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章 群星閃耀時,幕府,賣官鬻爵!
第1571章 群星閃耀時,幕府,賣官鬻爵!
明應四年十月初,蝦夷地,羊蹄山西北,尻別川入海口。
山林初靜,是十月的蝦夷。遠山從東南而來,披著金紅的深秋。楓葉簌簌,松林深深,蝦夷鹿踏枝作響,月輪熊悠聲咆哮。這是農耕與漁獵的分野,也是阿伊努與和人的分界。而當林鴉飛過山間的部族小村,飛過晨霧繚繞的林間梢頭,便相逢了沿著海岸的昆布曬場,遇著了小小點點的阿伊努漁船。
「沙…沙~」
「嘩…嘩~」
「嗚…嗚!…」
風吹過海岸的草場,浪拍卷嶙峋的岸礁。鯨魚的遠唱,像是天地間蒼涼的回音,從秋至冬,從山到海,再從岸邊的阿伊努小屋,最後飄到停泊的大型關船之上。
這艘關船上經幡飄揚,僧兵手持刀弓,在船頭船尾戒備。船中的甲板處,卻鋪上了一大塊近江白布,安上了個精巧的茶几,又墊上了兩塊蒲團。蒲團上,正跪坐著兩個和人,相對飲茶。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其中一人光著腦袋,戴著佛珠,披著大紅的僧袍。另一人則留著短髮,戴著金符,套著灰白的祭袍。此刻,光頭的大和尚搖頭晃腦,短髮的祭司笑著點頭。兩人言笑晏晏,氣氛極為融洽。
「…山不語,而萬象生焉。海無言,而我心如鏡。這蝦夷的空寂之景,可真是令我難忘!時隔數月再回,只聽法音流轉,直入心中…真如《楞嚴經》所說,『一切浮塵諸相,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好極,好句!主神庇佑!覺慧僧正,您可真是佛光璀璨,佛法自蘊。這一言一行,都流露出禪意與妙趣啊!」
「哈哈!家弘君,佛意山海,萬象沉浮。你既然有大緣法,能在這山海交匯的空寂處修行,卻比我在近畿大寺要清靜太多。想必是日益精進,煩惱不侵,而妄想不生啊!」
「啊哈!覺慧僧正,我可不敢說修行。眼下,我信了膠人的主神,已是遵循著奉功之道,是以大功績而證大虔誠,從而直入無上妙諦。這膠人信仰的山崖,卻不能一朝頓悟,必須得從崖底往上,一步步攀登到崖頂才行啊!」
聽到這,覺慧大和尚神情一動,若有所思。他緩緩放下手中茶杯,看著龍造寺家弘脖頸的太陽金符,低笑問道。
「哦?家弘君,這黃金部族的信仰,膠人的主神,竟是苦攀與奉功之道?」
「正是!這從一級的村中祭司,到四級的教區總祭司,可正是一級級的石崖。而這向上的攀登,非得憑藉著傳教開拓的功績,積功奉獻,才能往上爬的!」
「哈哈!積功奉獻,如此入世的信仰,倒有些大海對面,明國儒學的特點了。那這石崖的頂端,又是誰呢?」
「噓!不可說,不可說!這石崖的頂端,可是一位真正的『知見圓明者』。哪怕不是在世的『覺者』和『覺有情』,至少也是開了『佛眼通』的大阿羅漢…我從東海歸來,這沿途的萬里,包括和國的一切,可都在這位『知見圓明者』的預言之中啊!…」
提到那位「真實不虛」、「切實存在」的主神先知,龍造寺家弘的臉上,浮現出由衷的畏懼與忌憚,連名字都不願意提起。他停下話語,默了片刻,才拿出隨身的《阿利經》,不自覺的放低了聲音。
「主神庇佑!覺慧僧正,實際上,我看這膠人的信仰之道,古風極厚。猶如莽荒中染血的枯木,過剛、過簡而易折。而現在,這枯木能夠逢春,抽出新芽萬里,卻是全憑這位『知見圓明者』十幾二十年的立言、預言與傳教!這一位尊者,哪怕不是開創釋教的釋迦如來,也至少是創立天台密宗的始祖,是最澄上人這樣的人物!…雖然難以置信,但他恐怕確實是一位,宿慧轉世的在世法王…」
「佛祖啊!這支黃金部族的信仰領袖,竟然是一位知見圓明者?一位佛眼通的大阿羅漢?甚至是一位宿慧轉世的在世法王?!這種末法之世,竟然還會有大覺悟者存於世間嗎?…」
覺慧大和尚蹙起眉頭,心中實在難以相信。但他看著龍造寺家弘真實敬畏的神情,沉吟許久後,也從懷裡拿出一本翻出毛邊的《阿利經》,笑著道。
「這半年來,我閒來無事,也常翻閱這本東海經文。原以為這經文『通俗平易』、『義理簡約』、『因明未證』,或許有許多可以改進和增補的地方。但現在看來,怕是其中『微言大義』,或是『翻譯不明』,是我沒能品出『東海大阿羅漢』的宿慧真義了…」
「呃…想來確有可能。祖祭司艱難西渡而來,所帶的經文並不多…而東海流傳的『真經』,恐怕是沒那麼容易傳來吧?…」
聽到大和尚的話,龍造寺家弘神色微妙,臉上的表情也有些變化。對王國祭司們必讀的《阿利經》,他反覆讀過許多遍。只是這經文裡的義理論證和因明邏輯,和之前讀的佛經相比,差距確實是很大,通俗簡易到讓他懷疑。
但面對那些淳樸無畏、信仰狂熱的膠人武士,龍造寺家弘也不敢多說什麼,只是心中暗暗腹誹。他尚且有這樣的感覺,對佛學精深至極的覺慧大和尚來說,這《阿利經》讀起來,那就更是「我上我也行」,「不如讓我來寫了」。而判斷出東海祭司的「文化水平」後,覺慧也確實是生出了些其他的念頭,就比如狡兔三窟的退路…
「咳!覺慧僧正,您這次前來,想必不是和我飲茶論禪的。看您這紅光滿面的模樣,看來近畿的事情,都平的差不多了?那斯波榮棟的幕府官職?…」
「哈哈!《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叢生,無法而不造。』…以老衲的修為,雖然還不能自空中造法,卻能依著人心做畫。」
「這幕府中紛繁的關竅,這寺社中爭奪的名利,都在老衲明鏡一樣的心中吶!哎!我也不是愚狂,這大寺僧正之位,除了我外,其他幾個師兄弟都是坐不穩的。他們沒我這種本事,明白嗎?能力不夠,修為不行啊!…」
「所以,佛祖見證!對我來說,這『平帳』不過舉手之勞,而『買官』則是奔波之苦。只要有黃白的佛寶,用在最合適的有緣人身上,撬動最微妙的關竅…那就是因緣和合、命中注定,是『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啊!…」
覺慧大和尚一臉慈悲,講著幕府與寺社內的利益勾當,如同講著最精妙的佛法。而龍造寺家弘瞪大了眼睛,恨不得洗乾淨耳朵傾聽,不落下任何一句。這些幕府最高層的人際關係,可不是他這種肥前武家能夠聽到、利用的。也只有這些大寺背景的近畿高僧,幾乎融在幕府的高層里,才能借著「佛法與金光」,在其中上下操弄。
「你問具體的佛法?不可說,不可說!…哈哈!看你心誠,那我就說一點吧。這斯波氏蝦夷管領的職位,義澄將軍既不在意,也知道的不多。而真正管事的,則是『妙善院大禪定尼』…噢!你沒聽過?哈哈!其實就是御台所『富子殿』,對,日野玉夫人的旨意!在整個幕府,除了新掌權的細川政元,也就是這位『富子殿』的權勢最大了!至於義澄將軍,還沒到親政的時候呢…」
「佛祖啊!為了求這一道旨意,我可是行了三個月的精妙『佛法』,在妙善院撒出去許多的『金光』。而對『富子殿』來說,斯波氏的家格本就足夠,名分與法理,都是我天台宗送到手上的。她只要開了佛口,這一道旨意下來,義澄將軍再用了印…從幕府轉一圈出來,僅僅一個月不到,事情就板上釘釘的成了!哈哈!成了!!…」
覺慧大和尚大笑出聲,臉上的慈悲也變成了得意。山靼黃金部族給出的七百斤黃金,他拿出兩百多斤平了關船的帳,拿了兩百斤買了出雲的硝石,一百來斤上下運作幕府買官,最後還結餘了一兩百斤黃金!
這可比搶劫來錢快多了,是真正憑著「佛法」的本事吃飯!說起來,他也是佛法精深的高僧,比起動嘴皮子、操弄人心,打打殺殺這種事情,確實不是他所擅長的。而眼下就是結尾款的時候了!後續的三百斤黃金,才是真正的利潤大頭,是都要落入他腰包的…
「彌住!拿來吧,幕府的文書!」
覺慧大和尚喝上一聲,伸出手來。彌住僧便低頭垂目,遞上一卷繫著金線的幕府《御教書》。這種冊封文書的等級,幾乎是室町幕府最高的一檔,比《奉書》和《安堵狀》高的多。而龍造寺家弘迫不及待的打開,就看到那龍飛鳳舞的漢字,正是幕府冊封守護代的正式格式:
「右件、斯波榮棟、可被仰付為蝦夷守護事。仍以此被仰付者也…」
「斯波氏代代效忠幕府,自義重以來勳勞可紀。今榮棟承其家業,器識端直、武略具足,素著鎮邊之能。近者蝦夷地邊患未靖,賊徒間發,海道不寧。故特令榮棟鎮撫一方,以安夷務,為『蝦夷守護』,統領津輕海峽以北,蝦夷地諸館…」
「可令統攝所隸諸地兵馬、驅除亂徒、聽斷軍民訟累,及收舊例課役…」
「若有抗命不服者,令以守護法度施行可也。自今以往,不得他人輒擅干預…」
「仍下斯教,仰爾遵行…」
「明應四年九月一日。」
「征夷大將軍義澄(花押)」
「主神啊!蝦夷守護代的幕府官職!真正的冊封文書!…」
龍造寺家弘飛快的看了一遍,臉上露出難以抑制的喜色。作為武家嫡流,沒有人比他更懂,這份文書所代表的武家名分與法理!
有這樣的冊封文書所在,王國對蝦夷地的和人諸館,對南邊的蠣崎氏,就終於有了居高臨下的出兵理由,有了「統攝兵馬、聽斷訟累、收取課役」的軍事、刑事、稅收權限,也就是整個蝦夷地中無法否認的統治權!
而這份和人各氏族間通行的法理,也正式讓王國披上了一層「斯波氏」的外衣,再也不是什麼山靼蝦夷的蠻族了,不會再被奧州的各和人氏族群起而攻之。從此,王國就真正在和人諸部中立下了根腳,像是土豆的根系扎入蝦夷的土中,有了更廣闊的成長潛力!
「蝦夷守護!蝦夷斯波氏,在蝦夷地開拓築城,立下根腳…不!以斯波氏的家格,完全可以更進一步,成為蝦夷管領,變成奧州斯波氏!而後,依靠王國的黃金與山靼的甲兵,南下進軍奧陸,謀求南部氏的沃土,甚至再往南、往南!…主神庇佑!主神庇佑!!…」
這一刻,紛繁而無限的未來,都在龍造寺家弘的腦海中翻騰。他臉色發紅,呼吸也急促起來,正要把這《御教書》收入懷中。覺慧大和尚卻驀然伸手,把這冊封文書按在茶几上。然後,他一臉慈悲,笑著道。
「家弘君!不要急。除了這份《御教書》,我這三艘船上,還有千斤硝石,千石米糧,十幾戶近江收攏的斯波領民,幾個會築館的匠人…」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這筆說好的大生意,我本想和祖善友親自來做。但祖善友既然不在,由你來全權做主…那也是極好的!我看你與我,這緣法也是大的緊呀!未來可期,未來可期…」
「哈哈!你說的不錯!森師弟如何能與我相比?我能賣的,他可賣不了…好了!出家人明心見性,不說誑語。我就攤開說吧…」
「三百斤黃金拿來!這冊封文書和船上貨物,就都歸你們了!…」
「主神啊!三百斤黃金…三百斤!…這還是我第一次,全權經手這麼大的一筆巨款!…」
聽到這說好的尾款,龍造寺家弘眼神閃動,張了張嘴,看向西方的晚霞。
十月的蝦夷地日光短促,午後即暮,晚來即凍。而當太陽落下,群星就會從天際升起,閃耀在遼闊的天河上。而此情此景,豈不正像是紛亂變化、權威衰退的幕府日暮?當幕府的太陽落下後,這天河群星,又有哪一顆是斯波氏,哪一顆是他龍造寺家呢?或許,這個覺慧大和尚,真是一份難得的緣法。能夠在並不遙遠的未來,為他重返九州島,幫上關鍵的忙…
「好!三百斤黃金,就三百斤!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這就請岸上的山靼武士前來,把準備好的黃金帶上來!…」
片刻沉默,龍造寺家弘展顏一笑,終於顯出武家嫡流的氣魄。他雙手合十,對覺慧大和尚行了一禮,在蝦夷之海的晚霞中,沉聲念道。
「譬如黃金,埋在土中,其性不失;如是佛性,雖在眾生之身,終不滅失…」
「主神庇佑!覺慧僧正,我們的黃金交易,佛性自蘊。這後續的交易,可還長著呢!明年的黃金貿易,也依然是我負責。您手中的米糧鹽鐵、工匠農人,都可以早早做些準備!等五月開春,我們還在這裡,共享一份善緣!…」
「是極!是極!禮讚維齊洛波大神佛,知見圓明大阿羅漢…南無東海佛陀!…」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