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權錢

  第622章 權錢

  八月二十四日,北京奧運會閉幕,韓半島也多出了一批被免除兵役的運動員。

  幾乎是一整個八月,韓半島的民眾都沉浸在為運動員應援上。

  

  李佑也被邀請前往了青瓦台晚宴,以他的身份,進入主廳其實是有些尷尬的。

  正常來說,這種場合只有韓半島的高級官員,李佑這種『大企業家』是不太合適過來的。

  但奈何客人很念情分,之前發生災害時李佑通過崔昌帝給予的提示,不知道免了多少生命財產損失,邀請李佑還是客人們主動提出的。

  今天的青瓦台安保做到了極致,李佑到青瓦台門口的時候也是有專人過來迎接,多餘人要退出這片區域。

  在這一屆政府官員心裡,李佑的身份實在是太過特別了。

  從龍之功?

  等到十幾年後,李佑也確實能對馬斯克說一句『在你做之前我就做到過了』。

  李佑的身份當然高,他是可以避開其餘人,直接與崔昌帝進行對話。

  內閣部門的長官見了李佑,也要低頭先行禮可能要除了盧武玄。

  只是當前在政界,李佑的身份太不對勁了。

  除了首爾釜山兩個市長的位置,李佑在政界幾乎沒有了什麼布局,這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說是韜光養晦也不像。

  其實也有崔昌帝內閣的某些長官,想要對李佑示好,按理說李佑應該花些時間金錢,去做一些招攬的樣子,這樣就能保住在政界中一定的影響力。

  可李佑就是什麼都沒做,就那麼聽之任之,讓金門集團在政界當中的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弱。

  青瓦台青灰色的琉璃瓦在傍晚夜色里不太明顯,李佑走進主廳時,裡面帶著一些書荒的音樂聲,另外有著眾人細碎的交談。

  他抬手看了看腕錶,時間剛剛好。

  正式的會面已經完成,而晚宴也還未開始,大家都在進行各自的交流。

  這個刻意為之的時間,來的倒是恰到好處。

  現在是海洋水產部長官的盧武玄正在和來到這裡的文在尹交談,文在尹同樣看了眼時間,「李會長來得比倒是剛剛好,既沒有喧賓奪主,也沒有遲到。」

  「我去打聲招呼,」文在尹朝著盧武玄微微鞠躬後,快步迎上去。

  「李會長。」

  「文議員。」

  兩人手一握就松,李佑打量了文在尹一眼,「文議員如今的氣色,倒是更勝往昔。」


  「李會長才是風采依舊,「文在尹笑著搖搖頭,「總統閣下和貴客們都在內廳,我為李會長引路?」

  他故意將『貴客們』咬得很清晰,卻只看見李佑微笑,「有勞文議員了。」

  兩人一前一後的走著,也並未聊什麼符合這裡環境的東西。

  直到兩人的皮鞋停在門口不遠處,文在尹才微微轉身,輕聲道:「就在前面了,李會長多注意禮儀。」

  「好,謝謝文議員的提醒。」

  李佑經過再一次搜身走進內廳時,裡面正有響起親切的交流聲。

  崔昌帝和他的秘書長正滿臉真誠的和面前的客人們進行對話,旁邊雙方的翻譯也在進行快速的腦力風暴,翻譯準確時還要注意斟酌字句流暢度。

  「各位想見的李會長來了,」崔昌帝哈哈笑著。

  李佑朝著崔昌帝三十度鞠躬行禮,也朝著兩位客人行禮,都是很莊重的禮節。

  在客人們面前給足了崔昌帝面子,也避免把財閥勢大的情況明擺上檯面。

  今天前來的兩位客人對李佑很感興趣,親切的握手言談後,笑眯眯的拉著李佑坐下喝茶。

  「李會長嘗嘗,」崔昌帝親手幫李佑倒茶,算是為剛才的莊重禮節還禮,「是客人們帶來的好茶。」

  飄來的茶葉的清香,也讓李佑確認了這一點。

  李佑手中平穩端著茶杯,青瓷茶杯的水面泛不起一絲漣漪。

  「還要對崔總統和李會長那時候的幫助表示感謝」

  李佑不僅通過崔昌帝進行了提醒,還捐了挺大一筆錢進行重建,不過面上還是很謹慎的微笑著。

  不過李佑交流時,還是用著前世的母語,尤其是沒有蹩腳口音,讓兩位客人笑得更得體了,「都說首爾的秋天比北京來得早,李會長這身薄呢西裝倒是選得恰好。」

  談著談著,幾人開始擴張話題了。

  年齡稍長些的客人說著,「參觀首爾清溪川也在後面的訪問行程里,不知道李會長有沒有興趣過來當個導遊。」

  李佑心知,這是在邀請進一步溝通了。

  他們這算是私人會面結束後,晚宴也進行的很順利,也沒人敢惹什麼岔子。

  次日,李佑和客人們同游清溪川,這並不是什麼大江大河,但確實讓人在都市中有了一種很自然的感覺。

  「城市自然化和綠化,也要開始相關的準備了,」年長些的客人讚賞的點點頭。

  景色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也就那樣。

  重點是要針對有污染的城市,開啟綠化工程。

  而李佑回到莊園時,仍然在想的一句話,則是『一位考古學家說過,人類對精密事物的追求,是刻在基因里的』。

  李佑直接去了金門電子,第一件事就是召開管理層會議。

  前世三星的半導體業務與對方建立了多維度的深度合作,包括且不限於技術研發、生產製造等等。

  一整個二四年,三星在大國的半導體銷售額就達到了六十五萬億韓元,甚至超過了對美的銷售額。

  李佑在會議上提出的也不是什麼讓管理層難以接受的方案,「通過本地化生產來規避可能出現的地緣政治風險,同時還能享受大國相關的產業鏈補貼和稅收優惠。」

  在會議中李佑對他們明確表示,要進一步強化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

  這種合作並不以某些人的意志為決定,這是市場驅動的必然選擇。

  李佑要求他們儘早拿出合作方案,要求必須覆蓋技術授權、生產本地化及市場深耕的相關調研。

  這種合作在前世是三星與中國的雙贏,而現在李佑抓住了這個契機。

  它將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升級,也幫助金門電子鞏固全球存儲晶片的領導地位。

  「道俊,」李佑叮囑著作為金門電子執行官的陳道俊,「一定確保合作順利,可以進行適當的讓利,但市場一定要拿下來。」

  時至九月,李佑這邊還沒動靜,韓半島政壇反而炸了。

  九月六日,首爾市議會二十八名市議員在市議長的選舉中收受買票賄賂,當天就被檢方用受賄罪起訴,人數超過首爾市議會的四分之一,且涉案議員全部都是

  執政黨大國家黨的市議員。

  這是誰做的?

  毋庸置疑,當然是目前政壇風頭最盛的趙泰燮。

  一時間大國家黨的眾多國會議員們要被氣瘋了,在當前趙泰燮勢大的時候,他們都要小心謹慎的行事,卻沒想到底下的首爾市議員給他們大國家黨捅了大簍子出來。

  當前的大國家黨黨首朴錦善也氣死了,本想再再現父輩榮光,這下好了

  每一個市議員在民眾眼中都算是大人物了,這樣的大人物卻足足有二十八個被檢察官帶走調查,還全部都是大國家黨的成員。

  這種大規模的調查起訴,百分之一萬的會影響大國家黨的名譽。

  此時民間的輿論情況可想而知。

  「李會長那邊有沒有反饋?」在發布會上焦頭爛額的應對完媒體,朴錦善皺眉看向自己的秘書。


  「沒有」秘書室室長搖搖頭,「李會長那邊連答覆也沒有給。」

  「為什麼?」朴錦善怔了怔,也明白這是他們的問題,「」

  在進行完總統競選之後,李佑和大國家黨的關係就慢慢走遠了。

  被朴錦善帶領的大國家黨不想和李佑這個『政壇公敵』深度綁定,他們更傾向於跟以往那種合作一樣,就是『你看好我能成,你就給我錢投資我』的模式。

  但李佑做的很是決絕,基本上斷開了和大國家黨的聯繫。

  這也導致大國家黨目前的金錢支持並不算富裕,可能也是這些市議員們收受賄賂的原因。

  畢竟財閥們投資給政客的資金,可不是用在一個人身上的,而是從上至下都要打點關係疏通人脈。

  這些收受賄賂的市議員,可能想到了這是趙泰燮的陷阱,但他們需要這些資金來維持他們的不屬於『政客』的奢侈生活和打點人脈。

  沉默過後,朴錦善嘆了口氣,「先聯繫能動用的檢察官、法官、律師,去進行施壓和爭奪案件調查權,儘量拖住他們。」

  「我再想辦法。」

  朴錦善當然要打給出身大國家黨的李連昌,「理事長nim。」

  李連昌退休後,擔任首爾李花會館的理事長,也就是全州李氏的族長。

  「是市議員受賄案?」

  「顯而易見,」朴錦善瞥了旁邊一言不發的幾個李姓國會議員,「這件事現在就已經對大國家黨造成了衝擊,一旦被落實下來,恐怕在輿論影響之下國會第一大黨的位置就要易主了,如果國會不由執政黨控制,那」

  「不管執政黨有什麼策略,恐怕都要在國會中被卡著脖子。」

  「那該怎麼辦?」李連昌做了數年總統滿足了自身夙願,從政壇退出後就基本不涉及政壇了,他此時當然更偏向算是他子侄輩的李佑,「朴黨首是想求李會長幫忙?」

  「當初我可勸說過你,大國家黨和李會長綁定並不算是一件壞事,可你的理由是半數以上的議員都更傾向於過去那種合作方式。」

  「這」朴錦善嘆息了一聲,「這確實是議員們的選擇,您從各位李氏的議員口中應該也能知曉,我是黨首也不能將這裡作為一言堂。」

  「得了,」李連昌說的挺不客氣,「你不過是因為你父親的影響,覺得這種模式不夠光彩而已,瞧不上這些財閥。」

  「可當初人家上趕著送錢要求綁定合作時你們愛答不理,現在遇到事了急吼吼的跳出來求人家幫忙,就別怪人家一聲不吭了。」

  朴錦善沉默下去,她當然有私心了。


  她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別人說一句『有乃父之風』,當然看不上當初被父親朴卡卡扶起來,被叔叔全卡卡吊著打的財閥們。

  可看不上不代表不需要錢

  誰知道李佑做的那麼絕,直接斷了聯繫,連政壇人脈都不要了。

  也就是大國家黨底蘊尚在,一時半會還頂得住這波輿論浪潮。

  要是再過一段時間,浪潮遠遠不止這個勢頭,指不定就有許多國會議員『叛逃』他黨。

  畢竟在政壇上

  『忠誠』可不是什麼好詞,反覆橫跳才說明會做人。

  「趙泰燮眼饞國會話語權很久了,」朴錦善掛斷電話後心中不斷推演各種情形,沉默了足足五分鐘都沒有說話,「他渴望讓大統合民主新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傷害最大的就是崔總統了。」

  「可崔總統不能輕易過問這件事,否則一旦被政敵曝光,對他的聲望是毀滅性打擊,遭受彈劾都是有可能的。」

  趙泰燮還是給了崔昌帝面子,並沒有直接把崔昌帝拖下水。

  見朴錦善再度沉默,一位李姓議員終於坐不住了,「黨首這話是沒說錯,可現在比起擔憂這種事,還是應該想想怎麼解決眼前問題才是。」

  「總不能我們被人針對,還要去覺得對方針對我們針對得很好?」

  剛剛走進來的幾個議員也有些煩了,他們聽著這幾個李姓議員的抱怨,反駁道:「當時決定不和李會長深度綁定,回到『權錢分立』的策略時,你們不也都同意了,還在這裡抱怨什麼?」

  「催如果有用的,找一萬個催都行!」

  「我只知道金門集團和我們合作的本來很愉快,我們和李會長也是同出一族,不知是誰自作主張,在會議上提出來『權錢分立』的策略,連我們都沒知會過,在後來投票時才開始對我們進行『綁架』和『脅迫』,我們也被迫減少了和李會長的聯繫。」

  「你們搞這些事的不知有沒有考慮過我們的處境?」

  「夠了!」朴錦善喊了一聲。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