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青山大學一期落成!
第435章 青山大學一期落成!
Nature在英國,創刊更早,影響因子更高。
Science在美國,普及面更廣,應用認可度更高。
兩刊齊頭並進,倒是沒有出過太多什麼爭端緋聞,可實際上他們都在暗戳戳地、實打實地互相較勁。
作為學術期刊兩大巨頭,他們幾乎瓜分了學術界頂級領域。
每位學者都以能夠發表一篇《Nature》、《Science》的論文,甚至是子刊的論文,為榮。
如果只以《Nature》和《Science》作為標準,其實華夏學術界已經進步了很多。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從2002年個位數的登刊量,到去年2010年的149篇,進步已經很大了。
而這個數字在2011年,還在以蓬勃的姿態增長著。
但這並不代表許青山的這篇論文的價值就會因為發刊量上漲而被稀釋。
以數學論文的類型登上《Nature》就已經打破了學術界的常規格局。
只不過,現在兩大期刊的編輯組都在憋著一股勁,打算把新一期的內容弄好,以此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的開端,就將對方牢牢壓在身下。
或許有人會奇怪。
許青山這不過就是一篇論文而已嗎?怎麼就能影響到兩大刊物的地位高低了?
而且兩大刊物涉及的學科之廣,內容之多,本身專注的領域就各有不同,怎麼會因為一篇論文就分出上下?
但實際上,有句話非常經典。
核武器這種東西,你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沒有。
決定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和國際地位高低的,是方方面面綜合起來的評價體系。
可這並不代表核力量就不重要。
而許青山此時正是科學界熱度最高的超巨型學者的代表,單從熱度來說,許青山現在的受關注度可謂是全球第一。
暫時也還沒有出現什麼其他學科歷史性變革的發明或者研究出來。
這也讓許青山輕鬆地維持了自己的熱度。
也讓他成為了兩大期刊眼中的2011年最強人形兵器。
回到原先的話題,目前英美兩邊代表著地球學術期刊最高榮譽的兩派人,此時都暗戳戳地使著勁。
他們也不會在塵埃落定之前,就跑去跟對方得瑟,而是嚴加保密,防止出現意外。
但這樣緊張又神秘的氣氛,在5月的尾巴就戛然而止。
因為《Nature》和《Science》最新一期的都已經正式發出。
當兩幫人看著對方封面上那看起來相似的圖形,還有那作為封面內容的頭版科學人物,大家都罕見地沉默了下來。
一篇提出【許氏猜想】,一篇奠定【量子分析】的學術新體系。
看似藕斷絲連,實則……確實是藕斷絲連。
不是?!
許青山這個傢伙!
他是怎麼想的能弄出來兩篇這種級別的論文,而且還惡趣味地一家投一篇的?!
現在有不少人很想直接打個飛的過來華夏,找許青山好好地說道說道。
你這簡直是壕無人性啊!就不能帶我一個嗎?
大家明明根本沒有互相通過氣,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節目效果,簡直就像是雙方早已約定好了一同為許青山造勢。
Nature和Science的人鬥智鬥勇了個把月,結果現在才知道他們都是在和空氣鬥智鬥勇,許青山才是最大贏家。
國際學術界這一次難得的在許青山做出了重要成果之後保持了安靜。
倒不是他們會對許青山有意見。
而是他們想儘可能地通過保持緘默,來降低自己看起來有些愚蠢的行為。
不過實際上,也就這幫自持矜貴的學者會在意這些。
別人並不太關注期刊發布背後的故事,他們更在意許青山的這兩篇論文代表著什麼,
儘管兩刊的學者們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去剖析許青山的論文,在論文後附上了一定篇幅的評價與讚嘆,可這也依舊不足以降低論文的理解門檻。
許青山的思路有些超前,但卻超前在了一個恰到好處的點。
太超前,就會和愛德華·威滕提出了弦理論一樣,看起來強是非常的強,但是卻缺乏了可實現性和應用性,最終在有生之年都很難看見自己開創的學術領域被人發揚光大。
甚至還需要承擔著時刻被人質疑立論基礎的壓力。
一旦在自己的理論還沒有完全成功之前,就有後人提出了新的超越自身,或者是可以翻覆自身理論的新方向,那他們曾經的輝煌就會在頃刻間煙消雲散。
如果不夠有前瞻性和開拓性,那就根本沒法說是開創性的工作。
一代代的數學家們,有的依靠敏銳的數學直覺,有的依靠縝密的推論邏輯,但每一位能夠名留青史、永固成果的先人,都是在未明前路里大膽開拓出新道路的勇者。
數學學者們第一時間都沒有關注到許青山的新論文竟然發到了《Nature》和《Science》上,他們還在盯著每一期的四大刊,期待在四大刊上看到許青山最新的傑作。
這種奇妙的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信息繭房導致了學術圈出現了一種短暫的詭異平靜。
直到某些數物雙修的學者在按照慣例看看《Science》的時候,才發現了不對勁,在迅速地看完了許青山的論文之後,立馬掏出通訊錄來,給自己所有業內好友挨個打電話通知。
「家人們,咱們數學界馬上要變天啦!」
當國際學界開始研究許青山的新論文,京城大學開始趕製新的橫幅,周其鳳甚至都在考慮是不是要在學校里弄個許青山紀念室,專門用來放許青山搞出各種大事以後的橫幅、物料,還有那些被許青山隨手送給了學校的原版手稿。
後來想了想,人還活得好好的就弄紀念館有點不太吉利,只能作罷。
外界因為許青山不聲不響突然丟出來的兩顆原子彈在各種鬧騰和瘋狂的時候,許青山則是離開了京城。
沒有別人陪著他,他是自己一個人走的。
倒也沒去別的地方,在鷺島機場,耐心等待了許久的江道華在出站口接到了全副武裝的許青山。
現在的天氣不太適合穿得過於厚實,但為了防止被路人認出來,引發一些大動靜,許青山還是戴著口罩墨鏡。
可就算這樣,那過硬的外形條件,還是讓身旁的路人時不時地看向他,懷疑這是不是哪家明星跑來坐飛機了。
「青山,辛苦你百忙之中趕回來一趟了。」
江道華看著眼前風塵僕僕的許青山,想幫他拿行李。
「大伯這說的什麼話。」
許青山沒讓江道華拿行李,他擺了擺手,拉著行李跟著江道華一起出機場。
「你可是在幫我的忙,要說辛苦的,應該是大伯你。」
許青山打量了一下江道華,就知道這一年的時間裡,江道華付出了不少的精力心血,相比於去年見面的時候,江道華整個人要瘦了一大圈。
以前在路橋集團的時候,雖然工作也不清閒,但是更多的時候會待在辦公室里,整個人算是有些輕微的過勞肥,看起來稍顯白胖。
可現在的江道華,要不是剛剛江道華先打招呼,其實許青山第一眼都不太敢認。
年過五十的江大伯這次整個人乾瘦得像個老農,自從項目啟動之後,他可沒有少下工地,哪怕夏天大中午的時候,頂著炎炎烈日他也會到工地去看看進度。
作為青山大學建設項目的唯一主管和負責人,江道華對於第一期的建設十分重視,這是他定下青山大學建築風格和建設基調的重要樣板區,在重要的安全和美觀方面,他事事親力親為。
同時也為了儘可能地幫自己這很有出息的侄女婿在不影響質量和進度的情況下節約成本,江道華也算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盯緊每個環節,減少出錯的點。
在這種高強度的管控下,整個青山大學一期的建設工程,在結項之後竟然沒有任何一項是需要進行返工的。
這次許青山回來,就是收到了江道華的一期結項報告,打算親自回來走一走、看一看,這一座屬於自己的大學。
「辛苦什麼?」
江道華自然而然地坐上了駕駛位,許青山也直接坐上副駕駛。
兩人之間雖然在工作之外的交流並不多,但並不會因此顯得生分。
「這一年啊,我有一種回到自己二十幾歲時候的感覺。」
江道華咧嘴笑道。
他現在雖然看起來黑瘦老態了許多,但眼神之中所迸發出來的激情,卻更像是一個剛剛在職場裡闖蕩出成績的小年輕。
一般到了他這年紀的人,要不是已經打算享受退休生活了,要麼就是徹底躺平。
到了他身上,反而是有一種剛剛下山,準備闖蕩江湖的氣魄。
「也得是大伯,這要是換做別人,估計是真沒法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把項目完成得這麼好,我在飛機上吃過午飯了,大伯吃了沒?要不先去吃下飯再過去學校」
「不用!」
江道華大手一揮,油門已經踩上了。
「我可一點都不餓,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一期校區開始投入使用的樣子了。」
江道華笑著,突然感慨道。
「這麼多年了,能讓我這麼滿意和在意的作品還真不算太多,青山大學啊,應該算是我這輩子的巔峰之作了,以後想要再打造出這樣的作品,估計是很難了。」
「那可不行。」
許青山接過話茬,笑道。
「大伯可是我們規劃里接下來要圍繞青山大學打造的青山鎮的總設計師,要是你罷工了,我可找不到能跟得上大伯審美和水平的專家來。」
「規劃得這麼大啊?」
江道華也是第一次聽許青山說起後續的安排,饒是他雄心壯志地規劃好了青山大學接下里的設計,第一次聽到有人讓自己直接設計一整座鎮的,一時間有些懵。
「那當然了!」
許青山看著窗外的景色,也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來了。
鷺島的變化很大,許青山有些意外島內城建的變化。
「鷺島又漂亮很多了對吧?」
江道華開著車,時不時看許青山一眼,見許青山對鷺島如今欣欣向榮、錦上添花的城建好奇,便開口解釋道。
「你不是在新區那邊成立了新鷺投嗎?除了你投的那些半導體廠,鷺島政府這邊也很認真在招商引資,現在很多電子產業企業到鷺島這邊來落戶了。」
許青山有些不解。
「電子產業,那主要不是電子廠比較多麼?這和鷺島的城建有啥關係?」
江道華一拍腦袋,自樂地說道。
「誒!」
「剛剛沒說清楚,不是那種傳統的電子廠,是那種,高新的電子企業。」
江道華對於這方面倒是沒有那麼了解,他只是知道個大概。
「像來的有什麼,綠聯啊,矽電啊,我不是很了解,不過反正來了一批企業以後,又來了很多各種類型的上下游公司,現在新區那邊建設一下子快起來了,政府有了錢,又帶動旅遊業發展,島內現在都在協商一些舊廠拆遷,島內主做旅遊,島外主做高新工業,所以動靜才這麼大的。」
「綠聯和矽電?!」
許青山有些驚訝地扭過頭來。
綠聯和矽電可都是鵬城的企業,企業實力可都不差,雖然現在尚未徹底發家,可也已經是展現出了足夠的潛力。
鷺島能把人家挖過來,就算只是搭建鷺島分部,也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看來自己的出現,各種大項目的成立、企業的搭建,和政府的深度合作,已經開始對整個鷺島政府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有時候也確實是這樣的。
要麼不做不試,既然做了試了,就要大做特做、大試特試。
有些事,開弓了就沒有回頭箭。
不過,江道華對於鷺島政府的了解應該也不多,自己這次回來主要還是為了自己的學校。
車子緩緩地駛入了外圍還被鐵皮圍牆遮擋起來的區域裡。
一進到區域裡,許青山一眼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通天雕像。
身姿挺拔,五官立體,手裡握著一卷書,這座雕像足有三層樓高。
不用猜,這雕像就是許青山。
許青山突然被這開門見山的驚喜暴擊到了。
「咳咳,也不用這麼高調的。」
許青山擺了擺手,臉色微微紅潤。
「這不是你要的嗎?弄點有紀念意義的雕像。」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