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連環畫報,陳行乙加入
冉秋葉離開後,李愛國洗了腳丫,拿了《連環畫報》進到了書房裡。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話說《連環畫報》的誕生很有意思。
1942年5月,教員在第一次高規格大規模的文藝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我們的文藝是為什麼人的?
他開宗明義地回答說:我們的文藝是「為人民的」。
「什麼是人民大眾呢?」
「是最廣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
這種說法從根源認識到封建知識的本質——士大夫、地主藉助晦澀的八股文,搞知識壟斷,愚弄勞苦大眾。
當時文盲率高達百分之八十,為了人民大眾能夠享受到原本只屬於「貴族」階級的文化娛樂活動,全國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文化作品。
比如宣講員、文藝隊、快板隊其中就有連環畫。
解放後,教員再次關注連環畫,提出「連環畫不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識的人也看,你們是不是搞一個出版社出版一批新連環畫。」
在這個背景下,《連環畫報》應運而生,是一本專門用「小人書」模式講故事的期刊。
在幾年後的特殊時期,《連環畫報》暫時停刊,直到八十年代才復刊。
《連環畫報》最牛逼的地方,還在於它是彩色印刷,在這個黑白兩色的年代,彩色的圖案能讓人眼前一亮。
畫報上既有群眾的投稿,也有像華三川、羅盤、程十髮、劉繼卣、董洪元、顏梅華等這種名家的作品。
內容也很豐富。
就連這期的《連環畫報》來說,上面第一個故事是《新社會的無產階級》,講述了解放前後工人身份的變化。
第二篇的內容,讓李愛國有些驚訝了——《機器工業上的一個重大改革,多刀多刃切削法》。
這玩意也能畫成連環畫?
誒
認真看了片刻。
李愛國點頭,還真是可以啊。
圖文並茂的講述的是工人改進生產設備,提高工作效率的故事。
後面還有《李鐵柱學會了除棉蚜》,講述的是植棉模範幫助農民除棉蚜的故事。
《加強工廠車間工作》、《粉碎美帝陰謀》、《防禦細菌戰咱們有辦法》
什麼叫做文藝是為了人民。
這就是了。
李愛國隨便翻了翻,感覺自己對這年代的文藝工作認識更多了幾分。
文藝不是陽春白雪,而是為生產和生活服務。
在最後,李愛國翻到了一篇約稿函。
「短片連環畫,篇幅不超過兩頁」
「中長連載連環畫,篇幅不限,視情況連載」
價格也很公道,稿酬約為5-10元每幅。
一本100頁的連環畫能拿到500元,大約兩三個月能畫完。
這年代一位普通工人的月工資只有二三十元。
這這簡直是暴利。
「哎嗨這不是發財了嗎?」
李愛國想了想,決定把第一本《功夫熊貓》分成五部份,每部分十副,每次掙50-塊錢,這樣的話才不顯眼。
只是這年月如果投稿的話,需要單位的介紹信,這玩意需要前門機務段開具,只能明天郵寄了。
李愛國伸個懶腰進到裡屋。
此時陳雪茹早就鑽進了被窩裡面,看到李愛國進來,她拉開了被子。
「愛國哥,快來騎自行車啊。」
穿著旗袍騎自行車?有點意思哈。
耳邊響起激動的小曲。
李愛國衝過去。
「奮力踩!」
第二天一大早。
李愛國精神百倍。
騎著自行車來到前門機務段教育室。
佘主任不在,黃淑雅簡單詢問後,開出了介紹信。
介紹信和畫稿裝進大信封內,花了1分錢貼上郵票,投進郵筒內。
搞定!
做完這一切,李愛國總算是能把精力全都放在盾構機的研製中了。
大同廠送來的愛國蒸汽機頭已經停靠在了整備車間的倉庫里。
按照李愛國的計劃,蒸汽機頭需要被全部拆開,然後外殼重新製造,以適應盾構機在隧道里工作。
章主任拿著圖紙看了半天,撓了撓頭:「愛國,我們能拆開,只是生產外殼的難度比較大。」
李愛國聞言,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
整備車間整備的都是火車,他現在搞出來的東西,其實是個四不像,兩者不搭噶。
「這麼說,咱們還得找個專門生產火車外殼的廠家,讓他們來幫忙?」
李愛國已經開始盤算是聯繫四方廠還是大同廠了,章主任出了個主意:「咱們沒必要捨近求遠,長辛店機車廠名聲沒四方廠大,但是設計和造機車外殼的水平,那可是數得著的。」
李愛國猛地一拍腦門子,當時愛國蒸汽機研製的時候,長辛店機車廠就幫了不少忙,現在怎麼給忘記了。
隨後,李愛國聯繫了長辛店機車廠的總工。
張總工聽說這邊需要技術工人幫忙,顯得格外來精神,在電話里表示肯定會挑選最優秀的工人援助前門機務段。
掛掉電話,張總工立刻讓廠辦物色人選。
在激情高昂的大喇叭聲中,長辛店機車廠的工人們都知道前門機務段要造一個四不像,優秀的技術工人需要主動報名。
「前門機務段屬於鐵道部管,那可是個有錢的單位,待遇肯定不錯。」工友拍了拍陳行乙的肩膀:「行乙,我聽說你在鐵道上還有親戚,怎麼著,這次你肯定會報名吧?」
「人家要的是優秀工人,我這水平太差了。」陳行乙拎著扳手一邊忙活,一邊說道。
「你小子就是太沒自信了。」工友看看陳行乙,無奈的搖了搖頭。
陳行乙現在雖然只是四級工,在技術上卻是一把好手,但是性格上有點問題,每次做事情總是縮手縮腳的。
陳行乙這次之所以沒有報名,還有一個原因——他聽到前門機務段的名字,就知道這項目很可能是妹夫李愛國搞出來的。
他要是報了名,被刷下來,多丟人啊。
李愛國很快接到了長辛店機車廠的名單,看看名單,上面並沒有陳行乙的名字。
「這二舅哥到底是要幹啥?」
陳行乙本來是機修工,在進入長辛店機車廠後,先是晉升為了四級工,隨後又報名參加了函授班,學習了電氣知識,屬於是複合型人才。
這次造四不像,打破常規,需要的正是這種人才。
回到家,李愛國在洗腳的時候,對正在揉搓腳丫的陳雪茹提起了這事兒。
「這對於行乙哥是個好機會,你去勸勸他。」
陳雪茹不懂工廠里的事情,不過相信男人的話,毫不猶豫的點點頭。
「正好明天我要回去看望爹,找二哥談談。」
此時,外面傳來喧鬧聲。
「淮茹,跟我回家吧。」
「滾滾滾!賈東旭,你給我滾回去,我這次一定要跟你離婚。」
「你個農村丫頭,還拽上了是吧!」
不用問,又是秦淮茹和賈東旭鬧起來了。
秦淮茹這次提出要離婚,大院裡的住戶本來以為她只是一時生氣,等氣消了就沒事兒了。
誰承想,秦淮茹在易中海家住了好幾天,還一口咬定要離婚。
這幾天賈東旭見情況不對,不得不親自登門跟秦淮茹道歉,希望能把秦淮茹接回家。
兩人難免又爭吵起來了。
這事兒跟李愛國沒關係,他也沒想著管。
陳雪茹把李愛國的話掛在心上,第二天一大早回了一趟裁縫鋪。
陳行乙剛吃完飯,正準備去上班。
「二哥,你等等。」
陳雪茹攔住了他。
「愛國造四不像的事兒你知道了吧?怎麼不報名呢?」
二嫂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事兒,連忙湊過來:「行乙,這是好機會啊,你已經當了兩年四級工,要是完成了任務,說不定就能晉升了。」
「你知道什麼,我跟愛國是親戚關係,萬一在工作中出了問題,這不是給愛國的臉色抹黑嗎?」陳行乙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陳雪茹也知道他的性子,勸說道:「愛國既然看中了你,那就說明你的技術已經過關了。」
二嫂也說:「是啊,一個大男人,哪能怕這怕那的。」
陳行乙還是覺得不合適,最後還是陳方軒出面才說服了他。
「愛國是你妹夫,他不會坑你的,儘管去吧。」
「好吧」
中午的時候,長辛店機車廠援助的十幾名技術工人來到了前門機務段整備車間。
李愛國在人群中看到了陳行乙,衝著他微微點了點頭,然後看了一眼章主任:「老章,把圖紙給他們解釋一遍,這次要嚴格按照圖紙製造。」
「明白。」
整備車間內有四五十名工人,再加上長辛店機車廠的這十幾名技術工人,這裡可以說是人才濟濟了。
需要材料的話,前面機務段物資科全力配合,只要打個電話,材料一準送到車間裡。
有人、有材料、有圖紙,四不像的製造工作進展得很快。
周士乾也抵達了鞍鋼,正在想法說服鞍鋼提供一批鎢鈦合金。
****
時間一眨眼來到三天後。
京城,朝陽區16號。
幾顆枝繁葉茂的大樹遮掩了這座小院,小院子是三進院子,院內青磚鋪地,門口掛著牌子:連環畫報期刊社。
一大早,何雲山騎著自行車來上班,他是今年進入期刊社的,也是期刊社裡最年輕的責任編輯。
「何編輯來了。」
「來了。」
一路打著招呼,何雲山來到了位於中院的辦公室內。
連環畫期刊社名頭很大,是直屬於人民美術出版社下的雜誌社,人員卻不多,只有不到三十人。
這院子裡有幾十間房子,何雲山作為新晉編輯也分到了一間獨立的辦公室。
「何編,這是這兩天的投稿。」
作為編輯,最大的任務就是篩選出有用的稿件。
何雲山從傳達室大爺手裡接過一沓信件,連一杯茶都沒來得及喝,就開始拆信件了。
沒有別的原因。
著急啊!
連環畫報雖屬於月刊,一個月出版一次,但是能用的稿件實在是太少了。
這些投稿的稿件,要麼缺乏教育意義,要麼內容太生硬了。
想要從中選出能刊登在海報上的,堪比大海撈針、泥牛入海、去如黃鶴。
像那些老編輯倒不用像何雲山這么正著急。
他們跟國內的知名連環畫作者有聯繫,能夠直接約稿。
正忙活著,主編敲了敲門走進來。
「雲山,情況怎麼樣?」
「老師。」何雲山連忙恭恭敬敬的站起身,揚了揚手裡的稿件:「還沒看呢。」
主編是何雲山的大學老師,也是他進入期刊社的引路人,在工作中經常幫助他。
「你抓點緊,上個月你連一篇稿件都沒過,有些老同志已經有意見了。」主編左右看看,壓低聲音說道:「如果確實找不出好稿件,我給幾個地址,你到魔都那邊走一趟。」
主編這話是有說法的。
其實,文藝工作並不是京城這邊的強項。
在解放前,國內的連環畫和漫畫作者絕大部分都位於魔都。
魔都作為連環畫發源地,在五十年代通過公私合營等方式整合資源,形成規模化創作和出版體系。
隨後,更是陸續成立了華東人民出版社美術編輯部與華東人民美術出版社。
這兩家出版社出版的連環畫占據了國內連環畫市場的八成,也因此培養了一大批連環畫作者。
《連環畫報》作為晚輩,遇到收稿青黃不接,就會由他們這些編輯,私下裡跟魔都那些連環畫作者接觸。
兩家出版社也清楚這個狀況,只是考慮到同行的情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當然了,這種做法,著實有些丟出版社的面子。
「老師,我還是想先篩選一遍。」何雲山覺得總是「偷」人家的稿件有點不道德。
「那行吧。」總編見他沒有改變主意,也沒多勸,心中盤算著這個月該聯繫哪個名家,用稿件先頂上。
送走了主編,何雲山嘆了口氣,坐回了椅子上。
「這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嘍!」
何雲山唏噓兩句,隨後拆開一個信封。
稿件的名字叫做《保衛工廠》,是這年月的主旋律稿件了。
主人公是退伍大兵,隨後擔任了京城一家保衛科的科長,先是抓出了工廠內夾帶材料出廠的工人截止這裡還算是主旋律了。
但是隨後一轉眼,保衛科科科長就跟大雜院裡的鄰居媳婦兒搞到了一塊,還招惹了一個小寡婦。
更勁爆的還在後面,他還收了小寡婦的堂妹,收了前院管事大爺大兒子的媳婦兒這不是保衛科長是打樁機吧?
其中不乏性描寫,雖然塗黑了,但是何雲山是老經驗了,還是看得出來。
這哪裡是連環畫啊,分明是手抄本的圖畫版。
這玩意要是刊登在連環畫上,別說投稿的傢伙會被抓起來,他們這些編輯,總編也都得被送進去。
這不是投稿,是一枚炸彈。
何雲山快速把投稿裝進信封里,扔到了紙箱子裡。
「這傢伙用心歹毒啊。」
何雲山喝了一搪瓷缸子茶水才緩了過來。
他隨後又拿起了一個信封,拆開來。
這次的稿件就比剛才正常多了。
名字叫做《工人齊心合力力氣大》
內容也很簡單,木材廠的工人大幹特干,在一個月內,砍掉了兩千多平方公里的森林,為國家建設作出了貢獻。
看著這副稿件,何雲山皺了皺眉頭,這哪裡是連環畫,分明是吹牛大王。
這倒是其次,連環畫也不是不能吹牛。
關鍵是沒有教育意義,內容太枯燥無味了。
連環畫這種東西跟報紙不同,這年月報紙都是單位發放的,不用擔心銷量。
連環畫的卻得擺在新華書店的書架上,等著顧客買回家。
沒辦法引起顧客的興趣,連環畫就賣不掉。
連環畫算是這年月為數不多比較市場化的商品了。
連續兩篇稿件沒辦法使用,何雲山的積極性受到了很大打擊。
要是這個月再沒辦法選出合適的稿件,在月底大會上肯定得挨批評。
「也許真該考慮老師的建議了算了,再堅持一會吧。」
何雲山給自己鼓了鼓勁,打開了第三個信封。
他一翻稿件,見足有二十頁之多,心中就有些泄氣了。
這麼長的篇幅,只有那些名家能夠把持住。
第一頁上寫了作者的名字:火車司機。
這算是筆名?
好奇怪啊。
別人的筆名都是優雅、有文化的那種。
想什麼雲山、大山、高山之類的,一聽就知道是文化人。
怎麼有人拿工人職業當筆名呢?
何雲山又往下看去,看到了作品的名字。
《功夫熊貓》
他再次撓頭。
「這功夫我知道,熊貓我也在動物園見過,只是這兩個玩意怎麼聯繫在了一塊?」
何雲山強按住疑惑,繼續看去。
「在古老山村里,熊貓阿寶以采山貨、挖草藥為生,閒時隨浣熊師父習武。
當地封建惡霸豺狼強占山林橫徵暴斂時,阿寶率眾反抗卻遭重創。」
何雲山精神一震。
這玩意好像有點意思啊。
《連環畫報》名為文學作品,其實刊登的都是貼近大眾的,要求通俗易懂,節奏明快,最重要的是「有意思」。
有意思才能吸引人。
何雲山接著看。
「嗯?沒了?」
何雲山有些恍惚了,這二十副連環畫,怎麼眨眼間就沒了?
他正看到阿寶深受重傷被同伴小狐狸救回山林里,心中一揪,想看看後續,結果沒了!
「斷稿狗啊!」
何雲山此刻如同暴烈的種馬般焦躁難安,雙拳緊攥青筋暴起。
「找出這個斷稿狗,把他的褲衩脫下來,抽出橡皮筋,做成彈弓,打他家窗戶!」
斷稿狗帶來的傷害太大了,何雲山好大一會才緩了過來,帶著稿件撬開了主編的辦公室內。
主編此時已經想好了要聯繫哪位連環畫名家,看到何雲山進來,沖他招手。
「雲山,我打算讓你去聯繫一下魔都的周師傅」
「老師,你一定得看看這個。」何雲山將稿件抱在桌子。
「什麼稿件啊,能把你激動成這個樣子。」
「您先看看。」
主編感到何雲山今天有點不對頭,但是又說不出為什麼,只能拿起稿件細看。
二十副稿件很快翻完,主編猛地抬起頭,瞪大眼:「後面的呢?」
「沒了,人家就投了這麼點。」
「這傢伙太可惡了!」
主編氣得將桌子拍得砰砰作響:「你也不能在關鍵時刻斷更啊!」
不過他正準備發火,突然笑了。
何雲山感到奇怪:「老師,您不生氣?」
「生氣?我高興還來不及呢。」主編將稿件拿在手裡說道:「我在解放前就已經從事連環畫行業了,見過無數優秀的畫稿,但是像《功夫熊貓》這麼能吸引我的,還一個沒見過。」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我們撿到寶了!」
「不過咱們還是得檢查一下,這稿件是不是合規。」
是否合規的問題,是出版的一條紅線,任何人都不能逾越。
就算是在後世也一樣。
狗作者明明花費了足足兩天時間,碼了二十萬字的精彩劇情,結果——不合規,全都得刪掉。
因為功夫熊貓的內容比較特殊,主編把幾個老編輯都召集在了一塊共同審核。
「這篇連環畫採取以物代人的手法,阿寶是思想積極分子,小動物就是老百姓,豺狼是地主惡霸,浣熊師父是組織,這是主旋律的連環畫。」
「作者的心思很巧妙啊,用熊貓阿寶當主角,熊貓是咱們的國寶,沖這點,稿件就沒問題。」
「只是這稿件還有沒有後續?」
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何雲山身上。
何雲山拿起信封,看了一眼:「上面寫了,敬請期待,後續更精彩。」
會議室內的眾人齊齊鬆口氣。
主編一錘子定音:「下期出版,騰出十個版面來。」
何雲山舉手:「主編,稿費該如何結算?」
「給他一副十塊錢的價格!」主編點頭。
十塊錢何雲山倒吸了口涼氣。
一般來說,一副連環畫的價格是5-20塊。
只是跟後世的招聘時HR開出的工資一樣,稿費就低不就高。
其實就是5塊錢一副,只有那些名家才能拿到十塊錢的價格。
不過會議室內並沒有覺得開出高價有何不妥。
面對魔都連環畫的壓力,這邊要是不開出高價的話,如何能吸引人才。
「我還是提議,咱們應該跟這個火車司機接觸一下,談談後續稿件的問題。」
眼看事情已經定下來了,一個老編輯舉了舉手。
主編看向何雲山:「雲山,這事兒交給你了。你去財務上支取兩百塊錢,先送過去。」
「好勒!」
下午時分。
何雲山推著自行車,站在轟鳴聲不斷的前門機務段門前,精神一陣恍惚。
「敢情這個火車司機,還真是個火車司機?」
值班的保衛幹事看到他呆愣在那裡,走過來問道:「同志,你有事?」
「同志,你好,我是《連環畫》期刊社的編輯,你們機務段有人投稿,我是來給他送稿費的。」
保衛幹事詫異:「連環畫?你是不是搞錯了,這裡是機務段,不是文聯。」
何雲山拿出信封看兩眼:「沒錯,就是這裡。那人的筆名是火車司機,你認識嗎?」
保衛幹事:「」
何雲山:「」
保衛幹事:「」
何雲山:「」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