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財政大計
第三百七十六章財政大計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虞洽卿與周學熙隨後又與德國和義大利的兩個財團會面,他們都對築路權抵押表露出了較濃厚的興趣。
在當前的國際經濟環境中,隨著美國的經濟增長放緩、歐洲的投資回報率不高而且利息很低,使得國際的資本大量向新興的國家轉移。其中就有大量的資本湧向準備第三次工業化的俄羅斯、以及遠東的不少殖民地。而中國,在建立民國後,憑藉優質的信譽,以及較為實惠的抵押品,也成了國際資本注意的一個地方。
歷史上,由於袁世凱初期時與四國銀行簽訂了獨家貸款條約,使得隨後在選擇貸款目標時候變得非常被動。在四國銀行財團的壓力下,袁世凱被迫終止了好幾次與其他財團接觸並拿到優質貸款的機會,最終只能在四國財團的框架內談判貸款的條件,幾乎是拱手讓出了自己本來能夠多方選擇、多方比較的優勢。
然而現在,由於三聯集團的異軍突起,並且代替袁世凱償還了前期四國銀行墊付的三百萬白銀貸款後,憑藉鑽空子袁世凱得以撇開四國銀行,藉助三聯集團的名義在國際上公開招攬借貸方。
幾個因素的重迭下,使得完成大借款三千五百萬英鎊的任務顯得前景明朗。
當天下午,義大利的財團便以四川川漢鐵路的築路權為抵押,草擬了一份四百十八萬英鎊的借款意向書。而談判眾人則向著目標更近了一步。
會議後,周學熙留下陪著義大利財團代表去參加晚宴,而虞洽卿則藉故推辭了邀請,乘車離開了公共租界,向位於上海市政廳內的劉繼業匯報情況。
此刻宋教仁與北輝次郎早已離開。在同樣的會客室內,虞洽卿和劉繼業各自坐在沙發的兩端,彼此的茶几上都擺放著電燈,將屋內照耀得燈火通明。劉繼業靜靜地聽取虞洽卿的匯報,包括各個財團的反應和表示、總體而言各方提出的貸款條件,以及周學熙的反應等等。
「中央的財政狀況如今在好轉……」匯報完畢後,虞洽卿並未離開,而是繼續留在會客室內與劉繼業商談:「而如今大總統袁世凱的位置愈發牢固……在可見的將來,他一定會要削減地方權勢的。」
有些話虞洽卿沒有明說,那就是別看現在我們江蘇和三聯集團與袁世凱哥倆好的樣子,但這是因為袁世凱實力不足而且內外都有掣肘。等到袁世凱憑藉充裕的財政站穩了腳跟後,沒有什麼會阻止他採取削藩的政策。到那個時候,劉繼業就很尷尬了。
應該說,虞洽卿已經將自己完全綁在了劉繼業的戰車之上,從方方面面都與其密不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因此,哪怕是為自己著想,他虞洽卿也得盡力為劉繼業出謀劃策。
劉繼業知道虞洽卿說得真誠,見其露出了略微擔憂的表情,笑著出聲道:「洽卿有心了!確實,現如今一旦袁世凱的實力膨脹到無人能治的時候,是必然會對我們下刀的。他必定會收回地方都督的手中權勢,將之操控己手。」
「然而……我們此次與財政部之周學熙一起合作,為袁世凱籌款項,一方面確實會助長袁世凱的實力,另一方面,卻也使我們掌握了其北洋政府的財政命脈!」
「須知,從理論上,與外國財團簽訂的貸款協議方是我們三聯集團!而中央政府則是拿出築路權和鹽稅收入替我們擔保,是這麼一回事。正因此,這筆貸款的流程是外國財團首先打入我們三聯集團在中國銀行的帳戶、然後在抽取百分之零點五的手續費後,轉移入國家國庫中。」
「在此環節內,我們所扮演的將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前期的資金,將操控在我們的帳戶內,運作的空間非常廣泛……」
劉繼業不需明講,商業奇才虞洽卿就已理解。
或許,對方是早就知道其中奧妙,只是覺得需要點醒劉繼業。亦或許,是虞洽卿非常善於拍馬屁。
插手並代理北洋政府的對外舉債,將使三聯集團能夠干涉到整個政府的財政運轉當中。
########################################
與虞洽卿的談話一直進行到了很晚,兩人還進一步制定出了國內三聯集團在航運方面的發展。面對劉繼業提出的發展遠洋航運的建議,虞洽卿的態度較為謹慎,尤其是目前三聯集團的資產還主要為國內。
「然而,在未來,我們三聯集團是一定要走向海外的。而一艘遠洋貨輪從訂購到下水起碼需要一年多的時間……而且,隨著民國建立和實業的蓬勃發展,國家的出口也會越來越多……洽卿,眼光必須放長遠,必須要事先考慮到五年以後的情形,這樣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不然,等到中國出口大規模增長後,再去建船隻,可就晚啦~」
虞洽卿在關係到切實生意上卻並非那麼好說話:「然而,若有出口增加的跡象再予以訂購船隻較好,也較穩妥。雖說現在民國是成立了,最近半年來商貿和實業水平也恢復到了宣統三年時甚至略有增加,但是……」
稍微頓了頓,虞洽卿儘量試圖讓自己的語氣顯得不那麼生硬:「畢竟距離真正工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且目前就遠洋航運方面市場也趨於飽和,這方面的風險是不是大了一些……?」
劉繼業有些為難。畢竟一場席捲歐洲乃至世界的大戰,從目前的軌跡看就在眼前,也就是年吧兩年的事情。雖然歷史已經被改變,但是在大規模蝴蝶效應累積之前,其本該有的慣性還是會繼續下去。而歷史上一戰爆發背後所涉及到的,各個列強之間的矛盾和聯盟依舊大致存在、當今世界列強輿論對戰爭的不排斥甚至讚美態度依然濃烈、各個列強國家元首的性格也不會有較大改變,再加上巴爾幹半島上依舊硝煙滾滾,使得劉繼業深信一場大戰是避免不了的。
關鍵是,如何說服虞洽卿開始提前為大戰而布局呢?
由於三聯集團的航運業務掌握在虞洽卿手中,在這一點上是繞不開他的合作的。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