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大通意(中)
怎麼會耳鳴?哪兒來的噪音?
羅南很快發現了不對勁兒的地方。
以他的形神框架的協調程度,對身體的把控能力,基本上杜絕了耳鳴現象的發生;至於說那些噪音,更是沒有道理。
源頭在哪?
羅南的視線在臨時實驗室里掃了一圈,確定並沒有什麼異常。重點在於,蒙莘尉官和察庫士官長都沒有察覺到類似的情況,顯然這只是他一個人的感受。
只這一條,就和「大通意」經典呈現的「心有靈犀」對不上號。
所以,失敗了?
失敗無所謂,但羅南仍想搞清楚耳鳴和噪聲的原因。
他首先去反推這一次失敗的試驗對形神框架造成的影響。
結論是確實有那麼一點影響:在共振中,形神框架對外界變得敏感了,接收到了更多層次、更廣頻率的信息,就像一個剛剛改造完成的接收器。
羅南放開精神感應的時候,做的就是這樣的事兒,而且論廣度和深度只強不弱。
按理說,對這種情況應該應對裕如。然而這裡是含光星系,是孽毒瀰漫之所,大概是這樣,裡面有太多的無意義的背景噪聲,你還不能特別深入去解析,否則的話就有可能遭遇污染。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結論,當然是羅南試過了啊!
強行剝離出那些無意義的背景噪聲之後,羅南就聽到了一些窸窸窣窣的聲響,好像是蟻群爬過了腐敗落葉堆積的地面,又像是青蟲啃食著菜葉。反正是有什麼東西經過了,又啃食所經過的一切;留下了痕跡,留下了殘缺,留下的是無法統計的混亂。
然後就連羅南這個純粹的「接收器」似乎都被啃咬、糜爛……
羅南打了個寒顫,「大日鎖鏈」急劇抖顫幾輪,終於壓下去了驟然侵襲而入的孽毒污染。
也幸好這種耳鳴式的噪聲,也逐步衰弱下去。
羅南不成功的試驗,給自身的加持時間也是有限,到這兒差不多就結束了。
但也不算是徹底的失敗,至少對於自身的影響,還是比較到位?只是可能需要額外做一個濾波器……
唔,要是這樣,他可能死得更快。
羅南皺起眉頭,總感覺不是特別到位:
如果「大通意」的效果只是這樣,就有些似是而非的味道。
雖然羅南並不能真切理解,在大通盛世的時候,那些古神以「神遊」之法為基底,斬開宇宙基本法則束縛,強勢建構的高維通訊網絡,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但怎麼也不應該只是一種接收器這麼簡單。
還是說……
他的視線又投向蒙莘尉官和察庫士官長,還是說,應該主動完成目標連結?
剛才的試驗,太克制了,應該把那兩位也扯進來?
羅南又埋頭去看論文,看學術界那些前輩們對「大通意」的現實應用,越看越覺得彆扭。
他承認「心有靈犀」甚至於更進一步的「心靈連結」,都是非常實用且驚艷的效果。
但裡面總好像是少了點什麼。
當初古神隔著十億、百億光年星海和層迭位面,神遊往來,是這個樣嗎?
不,不是的!
這裡只顯示出了那種平滑、通順,不可思議的跨空連接,卻忽略了早期的粗糲和笨拙,艱難與求索。
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在於:如果都是平滑和通順的,為什麼會有逾限神文呢?
一門語言,不管它是簡單的還是複雜的,從來都不是先天生成。
有迫切的交流的需要,才會產生語言。
哪怕是同類之間的「心靈連結」,也需要通過語言為介質才會更加高效清晰。否則的話,複雜的場景、意義和情緒,其交流成本將是驚人的,哪怕可以做到完全同步,也會因為經歷不同造成巨大的理解差異。
哪怕是古神,真等到他們隔著星海把有關內容交流完畢,並相互理解透徹,恐怕已經開始了更直接更慘烈的碰撞和吞噬。
事實上,早期古神的交流確實是這樣的。
羅南所接觸到的那些可信的歷史資料,包括古神「自述」之類的第一手資料,都體現了這一點。
而這些並沒有出現在「二十七意」中,至少並沒有出現在相關條目中。
嚴格來說的話,閽君的論文,還有其他的一些論文,是講述過這方面情況的。但是「見我」「剝離」「神遊」「大通」這一系列核心條目,並沒有體現,這就使得使用者會自然而然的將其忽略掉……
羅南發現了「二十七意」的一個大問題:
它太簡略了。。
羅南大概能夠理解這些類別條目,乃至於具體含意,因為他了解那段歷史和相應的事件。可就算是這樣,這些專門摘出的關鍵詞,還是會讓他不自覺地偏重於一面,而忽略了詞彙未能把握的一些未盡之意。
歸根結底,閽君的野心太大了。
或許他想用極端簡潔的文字去總結那個時代、那個事件及其內在意義,甚至試圖藉此去追求更終極的力量。
然而,禮祭古字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至少這種文字體系沒法只用兩個字、一組詞,徹底闡釋清楚其中的精義。
原諒羅南的狂妄,至少這一刻他覺得,當年的閽君,可能犯了和「真文字術」發明者同樣的錯誤:
他賦予了禮祭古字本不具備的職責。
嗯,換一個方向去考慮,或許他想對禮祭古字進行深度改造,用這種方式推動禮祭古字的發展,向逾限神文趨近?
這更符合一位老牌大君的氣魄。
但不管怎樣,「二十七意」應該是一個失敗的嘗試。
豈不見閽君後來也不怎麼提這方面的事,雖然他也在公開媒體上發表過一些看法,可正規的學術論文至此絕跡。
若真如此,那又該怎麼做?
羅南已經有了思路。
就定製自己版本的「二十七意」好了。
雖然他並不能完全明確閽君打造「二十七意」的意圖,但從他目前理解的內容看,「二十七意」只是體現了一種對宇宙大歷史,以及影響歷史走向的大能的認知模式。
粗陋地講,這是一把尺子,一個坐標系,一種定位模式。
描述了什麼時空節點,發生了什麼標誌性事件,來龍去脈;
解釋了誰發揮了關鍵作用,又採用了什麼手段,大概如何。
只要將這個講述明白,再有一個有效載體……羅南同樣也可以選擇禮祭古字。
這樣的話,關鍵就只是「觀想時空」了。
而且,羅南不準備像閽君那麼極端,只用一組詞,兩個關鍵字,就去展示那麼重要的事件。
他準備在把握大意的基礎上,給自己放寬一下標準。
兩個字不行,他可以寫兩段話,就像是曾經給純大君觀看的心得體會,然後再去考慮與真文字術的勾連。這樣確實會變得冗長許多,不那麼精確,不那麼美,也許效率上也有點問題。但羅南不是閽君,不是大君級別的強者,他只要能先把路走通,就已經足夠了。
正如湛由大君的第三點建議:修持終還是「為我」。
不管是「二十七意」也好,「禮祭古字」也罷,甚至是「逾限神文」,都只是修持自我的工具而已。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擱置或改造,沒有必要扭曲、催眠自己,去頂禮膜拜。有了古神慘烈的前例,有了億萬年來人神溝通的無數磨難示警,當知一個「我」,是何其重要,何等寶貴。
當已經有一套成熟且高效模式的時候,最好還是要讓他物來屈就「我」。
就這樣吧!
於是羅南就開始構思他的小作文。
如前所說,自古神誕生到大通盛世,羅南可以選擇參照的史料非常多,「演義時空」也好,專門建構的「見我-大通觀想時空」也罷,都是正向助力。還有武皇陛下和瑞雯合著的《人神關係簡史》作為最基礎的架構——姑且就叫這個名吧。
多項加持,又不去糾結過度的簡化提煉,以至於羅南文思如泉湧,沒花多少時間,一篇草擬文稿就已經呈現。
嗯,足有三百多字。
對「禮祭古字」來說,夠累贅的。可若不如此,就無法將羅南的理解表述通透。
接下來,羅南就對照著文稿和觀想時空進行修正。
修正是雙向的,有些事情一旦落於文字,哪怕是禮祭古字這樣多維流變的載體,就一定會受到限制;但有些時候文字的純粹邏輯上的排列,似乎也會發掘出事件一些不太明顯的側面,這裡就需要有所選擇,加以增刪改動。
羅南並沒有花太長時間,畢竟只是試驗,感覺大致通順,沒有什麼明顯歧義,就足夠了。
唔,感覺還是有一點問題。
羅南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學他上一篇學習心得,將逾限神文的「我」字加在其中,再調行了一下行文——由此可以更簡化些,大概剛降到三百字以下。
至於可能的風險……
只是觀想記憶,但並不在「真文字術」的引流中體現出來,就當是一個吉祥物,畢竟本身也是「鎮國神符」來著。
羅南這樣說服自己。
諸事齊備,羅南心中默頌這篇文章,同時也根據文章脈絡,重啟了觀想時空。
於是一切都變得格外順遂,心中觀想與文字布局幾乎同步顯化,結句即完成一個循環,最後再選擇關鍵詞句,嘗試接入「真文字術」的手段。
羅南口唇之間嗡嗡鳴響,總有一兩分鐘的樣子,由於頌讀這篇文章時間太長,氣機積累變化足夠,體外甚至不需要指尖划動,便有外爍的氣息光焰自然顯化禮祭古字的部分字形,明滅流變,最終凝結為兩個字。
作為末句總結,仍然是選擇了閽君的那一個條目,是謂:
大通!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