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修仙棄徒,回鄉種田唱歌> 第58章 58 工資漲了十幾倍,開不開心

第58章 58 工資漲了十幾倍,開不開心

  第58章 58. 工資漲了十幾倍,開不開心

  送走了客人,駱一航笑著搖搖頭。

  閒聊倆鐘頭,談判十分鐘,這十分鐘裡面還有八分鐘是倆家爭配額。

  過程雖然曲折,結果好就行嘛。

  倆大客戶,一次就把田裡的菜給分光了,後面省心咯。

  正美著呢。

  電話響了。

  「喂,駱哥啊,好消息,好消息,我跟你說啊。」

  電話那邊是劉洋,剛接起來就是一通咋呼,跟他日常性格不符啊,顯得老興奮了。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駱一航應了一聲,真的就一聲。

  那邊噼里啪啦一通顯擺。

  「你給我的那些菜,我給鄰居們都分了,我一家一家挨個敲得門,都覺得特別好,這兩天有好多人問呢。我給你統計了下,一共要二十多斤呢,就是吧,都覺得有點貴,要是長期要的話,能不能便宜點……」

  「啊……這個……」

  擴大生產!

  一定要擴大生產!

  三中和市醫院的需求還遠沒到滿足的時候。

  更何況,駱一航剛剛親口掐斷了一直心心念著的小區團購。

  擴大,必須擴大。

  反正錢也有了,搞起!

  不過那是後面的事了。

  現在嘛。

  駱一航站在田埂上,大喊一聲:「爸,人都走咯,回來吧。」

  喊完之後又給張桂琴發個信息。

  聽到喊聲,駱誠應了一聲「來嘞」從田裡鑽出來,手裡還提著那個箱子。

  這一上午可把他忙壞了,演了場戲倒是沒啥,在田裡量尺寸挖洞洞麻煩的要死,水都沒顧上喝一口。

  所以駱誠回到家,先就著茶缸子一通猛灌。

  剛撂下茶缸,張桂琴也進了門。

  她上午躲清閒,去村里李嬸子家串門了,接了兒子信才回來。

  老兩口回家,直勾勾看著兒子,「咋?」、「談的咋樣?」

  真沒有默契,異口同聲都做不到。

  駱一航啪嗒一下往桌上撂下兩份協議,洋洋得意。

  駱誠和張桂琴,這回動作統一的很,嗖的一下一人抓起一份。

  前面略過,直接翻最後一頁。


  最後一頁有價錢。

  「咋?全賣了?」

  「咋?這多還賣十五,伱娃咋這狠嘞。」

  「咋?還要人家自己上來拉?」

  「咋?這回咋沒蓋章子?別是假的吧。」

  老兩口一驚一乍連珠炮一樣蹦出好多問題,駱一航蹺著腳笑眯眯聽著,他知道二老不是真的在問,就是表達一下激動心情。

  不過最後的問題得解釋一下,「上回是藥材廠肯定要了,拿來的就是正式合同。這回人家還要走手續,就先簽個協議,下回來再換蓋章章的。再說是隋娃和張老師介紹的,哪能有假的麼。」

  「哦哦,以後隋娃和悅娃拿菜不收錢嘞。」張桂琴隨口應和一聲,明顯是沒咋往心裡去,她問一堆就是瞎問。

  大部分心思都用在掐指頭算帳上,「一斤十五,十斤一百五,一百斤一千五,三百斤四千五。一天四千五,十天四萬五,一個月,一個月多少?」

  手指頭不夠用了。

  「十三萬五。」駱一航接話道。

  「咋!這多嘞?」張桂琴不信,甩甩手進裡屋找計算器去了。

  雖然她兜里的手機上就有,根本就沒想起來。

  駱誠那邊也差不多,搓手,揉臉,撓頭髮,一會兒皺眉一會兒樂,怎麼著都感覺不合適。

  前兩天豬苓賣了二十多萬他倆都沒這麼激動。

  那可不。

  在老兩口的概念里,豬苓算外塊,白來的錢。

  菜地里的可不一樣,那是每年固定收入,相當於上班的工資。

  駱誠和張桂琴家裡的主要收入就是六畝多菜地,半畝花椒,半畝泥塘,還有兩畝多玉米,一片銀杏。

  其中菜地是收入大頭。

  露天的一畝地一年能出個七八千斤菜,就是那些黃瓜茄子西紅柿之類,去掉長苗苗的時間,還有冬天,收穫期有半年左右,地頭收購價也就五毛到八毛。

  大頭是那兩畝暖棚,全年都在種,一年能種好幾茬葉葉菜,一茬好幾千斤。

  不過春夏秋三季的葉葉菜不值錢,收購價一斤也就三五毛,冬天就貴了,一斤能賣兩塊。

  全算下來,去掉成本和自己吃的送親戚的,六畝多菜地一年能賺個三萬多塊錢。

  其他那些田。

  玉米一年賺個 3000。

  半畝花椒能收個 100來斤,收購價一斤 32,頂多賺 4000。


  半畝荸薺出個千把斤,收購價 5到 7塊,去掉成本一年賺 3000.

  銀杏葉葉和果果不太穩定,好的話賺上兩萬多,差的話也就六七千塊。

  這就是駱誠兩口子種地的收入,全算上一年五到六萬。

  原先駱一航上大學的時候,學費生活費的花錢多,他倆還要農閒的時候出去打幾個月短工貼補貼補,比當年廠子還在的時候差遠了。

  不過好在也就困難了那兩三年。

  後來駱一航畢業工作了,學費和生活費能省下,每年春節和老兩口過生日的時候,再收個兒子給的 9999和 6666大紅包。

  駱誠他倆也就不再出去打工,就守著家裡過日子。

  不說大富大貴,就圖個悠閒自在,還能守著老人。

  但是現如今光是田裡的菜一個月就能賣十三萬,按工資算的話相當於漲薪十幾倍,他們也不能不激動了。

  但是,憑什麼賺這麼多錢?

  「你娃是不是真弄到啥技術了?」

  話是駱誠問的。

  他就是再相信兒子,再遲鈍,也發現不對勁了。

  駱一航聳聳肩,攤攤手,吊兒郎當回一句,「我遇見神仙了。」

  「滾球!」駱誠抬腿給了兒子一腳。

  駱一航順勢跑開,鑽進廚房找老媽蹭口吃的。

  同時心裡嘀咕,說真話沒人信,這可不賴我。

  駱誠嘆了口氣,把好奇放在心裡,也沒再問,既然說好了這半年隨兒子折騰,那就說話算話,以後再打聽。

  中午吃飯的時候,駱一航提了一嘴,「爸,我打算再開些田,下午咱上台子瞅瞅唄。」

  駱誠想了一下,點頭答應,「行。」

  ……

  吃過午飯。

  駱一航和駱誠騎上小摩托上到台子。

  上來之後沒有左轉上山,也沒右轉去河灘,而是順著當年鋪的田間水泥路一直往裡走。

  感受著屁股下面的顛簸,駱誠感嘆道:「好幾年沒上來,路都爛了。」

  「這破路修的時候就沒好好弄,水泥只有薄薄的一層,又不是現在爛的,修完沒兩年就爛了。」駱一航可沒慣著,明確指出了老爸的錯誤。

  「那也沒幾年嘛。」駱誠找補一句。

  又被駱一航抓住錯誤。「快二十年嘞。」

  好不容易指出老爹錯誤,不光要指出,還要調侃,「爸誒,你咋的啦,記性變差啦,要不要弄點核桃補補。」


  「滾球!」駱誠罵了一句,在車上,沒動手。

  調侃老爸,快樂無邊。

  當然,調侃而已,駱誠記性好得很。

  就是年紀大的人嘛,總把過去很久的事情記成沒過多久。

  比如 2000年發生的事情,總以為是 2010年。

  正好,台子上的路就是 2000年修的。

  那時候下麵廠子效益好,平安溝村里也就有錢,人也多,田也多。

  就搞了好多基礎建設,把台子上的路修修,蓄水池挖挖。

  不過找的建築隊偷工減料,修路的時候路基沒咋搞,頂上的水泥也只鋪了薄薄一層,沒兩年就爛掉了。

  硬撐著又用了幾年,差不多 2006年的時候,廠子開始撐不住,而且垮的特別快,兩三年功夫就少了一大半人。

  村里人也散了,台子上的田沒人種也就都荒掉了。

  十幾年過去,滄海桑田。

  駱一航家在台子上的田,也差不多是那時候荒掉的。

  以至於到現在,父子倆都快記不得自家的田在哪裡了。

  兩父子沿著破水泥路往裡又騎了七八百米,遇見交叉點的岔岔路右拐,再騎個四五百米。

  結果,跑到河灘來了……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