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 第407章 聲東擊西!

第407章 聲東擊西!

  第407章 聲東擊西!

  子午嶺帥帳內。

  牛油燈盞散發著昏黃的光暈,火苗在微風中不安地搖曳。

  鄭朝宗眉頭緊蹙,雙眼緊緊盯著懸掛在帳壁的巨大軍事地圖,目光在子午嶺與同州之間來回遊移。

  手指下意識地敲擊著案幾,發出有節奏的「咚咚」聲,思緒如奔騰的駿馬,在複雜的戰局中穿梭。

  此次佯攻布局,是破局的關鍵,若稍有差池,不僅前期的努力會付諸東流,還可能讓整個軍隊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想到這,鄭朝宗只覺肩頭壓力如山。

  「來人!」

  鄭朝宗突然開口。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剎那間,帳簾被猛地掀開,一名親兵如疾風般沖入帳內,但卻沒有下跪,身姿挺拔拱手道:「將軍有何吩咐?」

  靜塞軍從不需要下跪。

  鄭朝宗轉身,目光如炬,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傳我將令,即刻調遣五千步卒,奔赴子午嶺北麓。

  讓他們大張旗鼓地伐木造橋,動靜越大越好,務必讓宋軍斥候盡收眼底。

  待夜幕降臨,命士兵們高舉火把行軍,擺出主力部隊大規模集結的架勢。」

  親兵領命後,迅速起身,快步離去,帥帳內再次陷入寂靜。

  鄭朝宗看著親兵離去的背影,心中暗道:「第一步若能成功,接下來的事情便好辦了!」

  很快,五千靜塞軍步卒在三位將領的帶領下,猶如一條黑色長龍,浩浩蕩蕩地朝著子午嶺北麓進發。

  抵達目的地後,士兵們迅速分散開來,斧頭砍伐樹木的聲音此起彼伏,響徹山谷。

  他們分工明確,一部分士兵負責砍伐樹木,一部分搭建營帳,還有一部分著手橋樑的修築。

  隨著一根根原木被砍伐,一頂頂營帳在空地上搭建起來,一座簡易橋樑也逐漸有了雛形。

  與此同時,在子午嶺的宋軍大營里,氣氛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

  一名斥候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衝進營帳:「報!將軍,子午嶺北麓發現靜塞軍蹤跡。

  他們正在大規模伐木造橋,看樣子是要渡河進攻。

  到了夜裡,更是舉著火把行軍,隊伍綿延數里,規模龐大,極有可能是靜塞軍主力。」

  李昌祚聽聞,先是微微一怔,隨即臉上浮現出一抹冷笑,心中暗自得意:「蘇逆急於南下,已經按捺不住了。」


  他雙手背在身後,在營帳中來回踱步,心中盤算著:「若能在此將靜塞軍主力一舉殲滅,不僅能解關中危機,我還能立下赫赫戰功。」

  沉思片刻後,他猛地停下腳步,果斷下令:「立刻急調鄜州駐軍增援子午嶺,限他們三日內務必趕到。

  另外,命趙猛率領三千騎兵,即刻出發,從側翼迂迴,截斷靜塞軍退路。

  我要將他們全部困在此處,一網打盡!」

  傳令兵領命後,迅速衝出營帳,傳達命令。

  鄭朝宗這邊,在收到宋軍調兵遣將的消息後頓時大喜!

  ——第一步計劃已經成功,接下來的這一步,更加關鍵。

  隨即,他招來五名死士,這些死士個個目光堅毅,神色冷峻。

  鄭朝宗看著他們,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面為他們的英勇無畏而感動,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們的安危。

  但為了大局,他不得不讓他們去冒險。

  鄭朝宗壓低聲音,向他們仔細吩咐:「你們喬裝成逃兵,設法混入宋軍大營,向李昌祚『泄密』,就說靜塞軍三日後將強攻鷹嘴崖。

  記住,從言行舉止到神態表情,都要做得自然逼真,絕不能露出半點破綻。

  若此次任務成功,你們和你們的家人,都將得到重賞。」

  五名死士相互對視一眼,然後整齊劃一地拱手,到:「將軍放心,我們定不辱使命!」

  說罷,他們起身,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鄭朝宗望著他們離去的方向,隨即與軍中書記道:「都記錄下了嘛,將他們的信息秘密傳完後方,讓守真靜寧安排他們的家人。」

  軍中書記點頭道:「都記下來了,隨後會送往延安府。」

  鄭朝宗這才點點頭。

  三日後,天剛蒙蒙亮,鷹嘴崖一帶被厚重的霧氣籠罩,仿佛一層巨大的白色紗帳,讓人看不清周遭的一切。

  李昌祚身披戰甲,親自坐鎮指揮。

  他站在高處,望著霧氣瀰漫的山谷,心中既有期待又有一絲不安。

  雖然他覺得這事兒應該能成,但不知道為何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只能按兵不動,等待靜塞軍進入包圍圈。

  而此時的子午嶺北麓,靜塞軍真正的精銳部隊,在夜色的掩護下,早已悄然撤離。

  那些仍在伐木造橋、製造動靜的,不過是五百名留守的士兵。

  他們一邊佯裝忙碌,一邊時刻留意著宋軍的動向。


  隨著約定時間的臨近,留守的靜塞軍士兵迅速點燃預先設置好的火雷。

  瞬間,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起,整個山谷都在劇烈搖晃,滾滾濃煙遮天蔽日。

  李昌祚聽到爆炸聲,以為靜塞軍已經發動進攻,毫不猶豫地下令:「放箭!」

  一時間,數萬支利箭如飛蝗般射向山谷。

  然而,許久之後,山谷中除了瀰漫的硝煙和此起彼伏的回聲,竟未見靜塞軍一兵一卒的身影。

  李昌祚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不祥預感,他皺緊眉頭,立刻派人前去打探。

  不多時,前去打探的士兵面色蒼白,匆匆返回:「將軍,山谷中只有少數靜塞軍士兵,並無主力部隊的蹤跡,我們中計了!」

  李昌祚聽聞,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一拳重重地砸在身旁的石頭上,心中懊悔不已:「我竟然中了鄭朝宗的奸計,實在是大意了!」

  他緊攥腰間佩刀,指節因用力而泛白,額頭上青筋暴起,宛如一條條蚯蚓在皮膚下蠕動。

  回想起鷹嘴崖的慘敗,那一幕幕猶如噩夢般在他腦海中不斷閃現,心中的怒火如同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隨時可能爆發。

  這時,斥候帶來黃河西岸發現零星船隊的消息,就像往他怒火中澆了一桶油,讓他愈發煩躁。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細細講來,黃河西岸的船隊究竟是何情況?」

  李昌祚咬著牙,一字一頓地質問,每一個字都仿佛從牙縫中擠出來,帶著濃濃的火藥味。

  斥候雙腿發軟,聲音發顫:「將軍,我方斥候在黃河西岸,發現了零星船隊,看起來似乎是運糧隊。」

  一旁的幕僚,向來心思縝密,聽聞後神色凝重,急忙拱手進言:「將軍,蘇逆詭計多端,此前我們已中過他的圈套。

  這次黃河西岸出現船隊,恐怕又是調虎離山之計,將軍不可不防!」

  李昌祚聽後,先是一怔,隨即臉上浮起一抹輕蔑的冷笑。

  他雙手抱胸,掃視了一圈營帳內的眾人,大聲道:「黃河天險,水流湍急,蘇逆怎敢輕易渡河?

  況且我軍在子午嶺部署了重兵,只要守住這裡,他蘇逆插翅也難逃。

  子谷,你未免太過膽小,竟被這小小的船隊嚇破了膽!」

  幕僚還想再勸,可看到李昌祚滿臉的不耐煩,那到了嘴邊的話又被咽了回去,只能無奈地退到一旁,暗自搖頭。

  與此同時,在遠離宋軍大營的一處山坳里,鄭朝宗正和一眾將領圍坐在篝火旁,商討著下一步計劃。


  火光映照在他們臉上,勾勒出堅毅的輪廓。

  「今夜子時,我們兵分兩路,一千人攜帶火箭,襲擊宋軍大營,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主力部隊則趁夜色東進,繞過子午嶺防線。」

  鄭朝宗目光如炬,將計劃詳細地闡述了一遍。

  將領們紛紛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當夜子時,萬籟俱寂,子午嶺宋軍大營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

  值夜的士兵們有的靠著營帳打盹,有的百無聊賴地踱步,絲毫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

  突然,一陣尖銳的呼嘯聲打破了夜的寧靜,一支支火箭如流星般划過夜空,帶著熊熊火焰,射向宋軍大營。

  「敵襲!敵襲!」

  不知是誰率先喊了一聲,瞬間,整個大營亂作一團。

  營帳起火,火光沖天,喊殺聲、警報聲交織在一起。

  馬匹受驚,嘶鳴聲此起彼伏,士兵們慌亂地四處逃竄,有的甚至連戰甲都沒來得及穿戴整齊。

  李昌祚從睡夢中驚醒,臉色蒼白,慌亂中抓起佩劍,連鞋子都穿反了,就衝出了營帳。

  他望著漫天的火光,大聲吼道:「鎮定!各營將士,迅速集結,準備迎敵!」

  然而,奇怪的是,儘管火光映紅了半邊天,卻始終不見靜塞軍沖陣。

  原來,這只是鄭朝宗派出的千人小隊,他們的目的並非與宋軍正面交鋒,而是製造混亂,吸引宋軍的注意力。

  與此同時,靜塞軍主力在鄭朝宗的帶領下,早已趁著夜色東進三十里,悄然繞過了宋軍在子午嶺的防線。

  李昌祚在大營中焦急地等待著敵人的進攻,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無比漫長。

  他在營帳前不停地踱步,雙手背在身後,眉頭緊皺,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正準備派人前去打探,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跑來,摔倒在李昌祚面前:「將軍,大事不好!靜塞軍主力早已東進,我們被他們繞過去了!」

  李昌祚聽到這個消息,只覺眼前一黑,差點摔倒在地。

  他呆呆地望著遠方,雙腿發軟,手中的佩劍「噹啷」一聲掉落在地。

  「我真是糊塗啊!不聽子谷之言,又中了鄭朝宗的奸計!」

  他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懊悔和自責。

  此時,遠處的黑暗中,鄭朝宗騎著戰馬,望著子午嶺方向沖天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勝利的笑意:「李昌祚,這只是個開始,接下來,有你苦頭吃的!」


  說罷,他大手一揮,靜塞軍主力繼續向著預定目標前進。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昌祚心急如焚,頻繁調兵遣將,試圖挽回局面。

  他整日待在營帳中,對著軍事地圖發呆,時而眉頭緊皺,時而唉聲嘆氣。

  每一道軍令的下達,都透著他內心的焦慮和無奈。

  然而,鄭朝宗卻如同鬼魅一般,總能巧妙地避開宋軍的圍堵,不斷向關中腹地逼近。

  文彥博在河中府得知子午嶺的情況後,大驚失色。

  他手中的茶盞「啪」的一聲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快,傳令下去,哪裡有軍隊,立即將蘇逆的軍隊攔在耀州!」

  他心急如焚,聲音都有些顫抖。

  此時幕僚趕緊道:「可從秦鳳路的原州、鳳翔府以及丹州、同州調集軍隊,一起趕往耀州。

  在永壽、淳化、華原一線構建抵禦陣地,將蘇逆大軍死死頂住,等李將軍反應過來,切斷蘇逆的糧道,或許可以將蘇逆大軍殲滅在耀州!」

  文彥博聞言眼睛一亮,道:「很好!」

  不過他隨機神色有些遲疑,道:「李昌祚已經將同州兵馬調走部分,咱們再調走部分,同州可就空虛了。

  那裡可是咱們前方的糧食軍械儲存庫,同州若是落入蘇逆手中,那截斷糧道就不起作用了。

  而且同州可是長安的東門戶,同州若丟,長安危險!」

  幕僚笑道:「同州之側有黃河天險,北面有丹州頂著,蘇逆也到不了這裡。

  這不也是為什麼之前將糧秣軍械放在同州的原因麼,就是因為這裡足夠安全。」

  文彥博聞言失笑,道:「倒是我多慮了,那就將同州的兵馬調集到耀州抵禦蘇逆主力!」

  ……

  而此時蘇允端坐在膘肥體壯的黑色戰馬上,鎧甲在月光下泛著森冷的幽光。

  他明亮的目光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一寸寸地掃視著黃河西岸的崎嶇地形。

  兩萬精銳靜塞軍如同一條訓練有素的黑色巨龍,緊緊跟在他身後,沿著河岸風馳電掣般前行。

  馬蹄聲、腳步聲交織成一曲緊張的樂章,驚起了棲息在草叢中的夜鳥,撲騰著翅膀飛向夜空。

  一路上,但凡遭遇宋軍斥候,靜塞軍的斥候隊伍的刀光劍影瞬間閃過,那些斥候甚至連警報都來不及發出,就被無情地斬殺。

  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路邊,殷紅的鮮血汩汩流出,在土地上蜿蜒成詭異的形狀,好似一條條扭曲的紅色絲帶,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抵達同州對岸的龍王渡後,蘇允翻身下馬,腳下的沙地發出沙沙的聲響。

  黃河在此處猶如一條暴怒的巨龍,濁浪排空,濤聲如雷,仿佛要將整個世界吞噬。

  早已被靜塞軍找來的當地漁民,渾身瑟瑟發抖,手指顫顫巍巍地指向河面:「將軍,這裡只有兩座瞭望塔,沒有其他的軍隊駐防,倒不是朝廷疏忽,實在是這兒水流急得很,想要過河是很難的。」

  蘇允微微頷首,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寒光,他心裡清楚,這兩座瞭望塔就像兩顆釘子,牢牢地阻礙著渡河計劃,必須儘快拔除。

  否則一旦被發現,這裡燒起烽火,到時候數里外的宋軍轉瞬即至,到時候自己反而被打了個半渡而擊,那就糟糕了。

  隨著夜幕如巨大的黑色幕布緩緩落下,龍王渡陷入一片死寂。

  數十名靜塞軍死士,身著黑色緊身衣,後背背負著鋒利的短刃,如同幽靈般悄無聲息地潛入刺骨的黃河水中。

  河水冰冷刺骨,如無數根冰針刺痛著他們的肌膚,但他們眼神堅毅,如同靈活的游魚,在湍急的水流中艱難地朝著瞭望塔游去,濺起的水花瞬間被洶湧的波濤吞沒。

  與此同時,蘇允帶領其餘士兵,隱蔽在岸邊的灌木叢中,彎弓搭箭,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警惕,箭在弦上,隨時準備出擊。

  當死士們終於靠近瞭望塔時,他們迅速抽出匕首,用力割斷了固定塔樓的纜繩。

  「嘎吱——」

  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劃破夜空,一座瞭望塔開始搖搖欲墜,塔上的哨兵頓時亂作一團,發出刺耳的警報聲。

  蘇允見狀,立刻大喝一聲:「放箭!」

  剎那間,岸邊的靜塞軍萬箭齊發,密密麻麻的利箭如雨點般射向瞭望塔,毫無防備的哨兵瞬間被射成了刺蝟。

  另一座瞭望塔的哨兵嚇得臉色慘白如紙,顫抖著雙手試圖點燃烽火示警。

  可還沒等火摺子湊近烽火台,一支冷箭從黑暗中疾射而出,精準地穿透了他的咽喉,哨兵瞪圓了雙眼,帶著無盡的恐懼緩緩倒下。

  蘇允見兩座瞭望塔已順利拿下,大手一揮,下達了渡河的命令。

  一眾士兵迅速行動起來,將提前準備好的三十艘漁船推入河中。

  用粗壯的鐵索將漁船緊緊相連,又在上面鋪設厚實的木板,一座簡易卻堅固的浮橋在黃河上緩緩成型。

  先鋒營的士兵們率先踏上浮橋,小心翼翼地朝著對岸前進。

  浮橋在洶湧的波濤中劇烈搖晃,士兵們一手緊握兵器,一手死死抓住鐵索,艱難但快速地通過浮橋。


  蘇允看著人員快速地抵達對岸,若是再有個一個時辰的時間,到天明時候,便可以盡數度過。

  然而世事哪有這麼輕鬆,不知道為何,對面竟是忽而出現一支巡河宋軍!

  看到這邊的動靜,宋軍立刻敲響警鐘,剎那間,號角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原本的寂靜。

  蘇允見狀,當機立斷,大聲下令:「強攻!立即構建陣地,給後面的兄弟爭取渡河的時間!」

  聽到蘇允的號令,靜塞軍如猛虎下山般,向著宋軍發起了衝鋒。

  宋軍依託河岸的防禦工事,瘋狂地向靜塞軍射擊,箭矢如雨點般密密麻麻地飛來。

  靜塞軍毫不畏懼,一邊舉盾抵擋,一邊奮勇前進。

  雙方短兵相接,喊殺聲、兵器碰撞聲震耳欲聾,鮮血染紅了黃河水。

  在激烈的戰鬥中,靜塞軍將領鄭年安目光如炬,敏銳地捕捉到宋軍都監王渙的身影。

  王渙站在高處,正聲嘶力竭地指揮著宋軍抵抗。

  鄭年安彎弓搭箭,瞄準王渙,深吸一口氣,猛地鬆開弓弦。

  「嗖」的一聲,利箭如閃電般劃破夜空,精準地穿透了王渙的咽喉。

  王渙瞪大了雙眼,臉上還帶著未消散的驚恐與不甘,緩緩倒下。

  宋軍見主將被殺,頓時軍心大亂,陣腳開始鬆動。

  靜塞軍趁勢發起更猛烈的攻擊,如潮水般湧上對岸,迅速突破了宋軍的防線。

  後續的靜塞軍士兵源源不斷地通過浮橋,加入戰鬥,向著同州城繼續推進。

  同州城內,守將趙成正在營帳中酣睡,突然一陣嘈雜聲如驚雷般將他從睡夢中驚醒。

  他心中一驚,迅速披衣起身,大步走出營帳。

  還沒等他弄清楚狀況,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跑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喊道:「將軍,大事不好!靜塞軍已渡過黃河,正朝著同州殺來!」

  趙成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手腳冰涼!

  他怎麼也想不到,靜塞軍竟然能突破黃河天險,如此迅速地兵臨城下!

  如今同州兵力已經被調走大半,只剩下兩千守城士兵,同州危矣!

  趙成來不及多想,立刻下令敲響警鐘。

  一時間,同州城內警鐘長鳴,尖銳的鐘聲在夜空中迴蕩。

  士兵們從睡夢中驚醒,手忙腳亂地穿戴戰甲,有的甚至連頭盔都戴反了,就匆忙奔赴各自的崗位。

  然而,由於事發突然,城中守軍還未完全集結,靜塞軍就已經如潮水般抵達了城下。


  蘇允抬頭望著高大的同州城牆,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同州作為關中北部的重要屏障,一旦攻克,長安便暴露在他的兵鋒之下了!

  蘇允果斷下令:「攻城!」

  靜塞軍士兵們如同下山的猛虎,扛著雲梯,推著攻城車,向著城門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城牆上,宋軍守軍拼命抵抗,箭矢如蝗蟲般密密麻麻地落下,石塊如雨點般砸向靜塞軍士兵。

  但靜塞軍毫不退縮,前赴後繼,喊殺聲震得人耳膜生疼。

  只有兩千士兵,倉促之下,又如何能夠抵擋得住靜塞軍兩萬精銳的攻擊,到得天明時分,同州已經被攻克!

  而在子午嶺大營的李昌祚,得知靜塞軍已經渡過黃河,正在攻打同州的消息後,亦是手腳冰涼,跌坐在地,顫聲道:「完了!完了!關中危矣!吾命休矣!」

  關中乃是整個西北之核心,長安若丟,大宋朝便要失去整個西北了!

  如此大罪,他李昌祚狗命休矣!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