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鬼谷科技
第424章 鬼谷科技
「數芯戰略計劃」並不是一項短時間內會對外公布的項目,但許青山申請下來的各種資源和項目資金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去向,這樣才能對外造成迷惑作用。
所以在實際的樹新戰略外,科技部為許青山制定了一個用來套殼的「大AI計劃」,在名義上是對許青山的團隊進行綜合性的大量投資來推動以數學為主的基礎科學AI發展。
簡單來說,就是不斷的開發能夠輔助數學家進行科研工作的AI模型。
聽起來是不是沒有什麼用?
那就沒錯了,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作為目前全球發展潛力最強的大國,華夏在科研工作上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外界密切關注著,國外也一直嘗試使用各種各樣的力量來對華夏的科技體系進行滲透。
也就是目前許青山並沒有把工作轉移到兵器研究或者核武器上,否則許青山連出行都需要配備保鏢,也不能隨意地出現在公眾場合,防止被境外勢力襲擊。
但像許青山這種級別的學者,掌握的是數學和計算機,這兩門非常具有可拓展性和應用價值的學科。
他的研究方向不僅只有學術界的同仁們會關注。
就連國外的政府和軍方也會提防許青山被華夏政府邀請去進行更加強大的武器開發,或者核心產業突破。
毋庸置疑,晶片產業自然也是核心產業。
而華夏科技部為許青山披上了這一層皮的效果就像是在重要時期宣布多花錢在建粒子對撞機上一樣。
各方只會覺得牛逼是牛逼,可是也就那樣,畢竟這是應用於基礎學科的研究而不具備實質性的打擊價值。
哪怕讓華夏在基礎學科上追上了又如何?
他們的飛彈又不會因此打得更准更快。
他們的晶片照樣要從國外進口。
只要對華夏形成了壟斷,那就等於扼住了他們的咽喉。
這一項偉大的計劃除了在四月份短暫的開了幾次會議之後就無聲無息,沒有任何大張旗鼓的操作,許青山也依舊待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完成著黎曼猜想的收尾。
只不過或許是因為新得到了院士待遇,剛剛拿到的菲爾茲獎還十分熱乎。
國內有一些企業頗為熱忱的來到了京城找到了許青山很是大方的「自願」捐贈了大量的科研基金,和科研資源供許青山的團隊使用。
這些企業多多少少都沾點國字號背景。
畢竟要是沒有點關係,他們可是連京大的大門都進不來。
像許青山這種級別的團隊,可不是什麼三教九流的企業,想來投資就能得到允許的。
京城大學劃撥給許青山的科技園區目前也用鐵皮包圍了起來。學生們每天跑步或者去上課的時候,偶爾會路過那一片區,卻根本看不到裡面在進行著什麼樣的改造。
只是往往這種時候才能夠看得見於國家那種強烈的決心。
時間還沒有到盛夏的時節,科技園區就已經完成了初步的改造,整棟樓分成了三層進出結構,不知道的還以為許青山要在京城大學的校園內建造一所軍事基地。
保密、安全,是這一片科技園區的打造方針。
儘管在人口如此眾多的進程,而且還是在人流量不小的京城大學裡,打造一座這樣的科技園,想要保密到哪裡去是不太可能的。
但許青山的計劃里本身就需要有多層的套皮來完成遮掩。
華夏斥巨資支持許青山對更加深入的數學問題進行研究突破,這樣的一層皮,或許能夠騙得過一些不太懂科研的人,但遇到心思比較重的人,對方就會很容易想到第二層,明白自己這層皮是為了遮掩更加敏感的項目。
而這座科技園區,就是許青山安排的煙霧彈。
當然,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京大科技園平台也確實會承載部分技術的開發和研究,甚至許青山對國內外的年輕學者們發出邀請的時候,用的也是京大科技園的名義。
但實際上的主體卻是許青山這幾日讓邱靜去新註冊的一家皮包公司,獨立在青山資本之外,叫做鬼谷科技。
單單看名字,誰都看不出來這公司是幹什麼的。
但許青山很快就賦予了它第一個任務。
許青山開發的QSKS,也就是那個目前已經推廣到國內外的科算軟體,被許青山直接掛到了鬼谷科技的名下。
而鬼谷科技的註冊地點則根本不在國內。
在許青山的特意安排一下,自己從小米拿到的一些非財政核算收入,也都用巧立名義,給到鬼谷科技,不管是從什麼角度來看,邱靜所註冊出來的鬼谷科技都很像是許青山的財務轉移公司,專門用來進行財稅拆解和灰色交易用的。
許青山個人的科技園股份,也被放到了鬼谷科技去。
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覺,很容易就能把人繞暈,還不便溯源。
為的,就是之後許青山能更好地完成對外操作,例如繞過一些技術封鎖,進行多段式的設備、技術轉移,最終把東西運回國內。
也能在實在沒法控制局面的時候,把專利風險都推到一個空殼上去。
許青山的計劃緊鑼密鼓地籌辦了起來,只是在熱鬧的京城之中,或許很多人根本沒有察覺到一股暗流在涌動。
這股暗流正在緩慢地推動著,華夏這個龐然大物往前挪動,有時候往往只需要一個節點推動一步,就會讓整個社會產生巨大的質變。
只不過許青山手裡的團隊可根本不知道許青山在做什麼。
畢竟許青山每天還是待在辦公室里,不管是研究員還是學生有需求的時候,他都會幫忙指點一下,看起來就像是完全沉浸在數學問題一樣,除了偶爾接一接電話出去跟人見個面之外,沒有什麼異常。
劉若川這大半年的時間也忙得焦頭爛額的,實驗室里的工作不斷地推進著,他們就像是被綁了根胡蘿蔔在身前的牛馬一樣,拼了老命的完成這一項又一項的任務,除了過年的那幾天稍微放鬆了一些,其他時間都泡在實驗室里。
不過實戰確實能夠帶動著科研人員快速的成長。
目前許青山的實驗團隊裡,這些年輕的學者和學生們在許青山大量的項目堆積一下,一個個的學術能力進展的飛快。
且不談,每個人各自努力拓展出來的鑽研領域。
就許青山實驗室里這幫學生們寫論文期刊的功底,就不是普通研究生能比的。
去年參加了暑期夏令營之後成功的保研到了許青山實驗室里的王虹,就是頗有代表性的學生。
這個年齡比許青山還要大上一歲多的女孩,2007年的時候成功地考入了京城大學的地球與空間物理系,隨後在大二的時候轉繫到了數院,今年六月份才算是本科正式畢業。
去年保研夏令營舉辦的時候,王虹也算是許青山的粉絲,第一時間就報名到了夏令營中,而且在那幾百人里脫穎而出,展現出了極高的數學素養。
而在他們同期的學生之中,王虹目前在實驗室也是表現最為亮眼的新生。
這個連陳大躍介紹來的陳杲,與王虹相比起來也要稍遜一籌。
不過這也是和年齡有關係,陳杲是94年生的,本身就是早讀書,從華科大的少年班轉過來的,能夠跟得上進度已經很強了,而王虹有著更加紮實的基礎。
她也是目前實驗室里在能穩定地完成許青山的任務安排外,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領域的學生。
許青山還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看著面前的文件,他的辦公室門口傳來了敲門的聲音。
「請進。」
許青山收起的文件,抬頭看了一眼,來人正是王虹。
王虹戴著一副黑框眼鏡,看起來樣貌平平,但那雙眼睛卻充滿了睿智的閃光。他大大方方地坐到了許青山辦公桌前,把自己手裡列印出來的文件放在了許青山的桌面上。
「許導,我最近手裡的項目完成了,這個是我想要嘗試的方向,您有時間方便幫我看一下麼?」
王虹盯著許青山,眼神之中充滿著熱忱。
當然這種眼神之中沒有衝刺的什麼雜念,哪怕許青山已經是她這輩子在現實生活中見過最帥的男人。
不管是從客觀的生理學角度來說,還是從學術的智性戀角度來說,許青山就是王虹心目中的完美男人。
但完美歸完美,王虹對於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她對許青山並不抱有什麼多餘的幻想。
而是想更加積極的趁著自己還能在他手裡幹活的時候,多努力從他這裡學習到一些獨門秘籍,成為許神坐下最早有成就的弟子之一。
「行,我看一看,你先坐一會兒。」
許青山點頭答應了下來,他接過了王虹遞過來的資料。
他對於學生向來都是很寬容的,只要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項目任務,那他們不管想做什麼,許青山都舉雙手支持,甚至他自己有時間的話都會稍微參與一下。
這一點從王隗和薛雪情的身上就能看得出來。
王虹整理出來的資料,許青山並不算很陌生,這是1917年日本數學家掛谷宗一提出的幾何測度論難題,人稱掛谷猜想,又譯Kakeya猜想。
這個猜想指的是,在三維空間中轉動單位線段覆蓋所有方向所需最小體積。
三維Kakeya猜想斷言,一個包含每個方向上單位長度線段的集合,即Kakeya集,在三維空間中必須具有Minkowski和Hausdorff維度等於三。
這個猜想只有短短的一句話卻和調和分析數論等多個數學分支有著密切的聯繫。
許青山對於這個猜想也有些了解。
不過他了解更多的是這個問題的原型,是一個有點搞笑的題目。
一位武士在上廁所時遭到了敵人的襲擊,在小小的廁所里箭矢和石頭覆蓋而來,但他只有一根短棒,為了擋住射擊,需要將支點可以變化的短棒旋轉一周360°。
但廁所很小,應當使短棒掃過的面積儘可能小。面積可以小到多少?
不得不說,有時候數學問題就是會脫胎於這種看起來很奇怪的問題。
「你想要研究這個?」
許青山隨手翻看著這份資料,這個資料和尋常找到的期刊論文並不太相似。
更像是王虹自己綜合了許多前人研究總結出來的猜想綜述。
能夠有這種準備就說明著她並不是抱有一種嘗試一下就行的想法在做這件事的,而是有一種明確的目的性和強烈的決心。
「對,因為我自己感覺學習下來我對於傅立葉分析方面相對來說比較感興趣。」
王虹推了推眼鏡,輕聲細語地說道。
「如果我能成功的解決三維Kakeya猜想證明的話,那後續我在研究傅立葉限制性猜想的時候,能夠有更好的理論基礎。」
王虹並沒有避諱許青山,而是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其實更感興趣的是限制性猜想方面,最近在跟著許導做黎曼猜想的印證流程時,裡面有一部分用到了調和分析的新框架,我覺得給了我一些啟發。」
王虹又拿了一份文件出來,遞給許青山,她先翻了幾頁,幫忙找好位置。
「這裡。」
許青山看向了王虹整理出來的框架方案。
「這個調和分析框架的構件,我就是跟您學習的,我覺得他能夠很有效地突破傳統傅立葉變換的限制條件。」
「還有您在這部分用到的幾何測度論的多維結合方法,我覺得對於解決高維波動方程解的奇點分布問題可能會很有效果,不過這部分我還沒有學習到位,有些點沒有研究透徹」
雖然王虹是來請教許青山的,但這個時候她講的興起,狀態頗像是之前的李廣直。
許青山一邊聽一邊看,腦袋裡一邊在演算。
模擬了一陣,他有些驚訝的看了王虹一眼。
「可以啊,你的學術嗅覺還挺敏銳的。」
許青山蓋上了資料,看著滿臉期待的王虹點了點頭。
「我剛剛想了一下,你完全可以去試一試。最近黎曼猜想差不多也到尾聲了,你的工作要是還有沒做完的,就挪一挪吧,看看在九月份開學之前,你能不能獨立完成理論基礎的部分,沒問題的話,九月份正式報導以後,讓張珂老師給你做數型檢驗。」
許青山說道,王虹眼前一亮。
她其實覺得自己過來找許神的行為有些衝動和大膽,可她還是憑藉著一股韌勁找了過來。
現在能夠得到許青山的當面認可,她的心中無比激動和興奮。
「好!許導,我一定儘快把項目完成,然後開始這方面的研究。」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