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出洞
「堂姐,怎麼走神了?是在想那位青年才俊嗎?」
李順吃了一名妃嬪送到嘴邊的葡萄,瞥了眼有些愣神的李洛一,淡然開口。
李洛一回過神來,露出標準的假笑:「皇上,莫要取笑臣女了。臣女是在想近日,從宗室之中選拔了那幾位人材給皇上獻上的祥瑞。」
李順用頗感興趣的語氣,哦了一聲:「又有什麼祥瑞降世?」
這個又字就很微妙。李洛一的出現,似乎喚起了李順對宗室的愛。在她的求情下,由她推薦,任用了幾名宗室子弟,後又連續幾次選拔。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若說天下最恨李順的人便是那些被他剝奪了特權的宗室。李順再次拋出橄欖枝,不少人竟然抵制,認為皇帝是認識到了宗室的重要,所以他們要自抬一下身價,向皇帝表明自己不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貨色。
誰給他們的膽子?當然是太祖的出現。
他們和李順都是太祖的子孫,大胤是太祖創立,太祖想要復位,那李順的合法性勢必遭到質疑。他們認為李順此時示好,不外乎是想拉攏他們,對抗太祖。
他們等啊等,可李順沒下文了,於是乎,一些人便開始通過一些途徑試探。
當時,李順也是本著釣魚的心態,給他甩臉子?不知道雷霆雨露具是天恩嗎?他看著底下一些官員遞上來的奏摺,旁敲側擊地詢問旨意的真實性,默默地將那些官員拉入了黑名單。
這點心意都不能與他相通,有什麼資格做他的臣子?還妄想攀龍附鳳,做兩面派!若徵召宗室旨意是真實的,他們是不就要與之勾結,為自己謀求前途了?
這件事被身為首席大臣丁傲知道後,只能無奈地嘆息。這些愚蠢之人真不知道聖心不可測的道理?如此敏感的時刻,皇家的事躲還來不及,竟然有人往上湊!
那些宗室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幫助他們上奏的官員,不久之後就以各種理由或貶摘,或裁撤了官位,也慌了。原本為太祖出現而躁動的心,瞬間涼到了谷底,甚至質疑起了消息的真實性,
太祖沒想到,如今又再次得罪了皇帝。往後的日子還能不能過了!
從李順發出那徵召宗室的旨意之後的一個月,宗室的心如炙熱鐵板上吱吱作響的烤肉,備受煎熬。而後,李洛一出場了,她帶著李順的善意,為宗室送去和煦的春日。
朝野有質疑李順朝令夕改的聲音,還有人罵李順違背宗室不得在朝為官的祖制。
李順只是賤兮兮的半陳述,半威脅道:「如此說來,朕還應該將他們養起來?當初廢除宗室待遇,你們說朕違背祖制,如今徵召宗室入朝,你們還說朕違背祖制。如若不然,朕重新恢復供養之制,如何?」
此話一出,浮言皆淨。因為他們早就發現,不用供養宗室是真的好。
李洛一的到來,也安穩了宗室之心。她和宗室一樣,自以為拿捏了李順的心理,便開始了自己的計劃。宗室入朝,從閒差逐漸身居要職,一開始他們表現的十分盡心盡責,對李順的旨意百分百貫徹執行,但,沒多久就有了私心,對上欺瞞,工作上敷衍了事,還屢上祥瑞,以取悅聖心,對下欺壓,魚肉百姓,甚至威逼敲詐同僚,弄得朝野怨聲載道。
李順對此皆視而不見,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那些宗室看似是在給他臉上抹黑,但只要槍口一轉,便可將髒水潑向太祖。他在等太祖出現。
「堂姐,多虧你安撫宗室,朕才能高枕無憂。你有功,卻不肯受賞,朕心不安啊。」
「臣女待罪之身,不敢言功。」
「堂姐莫再說這種話了。朕心甚愧。當初朕取消宗室待遇,未能考慮得當,底下人行事也是過於操切。但,不改又是不行,不改就要亡國。你放心,等國家走上正軌,朕會好好補償宗室的。」
麗妃在一旁聽著李順言不由衷的話,嘴角向下,盡力憋笑。
李洛一還真信了他的鬼話,趁機提出:「皇上的那幾位兄弟的遺孀和遺孤還在宗人府中圈禁,不知可否釋放出來,以展示皇上的仁德?」
李順微微一愣:「還關著呢?」
他確實給忘了,他那幾位倒霉的兄弟死後,妻妾子女皆被押送到京。宗人府等有司衙門上書請示處理辦法。李順批了四個字「依法酌情」就不管了。後來趕上神木教起義,軍務大於一切,這些事也就不再關注。沒想到這麼這麼多年過去,他們竟然還沒死,不對,還沒被釋放。
突然,李順變了臉,眼睛眯起,危險地盯著李洛一:「你要朕放了他們,是讓他們繼續造朕的反嗎?」
李洛一頓時如墜冰窟,她不明白剛剛還滿面春風的李順,怎麼瞬間就換了副面孔,語氣也冷地讓人顫抖。
李順見她被嚇到的窘態,轉而換上笑臉:「朕說笑的。朕的那幾位兄弟也是受奸人蠱惑。他們的遺孤也是皇室血脈,朕必然會善待。讓宗人府交代一下具體情況,觀其言,察其行,再行決定。」
李洛一連忙稱是,大呼皇上英明,而後匆匆告退。
麗妃待她走後,玩笑道:「皇上剛剛可嚇壞她了,妾身見她起身都有些腿軟。」
李順嗤笑道:「這種心懷鬼蜮之輩,把朕當傻子哄騙。若朕一味遷就,反倒會令其生起疑心,適當拒絕,再同意,她們才會相信朕真的糊塗。」
麗妃亦是莞爾一笑:「聽說皇上過去與她感情甚是和睦,交情匪淺,怎麼就走到了這種相互算計的地步?」
李順道:「人都是會變的。」
萬壽節大慶,京城百姓在市坊之間辦了隆重的集會,由火車從南方運來的各色美食和美酒,琳琅滿目。全國各地的戲曲,雜技,戲法藝人,大擺擂台,各家拿出看家本事,任由民眾欣賞評價。
這是李順給予百姓的一些補償,在他的規劃中,今年休養生息結束,帝國將漸漸轉向,朝野實行嚴格的管控,舉全國之力發展軍工,鞏固國防。與此同時,對於諸多附屬國的也將派出使者,調查監督各國朝政及民間修煉勢力,隨後派駐軍隊,使之成為對抗嘉雅仙國的第一道防線。
根據嘉雅仙國的臥底傳回來的密報,其已經將目光投向那片海峽,開始向里探索。
現實局勢的進展比想像的要快。若是附屬國不服管制,將成為試驗大胤帝國新式武器的戰場。
夜裡,李順同丁傲,張亭年等大臣宴飲到深夜,君臣共歡。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臣等祝皇上萬壽無疆!」
李順欣慰地接受,將杯中之物一飲而盡:「諸位臣工輔佐朕平定叛亂,再造大胤,勞苦功高。但,我們真正的考驗即將到來。」
他所知道的情報大部分已經向丁傲等股肱大臣公開,建立密檔,由他們選取可以說的情報,向民眾進行定向宣傳,要論操縱輿論和思想,沒人比這群讀書人更合適了。
丁傲等人道:「皇上放心,臣等必定貫徹您的意志,讓人族再次偉大。」
張亭年低頭沉思著,突然說道:「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順道:「但說無妨。」
張亭年額下的眉毛低垂:「話說千遍,不如一見。諸位大臣向百姓說的再多,百姓只會將信將疑,時間久了,必然會有人受不了朝廷的管控。若被有心人挑撥,便會阻礙陛下的大業。嘉雅仙國入侵,尚不知時日,一年可以等,十年亦可以等,然而二三十年呢?百姓難免心生怠惰,乃至於輕敵。」
李順思考道:「沒錯,這也朕所擔心的,一直說有敵人,卻不見敵人。別說百姓,就算是朝中某些臣子也會質疑。國師的意思是要朕人為製造出一些敵人出來?」
張亭年搖頭:「謊言終究會被戳破。一旦暴露,就會大大降低朝廷的威信。臣的意思是之前陛下與大胤本地修仙者訂立會盟之約太過寬厚,以至於現在不少的修仙者只是畏懼朝廷武力,表面服從,背地裡卻在蠢蠢欲動,陽奉陰違。因為他們不會放棄長生不老的欲望。這個矛盾解決不了,他們始終是隱患。」
李順邪惡地笑道:「所以朕只要讓他們進一步表態,必須徹底站在大胤的一方,他們便會受不了而反抗,順理成章地成為我們的敵人。亭年,想不到你也有這般……有趣的心思。朕知道,你們術士都覺得朕有些異想天開,妄圖團結修仙者。朕也知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怎麼做是一方面,所表達的態度又是另一方面。」
「朕是天下之主,不僅僅是凡人的皇帝,也是術士的皇帝,以後更會是修仙者的皇帝。朕永遠是正義的。朕會給他們機會,如果他們不珍惜,便會知道什麼是絕望。此事可行,但不能立即執行。朕沒有蠢到相信立個碑就能收穫忠誠和和平。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朕的掌握之中,先醞釀一番,等待需要的時候。大胤需要穩定發展。」
張亭年明白李順的意思,便也不再作聲。
宴飲結束之後,李順回寢殿的途中,一聲轟隆巨響響徹宮內。
「這個位置是?」
「太廟!」(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