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地下的發現

  第313章 地下的發現

  一些其它的痕跡也呈現在太空工蠆複眼中,結合菌毯孢子與其它結構在微觀層面進行的分析,林易也基本推測出了情況-獲勝的,確實是活人一方。

  這些屍體的神經系統同樣遭到過特殊的衝擊,方式與曾經地球上林易從那些埃茲基地面戰鬥裝備駕駛艙中取出的,成為植物人的埃茲基操作人員如出一轍。

  大概是在對方決定反叛的瞬間,這些人就被植入的腦機接口直接接管控制,造成與曾經地球軌道上同樣的事-探索艦隊中護航艦的內戰。

  後來的事情就是林易現在看到的這樣,運輸艦噴管重創,兩艘護航艦被擊毀,其中至少一艘是被ai控制的,而另一艘究竟是屬於原本的探索艦隊一方,還是已經被ai控制的戰艦,不得而知。

  這些屍體或許是在戰艦被癱瘓了武備與動力系統後,其餘戰艦上的埃茲基人派出武裝力量進行登艦,對這些已然被控制的傀儡進行擊殺。

  總之隨後,這兩艘戰艦上的大部分物資同樣被搬空,由剩下的戰艦運載著所有的希望,繼續尋找可供發展的宜居星球,準備完成探索艦隊的使命。

  結合這些屍體的死亡時間,林易大概能推算出對方離開這裡多久,再結合附近的恆星分布,大致推測對方可能到達的恆星系統,但由於超空間航道分布暫時不完全清楚,也不一定準確。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附近的其它偵查星蠆已經開始迅速調動,向著最有可能出現的恆星系統方向前進,而位於這片星域的前進基地行星軌道上,一系列的建設也已經初具雛形,準備開始更多偵查星蠆的蛹化。

  天苑四,迪克拉星。

  迪克拉星的地殼中有大片的空洞結構,讓其在直徑略大於地球的情況下重力反而比地球略低,才得以成就了複雜且多樣化的空中生態,並且這些地下環境中,也具有同樣複雜的生態。

  這點林易已經知道,並早在將埃茲基探索艦隊轉移至此後就開始對這個地下世界的勘探,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分析,已經初具一些成果。

  迪克拉星具有驚人豐富的放射性礦物儲備,並且很多甚至裸露在外,讓大量具有輻射合成能力的類真菌生命體得以生長,作為生產者而非地表近親那樣的分解者,組成食物鏈的基礎。

  根據初步勘探結果,迪克拉星地下世界的生態便是以一處處大大小小的放射性礦脈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一座座礦脈宛如沙漠中的綠洲點綴,為無數生物提供多樣的生態位。

  而距離放射性礦脈越遠,環境就越是荒涼,雖然有些生物會出於各種原因在各處輻射區之間反覆遷徙,但有些輻射區與其他輻射區較遠,也形成了一定的阻隔。


  但這也讓地下世界的生態環境更為多樣化,各處不同的輻射區內的生物種類具有明顯不同,一些富饒的大型輻射區與那些較為荒蕪的小型輻射區,更是天差地別。

  如那些大型的輻射區內,有植物與真菌的共生體如參天大樹般挺立,其中植物提供支撐主體部分的木質素樹幹,而真菌提供養分,還有螢光散發而出,讓更多的植物作為初級消費者而非生產者得以生長。

  各種奇奇怪怪的生物就在這菌木組成的林中穿梭著,還有飛蟲甚至一些與地球上蝙蝠趨同演化的小型飛龍類不時飛掠而過,對巢群來說,這正是一個極其豐富的基因序列寶庫。

  而哪怕是小型的輻射區內,也總有一些能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的物種能帶來驚喜,儘管概率不大,但龐大的基數還是讓稀奇古怪的物種不時出現。

  此前,在地下世界最大的收穫是那種被林易簡單稱為迪克拉星巨蟹的巨大類節肢動物,它們體內構成類內骨骼支撐構造的那種除去易降解外性質類似塑料的有機聚合物材料是一種很好的廉價生物材料。

  在經過一定的測試與改進後,一些不追求使用壽命且對材料性能要求較低的品級個體結構上,就已經開始用這種強度不足,但勝在資源消耗較低上的剛性材料代替傳統那些基於傳統外骨骼發展而來的各種含礦物質殼體結構。

  而對地下世界的全面探索還在繼續,大到腹囊蟲影蛉,小到古網翅飛蟲甚至微觀品級的大量品級個體持續不斷的從地表各處通道中湧入,收集各種各樣的生物樣本。

  儘管大部分都對林易用處不大,但還是偶爾有些細節方面的小驚喜,能讓林易對現有的結構略加改進。不過像此前那種有機聚合物構造一樣的較大收穫倒是再沒有出現。

  而除去林易,奇蝦巢群也在從另一邊對整個地下世界進行探索,一些奇怪的飛行品級個體如林易一方的古網翅飛蟲那樣撲騰著遊動葉改進而來的類似膜翅或本土生物羽鱗翼的結構,在地下世界穿行。

  這些品級個體的外形依然是此前的陸行奇蝦那般如脊椎動物與節肢動物混合,只是身形更小更纖細的同時,背部再次生出了兩排背葉,並且也像遊動葉那樣可以擺動。

  這兩對背葉的結構改進的有些類似迪克拉星本土生物的羽鱗翼,可以支持其飛行,再加上發光結構和祖傳的三顆微光夜視複眼,能輕鬆在地下世界長距離飛行。

  此時,有不少的飛行奇蝦與古網翅飛蟲配合各自巢群的其它大大小小品級對地下世界進行地毯式的搜索,並且由於空間突觸帶來的即時信息傳遞能力,不時有語言化的基因序列轉化後傳遞給對方,實時共享。

  一些其他層面的技術交流也在同步進行,一個個結構的設想被提出並模擬驗證,最後改進並儲存相關的基因片段作為技術儲備。

  而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奇蝦巢群方面卻突然傳回了一個不得了的信息-地下世界的某處大型放射性礦脈為核心的輻射區中,又出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生物。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