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小丑》分帳 《綠皮書》殺青
第598章 《小丑》分帳 《綠皮書》殺青
《畫皮2》在國內瘋狂收割票房的時候,劉周已經乘坐私人飛機飛往了好萊塢。
凱文錢納還是親自過來接機。
在倒了一下時差之後,劉周前往華納總部,去見一見《綠皮書》的劇組成員。
其實大部分人他都見過,因為劇組主要成員都是他親自挑選的。
將他們召集起來,是為了讓他們彼此認識一下。
《綠皮書》的主要演員就兩個,飾演司機的維果·莫特森和飾演黑人鋼琴家的唐福德爾。
在找不到原版的馬赫沙拉·阿里的情況下,劉周不得不從新物色一個新的人選。
在好萊塢,黑人有名有姓的演員不多,但是演員群體還是挺大的。
當時劉周委託華納海選,不過此時他的名頭在好萊塢可謂錚亮,報名的人太多了,成名已久的黑人演員也前來試鏡。
隨後華納不得不拔高要求,不再公開海選。
在精心挑選了五位候選人之後,劉周親自來到了好萊塢,最終確定下唐福德爾。
唐福德爾也算是在好萊塢發展地特別不錯的演員了。
他畢業於加州的藝術院校,八十年代就進入好萊塢,剛開始一直出演喜劇,成為好萊塢小有名氣的喜劇演員。
後來進入九十年代開始轉型,和索德伯格合作了好幾部犯罪電影。
在2004年更是帶來了作品《盧安達飯店》,讓他提名了奧斯卡最佳男主。
所以他的演技毋庸置疑。
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就是個中產家庭出身,從小學習音樂,還發了專輯,甚至入圍了格萊美。
他那有些消瘦的形象也比較符合角色。
所以劉周最終選定他來出演鋼琴家唐這個角色。
大家認識之後,會給幾人兩天的時間,然後前往德州,路上的劇情都會放在德州。
美國的南方地區對於黑人是最歧視的,電影也是發生在鋼琴家南方巡演期間的故事。
《綠皮書》早就已經簽訂了投資協議。
電影總投資五千萬美元,頂峰娛樂和華納各投資一半。
對於一部公路片,還是沒什麼大場面的文藝片,五千萬的投資算是比較大的了。
主要是片酬占了大半,劉周一個人就拿了兩千萬,還有唐福爾德一千萬。
唐福爾德一定程度上還降低了部分片酬,畢竟他成名已久,還提名過奧斯卡,現在也沒有過氣。
不過他太喜歡《綠皮書》這個故事了,所以寧願降低點片酬也希望能夠出演這不電影。
兩人的片酬就花了三千萬美元,另一位主演維果·莫特森雖然入行早,但是名氣不高,所以片酬也不高。
再加上其他一些小配角以及龍套,劉周加演員的總片酬大概在三千五百萬左右。
然後一千五百萬美元拍一部文藝片,在好萊塢也是不低的投資了。
這還是劉周組建的拍攝團隊都是業內資深的老炮,不然也花不了這麼多錢。
這次過來華納總部,除了讓電影所有主創見一面,劉周還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
《小丑》已經結束了海外地區的放映,電影全面下畫,票房也最終定格了。
從三月份到現在八月了,總共放映了五個月的時間。
電影全球最終票房62億美元,暫列全球影史第十位。
因為《復仇者聯盟》和《007:天幕殺機》在暑期檔上映了,兩部電影的全球票房都超過了《小丑》。
不過能夠位列前十,就已經是個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這個排名應該能保持一年的時間,明年暑期檔肯定會被擠下去。
從《復仇者聯盟》開始,好萊塢大片的票房和國內一樣,十億大關才是值得吹噓的成績,不過對於好萊塢來說單位是美元,當然也是指全球票房。
之後好萊塢大片破十億美元大關的電影,將會層出不窮,每年都有那麼一兩部。
不過《小丑》能進一次前十,劉周已經心滿意足了。
電影北美票房46億,位列年度第三位,僅次於《復仇者聯盟》和《天幕殺機》。
當初簽訂《小丑》的投資協議的時候,因為華納當時最主要想的是籠絡劉周,對電影沒有太過重視。
所以在投資份額上,劉周談到了頂峰娛樂占據六層,而華納以版權和部分現金占據四層。
同時劉周將導演、編劇以及製片人加起來的酬勞共六百萬這算進投資,不過只能拿北美地區相應比例的票房分成,對後續版權以及海外票房沒有收益分成。
其實當電影成片出來之後,華納就有些後悔了。
等到電影上映,票房爆發,則更是讓他們腸子都悔青了。
原本這部電影他們可以占據主導的,卻因為己方的不夠重視,讓頂峰娛樂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撿了個大漏。
如果華納不是拿到了發行權,那他們真可能要掀桌子了。
電影總投資七千萬美元,劉周個人可以拿到北美票房6%的分成。
他簽訂的就是票房分成,而不是北美利潤分成,所以他直接拿46億的百分之八點六,即2966萬美元,差不多三千萬美元。
這個收益可謂是非常可觀了,好萊塢沒幾個導演能夠單部電影拿到如此豐厚的收益。
當然比起二十年前的史匹柏,還是略有不如的。
人家在《侏羅紀公園》的收益高達2億美元,還是九十年代初的2億。
而且他還有電影後續的版權收益分成,每年都能夠給他帶來過百萬美元的收益。
對他來說雖然不多,但是卻很穩定,簡直像一張長期飯票。
其實在北美,因為版權保護地非常嚴密,很多人依靠一部大熱作品吃一輩子。
然後剩下的就是頂峰娛樂和華納兩家分了。
憑藉華納強大的發行能力,製片一方拿到了約北美票房的七層,也就是42億,再去掉分給劉周的三千萬,剩下12億。
首先去掉華納百分之八的發行費兩千八百萬,還剩下84億美元左右。
頂峰娛樂拿百分之六十,就是1億,華納則拿剩下四層七千四百萬美元。
北美的票房收益,頂峰娛樂1億,華納也有02億,雙方相差無幾。
所以說發行還是非常賺錢的,這還啥只是百分之八的發行費,一般都是百分之十,甚至更多。
然後是海外票房,一共是16億。
這一塊製片一方的分層就不可能有七層那麼多了,就算是華納的發行能力,也才只能拿到總共約百分之四十二的分層。
16億的百分之四十二正好就是約三億美元左右。
海外的發行,華納就沒有給優惠了,直接收了百分之十五的發行費。
16億的百分之十五,就是07億。
三億去掉發行費,剩下的93億,才是華納和頂峰娛樂分的。
頂峰娛樂分百分之六十,也就是16億,華納分七千七百萬。
海外收益華納加起來84億,比頂峰娛樂還高。
總共加起來,頂峰娛樂從這部電影獲得的票房收益為26億美元,華納獲得了86億。
對於頂峰娛樂來說,兩個多億的收益,當然是非常滿意了。
要知道《小丑》的投資才七千萬,頂峰娛樂不過投資了四千兩百萬而已,淨利潤84億美元,收益回報簡直爆表。
就算是在好萊塢,很少有票房收益回報比能夠達到如此水品的。
原時空,《小丑》這部電影也是好萊塢非常著名的高回報比電影。
而對於華納來說,大賺近三億美元,可謂盆滿缽滿,但也還是有些不滿意。
因為在他們看來,本來所有的五個多億的利潤都應該是華納的,現在卻要分出去近一半。
這就是資本的特性,少賺就等於虧了。
當然這也只是在他們內部這樣發發牢騷,肯定不好在外面講。
不過想到後續的版權收益也要分給頂峰娛樂六層,他們有頓感心痛。
這段是時間以來,電影的後續一些版權已經賣出去部分了,這就已經收穫了八千萬美元。
雖然心裡心痛地要死,但是看到劉周過來,華納影業總裁還是一臉笑意地和劉周友好交談,然後當面安排財務給頂峰娛樂和劉周打錢。
劉周看著三千萬美元到帳,臉上也不禁露出了笑意。
這點錢對他來說雖然不多,但是確實憑自己親手掙的,能夠零花好一段時間了。
凱文錢納看著劉周進帳這麼一大筆錢,心裡也頗為羨慕,自己通過這個項目獲得的獎金也不過幾十萬美元,還不足人家的零頭。
當然他羨慕歸羨慕,倒是不嫉妒,也因為這個項目,讓他受到了集團領導層的認可。
如果這次《綠皮書》又成功了,那自己還真有可能坐上華納總裁的寶座。
這也是他為什麼對劉周和《綠皮書》如此盡心的原因。
兩天後,劉周和凱文錢納飛往德州首府奧斯汀。
奧斯汀雖然不如休斯頓、達拉斯和聖安東尼奧這三座城市有名氣,但現在已經開始了奮起直追。
目前的奧斯汀發展起了半導體產業,號稱小矽谷,在全球科技圈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不過因為沒有一支NBA球隊,其在海外的名義還是遠遠不如德州三強。
劇組在休整了一天之後,電影正式開機。
為了磨合劇組,前幾天拍攝的都是比較日常的戲份。
主要還是男主角維果·莫特森從酒吧失業,最後無可奈何之下去給唐應聘司機兼保鏢的戲份。
因為唐是個黑人,所以壓根沒有多少人去應聘他的司機。
最終只有需要工作養家的維果·莫特森前來應聘,唐雖然有點看不上對方的粗獷,但實在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有些嫌棄地收下了他。
在奧斯汀拍了近一個星期,才將這些戲份拍完。
隨後劇組轉場到奧斯汀郊外,雖然《綠皮書》是部公路電影,但拍攝不可能一直公路一直拍下去。
路上的劇情都會在郊外安排好的場地和攝影棚拍。
隨後劉周拍攝的是《綠皮書》里的經典片段,維果·莫特森飾演的托尼教唐吃炸雞腿。
唐雖然是個黑人,但是因為從小學音樂,根本沒吃過炸雞腿。
托尼看著唐輕手拿著雞腿慢條斯理地吃,臉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一路走來,托尼覺得唐太端著了,現在總算稍微有點接地氣。
所以在他吃完後,詢問托尼骨頭扔哪裡的時候,托尼親自給他示範,打開車窗,隨手將骨頭扔出窗外。
因為維果·莫特森和唐福德爾都提前準備了好幾天,所以這段劇情倒沒有拍多久,一天就拍完了。
隨著拍攝的深入,劇組越拍越順。
一路上,托尼和唐漸漸處成了朋友。
唐教托尼如何給妻子寫信,托尼也幫他解決了不少麻煩。
那些白人鄙視托尼給黑人工作,他也絲毫不在意。
尤其是唐被邀請到一個宴會上演奏鋼琴,演奏完之後,宴會裡卻沒有他的位置,被蠻橫地請了出去。
托尼想給他出頭,卻反而被唐給阻止,對此他已經習慣了。
但托尼卻覺得他不應該如此軟弱,兩人不同的理念出現了第一次碰撞。
後面在路上,白人宴會廳里沒唐的位置,但那些他之前嫌棄的黑人酒吧卻將他奉若上賓。
這無疑非常的諷刺。
唐雖然名氣很大,但是卻沒有一個朋友,可謂非常孤獨。
在結束這次南方巡演之旅之後,兩人也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離別前,托尼邀請他去他家過聖誕節。
不過習慣了一個人的唐卻拒絕了。
其實他很想去,又不敢踏出這一步,所以心裡也非常糾結。
等到了聖誕節當天,躊躇許久的唐還是敲響了托尼的家門。
此時托尼一家正在圍坐在一起吃飯,見唐到來,紛紛熱情地歡迎他。
這是他從未體驗過的場景。
至此電影結束。
說實話,《綠皮書》是一部拍起來很簡單的電影。
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劉周花了一個月出頭的時間就拍完了所有鏡頭。
電影殺青,劇組也正式解散。
劉周和凱文錢納返回了洛杉磯,開始了後期的剪輯工作。
而就在劉周在拍攝《綠皮書》的一個多月里,國內影視圈同樣發生了不少事情。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