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重生07:從小學生開始加點> 第566章 還能這麼加密的?

第566章 還能這麼加密的?

  第566章 還能這麼加密的?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原本是只對領導一人的科普,聽著聽著就成了對華夏頂級天團的科普了。

  對話模式基本都是,李顏先介紹一個東西,因為太多聽不太明白的名詞,所以領導們齊齊皺眉。

  然後李顏逐漸開始用一些有如科幻片的描述解釋效果,於是收穫大佬們在釋然與更疑惑之間反覆橫跳的眼神。

  「哦~原來是畫餅來了,但是畫餅能畫到這來嗎?」

  光是一句「四項核心技術突破」就夠讓人沒有信心了。

  量子相控陣雷達陣列、軌道動能攔截平台、大氣層內雷射攔截網、納米蜂群防禦系統。

  聽起來……不明覺厲。

  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電磁軌道炮、真空管道磁懸浮、自由電子雷射技術、超微型無人機……

  聽起來科幻味道似乎有點濃,不過也不算很不好接受,眼前這個人是短時間內搞定光刻機,又真能搞定癌症的神人,相比起來,本身已經有足夠研究基礎的電磁軌道炮、真空管道運輸、微型無人機啥的,也不是什麼很了不起的東西。

  關鍵是,李顏暫時還沒接觸軍工,雖然還沒太清楚量子相控陣雷達陣列是個什麼東西,也不知道雷射攔截網又準備怎麼落實,但軍工方面應該也有超乎李顏想像的基礎。

  量子糾纏、可控核聚變、室溫超導……

  當李顏提到這些的時候,領導們的信心就又飄搖了。

  這些但凡掏出來一個,那都是可以震天動地的,你跟我說這些只是完成項目的「基礎」?

  那一點信心都給不了。

  然後李顏又會告訴他們,這些超高級的東西,屬於有了就能大成、能理想化實現反核彈系統的加成,如果沒有,反核彈系統也還是能搞。

  領導們就又開心了點。

  但總而言之,一通匯報下來,把領導們是拉扯了個七葷八素。

  他們想信,但聽起來真的太過小說了;他們想不信,但眼前這個人本身就等於是奇蹟。

  對於他們來說,判斷李顏價值的最好辦法,是「他遭到了燈塔的乾脆暗殺」。

  真來講科學技術,實在是沒法判斷可行性。

  「全覆蓋華夏大地是最終目標,這個最終目標確實需要一些遠超當前水平的技術支撐。」李顏說道,「我們完全可以分層級處理,量子相控陣雷達陣列,用於超高精度、超高廣度的探測,這個基本可以實現全覆蓋,重點地區可以強化。大氣雷射攔截網則是精確度相對差,但覆蓋面非常廣的『保護罩』,是截殺飛彈的第一關。軌道動能攔截平台,則是配合雷達陣列進行快速鎖定攔截,實現空中地面雙重截殺,可以先保護重點地區,後續慢慢實現全覆蓋。納米蜂群防禦系統,則是超微型無人機應急響應,既可以當做反核彈系統的最後一關,也可以作為攔截低空滑翔彈的輔助,他就用於關鍵地區的防禦了,就算再怎麼發展,恐怕全面鋪開也不現實。」


  李顏說著突然聳肩,「實際上,只要保障心臟地帶可以免受核彈威脅,就已經足夠了。所以我才強調,那些技術並非必須,全覆蓋也只是一種想像。只要我們能證明,我們擁有了攔截能力,那到底是不是全覆蓋,不重要。能攔截,這件事情已經足夠翻天了。他們試與不試,都是毒藥。」

  「李顏,」某位領導發話了,「攔截這件事情,我們在做,他們也在做。你這套系統,相比起我們當前的研究,好在哪?」

  「飛彈的速度、精準度、打擊範圍,有一個實際值、實驗室實驗值、理論值。我針對的是理論值,要比理論值快上兩三個數量級。」

  這話領導們是聽懂了,越聽懂就越是整不明白。

  「我之前不跟各位領導匯報這件事,就是覺得光憑一張嘴,說這些內容意義不大。」李顏說道,「所以,我先潛心做了好一陣基礎研究——雖然今天來得還是早了點,但我確實不止憑一張嘴了。」

  李顏掏出手機,套上雷射投影接口,在白牆上就投出來了一些文件。

  「量子雷達原理驗證已經完成,華科院電子研究所確認了可行性,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我們在實驗室利用壓縮光量子技術提升雷達解析度40倍,目前量子態壓縮技術正在優化,預計年底就能實現雷達陣列的精度需求。

  「室溫超導其實距離實現也不遠了,目前材料疊代到86代,我該收集的信息基本完成,過兩個月,實驗室完成接近室溫的超導沒有問題——實際上我們不需要追求完全的室溫超導,在我應用這個材料的環境裡……現在說已經可用都沒問題。

  「自由電子雷射器的電光轉換效率也突破了60%,距離最低可用值68%近在咫尺,大氣層內的雷射傳輸熱暈效應補償、自適應光學湍流校正算法我也都做出來了,目前算法正確率與效率值都突破90%,實際上已經是可用狀態。

  「尺寸達2cm的無人機與能量密度6倍TNT的炸藥均已達量產水平,石墨烯-氮化硼異質結防護層已經可以用於無人機外殼製造

  「還有支撐一整套系統的量子計算機,也已經取得良好進展。量子計算機不能拿來當我們常用的計算機,長版短板都很明顯,但非常適合用於相控陣雷達的同步,蜂群無人機的信號同步,軌道炮與雷射攔截網的響應,以及系統內多個環節的協同。目前我已同華科院測試了一款量子比特處理器,用60秒完成了經典超算1萬年的計算量……」

  「啊……」剛剛提問的領導顯然沒想到李顏會掏出來這麼寫東西,一時間無言以對。

  「嗯……」

  「呃……」

  「嗯?」其他的看起來也是懵的。

  「我充分相信你的能力。」大領導發話了,算是徹底給定了調,「我非常高興能夠看到這些項目能有成果,你看得遠,如果能如你所說完成反核彈系統,我們在這項工作上,就是徹底領先世界。這件事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


  其他領導紛紛點頭。

  「那麼,李顏,你需要我們給你什麼?」

  「有不少東西,需要各位領導給予支持。」

  某位領導露出了「我聽懂了一切」的表情。

  「不管是研發資金還是人才,我們會鼎力支持。」

  「人跟錢,我都不需要。」李顏說道,「只是希望能提供足夠的配合,例如一開始的量子雷達,以及後邊的電磁軌道炮,我不可能自己從零開始造……」

  「這當然不可能。」大領導笑了,「我反而感到驚訝,你對於我們能給的資源與協助,預期有這麼低嗎?」

  「我要介入的程度可能會比較深。光是建成量子通信幹線與量子衛星互相交織的天地一體化量子網絡,想必……」

  「都沒有問題。」大領導再次明確,「既然相信你所做的事情,我自然會方方面面都給足你信任與權限。」

  「之前自稱來自軍工研究院的兩位首長找過我,但他們提到了要完全離線式地參與到研發中去,這點我是做不到的,需要提前強調。」

  正處於放鬆興奮的領導們突然又繃住了。

  大領導沉吟了一小會兒,「李顏,我想你也知道,如此行事,只是為了保密而已,你所做的研究,密級已經是最高的了。」

  「放心,我會加密的,到了真正推進系統落成的時候,所有難點,我都會加密。」

  「不要小看間諜與密碼專家。」

  「間諜偷不走我腦子裡的公式,密碼專家也絕無可能破解我的密碼。」

  要不說這群領導是最頂尖的呢,換作其他層級的,聽完李顏這種發言,肯定少不了來上幾句教育,貼個「年少輕狂」的標籤。

  但此刻領導們保持沉默,只是做了簡單的眼神交流,就把對話留給大領導與李顏。

  「你理解我對於特效藥的謹慎嗎?」

  「不理解。」

  有人眉頭都抖了一下。

  「我必須承認,如果你在研發特效藥的時候,已經有『防禦境外生物病毒攻擊』的想法,那確實是我低估了你。但我的決策也有你所考慮不到的地方,你所理解的那些緣由,是有的。但絕不僅如此。我並不準備阻止特效藥上線,為了人民,這是一件大好事。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坐下來,跟我好好談談,至少分分層級,平穩點落地。」

  說到這份上,算是夠給面子夠有誠意了。

  「領導,我不理解您對於特效藥的謹慎,並不影響反核彈系統這邊,我的誠意。一碼歸一碼。」


  「你為什麼,想要主導這個項目?」

  「我生氣了。」

  有位領導剛拿起水杯,驚得杯蓋磕出了脆響。

  沒聽錯吧?這麼高規格的對話,突然冒出來一句完全的情緒化表達?

  「因為燈塔的暗殺麼?」

  「是的。我的動力很簡單,他們必須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不知道為什麼,大領導覺得李顏更值得信任了。

  「那麼,你可否說說,你準備如何加密?雖然我們可能不懂,但還是想聽聽。有必要的話,或許可以請幾個密碼專家來評估評估。」

  「我其實有自己的兩套語言的。」

  「嗯?」

  「我早就給自己創造了兩門語言了,沒有依託於世界上的任何一門現存語言,看起來跟鬼畫符差不多。隨時可以摻雜一下做出第三門,如果我連公式符號都完全自創,並且隨機切換,那全世界除了我就沒人能看懂那些重要公式與數據了。」

  「……」

  「所以,就是把全世界所有密碼專家安排在一塊,他們也不可能解答得出來。」

  「但是,參與項目的人……」

  「他們也不會有人能看見全貌的。」李顏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全貌只存在於我的腦子裡。」

  很顯然,已經有領導對李顏所說的情況產生些許顧慮了。

  只存在於你的腦子裡?那倘若研發出來了,全世界豈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知道這反核彈系統是怎麼回事?

  大領導卻帶頭鼓起了掌,「好,我還是那句話,既然選擇了信任,那就信任到底。」

  自此,李顏正式作為反核彈系統「天穹」的主導人,擁有了許多連本書都不能寫清楚的權限。

  因為密級過高,外界沒有任何人知曉此事。

  在大家眼裡,李顏就是繼續經營著他的未來科技,只是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新型科技的研發上。

  因為有過消失了快一年搞萬能特效藥的經歷,所以大家倒也沒有多驚訝。

  反而是萬能特效藥項目重新回歸科研圈視野這件事,讓他們嗅出了許多不尋常。

  李顏對於未來科技的判斷是非常正確的,有了那麼誇張的基底,未來科技並不需要保持什麼持續不斷的創新,只要「小有創新」就足夠讓粉絲滿足了。

  主要是大家也理性,手機說到底就是這麼一個玩意兒,就算創新什麼柔性屏變成一張紙,從個人使用上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呢?


  還不如多加點功能,提高點性能,降低點價格來得香。

  這點孫淼還是足夠的,不需要李顏親自指導。

  至於未來科技自己的品牌力,看看李顏正在開疆拓土的那些項目吧,噴都沒人剛噴。

  因為他媽的看不懂啊。

  別人扯量子計算,那都是貼個效果圖然後建立簡單指令比傳輸運算速度,然後高呼「比傳統超算牛逼多了」;李顏搞量子計算,上來就是建立全球首個集成量子通信幹線(上京-新北幹線)與墨子號量子衛星的天地一體化網絡,支持9300公里的量子密鑰分發,並且其「可複製」,「很快就可以實現全國主要節點的天地量子即時通訊」。

  別人說常溫超導,拿個「新材料」遮遮掩掩忽悠好一陣,最後說實驗數據出錯了不好意思「但是真的有點啟發」;李顏搞常溫超導,現在已經整出來在可接受的高壓條件下轉變溫度高達262k(-5攝氏度),爆殺了蠢蠢欲動說自己發現在170萬個大氣壓下轉變溫度為-23攝氏度的LaH10的德意志團隊。

  關鍵是,這個LaH10材料甚至還沒能通過驗證,170萬個大氣壓的究極苛刻條件本來就讓人非常沒有驗證興趣。

  而李顏,已經在許多場合實打實演示了100個大氣壓強下零下5攝氏度的超導現象了。

  噴不動,要噴人還得先讀書,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本來大家已經準備把17年10月底推出的這個LY97材料作為年度新材料寫進科學報告了。

  李顏卻突然自己浸在實驗室近半個月,然後令人猝不及防地掏出了LY99材料。

  「環境壓強,室溫超導,搞定,我甚至能定製這東西的超導條件。」

  連一直跟進室溫超導研究的夥伴們心態都炸了。

  什麼鬼?艱難爬山看日出,你他媽把太陽端過來了?

  「顏神,顏神,實驗記錄呢?」在李顏公布LY99誕生的時候,整個實驗室的人都跟嘻嗨了一樣,抓耳撓腮。

  李顏瀟灑地把兩個本子扔到他們面前,「隨便看。」

  一群人猴急地翻開,前邊記錄的都是他們已經完成的內容,都是推進LY97跟LY98兩款材料疊代的實驗,他們都知道。

  好不容易翻到最關鍵的兩頁,李顏如何實現跨神級的優化——

  卻是一條素描的龍,畫得挺好看,但……

  「這什麼?」

  「加密。」李顏笑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