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被欺負的軟柿子
第222章 被欺負的軟柿子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馬尋小心眼,朱元璋也好不到哪去,所以互相戳肺管子就時常出現了。
說句不客氣的,有些時候看到對方太得意,心裡反倒是有股子邪火。看到對方啞口無言的樣子,心裡就暗爽了。
馬尋只能暗爽,朱元璋則是毫不掩飾自己的幸災樂禍、得意洋洋。
朱元璋一邊走,一邊問道,「你現在身上多少官職?」
「大都督府的右都督,中書省的平章政事。」馬尋就說道,「算上東宮的太保,領著國子學,也就是這些了。」
朱元璋微微點頭,又問道,「你管了多少事?」
這一下馬尋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千了不少事情。
可是他所做的那些事情,很多都是和他的「本職工作」不沾邊,乍一看就是不務正業了。
看到馬尋無話可說,朱元璋繼續說道,「那在朝堂之上,你覺得有多少人和你一樣尸位素餐?」
馬尋也不好多說,因為朝堂上的事情確實了解不多。
可是『尸位素餐」,不應該這麼評價我啊!
「你姐前些天和我說過,宋朝官員,官多但是不管事。」朱元璋就說道「這可不行,既然在任上就得辦事。」
馬尋點頭,他也有認可這些事情。宋朝的官員實在太多,一個職位配了好幾個官員,那可不就是在資源浪費麼。
朱元璋繼續說道,「宋准土地兼併,百姓沒了地就成了流民,就被朝廷塞進軍中。這麼一來,軍隊還有什麼戰鬥力!」
這一點馬尋自然也不反對,宋朝的軍隊戰鬥力不足,不只是重文輕武的原因,兵源方面也出了問題。
朱元璋有些自得的說道,「我以衛所制打天下,百姓負擔不重,軍戶只需履職就好。」
朱元璋對於『戶口』的限制十分嚴格,某些方面來說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生來會打洞」。
馬尋自然知道衛所制不是完美無缺的,但是也不能拋開時代的特殊性。
現階段來說衛所制就是最適合大明的,單純的就是因為對於朝廷的負擔小,
軍隊的戰鬥力高。
馬尋則小心翼翼的問道,「姐夫,現在和我說這些做什麼?」
朱元璋反問,「你不是非要問嗎?現在和你說這些政事,一會兒幫我敲邊鼓。」
馬尋立刻糾正、強調說道,「姐夫,這是兩碼事。」
不怪馬尋著急,他只是想要知道朱元璋接下來想要做些什麼,是針對於具體的事情。
可是朱元璋偏偏混淆概念,他說的是大的方向,是一個施政的策略,這是想要給馬尋誰上車呢。
這裡頭的區別實在是太大了,所以也別怪馬尋警惕,也要是再不聰明點,那就不是給皇帝當槍使了,而是要被當牲口用了。
看到馬尋這機靈勁,朱元璋是無奈了,「涉及官穴員,涉及居官盡職,這都不是小事。」
所以說現在的大明是草台班子呢,開國四年了,年初才完成第一次會試。
到了現在,六部的職權劃分的不是特別清晰,也就意味著有些時候可以踢皮球。
自然也意味著職權不明,強勢的官員可以搶到更多的權力。
朱元璋現在打算這麼做,自然就是進一步規範六部的職權,該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該誰的權力就是誰的權力。
看到馬尋點頭,朱元璋繼續說道,「大都督府的事情你以為如何?」
馬尋看著朱元璋,真誠的說道,「我說了也不算,不過真要我說,大都督府的職權是不是太大了些?」
朱元璋就拍了拍馬尋的肩膀,「別人都是生怕權力不夠,偏偏是你覺得權力太大。」
馬尋則認真說道,「天下兵馬大權都在大都督府,現在又和中書省拆開了。
現在是保兒還好,以後就難說了。」
朱元璋打趣說道,「保兒、保兒,你叫的倒是順口。保兒比你還要年長十歲,你倒是長輩架子不小。」
「那我改口,以後見了他就稱曹國公。」馬尋立刻認錯,「陛下說的是,是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朱元璋一口氣險些沒上來,馬尋要是對李文忠客客氣氣,大家不知情也就算了。
要是知情的,第一個找他麻煩的就是那個好姐夫了。
朱元璋就趕緊說道,「保兒用不著操心,他有本事不假,用不著多想。你更用不著操心,給你兵馬你都不會用。」
被輕視的馬尋小聲嘀咕,「我不一定要會打仗,我有識人之明、我知人善用,不就行了嗎?」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要造反,是在說著怎麼樣奪天下之類的事情呢。
朱元璋毫不掩飾的取笑起來,「道理是懂,說的容易、做起來就難。就軍中那些人發起狠,你壓得住誰?」
馬尋瞬間偃旗息鼓,所謂知人善用、所謂威望高,有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真的很難。
更何況馬尋的那點威信,還是來自於朱元璋和馬秀英。要不然的話,他可就是傀儡了,甚至是傀儡都不如。
朱元璋隨即嚴肅起來,「大都督府的職權太重,遲早是要削弱。只是現在還是用兵之時,拆了大都督府如何打仗?」
拍了拍馬尋的肩膀,朱元璋說道,「你啊,好聽一點的是高屋建領,有些遠見。難聽一點的就是讀書人的臭毛病,只想著以後沒看到眼前。事情要一樁樁的做,這道理你該明白。」
「標兒都知道現在征戰遠未結束,就不該削大都督府職權。」朱元璋就有些恨鐵不成鋼了,「你呢,到現在都看不明白。」
馬尋辯解說道,「我沒說現在就拆大都督府,我說以後。」
朱元璋擺手說道,「就當你明白好了,大都督府遲早是要拆,只是現在不能提。讓你去處罰朱亮祖,知道原因嗎?」
馬尋試探著問道,「我是國舅?還是說我有賢名?要不然就是我和魏國公、
鄭國公他們關係好,罰了朱亮祖也沒事!」
聽到馬尋給出這麼多理由,朱元璋語重心長的說道,「以後我和你姐不在了,就聽你外甥的話,朝廷的事情你怕是真弄不明白。」
看著馬尋一臉無語的樣子,朱元璋直接說道,「你彈劾朱亮祖,那是敲打他。你本就是不在軍中行走,以後就替標兒監軍,只管彈劾不法勛貴,明白了嗎?」
讓馬尋去打仗沒問題,必須要給他配備一大批精兵強將,還必須命令不能以他的軍令為主。
雖然朱元璋沒有立刻削弱大都督府的意思,可是顯然也是想要震鑷一下驕兵悍將了。
馬尋則有些擔心了,「姐夫,我在軍中沒威望。」
「你姐是皇后,你外甥是太子,這還不夠?」朱元璋直接說道,「你不喜歡上朝、不愛參與朝政,這事情由著你。只是為了你外甥,你就該去做些事情。」
馬尋自然無法反駁,他自然不可能一直都是好好先生。
不過馬尋還是開口說道,「只是彈劾勛貴?那些文官就不管了?」
朱元璋喜笑顏開,說道,「該彈劾的都要彈劾,我太霸道、心又硬,有些事我一開口就沒轉圜的餘地。你出面,有些事情就好辦。」
這一點馬尋心裡有數,朱元璋絕對是歷史上數得上號的霸道、強勢皇帝之一了。
朱元璋繼續說道,「你外甥心善,人又太敦厚了,有些事情你這個當舅舅的就出點頭,別讓你外甥擔罵名。」
這就是親爹濾鏡了,估計也就是朱元璋覺得朱標是敦厚仁善的人。
隨即朱元璋說道,「今天你過生,自然是你最大。這也來了不少人,收了不少禮,你也心裡有數。」
馬尋就開口說道,「姐夫,我真沒收多少禮。我又不靠收禮發家,我不做那麼沒體面的事。」
看著馬尋的樣子,朱元璋自然也明白事實就是如此。
在他看來馬尋就是窮講究,有些傲骨,也可以說是清高。
這也是當年混的那麼慘的原因之一了,要是臉皮厚一點,當初回宿州的時候就不是那悽慘模樣了。
朱元璋隨即說道,「別管收沒收,不少人是想要給你送禮。這天下還沒有太平,一些歪風邪氣倒是越來越猖獗了。」
馬尋還是比較認可,有些歪風邪氣不是說只是大明建立之後才有。
不過還是一個階段辦一個階段的事情,現在大明王朝建立了,側重點自然就不會只是針對於打天下了,現在需要更多的在意治理天下。
所以以前的一些次要矛盾等,那就要變成一些主要矛盾了。
慢慢點頭的馬尋忽然反應過來,「又是打算拿我做幌子?」
「誰讓你是皇后的弟弟,罰其他人沒多少效果,罰你那些人才會怕。」朱元璋就理所當然、理直氣壯,「你姐也說了,你戶位素餐、身居高位也不辦事,要是不罰你就說不過去了。」
本來想反駁的馬尋認命了,外戚有些時候也就是這麼點作用了,就適合被殺雞做猴。
不過馬尋還是想問問,「到底是我姐說的,還是我那好外甥提議的?」
朱元璋瞪眼問道,「就非得問清楚?」
看到馬尋點頭,朱元璋才小聲說道,「我是不樂意罰你,免得我姐夫說我只會欺負你。還不是你姐提議的,你外甥也沒反對。」
馬尋一副果然不出所料的樣子,「我就猜標兒肯定煽風點火了!事情是他做的,名聲半點也不受影響!」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