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當不當人再說吧!
第232章 當不當人再說吧!
與淺井家結盟以削弱齋藤家和織田信清這對盟友,並不是織田信長唯一採取的外交行動。
在和淺並長政勾連的同時,織田信長還積極派人潛入東美濃的群山之中,想說服遠山家歸入旗下一一遠山家是東美濃土著,在當地頗有影響力,其家督在「尾張之虎」時代娶了織由信秀的庶妹,也算織田信長的便宜姑父。
此外,織由信長還擔心在收拾織由信清和齋藤龍興時受到武由信玄的干涉,
也積極派出使者前往甲斐,想和武田家也結為姻親同盟,連人選都備好了一一他把庶妹所生的女兒拿了過來,認作自己的養女,準備嫁到武田家。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st🎉o9.com
只是這會兒武田信玄正忙著和上杉謙信battle,沒怎麼鳥他,織田信長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中間人勾兌,這姻親暫時還結不成。
當然,上杉謙信也相當有實力,織由信長也沒忘了他,只是上杉謙信篤信佛教,一生未婚,沒有子嗣,想把他變成姻親不好辦,但這也無妨,織田信長表示可以送個兒子給他當養子。
上杉謙信倒是頗有興趣,他本來就備有幾個養子準備繼承家名,織田信長再送一個來也不錯,但他考慮到尾張和越後相隔甚遠,最後還是回信婉拒了,回贈了織由信長一對獵鷹,算是謝過了他的好意,順便也算表明了態度一一美濃打吧,他不管也不會插手,有事等他按死了武由信玄再說。
通過一系列外交努力,齋藤龍興和織田信清基本變成孤家寡人,這時織田信長才以小牧山城為基地,重拳出擊,開始往犬山城推進。
原野和松平元康也履行盟友義務,派出人手助戰。
松平元康那邊需要應對今川家的反撲,派出的軍隊是象徵性的,只有500人,
跟著織田信長打醬油去了。原野目前沒有外部威脅,按約定拉出了近七成的常備部隊,以2000多人的兵力帶著織田信長給的2000多雜兵足輕,分別進駐木曾川北岸的松倉城、正平城、木原山城及附近的岩,以牽制齋藤家。
河對岸是美濃的伊木山城和鵝沼城,之前織田信長多次小規模攻擊犬山城一帶,齋藤家就是以這兩城為後盾進行增援,現在原野把這口子給堵上了,伊木山城城主伊木清兵衛和鵝沼城城主大澤正秀想再像以前一樣側擊織田信長,就要先過他這一關。
不過原野也沒多上心,打下犬山城乃至吞併了美濃,織由信長文不可能會分地盤給他,了不起也就拿出兩三個莊園劃到犬公主名下,意思意思就完了,所以這種幫盟友打仗的事不用太賣力,只要別讓敵人大部隊過去就行。
他毫無進攻欲望,就坐鎮松倉城中一動不動,要是伊木清兵衛、大澤正秀兩人打算越河前往犬山城,他也不打算出城野戰攔截,準備就跟在後面,到時和織田信長一起夾擊他們。
而伊木清兵衛、大澤正秀也不敢越過這麼大一股敵人深入敵境,方般無奈之下,只能開始拿頭磕城牆,打算先把他趕走。
但他們和原野心思差不多,幫盟友這種事心意到了就行,真拿老本出來拼,他們也捨不得,在嘗試性進攻並扔下兩百多條人命後,他們就死心了,開始不停派出小股部隊繞路趕往犬山城,或是騷擾織田信長的後方,或多少給織田信清增添一些守城力量。
這些小動作原野都不管,由著織田信長自己應付,待在城裡主要還是考慮自己的事。
松平元康在打遠江的主意,以今川氏真的愚蠢表現,丟掉遠江一國肯定不遠了,回頭駿河八成也要丟;
織田信長本來三代積累就很有錢,手下職業士兵現在都有五千人以上了,再把犬山城一帶統一了,把美濃給吞了,到時再把旗下的豪族們叫上,輕輕鬆鬆就能帶幾萬人出門。
盟友們的地盤都在擴大,那按相對論來說,原野的地盤實際上是變小了。
這樣下去可不行,要早些對北富家下手,把勢力發展到伊勢半島上去,不然真的要被慢慢困死了。
只是伊勢半島上的形勢錯綜複雜,僅北富家就有十五郡之地,也是能輕鬆出動過萬大軍的存在,自己只憑知多半島一郡之地,再跨海兩棲登陸進行野戰乃至攻城戰--實話實說,沒有必勝把握,就算能贏也會損失慘重一一老式火繩槍對上甲胃和弓箭,其實沒有太大優勢,打打知多半島上的弱智豪族是挺好用,但正經大軍對壘,想靠遠程火力把敵人全殺了,自己這邊沒傷亡,那不可能。
戰爭,終歸要以人為主,終歸是要拼命的。
更何況,敵人也有鐵炮,頂多就是沒彎津多罷了。
而且自己突然登陸伊勢半島搶地盤,還擊敗了北富家,富山家、三好家、六角家總不可能幹看著無所行動,到時方一他們結成聯盟,認為他是大禍害,湊個幾萬人出來一定要先把他趕下海,順便把北富家給吞了那就變成給別人作嫁衣了,不太妥當,
按理說,應該再等等,等彎津再發展發展,底蘊再深厚一些,預備兵源再多一點,軍隊再徵訓幾輪兵,但看眼前的形勢,有點等不下去了。
再等個兩三年,以後日本戰國就沒他什麼事了,什麼計劃也無從談起。
所以,最好讓整個伊勢半島亂起來,自己過去時北富家已經虛弱無力,皇山、三好、六角等大名也沒心思管自己。
辦法不是沒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而且就算成功了也有點傷天和原野也不管彎津陸軍正和美濃人零零散散交戰,就在城裡壞水,而他當了這麼多年的「一地之主」,已經不是以前那個普通大學生了,道德指數日漸滑坡,琢磨了兩天,感覺還是得使壞,畢竟伊勢人不死,就要死彎津人,那還是多死幾個伊勢人吧!
亂世嘛,不是你吞我,就是我吞你,沒多少道德可言。
他心意已定,又耐心琢磨了幾天,就開始召集彎津內政官員、活命眾的骨幹到松倉城來開會,準備下毒手。
彎津原本就產鹽,工藝還遠比一般鹽戶要先進,還是集團化勞作,成本比普通鹽戶更低,現在更是找到了粗鹽提供地,原材料供應不絕,那彎津只要拿出成本優勢,不賺錢甚至可以賠本賣,直接就能把伊勢半島沿海一帶的鹽價衝垮。
這一步主要是建立收購渠道,以低價鹽收買臨海的在地武土、豪族和國人眾,讓他們自願自發的往伊勢半島內部倒賣精鹽,順便把彎津需要的東西帶出來。
彎津需要什麼呢?
彎津需要完整的蜂巢、青蛙的後腿、貓頭鷹的長羽、燕子的鳥嘴、蝴蝶的翅膀—.
這是為了打擊伊勢半島一帶的糧食產量,雖然水稻可以通過風來自授粉,但把蜜蜂、蝴蝶之類授粉昆蟲幹掉一大批,再順便把青蛙、貓頭鷹、燕子之類益鳥益蟲也幹掉一大批,讓伊勢半島水稻產量降個兩三成,該問題不大。
同時,作為這時代庶民的主要口糧的蕎麥卻是異株授粉,只要讓授粉昆蟲數量人為降下來,對蕎麥的收成將是致命打擊,減產一半都是輕的。
而這時代,糧食本就不夠吃,庶民需要配上各種野菜野果才能勉強活命,那隻要把庶民的口糧直接幹掉一半,讓他們水稻普遍減產,不得不用口糧補充年貢,想不造反都不可能·——·
當然,伊勢半島上的大名、豪族、武土們也可以大規模減免年貢,進行大規模賑災,分糧食給庶民吃,但依原野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這種事不可能發生,
武士們越到災荒時,反而對年貢追索的越緊,生怕自己虛弱時被敵人幹掉了,不可能像他一樣給災民們發口糧,以讓他們度過災荒。
而沒飯吃的人是最可怕的,到時伊勢半島八成亂成一團,大量逃避年貢、反抗征貢的小型起義會接連不斷,那彎津再登陸伊勢半島,阻力、傷亡就該沒那麼大了。
嗯,也可以提前從關東、東北一帶收集一批廉價雜糧,到時可以帶著糧食過去收買人心。
原野這份「收購名單」列得很長,要不是時代所限,薊馬、搖蚊、稻甲之類太小不好捉,他八成把這些昆蟲也列進去了,直接把授粉蟲一網打盡,但就算沒這些小昆蟲,這份「收購名單」也過於離奇了,彎津內政官員和活命眾的骨幹集體憎逼,面面相,不知道原野想幹什麼。
收集這些東西,有點像要進行某種巫術啊,莫非野原殿下要開始煉丹求長生?
原野也無心解釋,千壞事他自己知道就行了,不必廣而告之,反正他就是下了死命令,要求這些人全力收集這些稀奇古怪的蟲子羽毛,不計成本,不惜高價,明年這些人的彎津考績要按拿到的蟲子羽毛數量來算。
身為彎津一代目,他的威望足夠,哪怕就是想讓彎津每戶都交個童女出來都不是難事,更何況還是花的他的錢,在彎津內部弄不出大亂子一一彎津國營鹽田鹽坊的出產,以後不賣了,全拿來幹這個,一定要保證伊勢半島明年秋收之後有三成人餓肚子。
這些彎津內政官員和活命眾骨幹服從命令,回彎津準備去了,但他們還沒來得及勾結伊勢半島東側的小水賊(漁村兼職半賊半民)、豪族武土,原野的命令又來了,不過這次是交給了彎津新興的那群貿易商,要求他們在今年高價收購伊勢半島上的特產白苧麻布。
苧麻原產於中國,後傳入日本,俗名「南京草」。這種植物喜溫喜濕,很適應日本氣候,在日本戰國時代種植面積已經十分廣泛,紡出的麻布是一種很受歡迎的主流布料,而伊勢半島上的白苧麻布更是其中的精品,算是這種平民布料中的高檔品,製成包皮更是一絕。
但這種布料有個缺點,它需要專挑苧麻中纖維細長且堅韌的麻料進行多次捶打才能紡成天然白色,耗時不說,生產一匹這樣的上好布料,還要餘下次等苧麻一大堆,多少有些浪費。
原野現在就盯上這種耗工耗時的高檔布料了,下令貿易商在正常貿易之餘,
不賺錢或是小賠一點加價收購,同時讓活命眾在伊勢半島上散布流言,表示這種布料在關東、東北一帶極受歡迎,是名貴的奢侈品,明年彎津人會採購更多,以鼓勵伊勢庶民把更多精力放到紡麻布上,也鼓勵伊勢半島上的武士多征勞役,擴大苧麻的種植面積。
這算再為明年伊勢半島庶民缺糧再加一道保險,到時武士手裡捏著錢能從遠處買糧,但庶民捏著錢卻不一定能買到糧食,能買到的也是天價糧。
到這裡,原野還沒完,依舊不放心,繼續在松倉城裡憋壞水,扒拉伊勢半島上的各種情報,各種毒計接連不停,開始為削弱伊勢半島上的大名而努力。
他這也算向織田信長學習,織由信長為了最輕鬆的拿下齋藤龍興和織田信清,連臉都不要了,嫁妹嫁女兒找姑父送兒子,就差賣屁股了。
那他也不能落後多少,當不當人再說吧!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