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二、接觸羌族兵
()一說到名將秦良玉,眾皆動容。一來是因為秦請玉麾下的石柱土家白杆兵實在厲害,二來就是因為秦良玉乃是大明朝的忠臣,既然是朝廷的忠臣,那就是義軍的死敵,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朱元璋便道:「石柱土家族,白杆兵總帥,秦良玉,她就是土家族的土司,打敗奢崇明的就是她,此人還曾經大敗張獻忠與羅汝才,厲害無比。」朱元璋後面還有話沒說完,其實明朝滅亡之後,滿清入主四川,土家族居然不肯向清兵投降,苦守石柱十幾年之久,清軍占了全中國,卻戰不下小小石柱,直到大清順治十六年,秦良玉死後許久,她的孫子馬萬年終於撐不下去了,才被迫向清朝投降,由此可見土家族有多強悍。
朱元璋認真地道:「土家族可以說是橫在咱們面前的一道高牆,不越過是不行的。另外,四川可不止土家這一個族,還有藏族、彝族、苗族、壯族、羌族……我們不可能將這些少數民族一個一個挨著打遍,要想將四川真真正正地收納入懷中,靠打是不行的,必須用『感化』的手法,當初諸葛亮曾七擒孟獲,他為什麼不一刀把孟獲殺了,非要將之收服呢?便是因為諸葛亮也深深地明白,少數民族是不能靠打服的,你和他打,他就和你打,打來打去,傷筋動骨還得不到什麼好效果……只能靠感化,才能讓這些少數民族真正地為之所用。」..
他一說感化,孟家三兄弟就笑了:「我們覺得……感化什麼的。正是鎮西將軍的長項啊。」三兄弟想起孟家村的村民,便覺得有點好笑,這朱軍感化人的功力當真不凡,轉眼就把孟家村的人全都變成了朱軍的支持者。
sto9.co🌽m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朱元璋點了點頭:「想要感化一個民族,並不是抓他幾次,放他幾次就行,最重要的還是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當初諸葛亮七擒孟獲,真的就能讓孟獲乖乖聽話?不,這只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原因是諸葛亮是一個內政好手。他給西蜀人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因此才能收服他們的心,而我們要做的,也正是這一條。」
實際上朱元璋駐軍廣元。不再繼續推進。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試點玉米。研究一個可以在四川實施的政策,結果還不錯,廣元和巴州兩地的玉米推廣非常順利。接下來,就是向著南邊輻she了……朱元璋並不想把步子邁得太快,要知道四川的少數民族實在太多,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如果步子太大,一下子占地太廣,光是處理這些不同的少數民族就會頭大如斗,先占一個小地方,試點式的與少數民族接觸,才能最更好地融入其中,讓少數民族能接受朱軍的到來。
他對著孟家三兄弟問道:「距離咱們廣元這裡最近的少數民族,是哪一族?」
孟家三兄弟皺起眉頭想了一會兒,伸手向西南邊指了指:「川西……這邊距離咱們最近的,是一些羌族聚居的部落……」
原來,廣元的西南邊就是名城「綿陽」,而綿陽西邊就是大片的羌族土司封地,羌族是一個神秘而且古老的民族,歷史極其悠久,現在分散成許多小部隊,散亂地居住在綿陽以西附近的山中,保有著半農耕半放牧的生活方式。
大明朝廷任命了羌族土司,負責管理羌族,這位土司雖然掛著大明朝廷的總兵頭銜,但實際上並不服王化,可以說壓根不算朝廷的人,在山裡自己稱王稱霸,只是偶爾接到朝廷的詔書,被朝廷許以好處,才會帶兵下山來幫著朝廷打打仗。
孟家三兄弟介紹完畢之後,又補充道:「咱們朱軍既然拿下了廣元,就逼近了綿陽,朝廷必然在綿陽駐以重兵准抵禦我們的入侵,而這些駐軍中肯定少不了羌族人,畢竟他們也算是保衛自己的家園,就算朝廷不下詔書,他們也會主動來打這一仗。」
他說到這裡,王二就有點不理解了,他忍不住伸出頭來問道:「既然綿陽肯定駐紮了羌族兵,為什麼楊嗣昌不調他們和左良玉、賀人龍等人一起來攻打咱們呢?結果弄得兵力不夠,被我們打得包圍網破碎,現在都還沒組織起來。」
聽他這一句,孟家三兄弟就笑了:「楊嗣昌調得動羌族兵,那就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其實不光是羌族兵,就算是壯族、苗族、藏族這些少數民族的兵,沒有一隻是楊嗣昌調得動的,人家土司就像土皇帝,誰的面子也不賣,如果不是自己的老家受威脅,他們絕不可能出手……呃,當然,土家族是個例外,這個族最聽朝廷的話,到處管朝廷的閒事。其實不光是少數民族的兵會這樣,漢兵照樣不怎麼服調,就拿咱們三兄弟來說,不就是完全沒聽朝廷的調遣,在山裡到處亂鑽麼?」
他們三兄弟這麼一說,李岩終於明白了,難怪四川這地方歷朝歷代都是一個大麻煩,自古以來四川就不是龍興之地,誰要拿這裡當大本營大後方,借著這裡的財力物力人力去對付中原,那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要把自己的家擼順都不容易。
李岩忍不住就用奇怪的眼se盯著朱元璋,小心翼翼地問道:「將軍,四川的情況如此複雜,就算咱們朱軍占據四川全境,只怕也得不到多大的好處,反而會因為這些少數民族弄得焦頭爛額,您為什麼決定攻占這裡呢?如今看來,還不如從陝西直接出兵河南和山西,放任四川不管。」
朱元璋微微一笑:「對於沒有信心管好這些少數民族的人來說,當然是任其不管,直進中原,但我卻想試一試,究竟是這些少數民族拖了我的後腿。還是變成我的助力!」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從骨子裡透出一股信心來,倒是讓李岩忍不住心中一凜。
身為川人孟家三兄弟因為孟家村的事,對朱元璋十分有信心,大笑道:「我們也相信鎮西將軍能管得好這些少數民族,別的不說,就說那玉米……嘖嘖……往那些少數民族面前一放,管叫他們乖乖聽話……呃……也許未必有這麼容易,這些少數民族對漢族的戒心極深,咱們把玉米交到他們手裡。他們也未必敢種。若是不種,又哪裡知道玉米的好?這可真難辦呢。」
李岩聽了這話,臉上帶起了一抹微笑,他親自在朱軍的領地里詢問過老農。深知玉米的厲害。但聽到孟家三兄弟一說。也知道想把玉米這種東西推廣給少數民族,比起推廣給漢人更加不易,他眼珠了一轉。便有了一個計較,也忍不住開口道:「晚生初入朱軍,還未建立寸功,這次與羌族打交道的事,晚生想去試試。」
朱元璋對著李岩點了點頭道:「既然你有興趣,便去試試……」
綿陽,乃是四川重鎮,可以稱之為成都平原的北大門戶,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家鄉就在此處,著名的雄關「劍閣」也就在綿陽的管轄範圍之中。
劍閣有劍門關天險,崢嶸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非人力可以攻破,自古即被稱為蜀北屏障,兩川咽喉。而朱軍若想問鼎成都平原,劍門關乃是必經之路。此關於洪三十一年廢,後又於嘉靖二十一年重立,置有百戶常年守戎。
楊嗣昌當然不會放過這麼一個關隘重地,乃令四川副總兵張令,率三千川兵駐紮此關,另召羌族土司兵三千,與川兵共同守關。
要說這個張令可不簡單,此人今年已經六十八歲,可算老將,但老而彌辣,能開五石大弓,百發百中,軍中將士稱之為「神弩將」。(註:明史記載,此將可在馬上用五石弩,中必洞胸,軍中號神弩將。)
同張令一起鎮守劍門關的羌族將領,就不見於史書了,此人名叫ri麥牟西,長得十分高大,皮膚呈現一種被紫外線暴she之後的紅黑se,臉上更有兩團很顯眼的高原紅。原來羌族聚居之地海拔都比較高,紫外線充足,氧氣卻稀薄,因此羌人大多都是他這個樣子。
此時還沒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說法,漢族人大抵上都不太看起得羌族人,而羌族人也很討厭漢人,平時很少會有交集,這時被迫聯軍在一起守衛自己的家鄉,雙方都不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張令率領的川兵駐在關內的兵營之中。ri麥牟西率領的羌兵則乾脆聚在劍門關的山林之中扎了一片帳篷。
此時,ri麥牟西的大帳篷中,幾個羌族的族長正聚在一起聊天,坐在ri麥牟西左首的人名叫扎西,是一個有兩千多人的部落的族長,平時一向在雪山上過ri子,這次聽聞賊軍入川,考慮到賊人打敗官兵之後有可能侵害到羌族的地盤,因此扎西就率了本部的幾百青壯出山來,與ri麥牟西合營一起駐守劍門關,另外還有一個叫瑪西的族長也坐在他們旁邊,三人湊一塊兒,總共兩千四百多名羌兵,對外號稱三千。
扎西臉上帶著明顯的不爽的神se道:「ri麥牟西、瑪西,你們兩人來評評理,我們出山來幫朝廷打仗,朝廷居然不給我們糧餉,要我們自己籌餉,這真是太可惡了。」
瑪西在旁邊應合道:「是啊,這些jian詐的漢人,一點都不耿直。」
這兩人見識比較少,ri麥牟西這個大土司卻見多識廣,知道一些朝廷的規矩,於是對著兩位小族長道:「扎西、瑪西,你們也別吵了,嘉靖年間,朝廷徵調廣西壯族的狼兵抗倭,也沒給糧兵發糧餉呢,也是讓他們自行籌餉,這是朝廷一貫以來的政策,倒也不是專門針對我們。據說幾年前調土家族白杆兵北上對付韃子兵,也是沒有發糧餉的……秦良玉不也照樣去了麼?」
他這麼一說,扎西和瑪西倒也不好再說什麼的,兩人只是憤憤地道:「若不是賊人眼看打到川西,我們也沒必要來幫著這些漢人打仗。流血流汗,還要自己搭上糧食。」
ri麥牟西長嘆了一聲道:「唉……可是……人家終究是打到川西了,我們再不出手,也要被賊軍打,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亂世來羅,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三人正聊著天,突然,一名羌兵跑進了帳篷來:「三位族長,奇事……營外有一個漢人求見。說他是白水朱八麾下的使者。有要事和咱們商量。」
ri麥牟西大奇:「賊人來找我們商量?有什麼好商量的?叫進來,聽聽他說什麼。」
不一會兒,使者領到,來人自報導:「晚生杞縣李岩。特來和幾位族長談一筆生意。」
三位羌族族長都沒聽說過李岩此人。這也不怪他們。羌族久居川西的雪山之上,對於山外的事充耳不聞,像白水朱八、闖王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這樣名字也許還在官府的塘報上看到過一眼。但是像李岩這種次一級的人物,就兩眼一抹黑了。
李岩開門見山地道:「我軍想請三位退兵……」
「退兵?」扎西跳了起來:「我們退了兵,好讓你們攻破劍門關,然後殺到咱們羌族的地盤上為非作歹嗎?」
李岩趕緊說了一陣朱軍的了話,表示朱軍的軍紀森明,不會對羌族不利云云,但是三位族長明顯不信。李岩心想:果然,孟家三兄弟說得對,少數民族對漢人深具戒心,不是輕易可以說服的。
他又趕緊改口道:「三位族長若願退兵,我軍願奉上兩萬斤玉米……以及玉米的種植技術……」
「玉米?」三位族長明顯沒聽說過這東西,由於羌族的居住地海拔較高,所以羌人主要的農作物是一種叫做青稞的高原糧食,至於玉米嘛,連漢人知道的都不多,更不要說羌民了。
李岩便簡單地介紹了一下玉米,告訴三位族長這種農作物擁有很高的產量,能幫助他們改善羌族人民的生活等等。
李岩苦口婆心,說得口乾舌燥,滿心以為,就算是母豬都能被他說得會爬樹,卻沒想到,三個羌族頭領聽完之後,臉上卻齊刷刷地露出了不相信的神se。
扎西第一個開口道:「一派胡言!咱們羌族人吃的糧食名叫青稞,乃是高原上最偉大的糧食,一畝地也只能產出六十至一百斤,你這傢伙倒好,一開口就說什麼玉米畝產七八百斤,你這是把咱們當成小孩子哄著玩嗎?
李岩擺出誠懇的神se道:「是真是假,一試便知,何敢騙人?你們派幾個人,到廣元和巴州的老百姓家裡問一問,也知端的。」
他的態度不可謂不誠懇,說話硬是沒有半句虛假,無奈羌人對漢人成見極深,哪裡肯信,三位族長連聲道:「不用試,你這個一定是騙人的,狡猾的漢人,你快滾!若是再在這裡胡說八道,咱們管你是不是使者,照斬不誤。」
李岩見他們頑固,也知道再說沒用了,只好告辭出來。營外有隨從牽馬等著,他上了馬,一路向北疾走,半ri之後,便來到了朱軍的一個臨時營地之中,許人傑、孟家三兄弟各率著三千黑杆兵和一千多名川兵在這裡等著他。
見李岩表情鬱悶地回來,孟家三兄弟頓時就笑了:「我們就說嘛,羌人不會信你,你偏要去遊說,現在知道了?」
李岩嘆了口氣:「去之前我還在幻想,說不定憑著我這三寸不爛之舌,可以說動他們,沒想到他們對我說的話連一個字都不信……孟家三兄弟,你們說得果然對,和少數民族打交道,沒有這麼容易。」
孟家三兄弟道:「那李先生接下來打算如何?回去了嗎?」
李岩臉上的鬱悶頓時一收,笑道:「哪有這麼容易就放棄的?我還有別的計策沒用呢,本想著如果能靠遊說就解決,就不需要用計策了,現在嘛,這計策是非用不可……」他對著孟家三兄弟抱了抱拳,拱手道:「這件事,還請三位兄弟幫我。」
孟家三兄弟笑道:「李先生只管吩咐。」
李岩便道:「三位投奔朱軍之事,尚未傳開,對於羌族兵來說,你們依舊是朝廷的官兵,我想請三位去劍門關走一趟……」
孟家三兄弟笑道:「難道是要裡應外合,協力破城?」
李岩搖頭道:「非也!劍門關里有神弩將張令把守,外圍又有羌兵紮營,裡應外合難度極大,就算你們從內部突然發難,也未必就能成功,徒然將自己陷入險地,我不是會讓三位兄弟去冒這樣的大險的,我的計策是……」
他說到這裡,將聲音放低了下來,附到孟家三兄弟和許人傑的耳邊,低聲說了起來。
幾人聽完之後,面se都變得古怪。
孟家三兄弟大汗道:「這……這樣也行?」
許人傑卻和三兄弟不一樣,他撫掌大笑道:「居然有這樣的妙計,李先生,我不如你,哈哈哈,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去準備準備。」(未完待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