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喜歡公主?閹你做太監,天天伺候!【求月票】
第273章 喜歡公主?閹你做太監,天天伺候!【求月票】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𝙨𝙩𝙤9.𝙘𝙤𝙢
隨著李承乾的話音落下,整個大殿一片鴉雀無聲。
有錯愕的,有不解的,有欣慰的,也有憤怒的,總之,多種情緒在滿朝文武中不斷湧現。
就連那些打算與大唐和親的番邦使臣,都被這話震驚得無以復加。
「大唐太子,您這」
「孤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有番邦使臣忍不住想要說兩句,但是還沒等他把話說完,李承乾就冷聲打斷了他。
「臣反對!」
禮部尚書楊師道,第一個站了出來:「其他的暫且不論,但和親之事,臣覺得有待商榷。」
作為時常操辦和親事宜的大臣,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和親的本質。
所謂和親,其實是通過和親拉攏,安撫,控制,分化其他異國,確保大唐周邊的和平與安定。
而通過這樣的手段,大唐自武德年初到貞觀三年,都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這與大唐能夠無後顧之憂的滅掉東突厥,有很大的關係。
但同樣也為大唐埋下了隱患。
大唐通過和親,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是不假。
但也加強了各方的文化交流,讓大唐先進的軍事,科技,文化,不斷流入到異國。
大唐強盛的時候,這些異國不敢有任何造次。
而大唐一旦衰弱,這些異國必定蠢蠢欲動。
另外,他們學習了唐朝的先進軍事,科技,文化,也會變得比之前更加強大。
那對大唐來說,無疑是災難級別的。
比如唐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內亂不斷,外憂繁重,在雙重的壓力之下,偌大的一個唐帝國,最終土崩瓦解。
所以,通過和親達到的繁榮強盛,不過是虛假的表象罷了。
李承乾只是淡淡的掃了楊師道一眼,便果斷丟下一句:「反對無效,下一位!」
「陛下!」
「太子,你.」
聽到楊師道的呼喊,李世民也從震驚中回過了神來。
但李承乾依舊沒有等他把話說完,就反問了他一句:「父皇還記得三年前的渭水之盟嗎?」
「這」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眉頭大皺:「你這話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就是不想我大唐的歷代皇帝,再被人騎在脖子上威脅!」
「你!」
此話一出,李世民瞬間就無話可說了。
是啊!
自己為什麼要心心念念的覆滅東突厥呢,不就是為了雪洗渭水之盟的恥辱嗎?
如果大唐的歷代皇帝,再遭受這樣的恥辱,那自己勵精圖治的意義在哪裡呢?
「太子殿下,臣也覺得和親之事不能太武斷,應該按照大唐遇到的實際情況來決策。當然,臣也不是一定支持和親,就是覺得,有時候和親也沒什麼。」
眼見李世民被李承乾問得啞口無言,左僕射蕭瑀,適時的站了出來。
「既然左僕射覺得和親沒什麼,那大唐以後的和親,就由左僕射的子子孫孫來和親吧!」
李承乾依舊淡淡的看了蕭瑀一眼,道:「只要左僕射願意,孤今日就請奏我父皇,立你家閨女為大唐公主,明日就安排她與別國和親!」
「不是太子,此乃國事,豈可兒戲?」
「誰給你說是兒戲了?孤乃一國儲君,說的話也是君無戲言!」
「啊?這」
蕭瑀被李承乾這番話,直接驚得頭皮發麻,連忙朝李世民哭訴:「陛下,老臣也是為大唐著想啊!」
「呵!好一個為大唐著想!」
李承乾冷冷一笑:「既然你為大唐著想,怎麼不嫁你閨女?身為大唐位比丞相的左僕射,難道不該舍家為國嗎?」
「臣臣臣」
蕭瑀被懟得啞口無言,心說這特麼是嫁閨女的事嗎?這是國與國之間的博弈,是利益交換好嗎?!
「怎麼,左僕射捨不得了?」
眼見蕭瑀被自己懟得啞口無言,李承乾依舊感覺不過癮,旋即環顧眾臣道;「但凡誰捨得自家閨女和親的,都站出來,有一個算一個,孤立刻請奏孤父皇,冊封她為大唐公主,保證讓她風風光光的嫁出去!」
嘩!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就連魏徵都忍不住眼皮狂跳,心說太子這懟人的本事,比自己還狠啊!
自己也就噴噴李二,太子這是無差別攻擊啊,他就不怕引起眾怒嗎?
果然,隨著李承乾的話音落下,不少文武百官立刻對他怒目而視。
但好在有李世民壓陣,他們也沒敢放肆。
不過,李世民也不會任由李承乾在朝堂上肆意妄為,只見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便揮手朝李承乾示意道:「好了太子,此事就到此為止吧!」
「不行!此事不能到此為止,孤說了,此乃大唐鐵律,請父皇下旨,明確這條鐵律!」
「太子!」
李世民臉色一沉:「你在教朕做事嗎?!」
「不,兒臣不是在教父皇做事,兒臣是在為我大唐打下鋼鐵般的脊樑!」
李承乾毅然決然的道:「正所謂,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父皇是領軍打過仗的,知道統帥的作用有多大,如果父皇都不能以身作則,那大唐的百姓,還怎麼在您的領導下,走向盛世?」
「所以,兒臣在這裡懇請父皇,明確這條鐵律,樹立好大唐的榜樣!」
「這」
李世民聽到李承乾這番話,頓時語塞。
其實,按照他的性格,他肯定也是不想和親的。
但形勢比人強,大唐之所以和親,也是逼不得已的。
哪怕大唐的兵鋒再強盛,像吐蕃,吐谷渾這樣的高原國家,單單一個氣疾,就讓大唐無能為力。
而就在李世民陷入兩難境地的時候,一直沉默不語的慕容順,再次開口道:「如果大唐不願與我吐谷渾和親,那我等留在大唐也沒有任何意義,懇請大唐皇帝,准許我等返回吐谷渾。」
「懇請大唐皇帝准許我等返回高句麗。」
隨著慕容順的話音落下,李思遠,高延壽二人也連忙附和。
然而,他們的話音剛剛落下,李承乾就恥笑出了聲。
「和不成親就想走?你們的記性是真的不好啊!莫非你們忘了?你們現在是我大唐的人質啊!」
「大唐太子!你不要欺人太甚!」
慕容順聞言,臉色一變:「我父汗已經派兵抵達大唐邊境了,你若敢繼續扣押我當人質,我父汗必出兵討伐你大唐!」
「喲,我好怕怕哦!你吐谷渾敢進攻我大唐,孤保證你吐谷渾的軍隊有來無回,不信你可以試試!」
「當然!孤也不否認你吐谷渾確實有地利優勢,我大唐的軍隊暫時對你們無可奈何。」
「但你不要忘了,孤雖然打不到你的國家,但可以斷絕你國家的大部分資源!而一旦你國家的貴族得不到滿足,反叛必然發生,到時候,你父汗還能做多久的吐谷渾可汗?」
「你!」
慕容順聽到李承乾這話,頓時被噎得說不出話來。
因為自家的事只有自家最清楚。
其實不光吐蕃國內有問題,吐谷渾國內也有不少問題。
「怎麼?你在懷疑孤的能力?」
說完這話,李承乾當即一個眼神看向孫伏珈。
只見孫伏珈立刻會意,直接就溜出了大殿。
不多時,他就帶著幾名宮侍,端著一樣一樣的新奇事物,從殿外走了進來。
「太子殿下,這衣服是軍服嗎?怎麼看起來如此厚實?」
程咬金見到宮侍端來的新奇事物,立刻瞪大眼睛詢問。
而李承乾則笑著打趣他道:「程將軍的眼光真不錯,這確實是軍服,而且是我大唐冬季軍服,裡面有填充棉花,十分保暖,即使是冰天雪地,穿這一件軍服就可以了!」
「什麼?!」
聽到這話,程咬金頓時一驚,忙道:「此軍服竟然有如此奇效?我穿穿!」
說完,程咬金就二話不說的衝上去拿起那件軍服,然後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毫無形象的脫下官服,穿上那件厚實的軍服。
只是片刻時間,他就感覺到了這軍服的保暖效果,不由朗聲大笑:「好好好!此軍服好啊!暖和,太暖和了!」
「真的嗎老匹夫?讓我也穿穿!我也想暖和暖和!」
尉遲恭聞言,頓時來了興趣,然後也二話不說的就衝上去與程咬金搶軍服。
其他眾臣見狀,不由互相對視,面面相覷。
而李世民則滿臉好奇的看著李承乾,道:「太子所言的棉花是何物?朕為何從未聽說過?」
「呵呵,不瞞父皇,所謂的棉花,其實就是白迭子的花絮!」
李承乾笑著解釋道:「兒臣偶然發現此物不亞於皮裘,毛絨的保暖效果,就讓人做了一件棉衣,沒想到保暖效果出奇的好!」
「白迭子?」
李世民愣了一下,旋即就想起來什麼似的,怒道:「朕還說御花園的白迭子怎麼不見了,原來是你這逆子弄去了!」
「嘿嘿~」
李承乾狡黠一笑,然後摸了下鼻子,又攤手道:「不管怎麼說,有了此棉服,我大唐士兵克服一般的寒冷天氣,還是綽綽有餘的!」
「嗯,不錯!」
李世民也不是小氣的人,在看到棉服的保暖效果後,當即就認可了李承乾的說法。
不過,還沒等父子倆就棉服這個東西繼續討論,魏徵又看向了宮侍手中的另一個東西,好奇道:「敢問太子殿下,此物又是什麼?」
「哦,那個是行軍藥囊!」
李承乾打量了一眼,然後耐心解釋道:「裡面有紅景天,雪蓮煉製的麻黃散,能夠讓士兵在短時間內緩解氣疾反應,還有治療凍傷的藥膏,以及其他急救藥品」
「原來如此!」
魏徵聞言,恍然大悟,而後滿臉感慨的道:「看來太子早就在為抵禦外敵做準備了!」
卻見李承乾正色道:「孤剛才就說過了!孤不想讓我大唐的歷代皇帝,再被人騎在脖子上威脅!」
「臣明白了,太子殿下英明!」
「哼!」
聽到魏徵誇獎李承乾,李世民頓時就有些不爽的哼了一聲。
不過,李承乾都做到這個份上了,他再堅持下去,恐怕也很難服眾。
於是稍微沉吟,他便果斷下旨道:「中書令,傳朕旨意,從今以後,我大唐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後世子孫當秉承此志,揚我大唐國威!」
「這」
房玄齡遲疑了一下,旋即無奈的上前領旨:「臣,遵命!」
「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了,諸位大臣若無事上奏,那就散朝吧!」
「父皇且慢!」
正當李世民準備宣布散朝的時候,李承乾連忙出言阻止了他。
「你又想做什麼?」
其實李世民本不想這麼快散朝的,但今日這場朝會,讓李承乾出盡了風頭,實在令他有些鬱悶。
他現在只想早點結束這場朝會,不讓李承乾繼續出風頭。
然而,李承乾怎麼可能讓他如願。
卻聽李承乾又道:「回稟父皇,兒臣還有一事,就是吐谷渾,高句麗,吐蕃三國,對我大唐興兵來犯,不能就這麼算了!」
「嗯?」
李世民面色一詫,心說不會吧!你小子真打算以一挑三啊?
就算你有克服高原環境的東西,我大唐也不可能同時面對這三國吧?
可是,就在李世民驚詫得說不出話來的時候,慕容順的聲音又再次響了起來。
卻聽他沉沉的道:「大唐太子真要與我們開戰?」
「不是,孤若記得沒錯的話,好像是你們先興兵威脅我大唐的吧,怎麼成了我們要跟你們開戰了?」李承乾有些好笑的看著慕容順道。
只見慕容順眼睛一眯:「那你到底意欲何為?」
「很簡單!要麼你吐谷渾對我大唐俯首稱臣,要麼孤閹了你,以儆效尤!」
「你說什麼!?」
慕容順聞言,大吃一驚。
就連在場的文武百官,各國使臣,都被這話驚到了。
雖然從李承乾剛才的言行,他們已經見識到了李承乾的手段有多毒辣。
但別人好歹也是一國王子,你怎麼能說閹就閹?
這也太殘暴了吧!
「怎麼?孤剛才說的話,你們都沒聽見嗎?擾亂我大唐朝會者,閹九族!」
李承乾平靜而淡漠的說了一句,又想起什麼似的,補充道:「當然!你九族也不在大唐,所以暫時先閹你一個人!」
「大唐太子!士可殺不可辱!」
慕容順是真的怒了。
而且還是那種十分屈辱的憤怒。
雖然李承乾拿出的那些東西,確實降低了吐谷渾對大唐的威脅,但他吐谷渾也不是泥塑的。
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氣。
怎麼可能受這種侮辱。
卻聽李承乾又道:「別的話,孤就不跟你多說了,反正從今天起,孤給你三天時間想辦法,要麼你吐谷渾對我大唐俯首稱臣,要麼你留在我大唐皇宮做個小太監!」
「哦對了。」
說到這裡,又想起了什麼,似笑非笑的看著慕容順,道:「你不是千方百計的想娶我大唐公主嗎?雖然孤不可能讓你如願,但等你做了太監之後,孤會請奏孤父皇,讓你天天伺候大唐公主!」
「你你你」
慕容順聽到這話,直接氣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而眼見自家王子被李承乾氣得快要背過氣去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巴托烏,連忙上前將他扶住,同時對李承乾義憤填膺:「大唐太子,我吐谷渾」
「怎麼,你也想變成太監?」
還沒有等巴托烏把話說完,李承乾就冷冷打斷了他。
巴托烏聽到這話,不由雙腿一夾,當即就把想說的狠話咽了回去。
而眼見巴托烏識趣的閉上了嘴,李承乾又將目光落在了李思遠二人身上。
「大唐太子,我們」
李思遠剛準備開口,李承乾就抬手制止了他:「你先別說話,讓孤想想.」
「你們現在已經是沒用的廢物使臣了對吧?高句麗國內是不是已經不聽你們的了?」
「是」
李思遠憋屈的應了一聲。
他知道,隨著慕容順的煙消息鼓,他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不如識趣一點。
卻聽李承乾又道:「大唐對廢物還是比較寬容的,既然你們已經不能影響高句麗國內了,那就留在大唐,幫我們繪製高句麗的堪輿圖,繪製得好就活,繪製得不好,就閹了進宮洗糞桶!」
「啊?這」
李思遠嚇了一跳,不由連忙看向高延壽。
只見高延壽先是一驚,而後就憤然的站了出來。
「怎麼,你還有意見?」李承乾一個冷眼掃過去。
高延壽當即就慫了:「我,沒有.」
「沒有就快下去吧,別讓孤後悔!」
「是」
眼見兩人識趣的離開了,李承乾又將目光落向了各國使臣:「好了,解決完這些廢物,現在該說說咱們的事了,關於你們加入『東協』的詳細合作,等會兒散朝之後,孤會將你們留在宮中,深入交流.」
「不不不」
康國使臣還沒等李承乾把話說完,就嚇得連連擺手:「大唐太子!我們都聽你的!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是啊大唐太子!我們既然簽訂了盟約,就是以大唐為尊!以後大唐要做什麼,知會我們一聲就行!」
「沒錯,我們這就回去通知國內,運金銀來兌換銀票.」
其餘使臣哪還敢留在大唐皇宮,除非他們想變成太監,於是一個個紛紛附和康國使臣。
「呃」
李承乾見狀,不由嘴角一抽,然後笑著道:「這多不好意思,我大唐一直都是以德服人,你們這整得我大唐像是在威逼你們似的.」
「沒有沒有,我們都是自願的!」
「好吧,既然都是你們自願的,孤就不必再多說,你們也先回去吧!」
「是!」
很快,各國使臣就心有餘悸的離開了大殿。
而目送各國使臣離開的大唐文武百官,則滿臉複雜到了極致。
特別是長孫無忌,房玄齡這些李二的心腹大臣,一個個不禁面面相覷。
雖然李承乾的強大,讓他們看到了大唐的未來,但也正因為李承乾的強大,讓他們對未來越來越迷茫。
他們不知道自己以後是否還跟得上大唐前進的腳步。
明明李二陛下才剛坐上皇位不到四年,明明他們還有很多宏圖大志,現在怎麼有種日暮西山的感覺了?
其實,不光長孫無忌,房玄齡這些李二的心腹大臣有這種感覺,包括李二本人,也有這種感覺。
「難道朕真的無法阻擋這逆子了嗎?」
李世民心中不由捫心自問了一句。
那種深深的無力感,讓他這個久經沙場的天策上將,都有些力不從心。
倒不是說他不能用皇帝的權力阻止李承乾,而是李承乾做的事,他根本無法用皇帝的權力阻止。
因為李承乾站的角度是為整個大唐。
如果他阻止李承乾,就是阻止整個大唐的進步。
這讓他如何去阻止?
然而,就在他對李承乾的所作所為,無可奈何的時候,李承乾的聲音又再次響了起來:「父皇,兒臣還有三件事請父皇准許!」
「哪三件事?」李世民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但話一問出口,他就後悔了。
因為他知道,這逆子多半又要搞事情了。
果然,李承乾在聽到他的詢問之後,二話不說的就直接道:「兒臣請奏父皇改革科舉,改革土地,改革婚姻法!」
「什麼意思?」
儘管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所作所為,有些無可奈何,但還是忍不住皺眉追問。
只見李承乾稍微沉吟,便認真解釋道:
「回父皇,兒臣的意思是,在科舉考試中,新增工科,醫科,廢除明經,進士為主的儒學取士標準,同時設立武舉。」
「另外,土地改革,則是重新丈量全國土地,禁止土地買賣,嚴厲打擊圈地造林修院等土地兼併行為。」
「而改革婚姻法,首先,嚴禁世家大族聯姻,凡官宦子弟,三代以內有兩人在朝為官者,不能與任何官宦家庭聯姻。其次,凡我大唐子民,無論男女,一律平等,禁止人口買賣。最後,適當調整男女成婚年齡,比如不滿十五歲者,不能嫁娶。」
轟!
此話一出,全場轟動。
如果說李承乾針對番邦異族的手段,讓滿朝文武看到了李承乾狠辣果決的一面。
那李承乾提出的這三樣改革,足以顛覆他們對李承乾的認知,將他們的怒火『噌』的一下就點燃了。
不得不說,這位大唐太子是真能作啊!
他是打算舉國為敵嗎?!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