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清剿老巢
第525章 清剿老巢
大帳拉開,上百名幽州將領一擁而入,見帥座上居然是羅藝,眾人都愣住了。
這時,司馬張公瑾高聲道:「昨晚李總管被齊王派人刺殺,齊王麾下大將余公理率三萬軍已占領河間郡,涿郡形勢危急,但天子已有緊急方案,我宣讀天子密旨。」
親兵連忙擺上香案,羅藝跪下,趙慈皓、賀蘭宜、晉文衍也跟著跪下,其他上百將領也紛紛跪下。
張公瑾展開密旨高聲道:「齊王心懷叵測,保國會猖獗,河北形勢不穩,為穩住幽州大局,朕特任命虎賁將軍羅藝為幽州副總管,封上柱國,進爵上谷郡公,若遇到緊急事態,李大將軍不能勝任,羅藝可暫代幽州總管之職,欽此!」
羅藝高聲道:「皇恩浩蕩,羅藝願肝腦塗地為陛下效忠!」
趙慈皓三人也高聲,「謹遵天子聖諭!」
這就是羅藝的奸詐之處,他敢用假聖旨,眾將哪裡想得到聖旨居然是假,雖然有點蹊蹺,但也沒有人會去追究。
眾將一起高聲答應,「謹遵天子聖諭!」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羅藝起身接過聖旨,在帥位上坐下,趙慈皓、賀蘭宜、晉文衍三人帶著眾將一起參拜,羅藝正式掌握了幽州大權。
羅藝隨即任命兄弟羅壽為營州兵馬使,接替自己的位置,他親自率領三萬幽州軍浩浩蕩蕩南下,擺出一副要和齊王叛軍決戰的架勢。
天蒙蒙亮,流求大島西面的龜龍島外圍哨塔上,當值武士忽然發現海面上出現了無數戰船,武士嚇得敲響了警鐘,「當!當!當!當!」
島上警鐘也跟著應合,到處警鐘聲大作。
聚居區位於島上靠北面的丘陵區平坦處,由幾百座木屋組成,四周有營柵,有演武場和議事堂,議事堂屋頂上插著一面大旗,上寫『建國』二字。
這裡便是山越豪強組建的建國會老巢,有四百多戶人家以及武士護衛一千餘人,目前建國府首領是藍兆田,副首領是他的兄長藍兆峰,也是現在島上首領。
建國府是一年前才成立,之前叫做山越互濟會,是當年高智慧叛亂的部分餘孽數百人逃到流求大島,後來投奔的人越來越多,最多時達三千餘人。
但由於開荒闢地和當地土人發生了衝突,雙方多次交戰,山越寡不敵眾,損失慘重,剩下的人只得撤退到龜龍島。
剛退到龜龍島上時很慘,人數不到一千,幾乎都是老弱婦孺。
不過從去年開始,大量山越豪強將家眷和財富送來龜龍島,人口再次增加到近三千人,還有一千餘武士護衛。
此時藍兆峰已經得知山越勢力全軍覆滅的消息,大規模作戰已經沒有希望,他們開始轉換方向,培養刺客,為死去的家人復仇。
警鐘聲在大營內迴蕩,藍兆峰從大木屋內衝出來喊道:「所有青壯男子和武士全部集結!」
建國會是全民皆兵,所有六十歲以下男子都披盔戴甲,手持長矛集結,他們剛集結完畢,一萬水軍已經下船了,大將陳棱和朱寬各率五千軍,從東西兩側夾擊建國會大營。
兩千建國會士兵衝出來,迎面遇到了陳棱的五千士兵,雙方還沒有交手,箭矢便如雨點般射向建國會的兩千士兵,士兵的皮甲擋不住犀利強大的透甲弩箭,一片片士兵被射倒,到處是慘叫哀嚎聲,兩輪弩箭便將敵軍射殺了一半,
剩下的不到千名士兵掉頭便逃,被從後面殺來朱寬軍隊包圍,雖然水軍訓練還不足,但對付建國會的人綽綽有餘,幾輪衝擊,建國會的士兵便銳減到三百人,包括首領藍兆峰也被幾根長矛刺穿了身體,剩下的人紛紛跪地投降。
收拾建國會只需舉手之勞,只是需要長途海上跋涉。
僅僅半個時辰,建國會便全軍覆滅,只剩下兩千多老弱婦孺。
隋軍士兵在幾名老者的帶路下,在背後不遠處的山洞,找到了他們封存了五千多箱財富,這才是蕭夏決定出兵剿滅建國會的真正原因,山越豪強的大部分財富都被他們事先轉移到了海外島上。
第二天,隋軍一把火燒了建國會,他們隨即兵分三路,司馬劉建負責把財富和戰俘押回泉州,再從泉州返回江都。
陳棱則率五十艘戰船和三千士兵去探查流求大島,朱寬和張鎮周在何蠻的帶領下率五十艘戰船和兩千士兵前去流求小島探查。
江都的氣氛一直是外松內緊,從表面看,商業繁榮,百姓安居樂業,低層百姓們忙忙碌碌,操持生計,中等人家則開始大量使用蜂窩煤取代柴禾,富裕人家則坐在茶館酒樓談論天下大事。
但實際上,江都官府和軍方一直在緊鑼密鼓備戰,採購大量布匹糧食,囤積肉乾魚乾,江都碼頭上,大量船隊來來往往,送來各種大宗物資。
大量軍匠攜家帶口從江南各地遷入江都,丹陽郡西部剛發現的鐵礦也開始大量開採,江北的上萬礦工將品質優良的鐵礦石和銅礦石開採出來,用大船運往江都,在江都進行冶煉。
食鹽已經完全由官府專營,精鹽繼續維持著三十文一斤的價格,粗鹽則是二十文一斤,這實際上就是鹽稅,在鹽稅開徵的同時,商稅降了一半,百姓的各種雜稅也通通取消。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鹽變成官府專營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主要是關隴貴族和各地豪強遭遇了損失,但取消各種雜稅費對普通百姓卻是看得見的好處,這一舉措在江南道各地引發了熱烈的反響,百姓們歡聲雷動,人人叫好。
對於各郡豪強來說,鹽利雖然沒有了,但商稅減半,這又讓以經營商業為主的各地豪強得到利好,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鹽利的損失。
更重要是從去年開始全面取消關卡,除了平叛山越而採取的極個別攔截外,江都道各郡縣的水道、官道、城門都沒有了任何關卡,被商人們稱為清關行動。
這項行動對商人們意義重大,實際上商稅沒有多少,而且各種關卡的灰色收費讓商人們苦不堪言。
一年來的『清關行動』帶來了顯著的效果,商業極為活躍,物資流通迅速,也帶動上游的造船業、貨運業、碼頭倉庫業等等共享繁榮。
時間到了七月下旬,晉王府出了一件大事,晉王妃和側妃張喬同時懷上了身孕。
這天下午,崔眉和陸謝庭從江都宮沐浴回來,雖然她們沒有在江都宮居住,但江都宮的溫泉她們卻一直在享用。
一進府,崔眉便找到了王妃,「阿姐,江都宮那麼漂亮為什麼不搬過去,不是說天子不來江都了嗎?」
崔羽笑道:「誰告訴你天子不來江都了?」
「都這樣說的,我在江都城到處走,在茶館喝茶時聽他們一群老人說的,他們說齊王叛亂後,天子已經不相信各地總管,尤其不相信江都,他不會再來了。」
崔羽眉頭一皺,「你沒事在外面閒逛什麼?」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