷快步退了下去。

  御案上,杯盞中,茶尚滿,且並未涼。

  小萬曆讓張廷去倒茶,暗含之意是:讓他離開一盞茶的功夫。

  後者心領神會。

  這時,小萬曆從奏疏中抽出一份文書,遞給了沈念。

  「沈編修,你先看完,然後為朕拿出一個主意!」

  「臣遵命!」沈念接過文書。

  沈念本以為是小萬曆難以解決的政事,哪曾想打開一看,此文書竟是兩宮太后未加章印的誥諭。

  誥諭所言之事是:為小萬曆選後。

  「皇帝年及婚期,宜選賢淑,以為之配,特令禮部榜諭在京順天等八府,及南京、淮安、徐州……帶下官員民庶善良之家……擇其父母行止端慎,家法嚴整,女子年十四、十五,容貌端莊,德性純美……有司以禮令其父母親送赴京……」


  沈念看完後,不由得面帶疑惑。

  「為陛下選後,乃後宮之事,不知陛下要臣拿什麼主意?」

  小萬曆看向沈念。

  「兩位母后選皇后,定然是選她們喜歡的,她們喜歡的,朕大概率不會喜歡,朕想要親自做主選後,不知沈編修可有良策?」

  沈念面帶無奈,小萬曆儼然已將他當成身邊的張子房了。

  遇事不決,便問沈子珩。

  沈念想了想,問道:「陛下,不知您想找一個什麼樣的皇后?」

  「朕曾聽聞過太祖皇帝與孝慈高皇后(馬皇后)從布衣蔬食走到錦衣玉食的夫妻恩愛故事,也曾聽聞成祖皇帝與仁孝皇后(徐皇后)青梅竹馬、相知相愛的故事,朕……朕想找一個喜讀書、聰敏可愛,與朕能夠聊得來,關鍵是不會處處約束朕、管教朕的皇后。」

  聽到最後一句,沈念才聽明白。

  小萬曆是覺得李太后選皇后,定然會選一個「小李太后」。

  這是剛獨居沒多久的小萬曆,絕對不能接受的。

  外加他又看多了一些閒書,還正是春心萌動、嚮往愛情的年齡,故而產生了這樣一個要親自做主選皇后的想法。

  大明祖訓:所有天子、親王后代、妃子和宮嬪,必須謹慎挑選良家女子。

  發展到當下。

  皇帝選皇后,一般都是從較為底層的官員或百姓家中挑選,以避免外戚專權的情況。

  李太后、張居正以及滿朝文武,根本不在乎小萬曆喜不喜歡未來的皇后。

  甚至更傾向,小萬曆不喜歡皇后。

  因為小萬曆若沉迷後宮,沉迷美色,那儼然就是走了先帝的老路。

  在他們眼裡。

  小萬曆娶皇后的最大意義是:立後之後,便能冊立多個嬪妃,便能為皇家增添子嗣。

  至於愛情。

  他們都是過來人,信神信鬼都不信這種玩意。

  沈念想了想。

  他並不打算為小萬曆想出一個「讓他親自選後」的計策。

  也想不出。

  當下的男女成親的規矩,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皇家更甚。

  李太后定下誰就是誰,就連張居正都無法反駁,怎麼可能令小萬曆親選親定!

  並且。

  沈念隱隱約約記得,李太后為小萬曆選擇了一位甚有賢德的好皇后。


  隨即,沈念開了口。

  「陛下,臣以為您不宜親自選後,也實在想不出使得您親自選後的計策。」

  「首先,為陛下選後乃後宮太后之責,陛下與前廷之臣,都不應僭越。其次,即使是陛下親自挑選,恐怕也會被太后調教成她想要調教成的模樣。」

  「陛下,您乃大明的君主,此番挑選皇后,乃是為國選後。」

  「您須明白,皇后首先是您的臣,而後才是您的妻,她必須具有的是統攝後宮的能力,而不是喜讀書,不會約束管教您……」

  「後宮不寧,前廷必亂,臣以為在挑選皇后這方面,兩位太后的眼光更好一些……」

  「另外,臣建議,陛下應少看一些有關才子佳人的閒書了!」

  在沈念心裡,世上存在美好的愛情,比如他與顧月兒。

  但皇帝不配擁有愛情,甚至不能擁有愛情。

  他們擁有愛情。

  有可能會對這個世界造成巨大傷害,比如:李隆基與楊貴妃。

  「朕……朕真是萬事不自由啊!」小萬曆微微撇嘴,喃喃道:「讓朕再好好想一想吧!」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