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失敗的可能
第388章 失敗的可能
優秀的工業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夠重塑國家形象的。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德意志和霓虹,兩個國家的汽車銷往全球的同時,也重新塑造了這兩個國家在全球民眾心目中的形象。
在二戰結束後壓根和高端製造、工業設計美學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的霓虹工業,硬生生在八九十年代受到熱捧,時至今日霓虹的工業製品仍然被不少人認為是高級貨。
德意志也如此。
現在享受這種製造業產能帶來的國家形象重塑紅利輪到老中了。各種高科技產品都在快速重塑每一個人的認識。
哪怕是德州這樣深紅地區的紅脖子,也知道買光伏設備的時候華國貨要比阿美利肯貨更好,光電轉化效率更高,儲能效果更好,同樣的時間和光照,華國貨能轉化成更多的電能。
加州人的感受就更加直觀了。
換過去老中的新能源車賣不到阿美利肯來,而今年開放之後,華國車企陸續都開始在阿美利肯建展示店。
一些動作快的阿美利肯汽車銷售商已經開始少量進口華國新能源車試水了。
在加州華人帶動下,加州人被不同的華國新能源車整的眼花繚亂,對於這些頗具科幻色彩的華國新能源車商見識到了華國製造的魅力。
阿美利肯如此,全球其他國家就更是如此了。
老中在全球的國際形象正在快速被重塑。
馬克從長空號空天客機上下來之後,他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直接在浦東機場的出口找了個椅子隨便坐了下來。
然後拿出攝像頭對準自己,頭髮都還有些卷翹,然後對著鏡頭就開始錄:
「嗨,各位,因為在空天飛機上無法拍攝,而我又想把最真實的感受傳遞給各位,所以我來不及回到酒店,只能現在此時此刻,把我關於長空號的感受傳遞給各位。」
感受上,馬克的感受和李希音大差不差。
只是說馬克作為前NASA的工程師,對於技術難度的認識更加到位:
「不知道各位是否知道一家叫Zero-G的公司,這家公司專門提供零重力服務,他們靠著一加改造後的波音727飛機來在天空中做拋物線運動模擬短暫的零重力環境。
在進入到零重力狀態前,乘客們的體驗並不太舒服,因為你會經歷一個力的對抗過程。
像這類模擬低重力的飛機,都需要飛機先通過發動機的推力和升降舵來讓它以一個45度的仰角去攀升。
攀升之後再減少推力,把飛機轉向模擬一個自由落體的運動,這樣飛機就會遵循與自由落體、沒有空氣阻力的物體相同的路徑。乘客就會獲得一種模擬零重力環境的體驗。
這種感覺並不太好受,因為它需要經過一段顛簸,我在進入到零重力狀態前和脫離零重力狀態後都有種想吐的感覺。」
Zero-G是一家專門提供零重力體驗服務的公司,他們試圖把零重力體驗打造成阿美利肯人人生清單中必須完成的事項之一。
因為99.99%的老美都是買不起太空船票去體驗太空旅遊的,Zero-G的零重力飛行相當於提供一種廉價的太空體驗,儘管價格也絲毫不便宜。
一趟航班一共加起來只有450秒的模擬失重時長,能賣到8200美元的「天價」。
靠的就是宣傳。顯然華國一旦推出廉價太空旅遊,Zero-G一定屬於最先完蛋的那一批公司。
「我以為長空號空天飛機涉及到卡門線的越過和大氣層的再入,大家都需要知道一點,那就是在100公里的高空中,重力抵消的並不明顯。
在100公里高空,人感受到的重力大致和地面上只相差3%,這個差距人是很難感受到的。
但在這個高度,大氣壓只有地球表面的千萬分之一,結果整個空天飛機內部的結構非常完整,氣動性做的特別好。
對於氣壓變化和重力變化類似幾乎是無感的,整體的乘坐體驗儘管被牢牢束縛住,但座椅的包裹感和舒適度足夠讓我滿意。
考慮到它的速度是音速的20倍以上,所有的一切都變得能夠忍受。」
卡門線是指100公里的高空,這根線以上被認為是宇宙空間,以下被認為是地球內部空間。
在卡門線以上飛,是不需要獲得任何國家的空域管理部門許可的,想怎麼飛就怎麼飛。
國內很多航班如果走直線只需要一個小時,但就因為只能按照規定航路走,所以必須要繞比平時更遠的路,需要花兩倍甚至更久的時間。
國際航班也是如此,很多時候不會讓你走最近距離。
而空天飛機就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因為它壓根不走普通飛機的飛行通道。
「說完了乘坐體驗,我想講講一些別的感受。
我知道很多阿美利肯人認為我們仍然偉大,我們的軍事實力仍然是宇宙第一,認為華國的軍事實力不如阿美利肯,認為華國這幾年的發展很快,但仍然和阿美利肯還有一段差距。
我在親自來了華國幾次後,我認為華國已經是不亞於我們的國家。
只是因為他們的內在思考邏輯和阿美利肯不同,他們在規避和阿美利肯發生直接的衝突,他們是一個非常非常懂得克制的國家。
換成其他國家,霓虹在國力只有我們的十分之一就跟我們打起來了。而我們國力也就是英格蘭零頭的時候,就敢打當時還歸英格蘭管轄的楓葉國。而毛子在國力只有我們四分之一的時候就敢和我們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競爭。
而我深刻意識到華國和阿美利肯已經沒有差距,在任何方面都已經沒有差距了,甚至在很多高端領域上,華國已經有優勢了。
他們卻還有足夠的忍耐力。
華國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夠進入太空時代,我想阿美利肯只能期待馬斯克了。」
馬克這則視頻播放量很高但完播率並不高,因為沒有長空號的內部畫面和飛行畫面,所以大量觀眾點進去看,看到他開始講乘坐體驗就退了出去。
很少有人有耐心聽他把關於華國的看法看完。
阿美利肯人的評論集中在長空號空天飛機的乘坐體驗上:
「如果能夠一小時飛到歐洲,我想哪怕機票一萬美元我也會考慮。」
「我為波音的未來而感到擔憂。」
「這飛機的外表實在太酷了,它非常地有未來感,可惜看不到它裡面的樣子。」
「羨慕馬克能夠體驗華國的空天飛機。」
而關於最後反思環節,反而是阿三、霓虹、高麗這些地方的人評論得比較積極。
可能是因為他們和華國打交道更多,更了解華國作為國家時候的行事風格。
「華國向來擅長忍耐,然後抓住時機給予對手致命打擊,這點我們非常清楚。」
「我們應該慶幸華國是阿美利肯的競爭對手,如果換其他國家是阿美利肯的競爭對手,現在S3賽季早就開始了,正是得益於華國的忍耐,我們今天仍然能夠享受和平。」
「這是因為其他競爭對手沒有華國這樣廣闊的土地和優秀的人口,華國需要做的只是等待,而其他國家需要考慮的則太多了。」
確實是期待馬斯克。
華國在發射空天飛機,阿美利肯在幹嘛,在返回月球。
受到華國刺激,阿美利肯付出再大代價也得先讓阿美利肯太空人重返月球再說。
「當然,我們當然有信心讓我們的太空人重返月球,這是阿美利肯再次偉大的標誌性時刻,這次登月將會由四名太空人共同完成,其中包括一名黑人太空人和一名白人女性。
這充分體現了NASA太空事業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在登月前的記者會上,NASA的局長說道。
儘管現在白宮、參議兩院和最高法院都是象黨,對於身份多樣性的追求已經逐漸消失,但不代表驢黨不會捲土重來,或者說關於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的輿論壓力就不存在了。
這次是可以全白人男性上太空,可明年就要重新大選了,到時候驢黨上來,這件事是一定會被拉出來做文章的。
NASA的負責人絲毫不敢賭,他還想儘可能在這個位置上多坐一段時間呢。
而在記者會結束後福克斯的專訪中,NASA的局長更是詳細闡述了他們在做什麼,要做什麼:
「不,我們登月和華國無關,我看到了華國的空天飛機,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需要和華國的空天飛機競爭的是波音,而不是NASA。
前不久國會才通過了給波音的五百億美元撥款不是嗎?需要思考這個問題的是波音。
我們去月球是按照NASA一貫制定的目標在前進,我不認為這是因為華國同行們給我們製造了壓力,我們才要去月球。」
「阿波羅是冷戰所推動的,但現在不是冷戰,現在是和平年代,我們和華國之間是良性的競爭關係,阿爾忒彌斯計劃和阿波羅計劃截然不同,我們的計劃是為了構建一個完善而又龐大的太空工業。
我知道最近民眾有很多聲音,這些聲音認為我們應該專注於小行星採礦,而不是重返月球。
可問題在於,小行星採礦和重返月球從來都不是衝突的兩件事。
大部分民眾意識不到太空工業的運作模式,我們需要重返月球,在月球上構建基地。
這是太空工業的一部分,太空工業最終需要充分利用太空資源。
旅遊業、採礦業、運輸業,這些的前提都需要建立在太空工業基礎上。
而重返月球非常重要。」
「我們和萊特的目的一樣,甚至我們關於利用小行星的計劃更早。
在2022年的時候,NASA通過發射DART太空飛行器去撞擊了Dimorphos小行星,該小行星被我們成功改變了運行軌道。
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改變天體運動軌跡,而現在我們已經能做到讓小行星降落在月球上。
重返月球、構建月球基地、捕捉小行星到月球,在月球完成初步的冶煉,把資源帶回地球。
這樣構建起完整的太空工業鏈條。
在這樣的太空鏈條中,重返月球只是第一步。」
「當然,Dimorphos只有數噸重,但事情終究是一步一步來,我們現在走在了正確的軌道上,航天領域從來沒有像今天如此有潛力過。」
「多久能完成構想,我們的計劃是2050年,2050年將會是阿美利肯大規模利用太空資源的元年。」
老實講,NASA的話福克斯的主持人是一個字都不信。
因為NASA22年時候的目標是在25年9月完成載人繞月球運行一圈的任務。然後在2026年9月讓太空人降落在月球南極。
結果現在2027年了,繞月取消,直接重返月球。
總之畫的餅很大,但NASA能不能做到。
但凡是對航天事業有所關注的人都不會這麼樂觀。
「如果只是從飛行路徑上看,確實我們正在以和阿波羅任務一樣的登陸路徑,把太空人送到月球上。但和一次性的阿波羅任務不同,我們這次會為常態化的登月奠定基礎。
自人們登月以來的半個世紀裡,我們就一直在不斷地突破知識的邊界,以兌現阿美利肯在太空領域關於創造力和領導力的承諾。
我們將與國際合作夥伴一起領導創新和可持續的探索計劃,來幫助人類未來能夠在整個太陽系中擴張。」
NASA局長做的採訪被福克斯發在推特上之後引起了大量討論。
「NASA就像一位 74歲的老人開著一輛貴得離譜的賓利在去Costco囤貨的路上,他開的實在太慢了。」
「我的評價是不如馬斯克,NASA應該做的是解散然後把所有預算和任務都交給SpaceX。」
「如果一開始就用星艦,而不是還考慮阿爾忒彌斯2火箭,NASA早就把人送上月球了。」
「和萊特比起來,現在的NASA顯然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和他對抗,只有馬斯克才能做到!」
顯然阿美利肯民眾們對NASA,更準確說是對太空領域的進展緩慢而感到不滿。
NASA這次的重返月球和上次一樣,也是全球直播。
陳元光坐在自家沙發上,抱著一桶爆米花,看著面前屏幕上發射現場的畫面,靜靜等待著人類重返月球的時刻到來。
「你說他們有沒有失敗的可能?」林甲問。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