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隋朝的棋局> 第五百三十五章 羅藝之擇

第五百三十五章 羅藝之擇

  第537章 羅藝之擇

  余公理遭遇張須陀的伏擊,幾乎全軍覆滅,余公理帶著數千殘軍倉皇北逃,黎陽倉守將李承志知道大勢已去,便率領一萬守將向張須陀投降。

  張須陀擊潰黃河北岸四萬守將,奪取黎陽倉的消息極大振奮隋軍。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此時羅藝率領三萬幽州軍已經殺進了河間郡,大軍駐紮在北部高陽縣,羅藝極為狡猾,他在觀望時局變化。

  羅藝已經被天子承認為幽州總管,面子已經得了,所以他聽從朝廷的安排出兵河間郡。

  下一步他要里子,里子就是站隊,他是站在朝廷這一邊,還是站在齊王這一邊?

  這時,齊王楊暕派使者來見羅藝,使者走進大帳,恭恭敬敬行一禮,將一封信交給羅藝,「這是我家主公給將軍的信件,請將軍過目。」

  羅藝接過信,看了一遍,對使者道:「你先下去休息,我考慮考慮再給你回話!」

  待使者退下,羅藝把長史張公瑾請來,把信遞給他道:「先生看看這封楊暕的信!」

  張公瑾打開信細看了一遍笑道:「齊王無非就是兩招,一個是用削藩來警惕使君,一個就是封官來拉攏使君,依我看,齊王這兩碗迷魂湯還是都倒掉的好!」

  「為何?」羅藝心中不解,其實他還是有點動心了。

  「我們就說封官吧!他承諾封使君為北平郡王,這個郡王有意義嗎?如果他有權力封王,那麼使君也有權力封王,完全可以封自己為燕王?反正都是朝廷不承認,封燕王豈不更好?」

  羅藝輕輕點頭,他只是有點虛榮而已,但他也知道這個郡王一文不值。

  張公瑾又道:「還有就是削藩,使君怕削藩,為什麼楊義臣、陰世師、宇文成都、楊恭仁他們不怕削藩?使君不要被削藩兩個字嚇著了,有點藩會削,有的藩不會削,江南道和劍南道我估計會削,但邊疆大將就不會削,削了邊疆大將,誰來對付突厥、高句麗?」

  羅藝低頭不語,半晌嘆息道:「我就擔心朝廷追究李景之事!」

  張公瑾笑道:「李景是將軍殺的嗎?」

  羅藝搖了搖頭,張公瑾又笑道:「既然如此,將軍又擔心什麼呢?如果將軍還是有點不放心,那就給虞世基送一筆厚禮,聽說此人極貪賄賂,他自會給將軍說好話,我覺得就不會有後顧之憂了。」

  張公瑾又低聲道:「另外,可以給趙十住扣一個通敵的帽子,找點高句麗的證據栽在他頭上,虞世基就好替將軍說話了。」

  羅藝心中的結終於有點解開了,他點點頭,「長史說得對,朝中有人好做官,我得把虞世基這條大腿抱緊了!」


  就在這時,士兵來報,「啟稟總管,南方傳來緊急消息,張須陀已攻克黎陽倉,全殲敵軍四萬人!」

  這個消息來得太及時了,羅藝當即作出了決定,他下令將使者斬首,將使者人頭和楊暕的親筆信派人一起送給天子,他當即率軍南下,奪取河間郡、博陵郡和信都郡。

  與此同時,楊義臣也率軍南下,奪取了趙郡和襄國郡,和羅藝一東一西呼應,給齊王楊暕施加了極大壓力。

  楊義臣和羅藝的兩支大軍迅速向南推進,就像兩頭大象在草地上狂奔,威脅的不僅是齊王楊暕這樣的對手,還有很多生活在草叢中的鼠蛇。

  竇建德就是一隻躲在草叢中的鼠蛇。

  高唐兵敗後,他和同鄉大將孫安祖帶領一千多人北逃到家鄉,清河郡漳南縣。

  縣令宋正本也是保國會的人,和竇建德關係不錯,在宋正本的保護下,竇建德率領一千餘人隱藏在漳南縣內。

  這時,幽州軍占領武都郡的消息傳來,幽州軍的前鋒距離漳南縣只有一百五十里,竇建德著實有點慌了。

  他讓孫安祖統領軍隊,自己跑進縣城去找宋正本。

  縣衙後堂,宋正本請竇建德坐下,笑問道:「今天將軍怎麼有空來找我?」

  竇建德憂心忡忡道:「我得到消息,羅藝的幽州軍已經占領武都郡,正向清河郡殺來,距離漳南縣已經不遠了。」

  漳南縣位於清河郡最北面,正好是清河郡、武都郡和平原郡的三郡交界處,也是官道必經之地。

  宋正平點點頭道:「如果是這樣的話,確實有點危險,河北幾乎都是平原,無山區可躲,漳南縣又是大軍南下必經之地,將軍須率軍儘快離開漳南縣。」

  竇建德嘆口氣道:「問題就在這裡,我能去哪裡?」

  「聽說高會主在東萊郡一帶,竇將軍有沒有」

  不等宋正平說完,竇建德果斷搖頭道:「我已經和保國會脫離關係了,哪怕我在家種地,也不會再加入保國會。」

  宋正平微微笑道:「其實我也退出保國會了,這幫人畏手畏腳,成不了大事,北齊早就滅亡了,不可能再恢復,這麼多年過去,保國會始終不肯放下包袱,總有一天,他們會被北齊復國理念壓垮。」

  竇建德對保國會沒有半點興趣了,他現在只關心自己的死活,半晌道:「實在不行,我也去投瓦崗寨。」

  「去瓦崗寨不過是給別人添柴,將軍不如學劉霸道,占據豆子崗稱王,官兵沒法進剿,等待天時起兵壯大。」

  竇建德苦笑道:「瓦崗寨是好地方,豆子崗也是好地方,恐怕類似的地方很難再有了。」


  宋正平呵呵一笑,「竇將軍就是騎著毛驢找毛驢,你就沒想到高雞泊嗎?」

  竇建德一時間如夢方醒。

  高雞泊在漳南縣西南方向,相距約八十里左右,它是一大片沼澤地組成,方圓數百里,正好位於清河郡和武都郡之間,北面是棗強縣,南面是武城縣,東面是漳南縣,也算是一個三不管地帶。

  早在北魏北齊時代,這裡便是盜賊的聚集之地,到了隋朝,很多亡命之徒被官府通緝後,也紛紛躲進高雞泊。

  兩天後,竇建德和孫安祖率領一千多士兵進入高雞泊,圍柵造營,墾荒種地,從此在高雞泊內安頓下來,等待大隋的局勢之變。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