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在《故事會》上連載長篇
程野又給夏一鳴打去了電話,感謝他的關心。
夏一鳴在電話那頭很是高興:「恭喜你啊,小程,你的人生現在邁出關鍵一步了,有了這個比賽一等獎的加持,日後可以正式吃文壇這碗飯了,以後你的作品結集出版問題不大,一定有出版社願意要的。到時候我也可以幫你推薦……」
「謝謝你夏編輯。」程野一邊打電話,一邊吃著石丹餵過來的葡萄,「這次能獲獎也是托您的福,《故事會》給我的幫助很大,對了,夏編輯,您明天有空嗎?我有事找你。」
「有啊,伱來紹興路這邊吧,我正好帶你去逛下我們編輯部。」夏一鳴說道:「對了,什麼事,透露一下。」
「見面再說吧。」程野道。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掛斷電話後,夏一鳴心裡不禁打起了鼓,要什麼事非得見面說,該不會要漲稿費吧?
因為獲得了第一名,所以覺得自己身價也該水漲船高了?可問題是《故事會》的讀者絕大部分都不關注這個比賽啊,這個比賽的第一名對《故事會》的銷量並無太多裨益。
但話又說回來了,程野連續上了幾期《故事會》,每期他的作品都是大受好評的,誇讚他的讀者來信也越來越多。
甚至這幾期《故事會》的發行量連續上漲,也不能說和他沒有關係。
如果他真的要求漲稿費,能給他漲多少?這個口子到底要不要開?如果不給他漲稿費,等合約結束後,他不給《故事會》供稿了怎麼辦?
聽說湖北的《今古傳奇》,廣東的《江門文藝》也注意到他了,正在到處打聽程一野這個作者的聯繫方式呢……
夏一鳴感覺有些難辦,算了,等明天見到他先看他怎麼說吧。
第二天,程野和石丹前往紹興路,錢譯彬緊隨其後。
錢譯彬本來打算只拍到程野比賽結束後出結果為止的,但是既然程野獲得一等獎,那他覺得還有東西可拍。
聽說程野今天要去找《故事會》的責編,錢譯彬一大早就在酒店大堂等候了,看到程野以後,和攝影師趕緊跟上。
酒店的兩個前台小妹看到後,小聲議論:「那個男的什麼來頭啊,這記者都跟拍好幾天了。」
「就是個吃軟飯的……房費都要女朋友出,嘖嘖……」
懷沙已經回湖南了,走之前和程野互留了聯繫方式。
程野坐車來到了紹興路的74號的小白樓,向前台詢問:「你好,我找夏編輯。」
前台看了他一眼,問道:「是作者嗎?」
「是。」
「寫一下來訪表。」
然後給夏一鳴打了電話。
沒一會兒,夏一鳴就走出來了,見到程野後,和他握手:「好久不見了,小程,呃,這幾位是……」
程野簡單給夏一鳴介紹了一下,「這個是我的同學,這次和我一起來比賽的,平時也很喜歡我們雜誌,想來參觀一下編輯部,我就直接帶她來了,希望不會給你添麻煩……」
夏一鳴笑道:「不會不會。」的確不是什麼大事。
「這兩位是……」程野又介紹起了錢譯彬他們。
差不多將兩人結識的經過說了一下,夏一鳴笑著與錢譯彬握手:「原來是京台的兄弟,你好,我是夏一鳴,《故事會》的編輯。」
《故事會》雖然成名已久,是國民級的刊物,知名度很高。但有京台的節目願意為自己打GG,誰又能拒絕呢?
夏一鳴對程野有些感激,因為他覺得可能是程野故意帶對方來的,就是為了幫忙宣傳雜誌。
夏一鳴帶程野參觀了編輯部,還帶他去見了主編何承偉,何承偉聽說有京台的記者隨行,表現得非常熱情,還把夏一鳴悄悄地拉到一邊,小聲問道:「你這個高中生作者什麼來頭?該不會是哪位京圈人物的公子吧?」
夏一鳴想到程野家的那個職工宿舍,搖了搖頭,道:「應該不是,這孩子就是有才能……外加有點機緣。」
參觀完一圈後,夏一鳴把程野帶到了茶水間,用咖啡機給程野做了一杯咖啡,「現在上海的年輕人時興喝咖啡,部里就專門買了一台咖啡機回來,我一開始喝茶的,最近也挺喜歡喝這個,你也嘗嘗。」
說話間,幾杯熱騰騰的咖啡擺在程野等人面前。
「對了,你在電話里說有事情要談,什麼事情?」夏一鳴開門見山。
程野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忍著苦味,道:「夏編輯,根據合約,我好像再給《故事會》供四篇稿,合約就結束了吧?」
「是這樣。」夏一鳴心裡嘆道,果然是要求漲稿費麼?
「合約結束後,我可以繼續簽約嗎?」程野問道。
「當然可以,你的作品……表現不錯……」
夏一鳴也不打算通過貶低來使對方放棄漲稿費的念頭,這年輕人不傻,這樣做只會激怒他。
「如果要是繼續簽約的話,我打算變一變。」程野繼續道。
夏一鳴心裡嘆了口氣,「你說。」
「我想寫長篇。」
「嗯,長篇啊……嗯?長篇?」
程野點頭:「對,我想了想,寫短篇對一個作者來說,只能賺短期的錢,我想要積累忠實讀者,還是要靠長篇。」
「《故事會》在我家經濟困難時期給了我不小的幫助,我非常感激,所以我的長篇作品,也打算通過《故事會》來進行連載,如果你們收的話。」
程野並沒有過向《故事會》提漲稿費的想法,《故事會》本來就算是國內刊物稿費的魁首了,千字四百,再過十幾年都罕見。
更何況就算漲了,又能漲多少,千字五百,六百?再怎麼漲,說到底也沒多少。作家的主要收入,當然還是來自於出版後的版稅收入。
自從1992年,王朔首次提出版稅制以來,版稅才是作家收入的大頭。
在這之前,作家是只拿固定稿費的,而自從王朔提出版稅制並實行以後,國內出版社幾乎都遵循著這個規則,每賣出一本書作家本人就能再拿到一筆酬勞。
王朔很聰明,他提出版稅制的時間也剛剛好,不早不晚,正是鄧公南巡,國內確立「一個中心」的發展路線的那一年。
所以說,京城這個地方的人,貼近核心決策層,對政策往往非常敏感……這也正是京圈坐大的原因之一。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