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1053捷足先登
第1061章 捷足先登
「我這是成本,可沒算利潤,這是我公司機密,您可別往外說啊。」駱一航最後強調了一句。
李叔瞪了駱一航一眼,「滾蛋,把你叔當什麼人了!老子嘴巴比你嚴。」
口中是罵著,嘴角卻止不住的上揚。
知道育種0牛批,卻真沒想到,牛批成這樣。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難怪上面這麼重視呢,優先級排在第一隊列裡面。
治理一畝沙漠,還是沙漠深處,成本才92塊錢,一平方公里不過13萬8。
這還是往高里算的。
什麼概念?
就拿駱一航一直做實驗的庫布齊沙漠舉例,庫布齊沙漠4萬平方公里,全用他家培育的馬蘭草給鋪滿咯,把全國第七大沙漠變成大草原,成本不過32億。
呼倫貝爾大草原,面積是49萬平方公里。
花上不到二十億,再造一個呼倫貝爾,財政撥款但凡遲疑一秒……不可能,絕不可能,一秒鐘都不會遲疑。
雖說這二十億隻是成本。
即便再加上利潤,那才能有多少。
接觸了這麼長時間,小駱這孩子他還不知道麼,多好的小伙,不貪財,不好色,從不恃寵而驕,從不提過分要求,目光還長遠……
反正,李叔看著駱一航,怎麼看怎麼喜歡。
而下一秒,從不恃寵而驕的駱一航,就提過分要求了。
「李叔,幫個忙唄。」駱一航換了一副期待的模樣。
李叔心情正好著呢,當場大包大攬下來,「你儘管說,能辦的我肯定辦。」
「您肯定能辦。」駱一航開口先捧,然後遞上一張紙。
李叔接過來掃了一眼,見上面都是一個個名字。
有些好像聽過,有些沒聽過,反正都不熟,「這些是誰?」
這些名字是駱一航趁著李叔發愣的時候寫的,都是數學、資料庫、氣候、化工等方面的頂級大佬,還都擅長交叉學科,院士就有好幾位。
駱一航把這些人的身份講了一遍。
李叔臉色有點發綠,聲音都有點抖,「你想讓他們到你那去?」
他權力是大,但是,但是啊,這些人哪一個都是寶貝,他可指揮不動。
駱一航聞言趕緊擺手,「您想哪兒去了,我可沒那麼大心。我想請您幫著聯繫一下,牽線搭橋,能合作就行。」
其他什麼物流啊貨源啊工廠啊,駱一航自己都能搞定。
唯一搞不定的就是人。
不僅僅是印峰,還需要好多好多牛人共同參與。
而那些牛人都是大佬,自己的研究項目都忙不過來呢,憑啥給駱一航幫忙。
過來任職,更是想都別想。
能在關鍵時刻幫幫忙,就已經燒高香了。
所以嘛,就得通過李叔,主要是李叔的身份,牽線搭橋……
至於今天招攬印峰。
駱一航自己就能搞定。
而李叔肯跟著一起來,就代表著他會兜底,萬一駱一航搞不定,他再出面。
——
短短一個小時。
公務機降落在皖省機場。
機場大樓外,已經有車子在等著了,是李叔安排的。
眾人登車,駛向中國科技大學。
而在學校大門處,接待人員也已經安排好。
直接引導著車輛,停在一座教學樓前。
下車,介紹,握手,直接進入正題。
負責接待的科技大教務部門一位姓於的副主任說道:「我們安排了一間會議室供各位交流,印同學已經在裡面等著了。不過……」
他遲疑了一下,繼續說道:「不過在之前,有兩位同志已經到了,正在聊著。」
果然有競爭對手捷足先登,反應很快啊。
「是哪邊的人?」文英也很緊張,急忙問道。
副主任沉默了兩秒,開口道:「是無錫超算中心,太湖之光A+項目。」
無錫超算中心,熟人啊。
作為一個到處串租算力的私營實驗室,清音農業的科研部門跟全國大大小小的超算中心都打過交道。
其中自然包括無錫超算中心。
那裡的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可是文英她們心中的白月光。
可惜太湖之光算力太緊張,沒用過幾次。
清音農業使用更多的還是天河二號,以及茫茫多的其他超算們。
天河二號很強,作為13年到16年,連續六次奪得TOP500榜首的超級計算機,每秒運算49億次。
但太湖之光更強,在16年的時候,就是太湖之光將天河二號斬落馬下,拿下了TOP500榜首的位置。
運算速度達到每秒54億次,比天河二號快了近三倍,是全球首台超過十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而太湖之光A+是什麼?
副主任簡單解釋了一下,「無錫超算中心的新一代超算項目,太湖之光的升級版,目標百億億次。」
我去!
聽到百億億次,文英的眼睛都亮了。
駱一航還是頭一次,在她的眼中看到了「貪婪」。
只要是人,都有貪慾啊,只不過文英的貪慾,稍微的高了那麼一丟丟……
——
上樓的時候,接待的副主任主動聊起了中科大和無錫超算中心的淵源。
中科大物化團隊,在太湖之光上首次實現了千萬核超大規模並行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解決了數萬院子體系的高精度電子結構計算難題,為新能源材料研發提供了重要依據。
大氣物理團隊,同樣利用太湖之光,完成了全球三公里級解析度「大氣物理-化學全耦合數值模擬」,首次實現七天超長時效全球天氣預測。這項實驗,對極端天氣預警、大氣污染治理,甚至某些不能說的東西,都有重要意義。
其他還有在抗癌藥物設計方面,兩周完成了十個月的計算任務……
等等,等等。
以及,科技精英班參觀學習,參與課題研究;多個學院多學科團隊合作;與中科大共同推動超算生態、融合探索。
總而言之,雙方淵源非常深,聯繫密切,合作眾多。
而這位副主任,在見面之前跟駱一航提起這些,明擺著是在表示,不看好……
一邊是有著密切合作的國家級高科技中心,劃時代的重點項目。
另一邊,一個小地方出來的民企,做的還是農業。
有些傾向性理所應當。
自家好不容易挖來的苗子,當然想有個好去處,做出成績,校方臉上也有光嘛。
但是嘛,礙於情面,在進門之前,副主任又補充了一句,「當然,主要還是得看印同學的想法……」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