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隋朝的棋局> 第五百四十二章 達成妥協

第五百四十二章 達成妥協

  第544章 達成妥協

  楊廣隨即任命蕭琮為江淮觀察使,前往江南和蕭夏談判,同時下旨撤回江都的二十萬大軍。

  宇文述如釋重負,收到旨意的當天晚上便率領大軍北撤了。

  半個月後,蕭琮抵達了延陵縣,受到了蕭夏的熱烈歡迎,蕭琮首先宣讀了天子新旨意,撤銷梁王封爵,恢復蕭夏的晉王之爵,封其長子楊俶為江都郡王,給其次子起名為楊任,封宣城郡公。

  這也是一種和緩關係的手段,給孫子起名字,等於還是承認他們是父子關係。

  蕭琮在蕭夏官房坐下,高熲劉文靜等人也做在旁邊陪同。

  蕭琮微微笑道:「殿下這次做得很好,不造反,不把王府設在江寧,這是聰明的做法,就為接下來的和談留下了餘地,要不然就是你死我活了。」

  蕭夏淡淡道:「或許天子忘記了,但我沒有忘記,我還是凌煙閣的武士,曾經在先帝面前發誓效忠大隋,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反隋。」

  

  蕭琮點點頭,「這次我南下前,天子提出了四個基本要求,也就是說沒有商量餘地的,殿下必須答應,然後在這四個要求的基礎上,我們繼續協商。」

  「哪四個要求,相國請說!」

  「第一,天子要立皇太孫,殿下不得謀奪皇位。」

  蕭夏笑了起來,「我就算答應,天子又會相信嗎?」

  蕭琮苦笑道:「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但至少四五年之內,殿下不要有非分之念。「

  蕭夏點點頭,「第一條我答應,將來我會做一個很好的護國皇叔。」

  「然後是第二條,殿下的轄地以長江為界,不得跨過長江。」

  蕭夏一怔,急道:「那江都怎麼辦?我在江都建造那麼多碼頭,還有我的鹽場,還有其他七個郡呢?」

  蕭琮擺擺手道:「天子想設淮南道作為緩衝地帶,並不是想奪走殿下的資產,殿下完全可以組建一個民營商行來經營各種資產,還有江都刺史依舊是崔奉賢。」

  蕭夏沉思片刻道:「這個要求我可以答應,但我要把洞庭湖七郡納入江南道,作為失去淮南七郡的補償。」

  「這個.」

  蕭琮有點為難,他想了想道:「我需要請示天子,這條先放一放吧!」

  「相國請繼續說!」

  「天子的第三條,就是將來朝廷攻打高句麗時,殿下也要出兵助戰!」

  蕭夏眉頭一皺,「天子還要攻打高句麗?」

  蕭琮點點頭,「殿下可能不知道,高句麗能動員六十萬大軍,一旦他們和突厥勾結入侵,那就不光是遼東營州不保的問題了,連幽州以及河北也危險了,高句麗問題遲早要解決。」


  蕭夏嘆息一聲道:「這都是司馬家族造的惡,罪孽深重!」

  為什麼說司馬家族是歷史上罪孽最深重的皇族,不光是他們造成了五胡亂華,導致北方漢人幾近滅絕,只剩下八十萬人。

  其次就是司馬家族屠殺遼東百姓,滅亡公孫淵家族,把遼東漢民全部撤回,等於放棄了漢人幾千年來對遼東的開發,漢朝遼東四郡都被扶餘靺鞨人占領,建立了高句麗王朝,哪怕後來唐朝滅了高句麗,最後也沒辦法恢復漢朝時的統治,高句麗結束後,新羅北上吞併土地,緊接著契丹就崛起了,契丹結束後,又是女真,然後又是室韋人的蒙兀部崛起,蒙兀部結束又是建州女真。

  這一切都根源就是司馬皇族放棄遼東的決定,和石敬瑭出賣幽雲十六州一樣,都是遺禍千年的罪惡。

  「怎麼樣,第三條殿下答應嗎?」

  蕭夏點點頭,「我早就說過,我可以用水軍助戰!」

  蕭琮笑了笑道:「然後就是最後的第四條,殿下的總兵力不得再超過目前的人數,也就是不得超過十三萬軍隊!」

  「可以!」

  蕭夏一口答應,他自己的上限就是十五萬軍隊,十三萬軍隊加上兩萬州兵,也就正好十五萬。

  蕭琮沒想到蕭夏答應得這麼痛快,他笑問道:「除了剛才第二條需要斟酌外,殿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我一併報給天子。」

  蕭夏點了點頭,「我並沒有失敗,現在只是協商解決削藩問題,除了我要洞庭湖七郡作為淮南道的補償外,我還要吏權,江南道的官員由我來任命,然後還有財權,我要養十三萬軍隊,我要江南道的稅賦。」

  蕭琮點點頭,「我會如實反應給天子,讓天子決定!」

  談判暫時停止,蕭琮也回了江都蕭府,等待天子的回信。

  蕭夏也前往毗陵郡巡視運河開鑿情況,運河餘杭郡段的疏浚已經結束,除了徵兆從軍的五萬士兵外,其餘八萬戰俘又轉到吳郡繼續開鑿運河,到明年開春時,一年的服役期結束,可以回家了。

  不過餘杭郡疏浚運河結束後,八萬戰俘就有了每個月一貫錢的收入,加上今年免稅,他們的一貫錢可以養活妻兒了。

  除了八萬戰俘外,高熲又招募了二十萬人疏浚運河,五百里長的運河,原計劃三年完成,現在看來,兩年就可以完成了。

  就在十天前,兩千頭大象從建安郡送到了吳郡,由象奴指揮,大象們也加入到疏浚運河隊伍中。

  它們負責翻土和挖淤,利用它們強大的力量,用鼻子將一袋袋淤泥捲起,送到旁邊的船上。

  除了視察運河清淤拓寬工程外,蕭夏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巡視他去年部署的牧草工程,


  江南河網密布,小河旁之前都長滿了各種雜草,去年和江都郡同步,蕭夏也要求江南各郡在河邊和太湖流域種植紫花苜蓿和黑豆。

  另外,種黑豆可以固氮,對恢復土質非常有好處,蕭夏也要求土地擱荒修養時種黑豆。

  各縣官府去年開始組織農民在河邊和太湖邊清除雜草,播種草籽和豆種,作為農民每年的勞役。

  現在正好是收割季節,河邊到處可見收割牧草和黑豆的農民。

  蕭夏望著河邊到處是忙碌的農民,笑道:「農民積極性很高,為什麼?」

  毗陵郡刺史周墨笑著蕭夏對蕭夏道:「殿下有所不知,他們主要用牧草和黑豆去換馬糞,忙碌一個月,可以換來幾百斤馬糞,對他們的土地就非常有好處了,他們現在急於要馬糞,都很賣力!」

  「為什麼這麼急?」

  「殿下,再過半個月就是冬小麥種植了,農民一般都是邊撒肥料邊播麥種,然後澆水,麥種發芽後,冬天就來了,等到春天時他們會再施一次肥,江南人非常勤勞,精耕細作,加上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所以小麥畝產要比梁郡高五成。」

  「梁郡的小麥畝產是多少?」

  「上田兩百多斤吧!這裡平均是三百多斤,畝產多了百斤,擁有十畝地就能養活一家三口了,梁郡至少要三十畝地才能養活一家三口。」

  「差距這麼大?」蕭夏驚訝道。

  周墨點點頭,「關鍵是梁郡沒有水稻,春種小麥,夏種粟米,粟米畝產才一百多斤,而水稻畝產有四五百斤,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難怪到了唐朝中期後,江南超過河北成為最大的產糧區,又支撐唐朝活了一百多年,真是富庶之地。

  蕭夏點點頭,又笑問道:「如果不要馬糞呢?」

  「大部分人家都要,當然也可以不要,如果不要馬糞,牧草和黑豆可以賣錢,一斤五文錢,兩百斤可以換一貫錢,忙碌一個月,有點人家能掙到十貫錢。」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