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艱難的抉擇

  第33章 艱難的抉擇

  氮化鎵發光半導體,在水平面上製造製程比較低,哪怕是300微米也沒問題。

  但在垂直層上,要求可高了。

  這些層厚,是以納米來計量的。

  這需要嚴格的操作環境和檢測工具。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

  比如原子蒸餾,需要氣化金屬的溫度上下誤差不超過十度,這可是幾千度的高溫條件,還要在真空環境下,或者充滿惰性氣體的環境。

  至於測量,更是要命。

  需要精確的電子測量儀,用到環形加速器,所帶的電子福特能量,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通過基層上埋設的反射材料,通過高敏光電半導體,檢測反射後的電子能量的消減,來測算厚度。

  高精度電子加速器、高敏光電半導體,相應的計算處理晶片……

  「這特麼都是坑啊,填不平的,國內還沒有能力造出來。」

  趙國慶的優勢就是,可以通過理論計算,設計最佳的外延層厚度,最佳的摻雜純度以及P極、N極厚度和材料,還有PN極的場效應結構。

  這些東西需要西方再摸索二十年。

  無論厚度、純度還是材料的純度、結構,差之毫厘,謬之千里,這也是西方很多科學家,放棄研究氮化鎵發光半導體的原因。

  因為他們做的實驗,氮化鎵發光半導體的性能,根本沒那麼出色。

  哪怕日本的中村修、赤琦勇、田野浩發明藍光LED的時候,事實上,那時候的藍光LED的表現只能說出色,還談不上驚艷。

  十倍光效的藍光LED,還需要全世界研究三十年。

  趙國慶長嘆一口氣,在他看來,中西五年的蜜月期,引進這些設備,才是最要緊的。

  再看看隔壁的毛熊。

  他們難道不願意使用更輕便的半導體晶片嗎?克伯格甚至偷來了美利堅最先進的晶片圖紙。

  可有什麼用。

  糟糕的製造工藝,讓他們生產出來的晶片,性能根本滿足不了軍工的苛刻要求。

  這也逼的他們,不得不深耕電子管技術,只能在輔助設備上,使用半導體晶片。

  要知道,同樣的14納米製程,也存在著巨大的技術鴻溝。

  別以為製程趕上來了,就能達到先進水平了。

  還遠的很。

  當然,這也逼的毛熊,依靠糟糕的材料、粗糙的加工、落後的電子技術,發展出,即便四十年後,也讓中美覬覦的系統工程。


  而此時,趙國慶和高所長坐在龔副廠長的辦公室。

  茶水已經續了好幾遍了。

  龔副廠長想跟高所長說說話,看到高所長根本沒有談話的興致,也只能作吧。

  趙國慶擺著一個臭臉,龔副廠長也不願意搭理。

  添了最後一輪水,借著去打水,龔副廠長就遁了。

  這也好,有龔副廠長在,高昌明也感覺到彆扭,走了清淨。

  高昌明看了看趙國慶,臉上露出苦笑的面容。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們心情也受趙國慶影響了。

  「怎麼樣,國慶,要不要再問問那些日本人,哪怕求他們,我老高也認了!」

  「不至於,高所長,先聽聽童副總工怎麼說的吧!」

  趙國慶想著,是不是再找一下劉清主任,把跟日本人合建聯合實驗室的事情提上日程。

  或者有沒有可能買一批離子注射機、原子蒸餾器,還有一些高精度的檢測儀器。

  還有其他辦法嗎?

  美利堅、英法德也有可能,這個時候巴統對華國的限制已經很小了,買應該可以買到。

  可趙國慶也說不上話啊。

  「金老是副隊長,肯定有不小話語權!」

  看來要早點向金老匯報匯報工作了。

  也不知道胡思亂想了多久,外面響起來敲門聲。

  龔副廠長帶著童副總工進入辦公室。

  童副總工沒有廢話,直接問:「有圖紙嗎?」

  趙國慶點點頭,剛要打開公文包,拿出圖紙

  高所長拍了一下趙國慶的臂膀。

  「國慶!」

  趙國慶搖搖頭,說:「只是討論一下製造工藝!」

  「好,你看著辦吧!」

  童一波接過圖紙,眉頭立刻皺起。

  「難度不小啊!你這有兩道原子蒸餾,三次蝕刻,還有化學氣象沉積兩道,幸虧製程要求不高,不然光是校準就沒辦法解決。」

  趙國慶說:「涉及多次蝕刻光刻清洗,是麻煩了一些!」

  「這種PN結構,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做什麼的?」

  「軍事用途,保密,童副總工,你看這能做嗎?哪裡可以做!」

  童一波搖搖頭,說:「伱這個氮化鎵外延層需要你們自己解決,其實你這個難度最大的還是厚度控制,誤差只有上下3%……這……」


  趙國慶看向高所長,微微點點頭,行家一說話就說到點子上了。

  「有辦法嗎?」

  童一波搖搖頭,說:「你們要是有立項的話,沒有問題,沒有立項蠻幹的話,那問題大了!」

  「什麼意思?」

  「需要集合不下三家單位,高精度測量儀器國內還不知道有沒有,但可以用計算來輔助,特定的溫度條件,每秒沉積的厚度可以推測的,但也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准!

  要是僅僅一層還能保證,你這個迭加了七八層,累計誤差會呈指數級別上升,需要摸索的次數也是恐怖的。」

  趙國慶眉頭微皺,意思很明白了,摸索的次數越多,花的錢也越多,就跟晶片流片一樣,四十年後,媒體上報導,一次流片需要上千萬美元。

  成功了,沒問題,試生產。

  不成功,則需要一直這麼流下去。

  很多技術、財力不怎麼雄厚的公司,就是這麼倒下去的。

  所以要是有立項,那國家花錢,但沒有立項,那就是14所花錢了,14所的財力哪撐的住啊。

  半導體還真的不是什麼人可以玩的,趙國慶這邊,還是省去了花錢最多的設計論證環節,以及最基礎的物理研究,那也是花錢的大頭。

  童一波指著圖紙,對趙國慶說:「看樣子,你們還沒有成品流片吧,你確定你這個結構形式沒有問題?」

  即便按照要求做出來了,你這圖紙有問題又怎麼辦?

  這風險,讓童一波也不停的搖頭。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