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遷城

  第136章 遷城

  但馬一國,總石高十一萬四千石,而義重所占據的城崎、出石、朝來三郡耕地相對較多,石高也就占比較大,合計石高五萬七千石。

  加上養父、氣多兩郡河東地區,義重占據的但馬地方的總石高約為六萬六千石,占到但馬總石高的五成七。

  而義重現在領地的總石高(檢地完成前)核算如下:

  若狹八萬五千石,敦賀兩萬石,丹後十一萬一千石,以及東但馬六萬六千石,合計二十八萬二千石。

  這個規模的石高是什麼概念?以若狹武田氏附近令制國作對比的話,丹波二十六萬四千石,攝津三十萬六千石,播磨三十五萬九千石,就連小小的山城國,也有二十二萬五千石!

  由此可見,別看義重現在的領地橫跨四國,看似很是廣闊,可實際上領內平原稀少,山地眾多,因此總石高竟然比不上臨近的丹波、播磨等國,甚至只能看作一個稍微大一號的山城國。

  儘管有敦賀、小浜等港口的加持,以貫高折算石高的話,檢地前義重手中領地的實高可以達到三十八萬石,但這也不過是一個中等大名的規模,不僅比不上細川、六角等近畿強力大名,就連剛剛發跡的三好利長,他也要遜色不少。

  武田領石高不高,但形狀尤其狹長。雖說關鍵關隘都有築城防守,但是仍存在被從中間截斷的風險,且東西相距甚遠,難以有效治理或及時傳遞消息。以東但馬舉例,若是遭到攻擊,戰報最快也要兩天多時間才能抵達武田氏館,這對戰機無疑是巨大的延誤。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回到武田氏館後,義重就目前領地防禦、治理等問題思考良久,與山本重幸、雲峰龍興等人進行了多次商議,也悉心聽取各地豪族國人的意見,最終決定採取多項舉措,解決或者緩解當前面臨的一攬子問題。

  針對東西過於狹長,消息難以及時傳遞的問題,首先,義重決定整頓和新建一批道路,比如將丹后街道進行適當的拓寬和整頓,使其更加適合車輛馬匹通行,同時,在東但馬、西丹後這一平原相對較多的地區,新修一批道路,便於對新領地消息傳達和控制。

  其次,決定進一步拆除領內各地之間繁複的關所,降低通行時間。

  最後,決定大刀闊斧地對現有驛傳制度進行改革,提高信息傳遞效率的同時降低百姓的負擔。

  驛傳制度在日本由來已久,最初為了傳達朝廷律令而在主要道路上設置驛站、傳馬,在全國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備的交通體系,維護日本律令制國家的穩定,其框架體系一直被後世沿用。

  然而作為一項完全服務於公家和當權者的制度,其自身也存在重大弊端,比如,凡是公務使用皆要申請,原則上全國的驛馬使用都要告知天皇(統治者),公務效率十分低下。


  並且,該制度雖然是服務統治者,但是其成本的支出卻不由統治者負擔,而是攤派到各個國郡,由當地提供馬匹和金錢,育馬的勞力和搬送貨物的腳夫則由驛站附近的村落提供,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勞役,百姓在擔負田稅的同時還要承擔驛站的諸項雜稅並服勞役,變相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義重也是看到了現行制度的弊端,在沿襲了自律令制國家以來的驛傳制度的同時,決定在此基礎上加以革新,使得原來低下的交通效率得以改善,變得更加靈活和親民。

  例如,他頒布了名為「御傳馬之定」的五條文書,將宿場制與傳馬制合併成為「宿驛制」,讓宿場(旅館)而非百姓承擔傳馬的職責,為來往的旅客提供馬匹換乘,貨物馱運,以及食宿之便。作為回報,將免除宿場的部分土地地稅。

  又如,他還將宿場周圍的村落重新規划起來,承擔人馬繼立或者提供住宿服務。相比於原來功能單一的驛站或者宿場,這些新成立的行政區劃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應對突發情況的手段也更加完備,這些新的區域也因此被稱作「宿場町」。

  「樂市樂座」以及新航線的開拓,為宿場町帶來了巨大的客源,由此產生的收益遠超過承擔驛傳制度所產生的費用。因此,宿驛制在武田領內得以迅速施行開來,並隨著商業的繁榮而同步發展壯大。

  針對領內防禦問題,義重決定在每個郡選擇或者新建一座城池,由郡代訓練一定數量的常備兵駐紮城內。平時,負責城池的守備,戰時負責對郡內或者鄰郡的支援。這一制度可以儘可能地快速集結軍隊應對突發戰況,這些常備兵也被看作是「兵農分離」的一個典型。

  不過,為了更好適應當前的周邊環境和戰爭形勢,義重還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那便是在丹後的舞鶴灣東岸興建新的本城。

  之所以選擇這個區域新建城池,一方面,是考慮到這裡到東但馬、敦賀的距離大致相等,便於信息的傳遞。另一方面,這裡有丹後東部難得的平原和優良的港口,便於城下町的形成以及商業的繁榮。

  同時,這裡還位於加佐郡,是武田氏最先占據的丹後領地,周圍形勢比較安定,且離田邊城較近,可以及時監控一色義信及一色氏舊臣的動向。

  修建城池的重任,義重將其交到了山本重幸手中,後者乃是日本有名的築城高手。義重相信,在他的精心打造之下,這座新的城池,會成為武田氏發展壯大的嶄新起點。

  義重此番的一系列內政大動作,對外界造成的震撼不亞於奪取東但馬。特別是修拓道路、新建本城,這被周圍很多勢力看做是即將發動新的戰爭的一個顯著動向。

  特別是將本城遷移到舞鶴灣畔,這讓背靠丹後的丹波波多野秀忠切實地感到如芒在背,寢食難安。

  他知道義重剛剛完成上洛,調解了細川晴元和三好利長的矛盾,還晉升為幕府的相伴眾,是足利義晴、細川晴元眼前的紅人。但為了丹波國、為了波多野氏的利益,他還是連忙趕往京都,將自己的擔憂告知細川晴元。

  此時的細川晴元也知道義重已經與山名佑豐、山名誠通三分但馬,從北、西兩面包圍了丹波國。但他對此並不以為意,反而認為義重的西進可以阻止尼子氏勢力向東滲透,成為近畿的重要防護盾。

  「若狹武衛東拒朝倉、西抗尼子,實為公方在北方的重要支柱。況且你別看他領地橫跨四國,實際上總石高也就不到三十萬石,有我在,你無需擔心。」細川晴元對波多野秀忠安撫道,「不過你若是實在放心不下,我倒是有一計,可以解伱心頭之憂。」

  這裡和大家說明一下:之前文章中用的石高,都是參照慶長鄉帳和正保鄉帳的(全國2200到2300萬石),這兩者的優點是能夠知道每個郡的石高,缺點也很明顯,就是距離小說發生時間較久,不夠貼近當時的實際。

  因此,經過書友的建議和自己的思考,我決定後續採用太閤檢地時的石高(1850萬,奧羽不準確,後續會說明),至於每個郡的石高,則是採用對比折算的方式加以呈現,力求做到相對準確,請大家知曉。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