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拒絕,事發
第635章 拒絕,事發
十一月十四號這天,威朗普在電話中向李佑吐槽著,「他雖然有些本事,但我還是不太相信他。」
「我並不是種族歧視,但我覺得他無法讓我們這裡再次偉大。」
十天前,下一任美國總統已經當選了,會在明年上任。
「尤其是在這個時間點,」威朗普言之鑿鑿地說,「在聯邦廣受次貸危機影響的情況下,我們急需一位懂經濟的人帶著我們重振旗鼓,他真的能做到?」
「要不你來?」李佑笑呵呵的說道。
「我來?」威朗普咧嘴笑了笑,但隨即細想的時候,眼睛卻是亮起了精光:「說真的,你覺得我怎麼樣?」
李佑笑了兩聲,隨口誇讚了他兩句。
威朗普是有些動心的,但總統競選剛剛完事,下一屆還指不定是什麼情況,便也將剛剛升起的念頭拋之腦後。
他跟李佑在電話中交流著一些生意上的細節。
確切的來說,是在向李佑學習。
畢竟目前的金門集團,論規模和市值都要比威朗普集團強上太多太多了。
威朗普覺得自己並不是個傲慢的人,他還是很欣賞聰明人的,比如上次李佑為他推薦的商業新星埃隆·馬斯克,他覺得他們兩個能成為知己。
而金門集團這十年中的壯大稱得上是奇蹟,他自然是對作為金門集團會長的李佑另眼相看。
他這兩年也對金門集團的發展史做了一定的研究,可惜李佑自己不寫自傳,讓他沒法了解到更多。
這通電話結束也很快,雙方畢竟存在時差,時間都是很難得的。
而李佑也約好了客人,沒法與他多聊。
在隔了這麼多天後,李佑才總算答應見趙泰燮。
至於趙泰燮怎麼想,那可就不關他的事了。
不多時,秘書就敲了敲門,在門口進行通傳:「會長,趙泰燮議員來了。」
「請他進來。」
趙泰燮見到李佑時,也是覺得近一年沒見的李佑在外的鋒芒少了很多。
這種氣質上的轉變,讓心思縝密的趙泰燮下意識忽略了李佑的外表。
其實算算時間李佑也快三十一歲了,外表再跟以前一模一樣總歸是不太對勁的。
但好就好在這裡是韓半島,從五十歲化成二十歲會無比艱難,但從二十歲化成五六十歲將毫無難度。
「李會長,」趙泰燮微微低頭向李佑行禮。
「趙議員請坐,」李佑也沒站起來,只是隨意的還禮。
看著李佑說得上無禮的模樣,趙泰燮面上沒什麼,但心中還是浮現了抹怒氣。
再怎麼樣他也是如今大統合民主新黨的黨首,國會中能牢牢坐在前二的人,怎麼可能會毫無脾氣。
好在趙泰燮養氣功夫到家,只是心中微微一壓,將升起的火氣壓了下去,因李佑無禮的舉動而產生的不悅,也漸漸被他壓制了下去。
趙泰燮坐在李佑對面,面色平靜,「今天來李會長這裡,是有一個合作想與李會長談一談。」
李佑抬眼看了看他,忽的笑起來,「趙議員還真是不夠坦蕩。」
「如果我坦蕩如盧武玄的話,」趙泰燮淡淡道:「李會長剛才的舉動,我就該發飆了。」
「不夠坦蕩可不是壞事,李會長不必特意點我。」
「趙議員想談什麼合作?」李佑慢悠悠地說著:「我可事先說明,不管是什麼合作都可能談不攏。」
「所以趙議員還是不要抱太多的希望。」
趙泰燮眉毛皺起:「大營海洋的事情,李會長真的一點都不上心?」
「大營海洋?」李佑隨意道:「趙議員還真別說,我還真不是很關心。」
「海運是未來百年都不可能消失的行業,」趙泰燮明顯是不信,「李會長不可能看不清。」
「眼睛不好使了。」
聽著李佑有些荒謬的話,趙泰燮突然間有些無語的笑了,「連一點互相合作的可能,李會長也不願意給我?」
「和趙議員合作無非就是爾虞我詐,趙議員別怪我這麼說,我只是說出來讓自己舒服點,」李佑隨意的告訴他:「不管是什麼合作,和趙議員合作的風險都太大,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趙泰燮眯起了眼睛,看了李佑一陣子。
「趙議員要是沒有別的事情,就請回,」李佑揮了揮手。
趙泰燮忽然起身行了一禮:「李會長再見。」
李佑呵呵笑了笑,「再見再見。」
趙泰燮臉上可沒有笑容,一點頭便轉身往外走。
在趙泰燮離開後,李佑坐在自己位置上,撥出一個電話。
「李會長?」
接到李佑電話的張碩周有些驚奇,沒想到李佑會主動給他打電話,同時心裡也升起來一絲警惕。
「趙議員來找過我了,」李佑呵呵笑著,「是大統合民主新黨那邊出了什麼事?」
與其聽趙泰燮那半假半真的話,倒不如直接問可能知情的人。
「趙議員?」張碩周愣了愣,「這我還真不知情」
「最近大統合民主新黨很安穩,李會長可以放心。」
「可以放心,」李佑微微一笑,「那就借張議員吉言了。」
掛斷電話,驚疑不定的張碩周連忙讓自己的秘書去調查趙泰燮最近在做什麼,而剛離開李佑辦公室的趙泰燮回到了金門集團的地下停車場,秘書韓智賢和輔佐官金振宇都站在車旁等他。
見他從電梯中走出來,兩人連忙迎上前,兩人都沒問趙泰燮為什麼這麼快就出來。
這麼短時間就從李佑那回來,說的好聽點是話不投機,說難聽點就是兩人可能撕破了臉,一點體面不想留。
與追隨趙泰燮沒多久的金振宇相比,韓智賢可太清楚趙泰燮的性格了,這個從小就把她收養的男人,從一開始就是個極為理性和冷漠的男人。
她沒有多問,只是拉開車門等趙泰燮上車。
「怎麼不問?」等車子開到路上,趙泰燮開口問起,繼而搖頭失笑,自問自答道:「也確實不用問,我的臉色都這麼明顯了。」
「議員和李會長是發生爭吵了?」
「呵呵……」趙泰燮笑笑不想說話,他總不能說自己只是剛起了個頭,連合作方式是什麼都沒說就被拒絕了。
「沒有發生爭吵,只是很平靜的一番對話,我和李會長看待眼前事情的角度是不同的,也沒有什麼合作的基礎和條件,」趙泰燮隨口解釋道,「我們雙方沒有合作的可能了。」
「以後也沒有?」
「沒有。」
開車的金振宇面色凝重,「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金建英會長希望您陷入天下集團的掌控,這次事情不能找他幫忙,李會長那邊也沒有希望」
金振宇嘆息了一聲,「那是不是只能找大營集團那邊了?」
「大營」趙泰燮略微沉吟,點了點頭:「去大營集團一趟,我們去見見朱夢永。」
十二月四日,檢方與媒體突然將槍口對準了海洋水產部長官盧武玄。
「海洋水產部長官盧武玄的哥哥盧建平因收受賄賂被檢方羈押於首爾拘留所」
「檢方表示,在發現的證據中,盧建平將被指控在二零零六年介入農協收購世宗證券的過程中,利用盧武玄的身份收受賄賂。」
「MBC記者為您報導,盧建平此前已有受賄前科,早在二零零三年就收受過某建設公司社長三千萬韓元的賄賂,最終被判一年有期徒刑緩刑兩年」
「此案利用親屬身份收受賄賂,盧建平觸犯了《特定經濟犯罪加重處罰法》,與盧建平的上一起受賄案無關,屬兩起獨立案件」
「好戲上演了,」李佑看著電視一條條報導,對旁邊的牟賢敏說著。
預產日將至,李佑這兩個月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家裡。
「聽起來就知道是有人在對他動手,」牟賢敏揉了揉眼睛,「他得罪了誰?」
「他?」李佑看了電視上閃過的盧武玄的臉,「他得罪的人可太多了。」
「不過現在最想治他於死地的,應該是趙泰燮、金建英、朱夢永,最不想讓他死的反而是朱夢遠,盧武玄這個人的腦子太軸了,而他海洋水產部長官的身份,在大營海洋事件中又變得越來越重要。」
「是因為他站在朱夢遠那邊?」到了這個時候,牟賢敏越來越懶得動腦。
「不是,是因為這個人很堅定的反對朱夢永和金建英,覺得大營海洋落到他們兩個手裡,會讓大營集團和天下集團進一步擴張。」
「那他怎麼看我們?」
「他也反對我們,但他的權力不夠,」李佑一攤手,「這個人沒有什麼屈從心,如果換成別人可能會先和大營集團以及天下集團合作,扶出一個跟我們金門集團打擂台,削弱最強的我們。
但他只會挨個一個一個對付,不會向任何一方服軟『服軟』和求合作。」
「以他的性格,」李佑搖搖頭,「在這次事件里可能難以全身而退了。」
「上個月趙泰燮來找我想要聊的事情,應該就是這件事了。」
李佑有些感慨,「你就看著好了,這件事會變得很大。」
大營海洋
盧武玄做的真的挺不錯的,他一個人在這個位置上扯著大營集團和天下集團的後腿,也扯著趙泰燮的後腿。
受賄案在事發當日就鋪天蓋地的傳遍了韓半島。
這次盧建平的受賄金額遠超上一次,要知道上次才僅僅三千萬韓元,可這次根據檢方表示,盧建平涉嫌與地方人士串通,迫使使國營的農協收購陷入困境的世宗證券,而盧建平從中受賄三十億韓元。
韓半島人對此事當然是一片譁然,議論紛紛。
有人在謾罵他們家族的腐敗,但更多人是不敢相信,覺得哥哥是哥哥,盧武玄是盧武玄自己。
畢竟他在韓半島可是出了名的『清廉先生』、『平民政治家』。
只是一個連大學都沒上過的窮小子,甚至在步入政壇前,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才通過了司法考試,擁有了一家自己的律師事務所,當初競選總統時還曾喊過一句口號:「只要誰有腐敗行為,就會讓他身敗名裂。」
但他當時應該想不到這句話會被用到自己身上。
就在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在民間吵翻天的時候,韓半島的媒體和政客們開始站隊互相抗衡。
甚至在上屆競選總統的時候,他還公布過三個計劃,分別是『政治透明』、『遠離金錢』、『管好親戚』。
「他連最簡單的一點都做不到,那他作為官員如何能做到前兩點?」
這是反對者提出的。
趙泰燮對盧武玄這個正義至上的人,可能還蠻欣賞的,只是他們的目標和行事手段不同,走不到一起去。
李佑當然清楚,趙泰燮對盧武玄下手,既是為了博取政治利益,也是為了將盧武玄從海洋水產部長官的位置上逼走,倒是不至於想將他逼死。
這樣他們才能在大營海洋的收購中為所欲為。
但以文在尹為首的一眾國會議員和各地官員開始反擊,為盧武玄證明他的清白。
朝野都在為了一個人進行罵戰,這也算是韓半島的獨特景色了。
直到十二月份第二個事件爆發出來,徹底打擊了文在尹和盧武玄的支持者。
泰光實業的社長朴遠次,也是因逃稅和行賄被捕。
問題就出在他也是世宗證券受賄案的涉事人之一。
而他供述出的賄賂名單,也涉及海洋水產部長官盧武玄及其家屬,引發了『朴遠次門』腐敗案。
在韓半島中,當政客失去支持者的信任,他也就失去了作為政客的一切,沒有支持者的政客將一無所有。
不管是媒體還是網絡,風向都開始驟變,傾向於盧武玄不再無辜的聲音立刻占據了上風,這次連支持者也開始倒戈了,文在尹派系內的軍心都開始動亂了。
被這麼集火攻擊,對於文在尹和盧武玄來說,情況就相當不妙了。
就跟這兩件事是早就埋好了炸彈,就等著這時候用一樣。
這樣的形勢,盧武玄被迫辭職幾乎成了定局,甚至如果情況屬實,多年的牢獄之災也是可能的。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