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大聖歸來》和賀歲檔大戰
第601章 《大聖歸來》和賀歲檔大戰
時隔三個多月,劉周再次回到京城。
花了好幾天時間,處理積攢下的各個公司的事務,順便了解一下最近公司的發展情況。
新浪集團倒沒什麼特別的事情,隨著時間來到年底,新浪集團想以新浪視頻和新浪微博的名義,聯合搞一個新浪年度盛典。
其實就是模仿去年樂視搞的那個年度晚會。
不過新浪遠遠不是樂視可比擬的了。
去年樂視花了好幾千萬搞樂視慶典,但是來到明星嘉賓卻不多,大咖更是只來了一兩個。
現在如果新浪要搞年度慶典,能夠拉來大半個娛樂圈的人參加。
前世微博同樣有一個微博之夜,三大視頻網站也都有各自的年度頒獎晚會。
其實都是為了宣傳各自的公司罷了。
這次新浪視頻和新浪微博聯合舉辦,主要也是為了宣傳新浪。
兩家公司都是業內的翹楚,尤其是後者,更是一家獨大。
兩家聯合在一起,當然要把這次的新浪年度盛典搞地隆重一點。
而這不可避免地需要嘉禾集團的配合。
所以嘉禾集團除了忙於賀歲檔,主要就是配合新浪集團做這件事情。
不過在瀏覽嘉禾集團的文件時,卻是讓劉周注意到一件事。
其中一部過來拉投資的電影,而且是一部動畫電影,被嘉禾集團的審核部門給打了個叉,也就是沒有投資價值。
這部動畫電影沒聽過還好,但它的名字叫做《大聖歸來》呀!
如果說《喜羊羊》系列動畫電影是近些年唯一能夠盈利的國產動畫,但因為其兒童向並不具備代表性。
而唯有《大聖歸來》才是開啟國產動畫電影盈利時代的標誌性電影。
在沒有多少宣傳的情況下,硬憑藉口碑轟下了近十個億的票房。
自這部電影之後,國產動畫電影才更多地湧入市場。
尤其是餃子的兩部《哪吒》,更是將動畫電影推向全民皆知的時代。
不過可惜的是,《大聖歸來》15年上映,第二部卻遲遲沒有到來。
現在才一二年,正是動畫電影至暗的時刻。
其實《大聖歸來》這個項目很早就在籌備了,但是一直沒有拉到足夠的投資。
看現在嘉禾集團審核部門的態度就知道了,壓根不看好。
根據導演田小鵬提交上來的計劃,電影總投資七千萬,製作周期長達三年,這讓很多投資公司望而卻步。
雖說西遊題材也有足夠的知名度,不過想收回成本在大部分公司看來都是個問題,更何況周期長達三年,
那回款的周期差不多得四年,就算能盈利,投資回報也太低了。
更何況,不管從哪裡看,都是賠本買賣。
從文件上來看,年初光線也參與進來了,不過後來又退出了。
顯然王常田也不太看好這個項目。
不過審核部門做出這樣的決定無可厚非,而且是正確的,畢竟不是誰都能先知先覺。
隨即劉周將張昭叫了過來。
「張總,這部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可以投資,你去和對方談談,還缺對多少投資,我們嘉禾都包了。」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張昭有些詫異,這片子他同樣不看好,周期太長,從這麼些年圈內都沒有幾家影視公司投資就能看出來。
沒想到劉周居然看好這部動畫電影。
劉周的眼光他是非常清楚的,就沒有看走眼過。
難道這部《大聖歸來》真的有什麼可取之處自己沒有發現?
「劉總,這部電影有什麼獨到之處嘛?」
「看起來的確是個賠錢貨。」劉周笑道,「但是我看故事梗概挺不錯的,而且導演田小鵬堅持了好幾年一直在籌備這部電影。
好萊塢動畫電影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但是我們國內卻一部像樣的動畫電影都拿不出來。
上一步經典的動畫電影還是十多年前上美廠的《寶蓮燈》,但這還是手繪的。
而且我們總不能將《喜羊羊》當做動畫的代表作吧。
所以如此有恆心有堅持的動畫電影人,我願意支持一把,反正不過幾千萬,虧了就虧了。」
聽聞此話,張昭不由肅然起敬,看來自己的格局還是小了,光盯著能不能盈利這方面去了。
「好的劉總,等下我安排製片部門去聯繫田小鵬。」
「對了,我們的投資要包含版權在內,最好是能夠將版權都拿到手。」
前世《大聖歸來》遲遲沒有第二部,可能有各種方面的原因,但是版權因素肯定是個主要原因。
如果能夠將版權拿到手,就不會有那麼多掣肘,想製作第二部就簡單許多。
隨即,劉周又想到另一部西遊大製作,接著說道:
「你去和對方談談,資金給夠,人手我們也給他想辦法解決,讓他把製作周期再壓一年,爭取14年就能上映。」
動畫電影不同於真人電影,除了技術方面的人,還需要更多美術方面的人,而這部分人大都在國營製片廠,民營影視公司有錢也沒人。
原時空《大聖歸來》之所以要製作這麼久,除了缺錢外,缺人也同樣是個主要因素。
但缺人對於嘉禾來說都不是事,他可以輕鬆從各個國營廠借到行業頂尖的美術人才。
特效人才也不用擔心,嘉禾特效工作室有國內最頂尖的設備和最多的人才。
至於為什麼想讓《大聖歸來提前一年上映,那是因為在14年春節檔,有一部備受矚目的特效大片《大鬧天宮》上映。
踏碎凌霄,放肆桀驁。
要是《大聖歸來》和《大鬧天宮》碰撞在一起,會是怎麼樣的情況!
不說其他,以《大鬧天宮》掀起的龐大聲勢,最起碼能夠將西遊題材帶熱,《大聖歸來》起碼能夠蹭蹭熱度。
甄籽丹那個肌肉男猴子和這個瘦弱的大聖觀眾更喜歡哪個?
從兩部電影的票房就能直觀的看出。
《大鬧天宮》當時號稱最貴最強特效大片,投資高達四個多億,掀起了巨大聲勢。
最終的票房卻只有十億出頭。
《大聖歸來》卻沒有多少宣傳資源,全憑電影口碑口口相傳,拉起了九個多億的票房。
十年之後,沒多少人記得《大鬧天宮》,卻有很多人對《大聖歸來》念念不忘。
《大鬧天宮》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掀起了西遊熱潮。
但後面的人也沒有好好拍,就連六老師都迷失在裡面了。
這次由嘉禾來宣發《大聖歸來》,肯定就不會像前世那樣寒酸了。
到時候和《大鬧天宮》硬碰硬,不一定鹿死誰手。
西遊題材電影的大賣,必定會帶動西遊這個大ip的崛起,到時候幹掉了《大鬧天宮》的《大聖歸來》必然在這場ip盛宴中分得更多蛋糕。
而此時張昭卻考慮地更多,說道:
「劉總,你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成立一個動畫電影投資部門,專門扶持國產動畫電影。
我們身為行業大公司,也需要肩負起一定的行業責任,既然我們能夠扶持新人導演,也可以扶持國產動畫。」
沒想到張昭居然看得還挺遠,劉周笑著回道:
「當然可以,今後動畫電影也是大有可為,不過動畫電影的投資要比扶持新人大許多,資金方面你需要多花點心思。」
「資金應該不用擔心,隨著嘉禾影視產業基地即將完工,每年集團能夠省下一大筆錢,每年拿出兩三個億來扶持動畫電影完全沒有壓力。」
「既然如此,那你把這件事情做起來吧,可以把《大聖歸來》當做第一部扶持的動畫電影。
我總感覺這部電影票房應該不會差,說不定能夠以此打響我們的招牌。」
聊完了這件事情,劉周不由問道:
「賀歲檔和春節檔都安排好了吧?」
「安排好了,賀歲檔上映的的《尋龍訣》,春節檔上映的是和周星星合作的《西遊.降魔篇》。」
「今年的賀歲檔看起來有些激烈呀。」
「再激烈也沒有兩年前的激烈。」張昭笑道。
「這還真不一定。」
今年賀歲檔有三部大片上映,一部嘉禾的《尋龍訣》,一部英皇和華藝合作的程龍的《十二生肖》,以及李鞍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他的這部電影也將是《綠皮書》明年奧斯卡最大的競爭對手。
到時候明年奧斯卡獲獎出現兩位華人導演角逐的情況。
當然除了這三部大製作之外,賀歲檔期間還有近十部電影上映。
或許他們的票房不會太高,但是電影一多同樣會分流很多票房。
兩年前的賀歲檔,劉周、江文、馮褲子以及陳詩人四部大片爭鋒,但是其他電影卻不敢參與進去當炮灰。
所以競爭也不過這四部大片競爭。
但今年,除了三部大片競爭,還要和近十部電影爭奪票房。
要知道他們可不是十部同時上映,而是一步一步來的,一部電影的上映首周票房應該都不會太差。
如果突然冒出一個黑馬,那就會讓戰況更慘烈了。
所以今年賀歲檔還真可能比兩年前的要更激烈。
沒辦法,現在電影市場越發繁榮,每年製片量也都在大幅增加,賀歲檔的票房體量也都在增加。
中小成本電影雖然在賀歲檔上映會面臨大片的擠壓,但說不定比平時上映時的票房要好。
時間漸漸來到十一月底,《尋龍訣》率先打響了今年賀歲檔的第一槍。
十一月三十日在京城嘉禾國際影城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首映儀式之後,晚上零點,就全面登入國內各大院線。
劉葉、黃博以及劉藝菲三大主演也開始蓄勢待發,準備二十城的路演。
現在路演越來越卷了,幾乎都是十多個城市打底,大片二十個二十多個也是平常。
但誰讓路演對於刺激票房效果比較不錯呢。
不想十年後,觀眾見慣了明星,而且明星塌房愈來愈多,讓大家對明星的濾鏡碎了一地,才會出現觀眾不耐煩地想讓路演團隊下去,別妨礙他們看電影。
上映首日,《尋龍訣》以百分之五十的排片,轟下了八千六百萬票房。
這個成績足夠高,雖然驚嘆,但也在大家的意料之內。
不說《鬼吹燈》小說書迷眾多,又是劉周的作品,再加上三大主演都是當前最當紅的明星。
這部電影從立項之初,就備受大家矚目。
首日成績也不負眾望,超過了《龍門飛甲》,也超過了暑期檔上映的《畫皮2》。
隨後兩天周末,《尋龍訣》周六轟下九千六百萬,周日更是轟下1.04億,單日票房破億。
首周三天,《尋龍訣》狂攬2.86億。
電影不僅票房大爆,口碑也非常不錯。
不管是從特效、劇情還是演員表現,都可圈可點,就連最挑剔的書迷,也沒有太多的牢騷,正面評價居多。
所以上映次周,票房沒有太大的跌幅,上映第二周七天時間,再次狂攬3.3億。
電影上映十天,瘋狂轟下6.16億。
隨後接下來程龍的《十二生肖》和後續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但是《尋龍訣》如此瘋狂的表現,大家還是一致看好電影票房能夠突破十億大關。
主要還是電影口碑非常好,票房潛力比較堅挺。
這周四,程龍的《十二生肖》上映。
憑藉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十二生肖的獸首事件,再加上程龍號稱這是他最後一部如此搏命的動作電影,還是吸引了不少觀眾走進影院的。
程龍近六十歲的人了,他在電影中的表現確實仍任敬佩。
上映首日,拿下七千五百萬的票房,創造了他最好的開畫成績。
首周三天,轟下了2.3億,同樣創造了他最好的首周成績。
而這一周,《尋龍訣》上映第三周,拿下了1.7億,將總票房推高到了7.86億。
隨即下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憑藉李鞍的名頭,以及中影的宣發,首日同樣拿下五千三百萬票房。
這不讓李鞍再拿奧斯卡最佳導演的電影,還是有些東西的。
商業特效大片他或許不行,但是挖掘人性的帶有藝術氣息的商業片,他手拿把掐。
首周票房高達1.8億。
而此時《十二生肖》上映第二周,拿下了2.8億票房,總票房來到了5.1億。
《尋龍訣》則上映第四周,拿到了1.1億,單周票房再次破億,總票房8.96億,距離十億大關不過一億票房。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