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影響
第380章 影響
大約是從漢代開始,又或者是更早,阿拉伯商人早就已經是在廣州紮根做生意。
為何阿拉伯商人能夠做到不遠千里,跑到中國來經商?
其緣由,或許也不難猜測,無非,就是阿拉伯地區的土地實在是太過於貧瘠了。
到處都是沙漠、戈壁,在古代,又怎麼可能養活得了那麼多的人口。
然後又因為近海,因此,他們便不由自主地點出了航海技術。其經商的範圍,最後不但遠達西歐,而且即便是東方的遠東地區,也都在他們的經商的範圍之內。
從前,這海上經商,的確是阿拉伯人的代名詞。
然而現在,隨著土地不比阿拉伯人富饒多少的福州人、泉州人的紛紛出海。
這海上的絲綢之路,再也不是阿拉伯人的專屬。
𝖘𝖙𝖔9.𝖈𝖔𝖒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甚至……
最近一些年來,這大宋福州、泉州的商人,也已經有曾去到過遠達羅馬、非洲的。
所以當聽聞地中海跟紅海的海路打通後,可想而知。
這接下來將是何等充滿商機的一條商路。
立馬!
無數的船隻,紛紛啟航。
而總部位於泉州的大宋遠洋海船保險公司,也正在考慮著,接下來,要不要增加新的保險業務。
畢竟你要知道的是,在外航海經商,十分容易遇到海難。有時候一個不小心,比如說觸礁什麼的,就有可能導致船主破產。
為了更好地減輕所有出海商人的壓力,當年趙昕便適時地推出遠洋船隻保險業務。
通過大量的精算師,以及這些年來,統計下來的遭遇海難的船隻的數量,以及地域分布,還有損失的財物多寡。
至今日,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的保險制度。
當然!
像是去往地中海的航路,如今也還是第一次。
這該如何投保,市場大不大,說到底,他們目前心裡也還沒什麼底。
可那些船主都希望能夠增加相應的投保項目。
那他們也只能是先告訴他們,再等等再說。
不過可以十分確定的是。
包括君士坦丁堡、包括非洲,肯定都不缺買家。
只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就單單僅憑大宋東南這一片地區去種桑養蠶,能夠產出的生絲、絲綢的數量也是非常地有限。
除非是能獲得更多的土地,否則,這產量依舊是不可能上得去。
而目前能拿來種桑養蠶的,也就琉球可能還有一些地。
可那也不夠。
廣州可能還有一點。
然而,估計也不太多。
所以說到底!
這想要賺錢,沒有原材料產地,還是不太行。
最終……
所有人的目光便又不得不瞄向了澳洲跟美洲。
澳洲其實氣候不太好,而且太過於邊遠,最後,似乎也只剩下美洲了。
當然!
歐洲土地那麼多。
也有不少商人是打算直接把自己種桑養蠶的技術給移植過去。
但這個就要跟當地的國王,去進行溝通了。
其實種桑養蠶也是很需要技術的。
尤其還是這種連季節,氣候都不同的。
養不好,不管是桑樹,還是幼蠶便都會生病。
到時候……
這會不會反過來虧本還不好說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
隨著地中海跟紅海的海路開通。
誰要是能最先拔得頭籌,那肯定能賺得盆滿缽滿。
而且不單單是絲綢。
還有茶葉,還有更多其他的商品。
比如說索蘭吉,作為製糖大國,而西方人,又喜歡吃糖。
自打地中海跟紅海的海路開通後,立馬,大量的蔗糖就被運到了歐洲去。
而且……
連帶著像是咖啡,可可等,也都運了過去。
這立馬便賺得盆滿缽滿。
甚至於,如果是論賣棉布的話,大宋都不一定能夠競爭得過索蘭吉。
當然了!
即便同樣都是棉布,不同地方的棉布,也有不同的特點。
要想更好地賺錢,還是得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提高自己的產品質量。
比如說大宋東南的刺繡,這索蘭吉就算是同樣想要做,恐怕拍馬也都難以趕得上。
但毫無疑問!
如果你的貨確實可以,而且真的運到索蘭吉,甚至是運到君士坦丁堡去,那一定會有人願意花高價,與你買。
而且實際上……
首先第一波迎來巨大紅利的,還不是索蘭吉。
而是索蘭吉西邊的阿拉伯地區。
現如今……
阿拉伯地區的香料,可以直接被運往歐洲各地。
只不過曾經的香料被歐洲教皇視為是藥物,是珍貴的物品,現在教皇的權威幾乎已經沒了,也不知道這香料,現如今到底還能不能賣得出去。
當然了!
雖說教皇如今已經不在了,可同樣的,一定會有更新的新生階級,去取代教皇。
只要這些人還想要買香料,那問題也就不大。
事實上……
宋人也十分喜歡香料。
目前整個歐洲,包括阿拉伯半島,包括非洲地區。
宋人的人口規模,把那些混血的也算上,大概是二三百萬吧。
而如果是純種宋人,那只能說,就更是少了。
不過這也沒有辦法!
畢竟……
這將士們最後繳獲的,肯定都是人家的女子,而自家的女子,雖說也有不遠萬里來到歐洲的。
可這些的數量,還是太少了。
而如果是算上草原,算上遊牧民族,那麼,宋人的規模倒是有可能達到更高。
地中海、紅海已經打通的消息,除了大宋這邊知道,就連高麗,日本,也都陸續得知。
日本這些年雖說發展也不慢,但有一說一,跟其他國家比,還是差得有點遠。
當然!
日本由於關東平原還沒有完全開發殆盡,所以,自然沒有對外開拓的必要。
不像是高麗,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沒有發展的空間,其風俗,都是以節衣縮食為主。
這些年,隨著對小宋島的開發,高麗在海外,倒也有了補充。
不過也就是一些糧食跟絲綢的補充而已。
像是雞鴨羊什麼的,也很難說得到什麼更好的發展。
然而,高麗倒也不一定就非要自己養。
畢竟……
遼東地區跟高麗現如今也已經通了鐵路。
像是草原上的一些物資,高麗也可以直接通過外貿來獲得。
事實上……
現如今的大宋,除了東南海貿比較發達外。
像是天津地區,還有登州、萊州等,貿易量也一點都不小。
只不過確實!
高麗除了山參什麼的,其他還真沒什麼值錢的。
因此最近這些年,高麗也有打算,對外輸出人口,輸出勞動力。
這如果是放到正統儒家那裡,可能就會認為這樣有傷風化。
然而……
對於輸出勞動力,可是趙昕親自說過的。
這屬於是老祖宗想出來的點子。
當然!
或許趙昕其實也怕被罵,所以在他活著的時候,他可沒有明確對任何說,你可以這麼做。
只是說……
如果真的實在不行,那就用這招!
現如今地中海、紅海的航線開通,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對高麗而言,也算是一大利好。
只是有一說一,即便航線開通了。
從高麗,一路到羅馬北部,再從羅馬北部,回到高麗,這一去一返,估計最快,也得需要花費兩三年的時間。
這還得路上沒出什麼意外,要是出了什麼意外,可這行程就更加不好說了。
為此……
這都讓高麗不得不有了舉國搬遷的想法。
甚至,你要是去量一下小宋島的面積,都比高麗的面積要大得多。
只是……
小宋島畢竟是海外領地,開發程度遠遠還比不上高麗本土。
再說,其實小宋島的天災也是不斷,像是火山噴發,還有颱風,以及洪澇災害,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他們遷都的念頭。
現如今的高麗這塊地,大概便屬於是那種,食之無味,棄之又可惜的那種。
也只能是湊合著過了。
現如今,只作為糧食、絲綢的生產地,而存在。
高麗這邊甚至都不敢把這塊地經營得太好。
畢竟你要真的經營得太好了。
那萬一後代子孫,又或者是這邊的城主自己獨立造反,不聽朝廷的命令,那可怎麼辦?
因此……
雖說即便是過了這麼多年,然而,這小宋島上的基礎建設,還是沒什麼太大的發展。
只維持著一種,既不太壞,也不太好的狀況。
反正……
有那麼多新羅婢在,每天也足夠是醉生夢死的了。
至於歐洲那邊……
或許是沒想讓後面的人來,又或者是地都快分完。
總之……
歐洲那邊也沒說自己過得怎麼好,然後拉人過去。
不過確實!
歐洲那邊開始人手不足的時候,的的確確是跟高麗本地要過人的。
而本地這邊,本著可以減輕國家壓力的態度,也曾把不少人都送了去。
現如今……
估計也應該有了小二三十萬高麗人在義大利的北部地區了吧。
甚至於最近……
歐洲高麗可能還在打威尼斯的主意。
一來,威尼斯商人確實太過於奸詐了,很容易讓人不爽。
二來,如果能把威尼斯商人都消滅,自己霸占原來的出海口,那他們就有了出海口,就有賺錢的可能。
總之……
這威尼斯,肯定是沒什麼存在的必要了。
現如今,歐洲高麗三兄弟也就缺一個開戰的藉口而已。
甚至……
他們都想把整個義大利,都給吞下。
要是能吞下整個羅馬城,那就更好了!
這一年。
日本開始派遣使臣,去往歐洲。
高麗這邊,也看看歐洲三兄弟,過得怎麼樣。
主要是現在方便了,可以一條船直接走到底。
如果是像以前那樣,還要走陸路,還得換船,那估計,就沒人願意來了。
澳洲雖說是後發國家,然而也有得知消息。
不過澳洲對此自然是不會太感興趣,主要是現在他們連袋鼠肉都吃不完,甚至於都懶得吃,你就可以想見,他們的生活條件,如今是何等的優渥。
而在去往歐洲視察的同時,日本、高麗的使臣,也有對三佛齊,對交趾,對澳洲分別進行視察。
估計這一趟視察下來,沒個最少五六年,都不可能完得成。
等到了交趾,交趾倒是沒啥好說的。
因為交趾幾乎不怎麼參與海上的貿易,就算是要參與,一般都是你來我這,我給你劃定一塊地方,然後你自由賣東西,我抽稅。
這主要是因為交趾要控制蒲甘王朝的大片領土,還有眾多子民,而且還要對抗目前還殘存在東南亞半島的眾多小部族,小勢力,都根本沒時間去管海上的事。
所以日本、高麗在到了交趾後,只能說對交趾都評價不高。
雖說也很繁華吧。
可到底是覺得有些落後。
而等日本、高麗到了三佛齊……
講道理!
這是真的有點把他們給震驚到了。
雖說不少前人已經在書上寫過了三佛齊商貿的繁榮,可真的等到了以後,還是覺得這繁榮得有點不像話。
關鍵……
這裡還有很多很多,你可能連見都不一定見過的建築,而且由於橡膠在這裡生產,在這裡研發,還在這裡被率先推廣使用的緣故。
三佛齊在城區的一些街道上,甚至都已經通上了電。
皇宮裡面,更是能夠做到徹夜通明。
這也太誇張了!
要知道……
即便是在大宋,都不一定能有這樣的能力。
另外……
三佛齊還有拖拉機,是真拖拉機,一拉拉幾千斤重的貨物的那種拖拉機。
而且還有小汽車!
這個更加地不得了!
當然!
現在都是手搓的,還不能量產,並且以如今橡膠的產量,也無法量產,所以可以說極為珍貴。
估計再研究個十年八年吧。
說不定,像是大宋,高麗,還有日本,就也有了。
只是有一說一。
有汽車,沒有柴油,沒有汽油也不行。
以當前的技術水平,只能說,即便是給了你幾千,幾萬輛小汽車,你這柴油、汽油,說實話也不太好補充。
只能說補充起來,會相當地費勁。
不像三佛齊,本地就有。
三佛齊的別具一格,著實是把日本、高麗的使臣都嚇了一跳。
至於到了澳洲……
那就更是有點羨慕嫉妒恨了。
這大片的麥田,還有這大片的草原是怎麼回事?
雖說澳洲地方也沒想像中的那麼好。
可光是任吃任喝這一點,就足夠讓不夠吃,不夠喝的高麗、日本羨慕得不行。
他們怎麼沒得到大宋技術的支持?
只能說……
這一點都不公平。
不過想想,其實也有道理的。
如果人人都不用幹活了,那你讓百姓都幹什麼去?
對待百姓,你還是要多給對方一些事情乾乾,這樣才不會作亂。
另外……
要是真的引入這些東西,說不定會更加加速土地兼併。
那百姓的日子,搞不好過得也就更不好了。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能夠掌握這些工具的,大概也只有富商,只有貴族了。
那麼那些富商、貴族,會好心到買了機械回來,幫你百姓種地,還不收你錢?
想想都知道,那絕對不可能。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