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拒絕(1/4)
第430章 拒絕(1/4)
🎇sto9.com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TVB港劇,排名第一的應該是《大時代》
92年的劇集,但往後的30年裡,丁蟹這個角色始終「活躍」於各大文字和視頻平台上。
後來港綜流行,丁蟹也是各路港綜文必然會提及的角色丁蟹這個角色太經典了。
各類影視作品,反派再怎麼奇怪,再怎麼壞,或者再怎麼變態、反社會,他都遵循基本的邏輯。
丁蟹跳出了這個條條框框,但是又在情理之中。
千禧年之後,尤其是10年之後,港劇就很難了!
20年之後,更難吹上天的《新聞女王》,看得人特無語不是,上個班,打工人而已,搞的你死我活的,有那個必要嗎?
真分不清他們是在公司還是在宮裡!
香港影視圈,基本形成了一套立體防禦,拍的好的,就大肆鼓吹,貶低內地;
拍不好的,就拼命拿內地審核嚴格做藉口還有一堆自媒體跟著吹逼踩一捧一,挑起內地香港影視對立,《明日戰記》也這麼玩過然後古天說「自砍片酬,也沒人投資」
咳咳—
《星你》還在持續發酵中,沈言這幾天一直待在劇組,也沒怎麼出去,就請假錄了兩期《夢想的聲音》,能明顯感受到自己受歡迎但言哥一直很紅,所以,他也沒怎麼在意,直到前兩天工作人員告訴他有幾千人包圍了《夏洛》劇組他才知道《星你》火爆到什麼程度了!
哦,關於幾千人集體包圍《夏洛》劇組-劇組差點報警,最後沈言出面,說了好幾句軟話,每人請了一杯奶茶,她們才離開。
沈言看了看已經打開平板的楊蜜,小聲問了句:「這個劇有這麼火嗎?」
「很火!」楊蜜隨口道:「我聽說章紫怡對自己的經紀團隊發了脾氣差點解僱了自己的經紀人!」
「不會吧?她不是靠著《一代宗師》翻身了嗎?」
「但她的國民好感度不夠·景恬因為這部劇,漲粉500萬了,還在增長中!」
「那是因為之前她的粉絲太少了!」
「官宣了13項品牌推廣、代言聽說還有二十幾個正在談」頓了頓,楊蜜來了句:「聽說她的片酬占到了80萬一集!」
「太誇張了吧?」
「一點也不誇張—」楊蜜擺手:「你別打擾我看劇—」」
沈言則起身他準備去陽台給施施打個電話《星你》火爆,施施·應該挺難受的,畢竟這個劇,沈言居然沒找她。
施施倒也還好,她也追了《星你》,感覺自己沒法像景恬那麼放鬆當然,遺憾的感覺肯定有。
畢竟,沈言告訴她《星你》的火,屬於天時地利人和一一央視獨播,平台力量足夠;
明星集體推薦;人和嘛-則是同檔期的選手普遍偏弱!
《隋唐演義》、《美人無淚》、《天真遇到現實》、《今夜天使降臨》以及幾部抗日神劇就完全不是對手。
「我今年沒啥安排·除了拍《火星救援》,再幫著趙麗影演部戲,要不要陪你弄一部電影?」
「..·你不是要休息嗎?」
「感覺你心情不好—」
施施搖頭:「我也準備休息兩個月,我不想拍戲—」
沈言點頭:「那到時候我們一起」」
掛斷電話,正準備回房間休息,接到了楊思維的電話:「《一代宗師》辦首映我不想去!」
「我不可能跟王佳衛合作,他太墨跡了—」
拍王佳衛電影,你不僅要長得帥、演技好,更重要的是,脾氣要好要接受他的墨跡!
項目周期太長,劇本隨時改,檔期算不准,演員演半天,你都不知道他最後會怎麼剪,可能最後成片中,壓根就沒有你什麼事。
你還不能抱怨!
張震,那麼好的演員,出道就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演了四部王佳衛的電影,
一剪沒了兩部個人建議,王佳衛非常適合去學建模做動畫,別TM折騰活生生的人了!
好吧,王佳衛其實還可以,至少他真的做出了作品,很多導演,沒有王佳衛的才華,
卻得了王佳衛的病。各種虐待演員,整演員,最後拍出的不過是普通片子,甚至爛片。
典型的就是路川,《南京!南京!》、《王的盛宴》各種折騰演員」
拍《南京!南京!》為了解決場地問題,帶著高媛媛跟當地各路官商人等組飯局喝酒這是他接受記者採訪時當美事說的。
《王的盛宴》,打算在張震身邊放條蛇,拍他的恐懼,張震差點毀約,最後還是路川妥協了,人和蛇分開拍的。
包括《749局》一一據演員描述,當時拍的時候都是沒有劇本的,拍攝內容靠導演口述。
對了,說個小插曲:最開始找他指導亞運會,把亞組委氣的,最後現在連他是總導演這件事兒都不提了,各個官網上都寫的是沙曉嵐,這種除了拍個宣傳片兒,剩下啥都不想千,就想拿錢的行徑,實在讓很多人惱火扯遠了。
「我不去—」
「很多人嘲諷章紫怡關我屁事,是她自己不接《星你》的,又不是我不找她!」
「我也不會跟章紫怡合作,她的氣質跟我的電影不搭。」
「嗯,就這樣,先掛了。」
掛斷電話,看了眼時間,沈言很乾脆選擇了關機電影市場《十二生肖》總算實現了反超,但有點晚了從12月31號到1月8號,八天時間,票房2.8億,累計票房超過7.5億,不出意外,應該能拿8.5億以上票房,但超過9億有點難!
進入一月後,《泰》的票房增速明顯放緩。
截止1月8號,《泰冏》上映28天,累計票房11.82億,不出意外,超過12.5億票房成就應該能達成。
沈言發了微博「恭喜《泰》票房取得佳績,祝賀徐爭導演應該再有半個月,《泰冏》就該超過《大人物》的票房成績了繼續加油,願國產電影越來越好,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優秀國產電影,也期待出現另一部國產電影打破《泰》的記錄!」
他發完微博,然後馮曉剛也發了微博『買票看了,也樂了,恭喜徐爭贏了票房。我也是打那兒過來的,路還長,再接再厲!
呢,收穫的評價不一樣前者被認為大氣,《大人物》海外成績可是有著3800萬美元,其中北美票房超過260
萬美元,韓國觀影人次超過375萬,票房接近1900萬美元;
馮曉剛則收穫了『酸味太濃!』、『馮導還是拍喜劇吧,探討人性又不能和不敢深入,搞得不倫不類,太做作了。』之類的評價徐爭到是姿態放的很低,分別回復沈言還是有馮曉剛,語氣很恭敬:「在導演這個領,我域還是小學生,需要各位前輩的提攜,也希望大家不要只以票房看待我的電影,共同給中國電影市場一些正能量。」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