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元壽改制,劉欣崩
第139章 元壽改制,劉欣崩
徐華若有所思,這倒是他想的淺一點了,陛下現在確實非常抗拒立太子這件事。
其實和王莽想像的有些出入,劉欣不願意立太子並非是不想接受自己即將英年早逝的事實,正好相反,他非常清楚,也早就沒有什麼留戀的了。
明白自己註定無法締造大漢的中興盛世,所以才將所有精力全都放到了奪權上面。
為下一代君主鋪路!劉欣自己已經走了很長彎路了,雖然說這才繼位幾年而已,但其中經歷的確實非常之多。
有很大的語氣成分在裡面,因為之前有著掌握輿論朝政和地方的徐博全力支持,加上王根王商等王氏五侯早死,所以才完成了中央集權。
其中但凡出現一點紕漏都不行,留給下一代的可能就是個爛攤子了。
中央癱瘓,地方聽調不聽宣,這就是厲帝劉驁剛剛下台時的樣子,因為逼宮的緣故,導致整個基層都崩潰了。
sto9🌼.com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最終,還是劉欣繼位,放權給劉氏子才勉強解決的,通過任命州牧來解決地方問題。
實際上,劉欣不立太子的真正原因是他想要讓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再努力一把,看看能不能生出個皇子出來。
雖說大家都姓劉,都是一個祖宗,可親疏還是不一樣的。
自己的兒子才是真正繼承人!
這種做法徐華是不認的,多年來劉欣都沒有生出皇子來,事關國本,絕對不能賭博!必須早一點定下來,群臣才知道自己輔佐支持的對象。
能只能省略掉不必要的內耗。
更何況就算生出來又如何呢?主少臣疑,大漢不又要經歷一場浩劫嗎,上一次的兒童皇帝是誰?前少帝和後少帝,太好呂雉垂簾聽政,把持大權。
劉氏江山差一點就不保了,要不是有功臣和諸侯相助,呂家是有希望篡位成功的。
所以小皇帝若是上位,那麼定然是太后主政!不過這個太后並非先帝之妻趙飛燕,而是太皇太后王政君!在法統上更加占據優勢。
景帝病死後,國家的話事人也不是王太后,而是太皇太后竇漪房。
這不還是隨了王莽的意願嗎?王家重新上台,被「推舉」為大司馬的可能性相當高,竹籃打水一場空。
掌權者不過是從王鳳換成了王莽。
「唉……知道了又能如何呢?我還能殺了他不成。」
徐華頹然道,他不是沒想過派刺客除掉。
只是這傢伙已經今非昔比了!堂堂太學博士,皇帝提名的首席博士,如果死了那影響將不可估量,那些激進的儒生不會善罷甘休。
李年昭能咽下這口氣嗎?
所以,除掉王莽不行,風險和影響太大,不像是之前王家家主,本來就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暗殺了外人也是拍手叫好。
誰會給奸臣申冤呢?
「父親兒以為要好好注意他!如果陛下實在不願意立太子,我們便要早做打算!效仿老祖宗徐貞之事,臨終前求一道詔令。」
「繼位叔父則時刻起兵以清君側!」
徐遠的態度十分激進,在他看來,如果王莽賭贏了,那就必須先下手為強,帶兵進京殺了再說,至於後續影響可以慢慢解決。
徐家上百年積累的名望,不可能因為殺一個王莽就消失的。
「你這孩子…怎如此魯莽?今日這裡只有你我父子,若是在外面,這番話可說不得。」
聽到這番大膽的「狂悖」之言,徐華皺了皺眉頭,倒不是迂腐的認為大逆不道,主要還是覺得自己這個長子太意氣用事了。
有幾個兵就囂張不行,才哪到哪就假傳遺詔調兵進京了?
篡改遺詔,地方軍進京,這兩點單拎出去一個都是有亡國之禍的!很多時候現實和想像是兩回事,一旦局面脫離掌控,那便悔之晚矣。
後世,袁紹召董卓丁原進京的初衷也只是向庇護宦官的何太后施壓,迫使她讓步答應誅殺張讓趙忠為首的宦官而已。
結果局面完全脫離了預想,先是大將軍何進慘死,之後「忠心耿耿」的董卓也生出了野心!
東漢從此名存實亡。
地方軍那也是人,來到了繁華的長安難免不會出現不該有的心思。
可能徐遠的意思只是讓叔父們的軍隊進京,可是這可是皇帝遺詔!別人為什麼不可以呢?朱春董崇這兩個人也是有兵權在握的。
特別是董崇,非常獨立,控制著并州軍,而且他還姓董!萬一真出了意外呢?
不可控因素太多了,徐華也就是聽聽就行了,撕破臉這種事自己不能主動做。
「……是兒唐突了。」徐遠或許也是想明白了這些。
「無妨,建議是有道理的,你的經驗還是差些,不夠老練,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不能慌亂,太后代表的是劉氏的權威!我們身為皇黨便不能輕舉妄動。」
「武力永遠是最下乘的辦法,想想當年的暴秦嬴政,他們就是用秦國絕對的武力控制了天下,結果呢?」
「使用武力的人,終會被武力所反噬。」
徐華諄諄教誨,這種激進想法年輕人都會有,位高權重,手握雄兵,不可能不膨脹,但這種時候就需要克制了。
「是的父親,兒受教了。」徐遠點頭,因為他覺得確實是有道理,大漢的太祖皇帝如果沒有與天下人約法三章,而是效仿嬴政項羽,那麼根本不可能脫穎而出。
「好了,你就別多想了,身處什麼位置就做什麼事,先治理好一個縣城,再談整個國家。」
「我會繼續上書向陛下闡明厲害關係,趕緊確立太子的,這是我們目前唯一能做的,既然那王莽有這個圖謀,那我們就來個釜底抽薪!」
徐華擺了擺手,長子的憂慮是有道理的,所以就需要變被動為主動才行!
那傢伙的計劃想成功,首先就是皇帝不能立年長太子,要不然直接功虧一簣。
皇帝成年再加上有徐家輔政,太皇太后那邊就不好插手,王莽復出也就沒指望,就算新君抽風又用了也沒用,因為這時候就是為了制衡朝臣而已。
當年劉驁可是將權力一股腦的丟給了王鳳,絕對信任下,才能做到大權獨攬,甚至裹挾皇權。
所以,其他的都不需要做,讓陛下趕緊立儲就行。
………
元壽三年,劉欣發起改制,頒布著名的限田令,限婢令,強行限制地方豪強手中的土地數量,企圖利用官方的力量阻止土地兼併。
成功掌權後,第一步就是改變多年的頑疾了!
要知道,別看劉欣進行了這麼多政治鬥爭,但實際上他今年才二十三歲而已!而立之年都不到,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怎麼可能容忍這些地方豪強如此猖狂。
除了南陽、清河等寥寥幾郡外,土地兼併都達到了近乎猖獗的地步,主要是老百姓活不下去,豪強隱匿人口,朝廷也收不上稅。
南陽清河和汝南一部分都是徐家的地盤,但情況就要好很多。
原因便是徐家給大家活路,抽的租子是全天下最少的,還給提供耕牛和器具,生病也可以適當提供醫治,以至於很多有土地的農民都主動成為佃農了,開展薄利多銷的模式,雖然利潤比那些巧取豪奪的大地主低很多,但架不住量大啊。
兩徐依舊包攬了第一第二豪族,非常富有,而且很得普通百姓追捧,完全互利共享。
當然,也只是清河完全實現了,南陽也只不過核心地帶被徐家直接掌握,其他地方也還是有其餘豪強勢力的。
所以,劉欣為了改善日益吃緊的財政以及不斷增加的流寇盜賊,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是抑制土地兼併!
可是,改革嘛,既得利益者不可能無動於衷的,朝中以丁家傅家為首的豪強功侯勢力不斷的反對,畢竟限田令也能影響他們的。
這項措施違反了所有人的利益!甚至連一向支持皇帝的徐家,聲音都小了不少,因為他們也屬於豪強地主!限制土地怎麼可能沒有影響呢。
所以,立場只是不反對並且配合,不會明著支持的。
改革遭遇了極大的阻力
後來,劉欣可能是直接擺爛了,實在推行不下去,所以就大肆賞賜寵臣董賢,導致限田令、限婢令變成了一紙空文,這就相當於向朝中那些權貴妥協了。
看來想要改變土地問題真的不容易,朝中的高官幾乎都是既得利益者。
朝會上,劉欣將所有臣子都召集到了未央宮,看樣子是有大事要說。
丁明已經當上了大司馬,地位穩如泰山,徐華繼續擔任丞相,沒什麼變化,因為他已經做到頭了。
他的這個丞相地位並不比大司馬差,對朝政做到了獨斷專權。
之前,劉欣也支持過丁明對抗徐華,沒錯,丁家替代了王家的位置,與徐家抗衡。
但是,很快劉欣就開始發現,這丁明遠遠不如徐華聽話,他強烈反對董賢在朝中任職的大加抨擊,對之前的限田令也明確反對。
所以態度逐漸冷淡了起來。
這二百年,皇帝對徐氏的態度是從信任轉變為猜忌,之後沒多久又立馬真香,開始重新扶持起來,一直都是這樣。
或許會嫌棄,但最後總能意識到徐家的好,比那群酒囊飯袋,還有無數小心思的廢物強多了。
不僅忠誠有保障,能力還很普遍很強,始終有人才產出。
「朕要改制,朕意圖恢復三公制度,不知諸位覺得如何啊?如今的制度不倫不類,無法正常運轉。」
劉欣開門見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發現丁明越來越不聽話了,所以必須分權。
現在大漢的制度就是兩極制度,丞相主政,大司馬主軍並且輔政,實際上還是大司馬權力更大。
因為對政務的插手力度也很大,能夠直接否決丞相的決策,但在軍事上又擁有僅次於皇帝的權威。
權力大的離譜,如果丞相不是徐華的話,那早就一家獨大了,丞相主不了政,很多時候都會被節制和否決。
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後齊聲道:「願遵從陛下的執意。」
現在大漢還是皇帝說了算的,之前限田令這麼大的事都攔不住,更何況改變政治制度呢。
「朕認為,先秦時便使用的三公制度本質上沒有問題的,無非是分工上出了差錯,但這不能否定他的優越。」
早在建平二年,劉欣就採用了二府制度,廢除大司空,又丞相和大司馬分享權力。
「朕決定了,改丞相為司徒,改御史大夫為司空,司馬不變,亦為新的三公。」
劉欣淡淡道,主要還是恢復了御史大夫,並將丞相改稱為司徒,他想要因此來加大徐華的權力。
「徐司徒意下如何?」
「臣並無異議,臣也認為三公體制要比二府體制更加穩定,只不過這新的大司空要提早確定了。」
「三公都很重要,不能缺少啊。」
徐華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持。
「嗯…就用太僕孔光為大司空吧。」劉欣繼續用了這個孔子後人,儒生的支持也需要爭取。
「陛下臣還有事要說。」徐華沒有回去。
「講。」
「請陛下早立太子,以穩定國本。」這件事他已經上奏過無數次了,結果還是沒用。
「稍後再說,莫要著急。」劉欣還是推辭,並且打斷了還想繼續勸阻的徐華。
「朕聽說王莽成為了太學的新任首席博士,你們也不用催朕重新啟用他了。」
這些年,眾臣不只一次要求皇帝用王莽替換丁明,這個新大司馬做的完全不行,只能是中規中矩,遠做到驚艷。
劉欣被逼的都揚言要禪讓給衛將軍董賢了。
這次王莽當上首席博士,也就沒必要接著上書了。
接下來,他打算繼續整頓吏治,削弱豪強,先將丁明換成董賢這個聽話的,目前來說能用的人很少,徐家還是不能放下。
唉…這偌大的天下居然連一個有用的人才都找不出來,悲哀啊。
朝會結束,由丞相變成大司徒的徐華承馬車回到了景侯府,陛下一直拖著不立太子,也是很無奈。
他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元壽三年八月,這個預想變成了現實。
於長樂宮中熟睡的劉欣惡疾發作,突然暴斃,次日被宮女發現早已失去氣息,享年二十三歲。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