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悍戚> 第409章 鏖戰江東(四)

第409章 鏖戰江東(四)

  夏至將來,白晝越來越長。

  

  劉闖在東海郡大小官員的陪同下,徒步登上朐山,眺望東海。

  昔日秦東門早已殘破,而此次劉闖前來,還存著一個念想,就是在朐山重建漢東門。

  一塊巨大的石碑在距離朐縣海邊約八十里外的郁洲山拔地而起。

  郁洲山,已經被劉闖正式納入漢室的海疆。當年他起家,郁洲山薛州出力良多。而今他已經發達,自然不會忘記那昔日的情義。薛州雖然已故去多年,但其子卻在劉闖帳下效力。薛文薛元代而今已過而立之年,拜次室亭侯,東郡太守。

  想當初,薛州最期盼的事情,便是能夠光宗耀祖。

  而今薛文成為兩千石大員,也算是全了薛州的心愿……

  時隔十載,劉闖再次回到朐縣,卻已物是人非。昔日東海小城,而今已經變成一處重鎮。

  郁洲山成為大漢海軍的一處基地,朐縣作為距離郁洲山最近的城鎮,自然也得到了發展。縣城的規模,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三分之一。人口也有原先寥寥兩三萬人口,發展成為近八萬人口,為郁洲山輸送源源不斷的物資和兵員……

  郁洲山海軍都督,便是風馳。

  他在郁洲山大興土木,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

  如此一來,郁洲山也就成為繼遼東之後,第二座大型海軍基地。其規模甚至超過東陵島,甘寧之所以能夠在鉛塘灣與江東海軍鏖戰。也有賴於郁洲山的支持。

  『漢東門』,便矗立在郁洲山上。

  朐縣,還是那個朐縣。

  但卻讓劉闖感到非常陌生……

  昔年赫赫有名的東海第一豪強麋家,如今已經遷移到了洛陽,成為當地新興豪門。而那些曾承載著劉闖記憶的地方,也大都不見了蹤跡。在這座新興的海濱重鎮裡,劉闖已經感受不到多少當年的痕跡。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也許正是這個時代的特徵。原本乘興而來的劉闖。到了朐縣後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

  好在,他很快就調整了心情。

  畢竟這次他東狩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緬懷故居。

  在朐縣停留數日之後,他便率部自東海北上。不過這次北上,三大精銳並沒有全部跟隨。趙雲率矢鋒騎先一步離開東海,南下廣陵。屯駐於江都。這也是劉闖為配合江東之戰而做出的第一步行動。果不其然,當矢鋒騎南下的消息傳至江東,孫權大驚。他此前的擔心,似乎又進一步確定。劉闖意欲在廣陵跨江開戰。

  「子明,若由你主持江東之戰,當如何為之?」

  在北上的途中。劉闖渾若無意的開口詢問。


  子明,是一個一襲白衣。看上去有些落魄的青年。他年紀在三旬左右,眼眉間透出英武之氣。

  這青年,正是呂蒙。

  去歲東陵島之戰,甘寧俘獲呂蒙。

  之後,呂蒙被安排在郁洲山修建漢東門,劉闖到郁洲山後,於偶然機會在名冊中看到了呂蒙的名字。剛開始。他還感到疑惑,以為只是同名同姓。哪知道一問才清楚。這呂蒙,正是歷史上那個白衣渡江,令關公敗走麥城的江東名將呂子明。

  如此人才,劉闖自然不能放過。

  他立刻把呂蒙討要過來,並委以丞相府掾屬之職。

  當然了,此時的呂蒙還達不到歷史上白衣渡江,一代名將的水準。不過在言談間,卻透出別樣氣概。呂蒙少以膽氣著稱,奈何讀書不多,故而初期不過為一小將。但他並沒有就此而頹廢,用二十載光陰,終成名將,並且創立赫赫聲名。

  若說江東名將,劉闖最喜歡的,一個陸遜,另一個便是呂蒙。

  可惜呂蒙成名不久,便染病而亡,可謂是英年早逝……前世讀演義,每每看到呂子明七竅流血而死時,劉闖都會感到莫名悲傷。如今,他還有大把機會挽救這位名將,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而呂蒙也很謙遜好學,他雖然在江東效力,但是對孫吳的感情遠算不得深厚……

  孫策,雖賞識呂蒙,但並未予以重用。

  他得張昭推薦,為別部司馬,後來拜廣德長。

  孫策死後,周瑜也推薦過呂蒙。孫權表面上看重,但始終未委以重任。

  呂蒙真正被孫權看重,還是在建安十五年,周瑜死後,魯肅代周瑜職務,鎮守陸口時與呂蒙相交。又是魯肅的推薦,再加上當時孫策一系已經凋零,再也無法對孫權產生威脅,孫權這才開始重用呂蒙,後來更成就了呂蒙白衣渡江的戰績。

  不過在眼前,呂蒙和孫氏並沒有太多糾葛。

  他當初是跟隨姐夫鄧當投效孫氏,而今鄧當已死,他和孫吳之間的交集也就斷了聯繫。

  加之孫權並沒有重用呂蒙,他也不可能對孫權感恩戴德。

  劉闖一統北方,其勢無人可擋。

  呂蒙也分得清楚輕重,所以當劉闖流露出招攬之意後,呂蒙二話不說,便歸降了劉闖。

  聽聞劉闖相詢,呂蒙沉吟片刻後道:「若蒙主持戰局,必先誘使丞相海軍登陸,而後堅壁清野,借會稽地形與之周旋。丞相海軍強大,且組建日久。若在海上博弈,恐勝少負多。可若是上岸,丞相海軍的優勢不復,勝負恐在五五之分。」

  劉闖輕輕點頭……


  事實上,從錢唐傳來的消息,那賀齊也正是準備如此做。

  呂蒙能考慮到這些,說明他的確是用了心。

  劉闖當下不再詢問戰局,反而打聽起呂蒙這段時間的功課。呂蒙入丞相府後,劉闖就安排他隨荀彧左右。相信以荀彧的本領。一定能夠教導處一個更加出色的呂子明。

  車仗途經開陽,劉闖停留了三日。

  他此次北上,表面上看是想要巡視東萊,但實際上則存了別樣的心思。

  就在劉闖車仗向北海國行進的時候,遠在平原郡,馬超和馬岱,也正在商議未來。

  太史慈戰死,十大將出缺。

  馬超也要做出一個選擇……

  事實上,自劉闖一統北方後。馬超的地位,就顯得有些尷尬。

  他是劉闖的結拜兄長,可是言及在軍中的地位,卻遠遠比不得黃忠趙雲這些人。

  北方一統後,馬超就留守於平原。

  江東之戰拉開序幕,漢中之戰也如火如荼。可是馬超卻只能隔岸觀火。這個時候,也是馬超做出改變的時候。是繼續以劉闖義兄的身份存在,超然物外,卻難有作為?還是正式投效劉闖,成為劉闖的手下,斬將奪旗。建功立業?馬超很糾結!

  也難怪,馬超而今的身份的確尷尬。

  他的地位很高。但實際上卻未能真正融入劉闖的班底。

  人言馬超,必言他劉闖義兄的身份;似趙雲,是劉闖的大舅子。可人言趙子龍,必稱『趙奮威』。別看這一個小小的稱呼,卻足以表明兩人的地位。趙云為十大將之首,勿論在軍中還是在丞相府,都會交口稱讚。而馬超則有些麻煩。軍中將領或許對他保持尊重,但或多或少。會有些排斥……就好像他算不得軍中大將。

  「兄長,今丞相東狩,也是兄長最後機會。」

  馬岱苦口婆心勸說道:「我知道,丞相與兄長是結義兄弟,可是兄長卻從未向丞相輸誠。從某種程度而言,兄長算不得丞相部曲,又如何能夠為軍中大將接受?

  此一時,彼一時。

  或許丞相併不在意這些,但兄長卻要表現出態度。

  向丞相輸誠,並非是低頭,而是真正融於軍中……若不然,長此以往,兄長必然被排斥於軍中。到那時候,丞相依舊會尊敬兄長,可是與兄長又有什麼益處?」

  馬超沉默不語……

  其實,馬超何嘗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他現在是『幫助』劉闖,而非『投效』劉闖。從某種程度而言,他現在和劉闖是平等的對話。他不是劉闖的部曲,而是劉闖的義兄,乍聽之下似乎頗為超然。


  可實際上……

  他卻被整個劉闖的利益集團所排斥。

  是低頭,還是維持現在的局面?馬超也很猶豫。

  他本性高傲,不肯輕易低頭。但馬岱說的不錯,此一時彼一時,而今的劉闖更不是當初那個和他在許都城中結拜的無根飄萍。劉闖大勢已成,一統漢室的趨勢更是明顯。若這個時候他還不向劉闖輸誠,恐怕日後再輸誠就來不及了……

  是低頭,還是繼續驕傲?

  馬超猶豫不決。

  「丞相而今,已到了何處?」

  馬岱連忙道:「據斥候打探,丞相已近北海國。

  聽說他準備前往東萊,並且打算在不其停留數日……兄長,丞相這是在等你前去。」

  馬超苦笑一聲,輕輕點頭。

  劉闖在東萊停留,就是等他前去輸誠。

  若這次錯過,只怕日後他再無出頭之日,真的是不能放過。

  「既然如此,你立刻備好禮物,隨我前去東萊!」

  見馬超最終做出了決定,馬岱也非常高興。

  只要馬超肯低頭,那麼一切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

  對劉闖而言,此次東狩的任務,不是對江東作戰,而是梳理在過去半年時間裡,他一直未能穩固下來的局勢。沒錯,曹操死了,曹氏舊臣紛紛歸順劉闖。可這並不代表沒有隱患。

  曹氏舊臣的不安,並沒有因為劉闖重用曹家子弟而得到緩解。

  事實上,劉闖這一次東狩,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曹氏舊臣的恐慌,也進一步加強了他對整個北方的整合。同樣,隨著劉闖權柄日盛,在他的舊部當中。同樣存有隱患。之前一些以合作姿態而輔佐劉闖的人,也需要進行調整。比如馬超……若馬超一日不向他輸誠,劉闖就一日無法委以重任。畢竟,劉闖不可能容忍馬超擁兵自重。太史慈戰死,也給了劉闖一個機會。接下來,只看馬超的態度。

  廬江,居巢。

  周瑜露出詫異之色,看著面前的斥候道:「你方才說,張遼和郭嘉發生了衝突?」

  「正是!」

  「是何緣故?」

  「蓋因此前李典因連天大雨。道路泥濘,使得糧草未能及時送到。

  張遼對此不滿,便嚴厲斥責李典。郭嘉抵達之後,就為李典說話,與張遼產生了衝突。三日前,都督大敗漢軍。張遼便認為是李典延誤了戰機,未能及時接應。而郭嘉卻認為,是張遼的布置出現疏漏,與李典無關,所以再次發生爭執。


  這次郭嘉和張遼的衝突很激烈,昨夜爭吵過後。郭嘉便帶著典滿率本部離開合肥,前往六安。不過。隨同郭嘉一同抵達合肥的太史享與蕭凌,並未隨同離去。」

  這是當然!

  太史享是太史慈之子,而蕭凌也是劉闖的舊部。

  這兩人和張遼的關係遠比與郭嘉的關係親密,怎可能跟隨郭嘉離開?

  周瑜聞聽,不由得鬆了口氣!

  進入三月,郭嘉來到合肥,協助張遼督戰逍遙津。

  說實話。郭嘉的到來,的確是給了周瑜巨大壓力……這個在曹操時期。便被曹操視為左膀右臂的鬼才謀士,手段的確非同一般。郭嘉抵達合肥之後,就立刻拜訪了時居於壽春的呂范呂子衡,並說降呂范投效劉闖,協助張遼在合肥抗擊周瑜。

  這呂范,本是東吳名臣。

  在歷史上,他得孫策所重,令私客百人投效孫策,並協助孫策攻破廬江。

  後在丹陽,他先後參與了破張英於糜,奪取小丹陽、湖熟,令宛陵令討伐丹楊賊,拜都督之職。

  不過,如今由於太史慈投效了劉闖,使得呂范歷史上戰敗祖郎,說降太史慈的功勞消失無蹤,於是在孫策死後,並沒有如歷史上那般前往東吳奔喪,而是留在了壽春。呂范,這個在歷史上被嚴重低估,甚至在三國演義中一度成為反角的文武雙全的名將,就這樣落入張遼之手。郭嘉抵達之後,很快就說降了呂范。

  並且從呂范的口中,了解到了許多關於周瑜的情況……

  隨後,又是在呂范的引介下,郭嘉拜訪了喬玄,也就是大喬和小喬夫人的父親。

  如果按照三國演義里的說法,喬國老在東吳的地位頗高。

  可實際上,喬玄兩個女兒,幾乎是被孫策和周瑜強娶,並且不是正妻,而是妾室。這樣的情況下,喬玄在江東又能有多高的地位?孫權執掌江東以後,喬玄地位越來越低。特別是在大喬夫人和孫紹被送去燕京之後,喬玄一怒之下離開江東,回到廬江老家居住。不但如此,他更因為大喬的事情,對周瑜怨念頗深。

  縱觀整個中原,喬玄可能微不足道。

  但在廬江,喬玄以樂善好施而聞名,家境殷富,在民間聲望頗隆。

  郭嘉說服喬玄出仕,代廬江太守之職。

  喬玄這一出馬,也讓周瑜極為尷尬,其在廬江的人脈優勢,也隨之降低了許多。

  這些都是郭嘉到來後,帶來的變化。

  而今聽聞郭嘉和張遼反目,周瑜頓感如釋重負。

  想想,似乎也很正常。


  張遼是劉闖的元從老臣,自徐州開始,便跟隨劉闖征戰遼西,席捲幽州,橫掃冀州,可謂是功勞卓著。別看張遼在十大將中排名不算靠前,可若論地位和能力,絕對屬於翹楚。也是十大將中,除甘寧和太史慈之外,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人物。

  這樣一個功勞卓絕,心高氣傲的人物,和郭嘉這個曹氏謀臣,必然會產生諸多矛盾。

  不過,周瑜也不敢掉以輕心。

  他沉吟良久,輕聲道:「傳我命令,繼續打探,務必要確定張遼和郭嘉之間的恩怨。」

  「喏!」

  斥候告退離去,周瑜長出一口氣。

  一旁凌操卻蹙眉道:「都督,那郭嘉乃智謀之士,張遼也非是不明輕重之人。

  這種情況下,兩人怎可能輕易發生衝突?依我看,這裡面必然有詐,都督還需謹慎。」

  周瑜聞聽一笑,「將軍放心,周瑜自不會輕易上當。

  那張遼是劉闖身邊最為器重之人,郭嘉也是曹操在世時的左膀右臂。這兩個人,都不是善與之輩,自然不可不防。不過,一個劉闖舊臣,一個曹氏降臣……曹劉而今雖然合而為一,可當年征戰多次,難免會有恩怨。正因為這兩人都非等閒,所以彼此間也就難以信服。若他二人真箇發生了爭執,倒也不是不能夠理解。

  果真如此,則合肥之戰便有把握……

  這樣,明日將軍率部佯攻六安,且看那張遼會做什麼反應,而後咱們再做決斷。」

  凌操想了想,躬身應命。

  這個歷史上本應該在征討黃祖時,被甘寧射殺的江東悍將,而今依舊活蹦亂跳。

  且因為他斬殺黃祖有功,更甚得孫權器重。

  目送凌操退下,周瑜緩緩坐在帥椅上。

  郭嘉、張遼……

  周瑜眼中也露出困惑之色。

  連凌操都能夠想到的事情,周瑜有怎可能想不到?只是,他而今壓力實在太大!

  劉闖屯兵廣陵,又有甘寧自海上襲掠,陸遜和劉勇兩路並進。

  可以說,江東的兵力已經是捉襟見肘……若不能儘快擊退張遼,返回江東,只怕江東的局勢會更加動盪。他也在猶豫,張遼和郭嘉之間究竟是怎生狀況?若二人果真發生了矛盾,對江東而言,倒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是,這究竟是真,是假?(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還有更新耶)


關閉