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抗戰烽火之單兵突擊> 抗戰時國民黨武器裝備及油料的進口量和產量3

抗戰時國民黨武器裝備及油料的進口量和產量3

  抗戰時國民黨武器裝備及油料的進口量和產量3

  槍榴筒的生產情況與擲彈筒相似,雖然抗戰前便開始生產,但產量很少.1939年國民黨兵工廠研製成功新的槍榴筒和槍榴彈,命名為28式槍榴筒和28式槍榴彈,與中正式步槍配套使用,截止1945年8月累計生產槍榴筒約6萬支,槍榴彈約450萬個.

  抗戰爆發前國民黨兵工廠能夠生產82毫米迫擊炮和150毫米迫擊炮.抗戰爆發後由於鋼材短缺停止了150毫米迫擊炮的生產,82毫米迫擊炮的生產繼續了下去.1940年國民黨兵工廠將庫存的廢舊150毫米迫擊炮進行翻新改造,口徑改為152毫米,命名為29式150迫擊炮,翻造工作持續到1944年,具體數量不詳.1942年國民黨兵工廠參照法國造60毫米迫擊炮,試製出31式60毫米迫擊炮.1944年國民黨兵工廠參照法國造120毫米迫擊炮,試製出33式120毫米迫炮,1945年開始生產,當年生產94門.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民黨兵工廠累計生產60毫米迫擊炮約5000門,82毫米迫擊炮約7500門,120毫米迫擊炮約60門.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民黨兵工廠累計生產迫擊炮彈約550萬發,其中大部份是82毫米彈.1944年迫擊炮彈產量110萬發,為戰時最高峰.抗戰時期國民黨兵工廠歷年迫擊炮產量如下1937年:82毫米迫擊炮710門1938年:82毫米迫擊炮1136門1939年:82毫米迫擊炮960門1940年:82毫米迫擊炮500門1941年:82毫米迫擊炮760門1942年:82毫米迫擊炮1381門,60毫米迫擊炮200門1943年:82毫米迫擊炮1140門,60毫米迫擊炮1100門1944年:82毫米迫擊炮1084門,60毫米迫擊炮2000門1945年:82毫米迫擊炮500門,60毫米迫擊炮2870門,120毫米迫擊炮94門抗戰爆發前國民黨的兵工廠可以生產山野炮和榴彈炮,不過產量很少.抗戰爆發後由於鋼材短缺,乾脆放棄了山野炮和榴彈炮的生產,集中力量生產需要材料較少的迫擊炮.75毫米山野炮雖然停產了,但由於此前國民黨軍隊已經裝備了大量的75毫米山野炮,因此75毫米山野炮彈的生產仍然繼續了下去,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民黨兵工廠累計生產75毫米山野炮彈約42萬發,最高年產量接近12萬發(1943年).

  ----------------------------------------------------------------------------------------------------------------------

  1938年5月國民黨兵工廠決定仿製德式37毫米戰防炮,向德國定購所需技術資料,機器設備和鋼材.由於交通受阻到貨較晚而耽誤了仿製工作,直到1941年才仿製成功,命名為30式37毫米戰防炮,生產了94門後因鋼材用完而被迫停產.1941年國民黨兵工廠仿製成功20毫米高射炮彈,使用進口原材料生產,1943年因原材料供應中斷而停產,累計生產約52萬發.1944年國民黨兵工廠仿製成功20毫米高射炮,共製造4門.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民黨兵工廠累計生產子彈約11億發,平均每年1.3-1.4億發,而戰前的1936年子彈產量1.28億發,由此可以看出,抗戰時期國民黨子彈生產能力基本沒有增長.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手榴彈產量有較大增長,1941年手榴彈產量505萬個,達到戰時最高峰.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民黨兵工廠累計生產手榴彈約2700萬個.抗戰時期國民黨兵工廠生產5-500公斤各種規格的航空炸彈.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累計生產航空炸彈約3000噸.

  ---------------------------------------------------------------------------------------------------------------------

  抗戰爆發後為了防禦日軍進攻,國民黨需要大量的地雷,為此建設了專門的地雷生產線,地雷產量大增,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累計生產地雷約80萬個.抗戰時期的軍用油料供應情況現在的軍用油料主要是柴油和航空煤油,坦克裝甲車卡車用柴油,飛機用航空煤油,汽油用得很少.而抗戰時期的軍用油料主要是汽油,汽車和飛機都是用汽油,國民黨裝備的坦克也全部為汽油機坦克.抗戰爆發後汽油供應日趨緊張,採取了如下措施:開發甘肅玉門油田,利用玉門油田所產的石油煉製汽油;以甘蔗和雜糧為原料生產酒精,用酒精代替汽油;以桐油和菜籽油為原料生產代汽油;以煤焦油為原料生產代汽油.在汽油替代品的生產方面,以煤焦油為原料生產的代汽油產量微乎其微,以桐油和菜籽油為原料生產的代汽油產量也很少,真正起到支柱作用的是酒精.抗戰期間我國曆年汽油(包括代用品)供應情況如下(1噸酒精大約可代替0.65噸汽油,1噸代汽油大約可代替0.8噸汽油)1938年:汽油進口量45508噸;酒精產量912噸1939年:汽油進口量64871噸;汽油產量11噸,酒精產量2412噸,代汽油產量9噸1940年:汽油進口量65859噸;汽油產量200噸,酒精產量13595噸,代汽油產量100噸1941年:汽油進口量82323噸;汽油產量573噸,酒精產量16128噸,代汽油產量85噸1942年:汽油進口量79噸;汽油產量5202噸,酒精產量23420噸,代汽油產量406噸1943年:汽油進口量150噸;汽油產量8331噸,酒精產量22150噸,代汽油產量1343噸1944年:汽油進口量1739噸;汽油產量11108噸,酒精產量22487噸,代汽油產量289噸1945年隨著中印公路的通車和中印油管的建成,持續幾年的嚴重油荒宣告結束.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