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現狀

  第374章 現狀

  黎元九十四年。

  匈牙利的宋軍挾投降的匈牙利以及波蘭軍隊,浩浩蕩蕩地朝著德意志的內部進發。

  畢竟是封建制。

  騎士老爺的土地,都歸騎士老爺們自己所有。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𝐜𝐨𝐦

  因此……

  當他們守衛起國土來,也是異常地賣力。

  只不過……

  前面的戰爭已經消耗光了德意志地區的大部分的潛力。

  這平常只會種地的老實巴交的農民,你也很難指望,在短時間內,他們便能成為一名能夠與敵人近戰肉搏的合格的英勇士兵。

  他們如今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躲在一些小城堡里,通過小城堡城牆上的那些射擊孔,用手弩,或者是弓箭,給予宋軍一定的麻煩。

  說實話!

  這南部還比較地有點難以攻破。

  但是來到這北方,很多幾乎就是一攻就破。

  無他!

  雖說這些城堡已經被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強。

  但還是遠遠不夠。

  以至於南方這邊都還沒來得及有什麼斬獲,這北方,就已經是頻頻地傳來攻城略地的奏報。

  當然!

  德意志的貴族們,後來也有聯合起來。

  把一些不那麼重要的,城堡不怎麼好防守的,全都遷移到大的城鎮去。

  此時德意志王國的首都,只能說不是那麼地固定。

  不過總體而言,基本上都是在王國的南部區域。

  不管是雷根斯堡,還是紐倫堡,都是往日裡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長期駐紮停留的地方。

  究其原因……

  大抵是這個地方離義大利,還有匈牙利,都比較地近吧。

  而義大利跟匈牙利,顯然,前者是海上商貿比較發達的地區,而匈牙利,則是陸上商貿必經之路。

  至於此時德意志王國的北部地區,反倒有可能是一個人少地多的地方。

  畢竟北部的區域,在現如今這個時代,冬天實在是有點太過於寒冷。

  因此……

  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摧枯拉朽。

  而南部,則只能是一點點地去啃。

  與此同時……

  義大利的北部地區。

  高麗三兄弟,也沒有閒著。

  對德意志的西南部進行施壓。

  因此這一下,德意志就被大宋從三個方向去威脅。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到處都在求救援。

  然而即便等來了援軍,他們也不一定敢野戰。

  最後……

  也只能是等在城堡里,等著城堡被人家給攻破。

  一些小的王國,眼看支撐不住了,也不得不投降。

  隨著這樣的人越來越多,帶路黨也越來越多。

  以至於最後,甚至都有專門騙自家盟友打開城門,放宋軍進去的。

  當然!

  你真要說的話,其實這些公國也不一定就是一條心的。

  幾百年了,相互之間,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積怨。

  就看誰投降得快,誰便能活。

  誰不投降的,或者是投降得沒的,就只能是整個家族,都被宋軍給從史書上抹除了。

  一年後。

  德意志的東北部,以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基本上都被拿下。

  也就只剩下西北部,由於距離實在是太遠了。

  這才沒有來得及去征服。

  不過貌似打到了這一步以後,這西北部,似乎也不用親自去打了。

  畢竟……

  如今這德意志地區,都已經來到了這一步了。

  要是再不主動點,找大宋投降,就有點不識趣了。

  趙青也樂於看到對方投降。

  主要是北部的天氣都太過於寒冷,常年只有十度左右,夏季最高溫,也不過二十度出頭。

  這要是去打,也太過於麻煩了。

  再加上北部的人口本來就少,即便是攻下了城堡,也多少有點得不償失。

  那還不如讓對方交稅,削減士兵,把家屬送到自己這當人質好了。

  而把德意志給吞併後。

  趙青的地盤也是來到了極盛。

  甚至此時,都不得不有了遷都的計劃。

  畢竟要想更好地控制這麼大塊的地盤,無疑,遷到地圖的中間,肯定是最好了。

  而在德意志王國也被陸續吞併後。


  此時的歐洲。

  也就只剩下英格蘭,丹麥,瑞士,芬蘭這幾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了。

  關鍵這一年,英格蘭南部的港口,還被非洲皇帝,趙文的艦隊給襲擊了一波。

  這使得剩下的那些人,也不由得有點失去了再想要繼續抵抗的想法。

  畢竟……這怎麼打!

  根本就不可能打得過。

  在德意志,英格蘭地區戰爭打得正酣之時。

  澳洲、美洲的移民,也是陸陸續續地到位。

  澳洲這邊,目前主要是在靠近印度尼西亞的北方地區進行開發。

  也有一小部分的人,直接到了澳洲的東南。

  其實從宜居來說,東南肯定是更合適的。

  只不過……

  這北部也得發展一下,弄一個港口,以後方便可以路過進行沿途的補充。

  這邊的土地,當從大宋來的人踏上的那一刻,只感覺茫茫看不到邊際。

  而一看地方這麼大!

  卻連個人影都沒有。

  好吧!

  接下來也只能是慢慢地開發了。

  當然!

  有著印度尼西亞的糧食的供應,這邊卻是完全不缺吃的,甚至,到了水果旺盛的季節,搞不好還能吃上各種水果。

  對當地的開發,基本上採取的是大片的機械式的農業開發。

  不過這北方其實主要還是以放牧為主。

  也就是沿著河流的一小塊的地方,才會去考慮種種地。

  那些從萬里之遙,飄洋過海地來到這片新大陸的馬匹,還有牛羊,一落地,也是撒了歡地跑。

  如今看著這麼大的草場,卻是不用擔心再沒地放牧了。

  很快……

  一些簡易的棚屋便被搭建了起來。

  只是有一說一。

  這邊畢竟是熱帶草原氣候。

  因此……

  一年下來,又能有多少人能夠適應下來,能夠存活下來。

  說實話!

  這仍然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不少大宋的北方有錢人家的子弟,只能說在這待了半個月,由於天天下雨,便有些受不了了。

  可受不了也沒辦法!


  這來都來了!

  也只能是咬咬牙,看看能不能闖出一片天。

  從第一天的新奇,到後來的麻木,再到後來的只知道埋頭幹活。

  不過在下一年的冬季到來之前,總算是給聚集地,給搭建出了一個小縣城的規模。

  然後一些實在是受不了的人,也開始去探索其他的地方。

  有的人往西邊走,有的人往東邊走。

  於是……

  這不管是西邊,還是東邊,也開始有了人。

  雖說這樣不太好進行集中的管理了。

  不過……

  現在也顧不得那麼多。

  有趙家宗室,也是憑藉信息差優勢,直接來到了澳洲的東南。

  只能說……

  果然是個風水寶地。

  起碼比北邊的天氣、氣候要好得多。

  也趕緊駐紮了下來。

  很快,便利用蒸汽機、柴油機,給開墾起了土地。

  由於用的都是高科技產品,因此,這開荒起來,倒也不難。

  如果還是人手用鋤頭一下一下地開墾,那說實話!

  這日子恐怕真的過不了一點。

  僅僅只用了一年多的功夫,很快,這大片的農田,便被開發了出來。

  甚至,在澳洲地區,他們還能看到老家的大黃狗。

  這乍一看,還真有點家鄉的感覺。

  可這些大黃狗可不是什麼好相處的。

  只能說野性有點大。

  這也讓那些看到這些大黃狗的人不由得心想,這些大黃狗是怎麼來的?

  難道……

  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他們漢人帶著這些大黃狗來到這一片大陸了?

  只不過……

  當他們越是深入了解這片土地,便越是發現。

  這裡一個黃種人都沒有,反倒是有一些類似非洲黑人的澳洲土著。

  雙方只能說互相試探。

  打,目前倒是沒怎麼打起來。

  畢竟這邊的地方這麼大。

  雙方基本上誰也礙不著誰,但隨著農田什麼的,進一步被擴大。

  相信,將來還是要打一打的。

  尤其是當你把一隻綿羊放到地上去吃草,結果卻被土著給拿弓箭直接射殺後。


  那你這矛盾肯定也就來了。

  馬匹則是被拿來前往澳洲的內部進行探查。

  講道理!

  就這麼騎馬往澳洲的大陸裡面跑,只能說跑個幾天幾夜,都見不到盡頭。

  唯一比較可惜的,就是內陸比較地缺水。

  相比起澳洲的直接進行開發。

  美洲這邊,則是先到非洲進行集中。

  然後再一同前往。

  在此之前,趙文已經派船去把路給探好。

  至於說中途會不會出什麼意外,比如說遇到暴風雨天氣什麼的,那就不好說了。

  只能說看命吧!

  也有不少人,走到一半便打了退堂鼓的。

  這並非是沒有。

  或者是乾脆直接在非洲跟著趙文一起混了。

  反正非洲那麼大,現在趙文一個人也管不過來。

  趙文自然也樂於接受這些人的投靠。

  關鍵……

  這些人還給他帶來了大量的蒸汽機以及柴油機這樣的新技術。

  要知道……

  這些玩意,此前可是不對朱羅出口的。

  就連現在的索蘭吉,都沒有這些玩意。

  當然!

  索蘭吉也完全不需要這些玩意。

  反正……

  光是這人力,就已經是夠用了。

  其實去美洲的話,也不是說不能跑日本的航線。

  只是……

  怎麼說呢。

  趙昕需要的,其實是讓他們把美洲的東部,都給最好控制下來。

  這才沒有選擇早就跑過無數次的日本航線。

  第一批抵達美洲的人在抵達美洲後,一個個都有了一種死裡逃生的感覺。

  而且光是來到這,就花了他們差不多一年多,兩年的時間。

  只能說來這一趟,真的有點不是很容易。

  一些來投資的商人,更是感覺有一種被騙的感覺。

  就這一路上的遭遇,你說,就算是種出來大量的棉花,感覺也賺不了幾個錢。

  如果是把棉花給賣回到大宋去,那確實!

  或許真賺不了幾個錢。

  但是……


  如果是拿來賣到歐洲去,那感覺還是可以的。

  畢竟……

  如果是快的話,最多一個月多一點,就可以從美洲重新回到歐洲地區。

  去到美洲最大的好處大概是,土地寬廣,任你耕種。

  黎元九十五年。

  作物都種了下去。

  黎元九十六年。

  立刻大獲豐收。

  只是……

  這吃的問題確實是解決了。

  可沒有娛樂,這只能說,也不太是個辦法。

  最後……

  黎元九十六年。

  又有不少人,從美洲,又重新回到了非洲,再返回大宋。

  當然!

  也有一些人,是跑到歐洲去,看看這邊的情況又是如何。

  最後再從埃及,返回索蘭吉,再返回大宋。

  也就只有一些窮苦人家,此前連吃都吃不飽的,可能覺得這環境還行。

  很快……

  像是澳洲、美洲的情況,也被反饋回到了大宋去。

  風評自然是直線下降。

  只是……

  這其實是一開始,就應該要有所心理準備的。

  一時間,移民遇冷。

  不過還是有人會出去。

  畢竟……

  在大宋,確實很難活得下去。

  當然!

  公平地說,美洲有一點其實還是比較不錯的。

  那就是……

  至少,美洲是有不少的黃金的,而且你用很普通很普通的東西,就能跟當地人換。

  如果能夠把握住這種商機的話。

  也就辛苦個十幾,二十年吧,到時候,把黃金往大宋用大船一拉,這下半輩子的養老金,錦衣玉食,也就有了。

  這豈不比你在大宋打工強?

  當然!

  一般只會埋頭打工的人,或許也不會有這等膽魄跟遠見就是了。

  而為了能讓去到當地的人更好地工作。

  趙家這邊,也不得不把原來承諾的土地,給他們翻倍。

  因為就這情況,還不讓他們多占一點,趙家子孫真的怕他們都跑光。


  於是……

  現在一戶普普通通的家庭的土地,很快便來到了一千畝。

  這麼寬廣的土地,放到大宋,那高低也是個土財主了。

  只不過……

  現在就好比在打私服遊戲,你有錢又怎麼樣?

  其他人一樣有錢!

  這就沒地方顯擺了。

  只能說……

  美洲這邊接下來十分迫切地需要找到一個可以購買他們的商品的地方。

  自然!

  趙家子孫這邊,肯定也派人到外進行考察。

  不過考察來考察去,目前也只能是把東西賣到歐洲去。

  然後……

  再從歐洲,購買適合自己的東西。

  當然!

  其實作為商品,棉花還是可以的。

  反正……

  這玩意又不需要看保質期。

  兩三年後。

  不管是澳洲,還是美洲,很快便解決了溫飽的問題。

  而且說實話!

  是真的可以吃到吐的那種。

  剩下的,就是多養點雞,多養點羊。

  要想再享受點,那就用糧食、棉花,再去換點黑奴。

  然後給自己當女僕、當傭人。

  只能說不出三五年,這日子必然越來越舒適。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