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多我一個後富怎麼了> 第295章 師出有名(6k)

第295章 師出有名(6k)

  第295章 師出有名(6k)

  俞興這一趟的行程安排很滿。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開會,交流,見人,以及,算是到蓉城的小考察。

  鵬城這邊的事情一結束,他立即就在3月16日到電子科技大學拜訪這邊的教授專家,而且,還帶上了昨天張勇提到的從這裡畢業的孫浩。

  俞興本想著有沒有機會探訪探訪「華夏微波之父」林為干教授,但對方現在沒在蓉城,也就只能作罷。

  同時,孫浩委婉的表示了自己的意見,認為俞興這一趟除了關注基礎的微波領域的看法,也應該聽聽通信領域的意見。

  「俞總,如果真正要把毫米波雷達做出來,團隊必然是要交叉配置的,得有射頻工程師來搞高頻收發電路,得有天線工程師來優化陣列天線性能,還得有雷達算法、晶片設計……」

  孫浩一開口就是滔滔不絕,明顯心裡已經有過反覆的考量。

  俞興尊重了這位的意見,找了找物聯網、無線傳感器網絡等幾個方向的教授,更多是以投資人的身份旁聽孫浩與他們的討論。

  雖然是苦哈哈的活,但場面只有四個字來形容——相談甚歡。

  甚至,有位副教授還表現了比較明顯的願意參與的興趣。

  公司還沒成立,團隊還沒搭建,投資只是意向,這種情況下都能有興趣過來一起做……

  俞興與孫浩結束拜訪之後一起漫步在成電的校園,他談起了自己的這種觀感。

  「俞總,已經很不錯了,在我看來,這是公司即將成立,團隊快要搭建,投資人表示了罕見的興趣,哈哈。」孫浩很開朗,「再說了,俞總,我們就是學這個的,如果可以,當然希望能夠施展所學,做出來自己的東西。」

  他機敏的問了個問題:「你可能覺得我們做這個的前途一般,那我也奇怪你去年為什麼要冒著與企鵝競爭的壓力做微信啊?」

  俞興笑了笑,誠實的說道:「我賺錢的把握比較大,所以才做的,就算失敗了,我還有一家運營不錯的網站。」

  孫浩樂觀的說道:「是啊,我們也有退路啊,就算失敗了,也能回去打螺絲。」

  俞興覺得這位比昨天見的張勇要更有趣一些。

  他聊了沒幾句,手機上忽然顯示了畢勝的來電。

  俞興示意自己接個電話,往旁邊走了幾步才接通道:「畢總在哪裡發財呢?怎麼忽然想起給我打電話了?」

  「我再怎麼發財,還能比得上攪起腥風血雨的俞總嗎?」畢勝笑道,「知道俞總乾的都是大事,我平時沒事也不敢打擾啊。」


  俞興聽著這話:「那這就是有事嘍?」

  「你肯定知道企鵝在和電商合作的事。」畢勝斟酌道,「他們也找我了,你覺得怎麼樣?」

  俞興只轉了一秒鐘的念頭就笑道:「這不是好事嗎?你想從我這裡聽到什麼答案?反對?堅決反對?」

  畢勝有些驚訝:「你又是哭馬,又是遊說阿里,我還以為至少是……」

  「微信都賣了,況且,這是樂淘網的事,我覺得你都不應該給我打這通電話,唔,好吧,既然你打了,那我覺得如果你要和企鵝合作,那就要它的流量,不要它的錢。」俞興順口給建議,「多談流量,企鵝現在正是急的時候,樂淘網是搞垂直電商,是做尾貨,只要流量夠多,那就可以憑藉做出來的營收再找投資人要錢。」

  畢勝思考了一會,說道:「聽說企鵝現在到處找合作,但也有人拒絕了,我打聽了一下,唯品會就沒接受。」

  俞興很難不驚訝:「為什麼?企鵝開的條件很嚴苛嗎?」

  畢勝答道:「我這邊還沒具體接觸,就是電話里聊了聊,但每家的條件肯定是不一樣的。」

  俞興踱步思索,好一會之後給出了新的建議:「畢總,雖然不清楚唯品會為什麼拒絕,而且企鵝現在估計也不會搞排他式的合作,那我覺得這就還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另外,如果企鵝的條件嚴苛,我教你一個方法。」

  畢勝洗耳恭聽。

  「我是獨董,我是投資人。」俞興提到之前剛被畢勝說過的身份,「你可以說我很生氣這種潛在合作的可能性,說我在阻撓這件事,或者什麼有我無他之類的東西,然後看看企鵝那邊會不會有什麼條件讓步。」

  畢勝很驚訝:「這……這行嗎?」

  俞興很自信的說道:「我是挺遭企鵝恨的。」

  隨即,他又補充強調道:「樂淘網的發展是另外一回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還是不看好企鵝用流量和資金在電商領域發起的進攻,阿里在PC領域很穩固,而企鵝已經用自己戰略遲緩的代價給阿里上了生動的一課,任何來自移動端的電商異動都會被阿里注意的。」

  這是俞興抽空琢磨企鵝反擊的小結論。

  正因為企鵝如今的戰略窘境,阿里一定會正視PC轉向移動的變革,而這可能是目前階段有機率動搖它市場的切入點。

  至於京東那種B2C,重資產的運營很大程度上是看自己運營的水平,阿里的淘寶商城B2C保持穩定的發展,也一樣能拿到用戶。

  俞興與畢勝聊了好一會企鵝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變化。

  等到掛掉電話的時候,他仍舊有些意猶未盡,還沒走兩步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企鵝那次請自己過去參加的戰略研討會是確定要以資本+流量進行轉型的。


  然而,這種轉型的方向因為阿里微信的威脅而變成了進入電商領域,那麼……如果戰略沒偏移,它原本通過資本+流量投資的公司都在哪裡呢?

  俞興考慮片刻,感覺微信這一刀扎的有點深了,很可能是內出血。

  他把手機塞口袋裡,大踏步的走向孫浩,招呼道:「走,孫總,請你吃飯,吃完飯我就得趕晚上的飛機連夜回去了,後面的論證會有個小團隊和你們對接。」

  孫浩跟上俞總的腳步,問道:「怎麼算論證成功?」

  「放心吧,肯定不會要求你們百分百的做出來東西,創業和投資嘛,沒有一定成功的事。」俞興真誠的說道,「我自己也做過好幾個項目,知道大家的心情,我只是希望咱們不要浪費彼此的精力與時間,不然,平白無故的花幾年時間,最後一無所獲,我損失的只是一點錢,你們損失的是一段有著無限可能的人生。」

  孫浩聽著這樣的說法,由衷的說道:「俞總,你真有錢。」

  俞興笑道:「原本我沒這麼覺得,但和你們碰了碰才忽然發現,咦,有錢還真好哈。」

  孫浩哭笑不得,但這一行能有人過來投錢確實已經……很好了。

  論毫米波雷達的市場需求,歐美廠商有自己合作的供應商,而國內中高端車的發展還任重道遠,真把東西做出來也得有很多車能搭載才行。

  論毫米波雷達的利潤,現在應用在奔馳S級等車上的也就幾百美元一個,後續如若出現國產突破,價格必然下調,利潤空間也就相應的被壓下去。

  所以,俞總的這筆投資……

  孫浩在晚餐的時候還是忍不住談到了自己的看法,隨即得到俞興的答案。

  「是可能不賺錢,或者說,賺不到太多錢,但是,沒事,我這投資是戰略性的。」俞興笑道,「你們不用悲觀,如果越早做出來,你們越有希望賺到更多的錢,要是達不到期望,我這邊搞成功了也可以收購你們,最壞的局面是我這邊沒成功,你們那邊也馬馬虎虎,所以,一起努力吧。」

  孫浩深以為然。

  俞興結束與孫浩的會面,連夜趕回申城,還需要處理百曉生上市的工作。

  這一趟如果不是來參加鵬城的會議,像張勇、孫浩他們應該是到申城來見自己,但既然飛來了,那也就順便談一談。

  總體來說,供應鏈的不成熟是早有預期的,但簡單的篩選一遍,不少環節已經有萌芽,乃至有些突破了。

  不過,自己這邊的電車考察與驗證團隊還需要擴大規模,每個方向至少需要2-3個熟悉業界情況的人來對接,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俞興計劃用3-6個月來完成對國內供應鏈的梳理和初步投資,然後再考慮打出項目成立的旗號。


  百曉生上市前的籌備比他想像的要多,一方面需要進行合規的架構改造,搭建能夠海外上市的VIE,另一方面還需要做財務的規範和審計,等到這些搞完就是找承銷商,不過,這部分會有來自IDG的協助與介紹。

  俞興密集的見人、溝通、開會,連續忙了一周才緩了一口氣,然後又接到舅舅的電話,正式的提出做大做強的目標。

  周日下午,俞興把位置定在紅隼所在的金融中心,提前抵達辦公室,等待舅舅楚金祥的到來。

  「很忙哈,俞老闆。」劉琬英最近也比較忙,一直在看移動網際網路的項目,昨天剛飛回申城,「那個毫米波雷達的確定要投了?」

  「我這邊已經口頭上答應了,合同沒簽,錢還沒到,但他們已經在拉人搞團隊了。」俞興笑道,「這群人做事還挺……算是實在吧,另外,他們想和成電合作,嗯,這個還得再看看是什麼方式。」

  劉琬英知道這個項目的大概情況:「一個零件都這麼大費周章,成本也就幾千塊錢。」

  「對一輛中高端定位的車來說,這個確實不多,問題在於,就算翻倍花錢買,人家也不賣給你啊。」俞興這麼說了句,隨即又把製造利好那套說法搬出來。

  劉琬英對於這種思路自然理解的格外迅速與徹底,但結合前不久對企鵝的製造利空,頓時忍俊不禁:「好你個俞興,現在搞起來這種製造利好的事情,你忘了你是空頭了?我回去就把過山峰的東西全都註銷了,讓你當一輩子的多頭!」

  俞興覺得她這種煞有介事的語氣有些莫名的熟悉,默默回想之後才發覺像是《無間道》里的台詞,回了句:「那你想我怎麼樣?天天提醒自己『我是過山峰』?在企鵝和媒體的面前都說『全是我乾的,我是過山峰』?」

  雌雄空頭對視,隨即大笑。

  俞興提到企鵝便聊起它那個戰略偏移的問題,紅隼帳上的資金現在很合規,完全可以多撒撒網。

  「唔,有意思。」劉琬英若有所思,「微信被出售一定是打亂了企鵝的步驟,這方面可以研究研究,反正移動網際網路第一戰以這種天下皆知的方式打響,現在能感覺到大家做App的熱情猛然起來了。」

  這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今日資本的副總曹宏濤抵達了這邊。

  百曉生即將上市,新能源正在籌備,今日資本很顯然的樂於幫俞興一個小忙,願意給分析分析水果連鎖經營的模式。

  俞興很客氣,再三感謝這位不熟悉的今日資本副總。

  曹宏濤也很客氣,知道俞興笑容背後是會咬人的。

  十五分鐘之後,楚金祥被兒子楚智光接到了環球金融中心。


  「小舅,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今日資本的曹宏濤曹總。」俞興介紹道,「這位呢,是我們共同的金主,是紅隼資本的老闆劉琬英劉總。」

  曹宏濤依舊保持客氣,禮貌的與楚金祥握手:「楚總,咱們多交流。」

  劉琬英更客氣了,握手後笑道:「舅舅,你別聽俞興瞎說,喊我名字就行,今年我去海鹽,但時間太緊張,需要趕車,就沒來得及去拜年。」

  楚金祥被「楚總」這樣的稱呼衝擊的有些混亂,但聽到劉琬英這麼說,立即笑道:「你們都忙,我知道的,現在就是要趁著好時候把事業做起來,我就是種葡萄的,這也跟著興興沾光了。」

  「小舅,你喝茶。」俞興倒茶,端杯,等到大家的客套結束後說道,「我一直覺得家裡的生意是可以做的,一是大家群策群力,二是你有經驗,而且嘛,有曹總這樣的幫手來把關,完全可以大膽嘗試,反正,失敗了就再回去種葡萄唄。」

  楚金祥「嗯」了兩聲,還有些不太適應這樣與外甥的正式范的商業交流。

  「但是吧,也有個事,就是這些股權怎麼分,事情怎麼決策,利潤什麼時候給,誰又能幹什麼事……」俞興單是這麼說就覺得腦仁有點疼,「這些都需要擬定章程,免得事到臨頭再慌亂決定。」

  楚金祥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神色鄭重的說道:「好,聽你的。」

  「不能聽我的,得聽你的,聽章程的,咱得師出有名,我也不想被私底下埋怨啊。」俞興笑道,「你要掙錢,那就埋怨你好了,我這邊呢,也就能投一投錢,然後再看規模能不能做起來。」

  做生意,尤其家裡人合夥做生意,很難什麼事都周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落下埋怨。

  俞興本身屬於晚輩,自己的事情又很多,願意當個推手,不願意多插手。

  楚金祥來之前已經知道外甥的想法,這時候當面又聽一遍,也就沒什麼猶豫的說道:「嗯,那我們爭取不虧錢,都把話說在前面,誰後面埋怨幹什麼的,那也少數服從多數,興興,我是這麼想的,就算有些事情沒法讓人都滿意,只要這生意能不斷做大,那不就能解決問題嗎?」

  劉琬英笑道:「舅舅,你能這麼想,事情就成了一半了。」

  楚金祥從包里拿出打好的文件,讓兒子遞給外甥。

  俞興只簡單看了兩眼就客氣的起身把文件遞給曹宏濤,讓專業人士來操心。

  曹宏濤知道自己這一趟的任務,細細研究這樁家族式的水果連鎖生意規劃。

  他之前已經好好看過俞總在微信上發來的想法,覺得總體是可行的,也具有操作空間,所以,順著那樣的想法來斧正具體的規劃與章程,就沒什麼壓力。


  俞興坐在椅子上聽著曹宏濤與小舅的問答,隨手抽了一份小英辦公桌上的文件,上面赫然是一個移動App的分析。

  他看了幾眼,覺得還挺有內容。

  沒幾分鐘,桌上手機收到劉琬英的微信。

  劉琬英:我這邊先不投,表示個支持的真誠態度,你自己的錢也只進個起步資金,這樣行吧?

  俞興沒按手機,只比了個OK的手勢。

  劉琬英在一分鐘之後再次發了條微信:我覺得直接A/B股,公司的控制權穩固,這樣從一開始確定,親戚們以後也不會有什麼話了吧。

  俞興這次回了條消息:賺錢都好說,不賺錢的話,沒準就得有人指著你說,興興是我從小就抱著的,別說你沒嫁進門,你就是嫁進來了又XXXXX……

  劉琬英眉頭大皺,對於俞老闆不願意多插手,而是借著別人來說話的方式有了更直觀的感觸。

  俞興看到小英的反應便是無聲的直笑。

  楚金祥與曹宏濤聊了一下午,晚上免不得一起吃飯,席間仍舊在談如今市場上已經存在的連鎖品牌。

  「我不是奉承俞總,但俞總說的這個水果品種確實是不錯的競爭力,值得長久投入。」曹宏濤吃飯結束,臨上車的時候還在聊水果,「就是這個東西需要多一點時間來做,也得注意好步子。」

  俞興笑著和曹宏濤握手:「今日資本掏錢,咱們一起運作運作,這步子不就能邁開了嗎?微信這回也幫今日資本賺了不少啊。」

  曹宏濤打了個哈哈,沒敢答應,反正,俞總要錢能直接找徐總聊,自己今天只是過來提供參考意見的。

  今日資本副總在感謝聲中上車離開。

  俞興拍了拍舅舅的胳膊,對凝重的楚金祥笑道:「小舅,意見歸意見,一邊干,一邊學,實在不行,我這公司上市了,然後賣股票給你們砸錢。」

  楚金祥嘆了口氣,幽幽的說道:「你上市之後,你那股票不也得等6個月的解禁嗎?然後三個月才能賣1個點?」

  俞興愕然:「哈哈哈,楚總,這你都知道?」

  「我不知道。」楚金祥搖搖頭,「但有人幫你上心啊,我不知道也聽著聽著就記住了。」

  俞興忍不住笑,摟著小舅的肩膀:「行行行,有人幫我上心是好事,我感受到來自家裡的愛了。」

  楚金祥聽著外甥戲謔的語氣,忽然一本正經的說道:「興興,放心吧,你有錢了,大家肯定都愛你。」

  俞興大笑。

  這天晚上,楚智光開車,舅甥兩人坐在奔馳里好好的一起逛了逛申城的夜景,倒也算是俞興近期比較放鬆的時間。


  次日的周一上午,俞興專門挪出來半天,仍舊是在金融中心的紅隼辦公室,見到了來自香江上市公司的力勁集團副總裁杜耀傑。

  力勁集團是全球銷量最大的壓鑄機製造商,占據了國內一半以上的市場,它在08年併購義大利的世界頂級的壓鑄機製造商IDRA公司,去年又收購了日本著名的壓鑄機周邊設備製造商PREX公司,技術方面十分強勁。

  俞興希望與力勁探討一體式壓鑄所需要的壓鑄機研發。

  杜耀傑聽到一體式壓鑄這樣的想法,沒有嗤之以鼻,反而仔細思索可行性,還打電話回公司讓工程師團隊給出一個初步的判斷。

  毫無疑問,如果能夠這樣完成對傳統衝壓、焊接的革新,一定會大幅降低零部件的數量、簡化生產流程、縮短生產周期,以及……

  現在還不能輕易判斷的對車身結構強度的提升。

  不能輕易判斷是因為這事關乎重大,但從邏輯上來看,一體式明顯是能提升的。

  杜耀傑在接到回電之後也立即向俞興表示了公司里的意見,方向或許沒問題。

  只是,他隨即表示了難以合作的一個重要考量。

  「俞總,你的這個想法很讓人興奮,也很值得嘗試。」杜耀傑面露難色,「問題是,我們的產品是要賣的,我們做研發是希望它確實有市場裡的需求,你這邊有做電車的興趣,但……你的興趣沒法讓我們立項啊。」

  俞興考慮過這一點,問道:「如果是成立一個專項的合資子公司來研發呢?我是可以投資的。」

  杜耀傑搖了搖頭:「沒那麼簡單,俞總,我們有技術儲備,這個研發也不算專項,但如果想做好,那肯定是需要和客戶聯合來研究需求,然後再進行定製化的升級。」

  他看著面前的年輕人,思考片刻後說道:「俞總,你光有興趣也不行啊,至少,你這公司得搞起來吧,不然,我們和百曉生簽合同嗎?」

  俞興皺眉又很快鬆開,點頭道:「杜總,你說得對,至少得有個旗號,然後才好和供應商合作,對不對?」

  杜耀傑見年輕人並不頑固,笑道:「是這個理,就算不是我們,你沒有旗號,除非特別缺錢,不然別人怎麼願意來找你呢?」

  俞興之前見過缺錢的,現在見了不缺錢的,再想著王川福依照他自己的經驗所給出的建議,又考慮此刻面臨的似乎具有代表意義的處境,心裡的猶豫變成了決定。

  是要師出有名啊。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