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逍遙侯> 第1480章 妙計

第1480章 妙計

  「滴滴噠滴噠……」

  清晨時分,天剛蒙蒙亮,嘹亮的起床號聲,便將李中易從睡夢中驚醒。

  吃罷早膳之後,大部隊按照提前制訂好的行軍計劃,陸續開拔上路,浩浩蕩蕩的朝著南邊,翻山越嶺而去。

  驍勇營走在全軍的最前面,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同時解決掉蜀軍的哨探,是他們的重任。

  李中易手裡拄著一根手削的木拐杖,走在大軍的中間,他的四周除了帶刀侍衛之外,便是近衛軍甲營的將士們。

  眾所周知,近衛軍甲營的將士,入內則為帶刀侍衛,出外則至少是一營之指揮,稱得上是嫡系中的嫡系,前途可謂是一片似錦。

  從鎮北堡到許亭寨,大約相距兩百餘里地,由於是在山區,整個大軍的行軍速度,每日頂多也就是五十里了。

  在李中易的軍用沙盤上,許亭寨的基本布局,有著清晰的輪廓。

  根據駐軍的常識,周長僅僅兩里多點的許亭寨,充其量只能駐軍二千人左右。畢竟,寨內還需要囤積蜀軍所需的糧草和軍器。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咱們三千人,許亭寨的蜀軍兩千人,有把握必勝麼?」

  途中休息的時候,李中易把張三正及隨軍參議們,叫到了身旁,並提出了問題。

  張三正摸著下巴,琢磨了一番,抬頭笑道:「明攻肯定是下策。如果是藉助於火炮,趁夜偷襲,微臣有五成以上的把握。」

  李中易點了點頭,許亭寨的北部,地勢極其險要,寨門之前頂多容得下五人並排衝鋒。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關隘。

  驍勇營指揮劉文昌見李中易的視線挪到了他的身上,便拱手道:「皇上,以微臣之見,蜀軍失了鎮北堡之後,首尾不能相顧,必定已經膽寒。咱們不如趁勢分兵,由微臣領精銳敢戰之士,夜襲許亭寨……」

  劉文昌和張三正都贊同夜襲,李中易同樣支持夜襲,畢竟,漢軍如今最缺的是時間。

  只是,李中易考慮的是,迅速拿下許亭寨之後,掉頭向東,就可以沿著巴水、涪江東下,從上游掐斷林仁肇那數萬水師的後勤補給。

  如果是轉而向西,則可以威逼成都,趁勢奪取川中平原的風水寶地。

  更重要的是,一旦順利的拿下了許亭寨之後,最靠北的昌寧寨,其陷落也就指日可待了。

  「好,劉文昌,朕給你一千兵馬,外加五門火炮,務必在十日內拿下許亭寨。」

  經過仔細的盤算,李中易斷然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儘快拿下許亭寨。


  劉文昌聞言大喜,若是順利的完成任務,拿下了許亭寨,那簡直就是奇功一件。

  張三正暗覺惋惜,如果是他領兵去攻許亭寨,又有五門火炮相助,大功勞還跑得掉麼?

  只可惜,張三正已經是近衛軍都指揮使,確保李中易的絕對安全是他的天然職責,比打一場勝仗,何止重要十倍?

  李中易的脾氣,心腹臣子們哪個不知?只要是他下定了決心的事兒,九牛拉不回!

  劉文昌得令之後,馬上點齊了驍勇營的兵馬,外加近衛軍乙營的支援兵力,一往無前的殺向了許亭寨。

  等劉文昌走後,李中易招手叫來張三正,吩咐道:「你領著丙營和丁營的一千人,跟在劉文昌的後頭,務必不能掉隊太遠。」

  張三正顯得很猶豫,李中易很明白他的擔憂,便笑道:「有高長之在側,朕無憂矣。」

  高長之,就是高強,長之是他的表字。高強也是出自於河池鄉軍的舊部,原為近衛軍甲營指揮使,現任近衛軍副都指揮使兼親牙侍衛營指揮使。

  張三正心裡明白,許亭寨一役,關係重大,絕對不容有失。而且,高強是個心思異常之細密的傢伙,平時辦差也頗為靠譜,從未出過差池。

  「微臣遵令。」張三正咬了咬牙,把心一橫,索性接了軍令。

  只是,臨分別的時候,張三正壯著膽子對李中易說:「皇上,寧可後撤百里,也切莫身陷險地。」

  李中易笑了,抬手拍了拍張三正的肩,說:「放心吧,朕不傻。」

  等張三正帶兵去追趕劉文昌之後,李中易的身邊,也就剩下了近衛軍甲營和親牙侍衛營的一千四百餘兵馬。

  近衛軍甲營,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營,全營官兵總數超過了一千一百人。

  至於親牙侍衛營,一般情況下,在編的帶刀侍衛也有三百餘人。

  「高強,你說說看,咱們應該繼續南下許亭寨,還是乾脆北上昌寧寨?」李中易叫來高強,笑眯眯的問他。

  高強一聽此言,就知不好,莫不是皇上想要行險?

  「稟皇上,自然應該南下。」高強按捺住心裡的恐慌,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

  李中易笑了,抬起右手,指著高強,說:「你小子啊,猴精猴精的,一丁點的風險都不敢冒。」

  高強心裡明白,嘴上卻說:「皇上,只要拿下了許亭寨,昌寧寨被斷了糧道,必定是不攻自破。」

  別看蜀軍在昌寧寨派駐了七千餘兵馬,只要糧道被堵死了,也就成了瓮中之鱉。

  派劉文昌和張三正去取許亭寨,這是戰略性的考慮。畢竟,出許亭寨南下不足百里就是寬闊的漢中平原,大軍就地取糧也方便了許多。


  現在,李中易最擔心的是,昌寧寨的蜀軍一直避而不戰,拖上幾個月,那就很麻煩了。

  高強顯然也清楚李中易的擔憂,他想了想,說:「鎮北堡還有一千多人,如果抽出五百人,參與圍攻昌寧寨,倒是可行之策。」

  歸根到底,高強最擔心的不是拿不拿得下昌寧寨,而是李中易的安全問題。

  李中易笑了笑,又叫來李安國,笑眯眯的問他:「你覺得下一步該怎麼辦?」

  李安國是良妃李氏的親兄長,當今內閣首相李瓊的親孫,屬於十分典型的外戚。

  高強一直冷眼旁觀,想掂量一下李安國的斤兩,看看他究竟有幾分真本事?

  李中易一直強調,功名但在馬上取,無軍功不授爵。所以,至今為止,李安國依然是個有軍職,卻無爵位的空頭外戚。

  李安國仔細的斟酌了一番,抬頭望著李中易說:「皇上,以臣下之見,與其南下,不如北上,相機奪取昌寧寨。畢竟,那七千多蜀軍,人吃馬嚼的,需要大量的柴禾。咱們只要斷了蜀軍的柴禾,難道每天吃生米不成?」

  李中易開心的笑了,扭頭看向高強,只見高強驚詫的瞪著李安國,一副呆若木雞的傻模樣。

  在強漢朝的禁軍之中,燃燒力極強的「雞尾酒」,已經成了標準的攻擊性裝備,幾乎每個營都有配備。

  昌寧寨,攔山而建,正好掐死了子午谷南下或北上的咽喉要道。

  客觀的說,幾千人的小股漢軍,確實可以攜帶幾天的乾糧,繞過昌寧寨。可問題是,攜帶的乾糧,不足以支撐到走出子午谷。

  一旦,越過昌寧寨的漢軍糧盡之後,就會陷入餓肚子的窘境。

  所以,駐紮在昌寧寨的蜀軍,才會像如今這般的有恃無恐。

  放火昌寧寨,一要考慮風向,二要考慮火勢蔓延之後的嚴重後果。

  所以,李中易琢磨的是,作出放火燒山的假相,哄騙蜀軍逃出昌寧寨。

  李安國提出的建議,只考慮到了放火燒敵這一層,儘管有瑕疵,卻也屬於腦筋靈活之人。

  實際上,昌寧寨的蜀軍應該已經知道了,鎮北堡失守的壞消息。

  這麼一來,蜀軍的軍心難免會浮動,也就有機可趁了。

  於是,在劉文昌和張三正去偷襲許亭寨的當口,李中易非但沒有領軍南下,反而掉頭北上,直撲昌寧寨。

  昌寧寨的北部正面,是近衛軍副都指揮使王肯率領的兩萬餘大軍。經過幾次試探性的進攻,王肯已經意識到,昌寧寨的地勢太過於險要,硬拼下去,難有成算。


  所以,這幾日以來,王肯一邊作出徉攻昌寧寨的假相,一邊緊鑼密鼓的籌備偷襲。

  分兵之前,整個大軍共有五十門6磅火炮。李中易帶兵越過昌寧寨南下的時候,分走了十門6磅炮,如今,王肯的手裡還掌握著四十門6磅炮。

  按照王肯的作戰計劃,他打算趁夜把二十門火炮都拉上去,伺機轟破昌寧寨的寨門。

  經過這麼幾天的戰鬥,王肯已經摸清楚了蜀軍的真實戰鬥力。說白了,如果不是仗著天險可守,昌寧寨早就被攻破了。

  現在,王肯之所以沒有堆人命式的和蜀軍硬拼,主要是受了李中易的影響。

  李中易的作戰思想很明確,既要打勝仗,又不能傷亡過重。否則的話,雖勝猶敗!

  王肯跟在李中易左右這麼些年,對於主上的心思,他自然是門兒清。

  只是,大軍的存糧並不多。兩萬多兵馬,人吃馬嚼的,消耗異常之巨大,蜀軍拖得起,王肯卻拖不起。

  就在王肯打算賭一把夜襲的時候,李中易的密令送到了他的手上。

  王肯拆信之後,定神一看,立時大喜若狂,皇上之妙計,可安天下矣!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